游戏应用于医学生物学课堂教学的实践研究
2017-03-09林淼芳
杨 升,林淼芳
(福建省闽东卫生学校,福建 福安 355017)
游戏应用于医学生物学课堂教学的实践研究
杨 升,林淼芳
(福建省闽东卫生学校,福建 福安 355017)
遵循寓教于乐教学理念,结合中职医学生物学教学特点,以“生命的基本物质——蛋白质”为例,通过课堂游戏激发学生学习兴趣,活跃课堂气氛,让学生在做游戏过程中理解、领悟知识,同时感受团队合作的乐趣,形成良好生物医学素养。
中职卫校;医学生物学;游戏
近年来,随着国家对中职教育重视程度的提高,入读中职学校的学生人数逐年增加,但因学生文化基础薄弱,学习积极性较低,且缺乏明确的学习动机,存在明显的“习得性无助”现象。中职卫校学生需了解生命现象本质,而培养其医学兴趣至关重要。本文以“生命的基本物质——蛋白质”为例,通过课堂游戏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以期提高课堂教学效率,促进学生形成良好的生物医学素养,为后续医学专业课学习奠定坚实的基础。
1 教材分析
“生命的基本物质——蛋白质”是全国高等职业教育卫生部“十一五”规划教材《医学生物学》第2版第2章第2节的内容,主要介绍蛋白质的组成、结构以及功能。氨基酸的结构特点及其脱水缩合形成蛋白质的过程既是本节的重点也是难点。本节是继无机化合物之后,属于有机化合物的内容,且与后面将要学习的酶、核酸等生物大分子联系紧密。本节教学知识点多,内容抽象,加之学生之前并未学习有机化学,理解氨基酸结构通式及其脱水缩合过程有较大困难。因此,本节课采用课堂游戏方式,活跃气氛,激发学生学习兴趣,让其在做游戏过程中体验学习的乐趣,从而更好地理解所学知识。
2 教学目标
2.1 知识目标
了解氨基酸的结构特点以及氨基酸脱水缩合形成蛋白质的过程,概述蛋白质的结构。
2.2 能力目标
培养学生团结合作以及观察、分析和归纳等能力。
2.3 情感态度与价值观目标
通过小组交流和讨论,体验探究、合作的乐趣;认同蛋白质是主要生命活动的基础。
3 教学过程
3.1 利用常见物质创设情境
PP T展示体操运动员健硕的肌肉、抗毒血清、胰岛素、含酶洗衣液、蜘蛛结网、头发以及羽毛等日常生活常见物质。待学生观察后,教师提问:你们认为这些物质具有哪些功能?学生的回答可能五花八门,这时便需要教师进行引导、分析及归纳,从宏观到微观,逐渐将学生的注意力吸引到本节的主要内容——蛋白质上,并解释蛋白质在上述物质中所扮演的角色。推导结论:蛋白质是主要生命活动的基础。
设计意图:通过生活中常见的物质,激发学生对物质背后蕴藏功能的好奇心,从熟悉的物质自然过渡到抽象的蛋白质。
3.2 通过课堂游戏加深理解
3.2.1 通过“大家来找茬”游戏,加深对氨基酸结构通式的理解游戏开始前,教师在PP T中展示甘氨酸、丙氨酸、缬氨酸、亮氨酸4种氨基酸的结构式,将前后4位学生作为一组,经小组交流讨论后,邀请代表上台找出它们之间的差异。可邀请多组代表查找,对表现优异的小组给予表扬,表现稍差的小组给予鼓励。最后教师引导比较分析,给出正确的氨基酸结构通式,并告知学生氨基酸至少含有一个羧基和一个氨基,且这两个基团连接在同一碳原子上。同时告诉学生因氨基酸的羧基具有酸性,氨基具有碱性,而R基既可带羧基又可带氨基,所以氨基酸具有两性,且氨基酸的差异主要在于侧链(R基)不同。
设计意图:通过课堂游戏活跃课堂气氛,让学生在小组合作过程中查找正确的结构,加深对氨基酸结构通式特点的理解,体验团队合作的乐趣。
3.2.2 通过“手牵手”游戏[1],加深对脱水缩合过程的理解 教师提问:若将人比作氨基酸结构,那么R基可以比作人的哪个部位呢?待学生回答正确后,教师通过手势,辅以多媒体进行演示,将头部比作R基,伸展的左手比作羧基,握紧的右手比作氨基,躯干比作碳原子,腿比作氢原子,进一步加深学生对氨基酸结构通式的印象。演示完后,教师设问引导:氨基酸是组成蛋白质的基本单位,那它们之间是如何连接在一起的呢?利用多媒体动画形象生动地呈现脱水缩合的过程,并解释其原理,即羧基失去一个羟基,氨基失去一个氢原子,两者结合形成一分子水,剩下的部分连接形成肽键。
为加深学生的理解,教师提议大家一起来玩游戏,邀请一位学生按照教师之前的演示,面朝大家,摆好姿势。之后教师用伸展的左手握住该学生的右手,告诉其他学生,我和这位同学进行了脱水缩合,在这个过程中,我们俩失去1分子水,形成1个肽键,变成2肽。再邀请另一位学生上台,面朝大家,摆好相同的姿势,教师提示刚上台的学生用伸展的左手握住教师握紧的右手。然后教师告诉其他学生,我和这两位同学进行了脱水缩合,在这个过程中,我们失去2分子水,形成2个肽键,变成3肽。之后可以让5位学生站起来一起体验脱水缩合过程,课堂顿时掀起了一个小高潮。教师提问:若我们班54名学生全部连接在一起,那么将会失去多少分子水,形成多少个肽键,成为多少肽。得到学生准确回答后,教师继续追问:如果54个学生分成两组,形成两条肽链,那么相应的答案是多少?教师推导总结:假设有n个氨基酸脱水缩合形成1条肽链,那么将会失去n-1分子水,形成n-1个肽键,成为n肽;如果形成m条肽链,那么将会失去n-m分子水,形成n-m个肽键。
设计意图:通过“手牵手”游戏,激发学生学习兴趣,使枯燥乏味的脱水缩合过程教学变得生动有趣,加深学生对脱水缩合过程中氨基酸数、失水数以及肽键数之间关系的理解。
3.3 实物观察,类比推理
组成生物体蛋白质的氨基酸约有20种,但蛋白质种类多达1010~1012种,这是什么原因所致呢?想一想,你周围有没有类似现象?教师请学生相互仔细观察对方课桌上的书堆,提问:有没有两位同学课桌上的书堆一模一样?区别在哪呢?待学生交流讨论后,教师进行总结,因课本数目、种类以及排列顺序不同,导致书堆不同。以此类比推理,氨基酸数目、种类以及排列顺序的不同是导致蛋白质多样性的原因。
设计意图:引导学生联想自己生活中类似的实例,如英语单词、商品价格以及乐谱等,总结规律。同时通过观察书堆,活跃气氛,激发兴趣,类比推理归纳造成蛋白质多样性的原因。
4 教学反思
本节课具有明显的“两多一少”特点,即内容多、概念多,而课时少,因此,在教学过程中只能对相应的教学内容进行取舍,本节课的教学重点是氨基酸的结构通式及其脱水缩合过程,而氨基酸的氮原子数、氧原子数和蛋白质分子量等计算内容,因课时以及重要程度等原因,未纳入本节教学内容;本节课通过PP T展示日常生活中富含蛋白质的物质作为授课的开始,通过设置引导性问题最大限度地发挥学生的主观能动性,借助课堂游戏,活跃课堂气氛,调动学生学习积极性,提高课堂教学效率,培养学生团队合作意识和观察、分析等能力,从而有效实现本节课的教学目标。
[1]袁莉莉.“生命活动的主要承担者——蛋白质”一节的教学设计[J].生物学教学,2011,36(7):34-36.
G424.1
B
1671-1246(2017)19-0055-0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