精神科护理学生标准化病人培训初探
2017-03-09于丽丽林晓燕杨蓓蓓
于丽丽,林晓燕,杨蓓蓓,宋 磊
(山东中医药高等专科学校,山东 烟台 264199)
精神科护理学生标准化病人培训初探
于丽丽,林晓燕,杨蓓蓓,宋 磊
(山东中医药高等专科学校,山东 烟台 264199)
近年来,学生标准化病人作为一种新的教学手段逐渐被应用于护理教学,以弥补传统教学的不足。本文对精神科护理学生标准化病人的筛选、培训内容及考核方式等进行探讨,为精神科护理学生标准化病人的培训和应用提供借鉴。
精神科护理;学生标准化病人;培训
建立有效的实践技能培训和评估体系是现代医学教育的研究方向之一。精神科护理是护理学专业一门实践性很强的课程。实践技能操作是培养护生临床实践能力和职业素质的重要环节,由于护理工作对象的特殊性和临床表现的复杂性,加之缺乏相应体征及实验室证据,导致护理实践教学难度较大。
标准化病人(Standardized Patients,SSP)又称模拟病人,是指经过标准化、系统化培训后,能准确表现病人临床症状的健康人,具有模拟病人、评估者、教学指导者三重功能[1]。标准化病人在我国医学教育中已得到越来越广泛的应用,并取得一定成效。由于培训周期较长,费用高,我校尝试引入学生标准化病人(Students Standardized Patients,SSP),并应用于精神科护理教学。现将SSP培训经验总结如下。
1SSP的优点
首先,SSP为我校护生,故容易组织管理和培训,可大大提高培训效率;其次,SSP均是自愿参加,因此经费支出明显减少;再次,SSP多为高年级护生,已接受两年的系统学习,具备一定的医学基础知识和护理技能,可节约大量培训时间。
2SSP在精神科护理教学中应用的优势
精神科疾病的临床表现多体现在症状上,其心理状态可以通过语言或非语言的形式表现出来,如表现幻听时可做“倾听”状,情绪高涨可表现为“兴奋、躁动”,各种临床症状也易于模仿,而其他学科疾病临床表现的表达则存在一定难度,如内科疾病的室颤、腹水,外科疾病的骨折、脱臼等,因此,SSP更适用于精神科护理教学。
3 精神科护理SSP培训
3.1 编写培训指南
编写《SSP培训手册》《精神科护理技术操作规范》及SSP剧本。《SSP培训手册》用于SSP培训,内容包括SSP的概念、意义、工作内容、素质要求、权利与义务、工作原则以及SSP教学所涉及的精神科疾病知识等;《精神科护理技术操作规范》主要介绍利用SSP教学后的考核评分方法,包括两部分,一是问诊及护理体检步骤及评分标准,二是对学生所做护理诊断及采取的护理措施的评分标准;SSP剧本以真实临床情境为背景,明确教学目标、教学内容及适用范围,内容包括自杀干预、物质依赖处理、精神卫生专业护理人员人际沟通情景模拟剧本,列出SSP应展现的这3种情境中病人的症状、体征及对病情的语言描述等。
3.2 学生的筛选
精神科护理SSP的招募以护理专业高年级学生为对象,先以应征目的、学习成绩及身体健康状况为标准进行初筛,然后进行面试。具体筛选标准:(1)有良好的记忆力和反馈能力;(2)有良好的表演能力和沟通能力;(3)有为医学事业奉献的精神;(4)心理素质较好、人格稳定;(5)有接触相关精神疾病病人经历者优先。入选者签署知情同意书,填写SSP个人信息档案。
3.3 培训教师的遴选
参与SSP培训的教师均为高职护理专业“双师型”教师,具有多年精神科护理教学经验;聘请医院精神科护理骨干参与培训,他们临床经验丰富,与理论教学经验丰富的教师相互配合,取长补短,从而更好地完成SSP培训工作。
3.4 培训内容和流程
3.4.1 培训内容(1)SSP相关知识。SSP的概念、培养目的(必要性)、SSP的作用、SSP应具备的素质、SSP的权利与义务。
(2)护理评估和健康教育概述。护理评估的内容、技巧、影响因素,健康教育的内容、技巧、影响因素。
(3)病人的角色行为与心理活动。病人角色与角色适应,病人的需要、心理活动特点、一般心理变化和心理问题。
(4)精神科常见疾病相关知识。精神科常见疾病的相关知识、护理评估和健康教育内容要点,常见疾病病人的心理状态及基本需求。
(5)SSP如何扮演好病人和评分者双重角色。如何表现病例内容、准确填写护理评估和健康教育评分表。
(6)整体练习与考核。
3.4.2 培训流程 SSP基础知识培训—讲解SSP剧本—SSP模拟和试演—教师总结纠正—优化SSP表演—应用前考核。
3.5 考核
在应用SSP实践教学前对SSP进行统一考核。由精神科教研室组织,聘请临床一线护理骨干充当考生对SSP进行考核,保证其质量稳定、可靠和后期考核的准确性、公平性。
具体考核方法:由高年资精神科护理骨干扮演学生对SSP进行护理评估,由培训教师与SSP按照《精神科护理技术操作规范》同时对该“学生”的护理评估表现做出评价。要求SSP给出的分数和培训教师给出的分数相同或接近,且掌握疾病相关病史,并能惟妙惟肖地模仿精神障碍病人的表情、动作及常见症状。考核合格的SSP方可参与精神科护理教学。
4 体会
近几年我校在精神科护理SSP培训中发现,SSP质量整体处于较高水平,能够满足精神科护理课程教学和考核要求,取得了较好效果,表明我校SSP培养方式较为规范。但是,SSP在实际应用中也存在一定的局限性,如虽然经过系统培训,但由于缺乏临床经验,还是不能完全模拟真实病人的所有临床症状和体征,不能体现疾病的多样性,在病人心理状况模拟、表情和躯体反应模拟、外形模拟等方面也有所欠缺。因此,还需在培训中结合见习及多媒体教学等手段予以加强。此外,通过统计SSP的反馈意见可以看出,部分SSP对学生的评价和评分可能存在一定的主观性,不能保证绝对的公平,这就需要完善培训流程,认真做好筛选、培训及考核工作,使得评价结果更可靠[2]。
总之,科学培训SSP并将其应用于护理教学,不仅可以提高学生实践能力,还能增强其人际沟通和健康教育能力,为提高临床实践能力提供一条新的途径[3]。因此,SSP作为一种新型辅助教学模式,值得推广。
[1]郭小兰,姚洁,王萍丽,等.应用学生标准化病人对护生护患沟通技能的影响[J].中国医学伦理学,2016,29(1):136-138.
[2]吕雨梅,邹继华,高井全,等.学生标准化病人的培训及其在《康复护理》实践教学中的应用[J].护理学报,2012,19(6A):20-23.
[3]郭威,王玉凤,裴玉萍.标准化病人对临床教学的意义[J].中国继续医学教育,2015,7(18):22-23.
G421
B
1671-1246(2017)19-0082-02
2015年全国职业教育质量保障与评估专项研究课题“护生标准化病人培训及应用于《精神科护理》基本技能训练和考核的研究”(3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