技工类院校双师型教师队伍建设的研究与探索
2017-03-09刘军英邓现梅
刘军英,邓现梅
(山东省济宁技工学校,山东 济宁 256600)
技工类院校双师型教师队伍建设的研究与探索
刘军英,邓现梅
(山东省济宁技工学校,山东 济宁 256600)
结合目前技工类院校实际情况,针对双师型教师队伍建设中遇到的困难和问题进行调研论证,提出建设思路与方案,为技工类院校双师型教师队伍建设提供借鉴,为全面提高人才培养质量提供师资保障。
技工类院校;双师型教师;人才培养
近年来,技工类院校技能型人才培养备受关注,因此双师型教师队伍建设也受到技工类院校的重视,技工类院校期望通过加强双师型教师队伍建设,实现教育教学质量的不断提升。双师型教师队伍建设过程中遇到了诸多困难和问题,值得我们研究与探索。
1 双师型教师内涵
建设双师型教师队伍是教育部提出的要求。双师型教师是指教师不仅具有教师资格,还有相关专业技术资格证书,即具备教师与技师两重身份所需的知识、能力和素质,具有较强的专业技能,较高的专业素质,足够的知识储备,高超的教育教学技能,热爱教育事业。技工类院校教师必须凸显职业技能,让学生成为企业的能工巧匠、技术能手和操作标兵,为国家培养“大国工匠”,同时须具备良好的职业素养,以身作则,言传身教。
2 双师型教师队伍建设中遇到的困难和问题
(1)目前社会对技工类院校存在误解,导致技工类院校生源质量不高和数量不足。很多家长认为,让自己的孩子去读技工类院校是一个无奈的选择。在应试教育背景下,“学而优则仕”的传统思想仍然束缚着许多人,严重影响了技工类院校的发展,也影响了教师教学的积极性、主动性,甚至影响了教师队伍的稳定性。
(2)师资来源单一,学校发展缺乏动力。现阶段,由于技工类院校从企事业单位引入技能型人才较难(如高级工程师、高级技师等),所以,它们会从各高校招聘应届毕业生充实教师队伍。这些毕业生虽然知识丰富,但是几乎没有实际工作经验,且大多重视理论教学,轻视实践。这种单一的教师来源直接导致技工类院校师资队伍结构不合格,双师素质不高,不能满足教学需求。
(3)由于教师工作量大,每周上二十多节课,没有时间去企业实践,因此只能利用假期到企业实践一两周,常常走马观花,很难深入到岗位一线体验;有的教师因学校经费不足,实践没有报酬(课时费),故实践积极性不高;还有的教师自以为上课多年,专业技能水平高,没必要去企业实践。这些主、客观因素导致一线教师长期缺乏技能锻炼机会,久而久之对企业的新技术、新工艺、新材料、新标准一无所知,严重影响人才培养质量。
(4)激励机制不健全。很多学校没有专门的激励制度和政策,在职称晋升、业务提拔、奖金分配等方面,没有硬性要求,导致教师不重视自身专业技能水平提高,双师素质难以达标。
3 策略
3.1 转变观念,加强双师型教师队伍建设
双师型教师是职业教育对专业教师的特殊要求,技工类院校领导要转变观念,要求所有专业教师具备双师素质,通过建章立制,划拨专项经费,限定每年企业实践不少于一个月,鼓励教师下企业锻炼实践、外出培训,多形式、多渠道培养双师型教师。对在企业实践的教师给予适当报酬,报销相关费用,如交通费、生活费、材料费、加班费、服装费等,在职称晋升、业务提拔、评先创优等方面,将在企业实践经历作为硬性条件,实行一票否决制。
3.2 建立合理的双师型教师评价机制
建立双师型教师档案,制定双师素质考核评价标准,成立专门机构,防止考核流于形式。通过听课、检查教案、学生座谈、教师技能大赛、学生技能大赛等,进行教学效果评价,评选技术能手教学名师、金牌名师,给予表彰奖励,营造人人想当名师,人人想去企业实践提升的良好氛围。
3.3 加强校企合作,多形式多渠道培养双师型教师
学校与企业紧密合作,企业为学校免费培养教师,安排有经验的一线工程师传帮带,制订培养计划,使教师在短时间内掌握更多的技术技能,达到双师要求。同时,学校为企业输送优秀毕业生,培养年轻员工,形成校企合作双赢的良好局面。
3.4 加强与人力资源部门合作,引进一线能工巧匠充实教师队伍
学校人力资源部门招聘有一线工作经验的工程师、工艺师、运行维护师到校任教,充实双师型教师队伍,促进双师型教师队伍建设。
4 结语
笔者分析了技工类院校双师型教师缺乏的原因,指出双师型教师培养和引进的途径、形式、方法。通过制度保障、建立档案、考试考核等一系列措施,多管齐下,多措并举,相信技工类院校目前存在的双师型教师缺乏问题将得到有效解决,从而大大提高技工类院校人才培养质量,为社会培养更多高级技能型人才。
G451.2
A
1671-1246(2017)19-0035-0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