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高职医学检验专业学生职业核心能力培养现状

2017-03-09阎小芹王友刚董玉泉孟凡杰杨淑霞

卫生职业教育 2017年19期
关键词:医学检验核心

阎小芹 ,王友刚 ,董玉泉,孟凡杰 ,李 睿 ,杨淑霞 , 刘 勇

(1.潍坊护理职业学院,山东 青州 262500;2.潍坊市益都中心医院,山东 青州 262500;3.济南信宏医疗设备科技有限公司,山东 济南 250100)

高职医学检验专业学生职业核心能力培养现状

阎小芹1,王友刚1,董玉泉1,孟凡杰2,李 睿1,杨淑霞2, 刘 勇3

(1.潍坊护理职业学院,山东 青州 262500;2.潍坊市益都中心医院,山东 青州 262500;3.济南信宏医疗设备科技有限公司,山东 济南 250100)

提升高职医学检验专业学生就业竞争力,需要高职医学检验专业学生、教师及院校三方密切合作,改革人才培养模式,促进学生职业核心能力与综合素质提升,使培养的人才得到社会认可。

高职高专院校;医学检验专业;职业核心能力

随着市场经济的快速发展及国内医疗卫生水平的提高,对医学检验专业人才的需求也在增加。作为培养医学检验专业人才的摇篮之一,高职高专院校为医院(企业)输送高质量的专业技术人才是其重要使命。截至2010年底,我国独立设置普通高职高专院校1 506所,占全国普通高校总数的63%,基本形成每个市至少有一所高职高专院校的局面。医学检验专业人才应当具备良好的职业道德素养以及扎实的医学检验专业理论知识、较强操作技能和创新能力,而这也是医学检验专业学生应具备的职业核心能力。本文通过对高职医学检验专业学生职业核心能力培养现状文献的综述,探讨高职高专院校对医学检验专业学生职业核心能力培养的重要性。

1 职业核心能力概念的提出与发展

1972年,在欧盟《职业适应性研究概览》的专题报告中,首次运用了“核心能力”的观念,并提出核心能力的思想是改变“教育内容与方法,以确保全面性和可迁移性”,并把核心能力看作“进入日益繁杂和不可预测的世界的工具”,是“促进社会变革的一种积极策略”[1,2]。德国的职业教育特别重视行动导向教学法,职业核心能力培养的典型教学方法是项目教学法。该法源于美国,在德国得到进一步推广,这种方法是由个体通过完成不同的项目或任务来掌握各种知识和技能[3]。在这个过程中,基本上都是个体独立思考、获取信息、分析和解决问题,将所学理论应用于实践,并通过互相协作、互相学习共同完成任务,从而全面提高个体的职业核心能力。该概念提出后,很快被普遍接受,并在之后十几年中被广泛应用于高等教育领域,成为职业教育的一个重要概念。

在世界各国着力培养具有职业核心能力的高素质人才队伍,以适应经济发展需求的同时,我国对职业核心能力的培养也开始重视起来。我国从20世纪90年代陆续开展对职业核心能力的理论研究与实践探索,1998年,在《国家技能振兴战略》中,劳动和社会保障部将个体的职业能力分为3个层次,分别是职业特定能力、行业通用能力和职业核心能力[4]。2011年,《全国职业核心能力测试大纲》进一步提出,“职业核心能力是人们在工作和生活中除专业岗位素质之外取得成功所必需的”,包括基础核心能力、拓展核心能力以及延伸核心能力等[5,6]。国内学者主要从职业核心能力培养的必要性和培养策略两方面来研究职业核心能力。

2 开展高职医学检验专业学生职业核心能力培养研究的必要性

目前,山东省开设高职医学检验技术专业的院校有6所,省外开设高职医学检验技术专业的知名学校主要有天津医学高等专科学校、上海医学高等专科学校、金华职业技术学院等,但均没有明显专业特色,特别是在院校共育、工学结合人才培养方面均处于探索阶段。基层医疗岗位是高职医学检验专业学生的主要就业方向,但当前常规临床检验工作无岗位层次之分,各级医院对临床检验人员结构比例有要求和用人价值观的正确回归背景下,我们认为高职医学检验专业就业应面向各级医疗部门。因此,必须采取更为有效的方法,从学生实际出发,加强高职医学检验专业学生职业核心能力培养。

随着医学检验专业的快速发展,自动化程度不断提高以及快速床旁诊断方法在临床的广泛应用,各级医院相关科室对医学检验专业人才的需求也发生了变化,主要表现为对专业人员数量需求下降和素质要求提高,特别是对“专业理论扎实、操作技能过硬且具有较高临床咨询水平”的综合型(复合型)人才的需求增加。高职高专院校医学检验专业在教学理念、人才培养方案、课程体系、教学模式等方面与医院(企业)职业技术人才需求存在偏差,所培养的学生无法达到各工种岗位能力要求。即便录用,医院(企业)往往也要花一年左右的时间来重新培训应届毕业生的工作技能,造成高职教育所培养的医学检验专业人才不能很好地服务医院(企业)这一现状。为此,积极探讨与医院(企业)合作,构建面向用人单位所需的高职医学检验专业人才标准和培养模式是大势所趋。

3 高职医学检验专业学生职业核心能力培养促进措施研究现状

3.1 提升职业核心能力是职业教育发展的必然趋势

职业核心能力是伴随人终身的可持续发展能力,是在职业或岗位发生变动时,依然支撑劳动者最大限度发挥他们的能力或才干的关键能力。在职业核心能力培养上,邵艾群[7]认为,要使个体认识到培养职业核心能力的重要性和必要性,让个体主动参与到职业核心能力的培养中来,不断提高其素质和能力;李霞[8]认为,高职院校要把职业核心能力培养渗透在专业技能训练中,并在培养时充分利用学生活动平台;李卫光[9]认为,不仅可以把职业核心能力作为隐性课程以实现其强化教育,还可以进行专题培训,即开设职业核心能力课程,系统学习和训练,帮助学生积极地全方位地提高自身职业核心能力。

3.2 以就业为导向确定课程计划,培养学生职业核心能力

部分院校增加卫生理化检验课程并将其作为核心课程,使到疾病预防控制中心就业的学生能更好地胜任职业岗位;加强临床检验基本能力培养,开设实验室管理与质量控制课程,强化职业核心能力培养[10]。与此同时,高职生要重视职业核心能力培养,有科学合理的职业生涯规划,能客观认识和分析自己,并充分了解工作岗位的工作特性及对能力和素质的要求,清晰认识职业核心能力对将来就业与职业发展的重要性,努力提高自身培养职业核心能力的意识。侯振江等[11]通过制订教学计划与教学大纲,确定相关课程模块,确定每一模块所需设置的课程及实践教学环节,由此决定课程教学内容、重点、课时数、方法等。以培养职业人才为目标,根据现代医学教育及人才发展规律,对课程及其设置进行整体优化与创新。重点将本专业原有的3类课程(公共基础课、医学基础课与专业课)优化整合为公共素质、专业基本知识、专业基本技能以及岗位技能。围绕知识、能力与素质培养目标,构建符合时代需要的医学检验专业课程体系。同时,组织有丰富教学经验和行业经验的教师撰写有职业特色、能激发学生创新意识的模块化教材,从专业角度培养学生创新意识及实践能力,合理设置课程和组织架构,使学生主动参与创新与实践教学这一过程中[12]。

立足当前高职高专院校学情,郭桂平[13]在“以就业为导向”教育理念指导下运用多样化教学策略,注重教学过程的导向研究,构建以培养学生专业技术应用能力为目标的课程体系,以提升本专业学生就业能力为主旨,选择教学方法,结合专业特点,突出实践教学,建立技能考核评价体系,以提高医学检验专业教学水平,进而提升高职医学检验专业学生职业核心能力;专业思想和专业素质教育是提升高职医学检验专业学生职业核心能力的重要途径。龚道元等[14~16]通过各种方式和手段,以就业为导向,从新生入学开始到毕业有目的、有计划地对医学检验专业学生进行专业思想教育、专业素质拓展,加深学生对医学检验专业的认识,培养认真、负责、踏实、严谨与求实的专业素养和良好医德医风,为今后在职场进一步发展打下坚实基础。

4 小结

职业核心能力是高等职业教育人才培养的重要内容,教育部2006年16号文件指出,“教育学生树立终身学习理念,提高学习能力,学会交流沟通和团队协作,提高学生的实践能力、创造能力、就业能力和创业能力”,并在办学水平评估指标体系中要求测评学生的自我学习、信息处理、语言文字表达和合作协调能力。同时,教育部与其他部委的相关文件也一再强调学生以及职业人士职业核心能力的重要性。以就业为导向的高等职业教育在着力提高学生专业技能的同时,不能忽视学生职业核心能力的培养,以适应瞬息万变的社会,满足学生就业与发展需求。为适应21世纪医学检验学科发展趋势和社会经济发展对医学检验专业人才的要求,高职高专医学检验专业学生职业核心能力培养的进一步探索势在必行。

[1]唐以志.关键能力与职业教育的教学策略[J].职业技术教育,2000(7):8-11.

[2]邢栋.开放教育实践教学改革策略探析[J].中国成人教育,2016(20):102-104.

[3]Sdrian A J,Tomlinson S R,MaPles A J.Developing essential through case study seenarios[J].Journal of Accounting Education,2000(18):257-282.

[4]劳动和社会保障部职业技能鉴定中心.解决问题能力(训练手册)[M].北京:人民出版社,2007.

[5]全国职业核心能力认证办公室.全国职业核心能力认证(测试大纲)[M].长春:吉林大学出版社,2011.

[6]魏凯.高等职业教育关键能力培养策略研究[J].旅游纵览(下半月),2016(6):214-215.

[7]邵艾群.论英国核心能力开发的策略[J].继续教育研究,2011(3):68.

[8]李霞.高职学生核心能力培养研究[D].西安:西北农林科技大学,2011.

[9]李卫光.职业核心能力培养与高职教育教学质量的提高[J].新课程研究(职业教育),2008(4):35.

[10]段于峰.高职医学检验专业培养模式改革研究与实践[J].检验医学教育,2009,16(4):1-3.

[11]侯振江,李红岩,李吉勇.以就业为导向,构建医学检验专业课程体系[J].检验医学教育,2008,15(2):4-7.

[12]袁学杰.以用为本以就业为导向进行高职检验生培养实践[J].商丘职业技术学院学报,2015,14(2):93-95.

[13]郭桂平.以就业为导向的高职医学检验专业教学策略研究[J].职教论坛,2013(23):29-31.

[14]龚道元,王晓娟,唐冬生,等.以就业为导向,加强医学检验专业新生入学的专业思想和专业素质教育[J].检验医学教育,2012,19(1):38-39.

[15]王治西,朱爱军,孙彦坪.以核心能力为本位构建高职医学检验技术专业实践教学体系[J].卫生职业教育,2016,34(7):12-14.

[16]龙艳,石青峰,全裔,等.以能力培养为核心医学检验专业人才培养探索[J].教育教学论坛,2014(18):185-186.

G420

A

1671-1246(2017)19-0023-02

注:本文系山东省职业教育教学改革研究项目(2015611)

猜你喜欢

医学检验核心
序贯Lq似然比型检验
我是如何拍摄天和核心舱的
近观天和核心舱
你好!我是“天和”核心舱
医学的进步
预防新型冠状病毒, 你必须知道的事
2021年《理化检验-化学分册》征订启事
对起重机“制动下滑量”相关检验要求的探讨
关于锅炉检验的探讨
医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