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怎样提高学生学习语文的兴趣

2017-03-09辽宁省抚顺市清原县第二初级中学高志永

卫星电视与宽带多媒体 2017年14期
关键词:语文课课文同学

辽宁省抚顺市清原县第二初级中学 高志永

兴趣是一种无形的学习动力,学生对自己感兴趣的事物总是积极参与,主动探究,并能创造性地、深入地、持久地完成学习活动,在这个过程中享受乐趣,促使学生继续学习。兴趣基于对事物的认识,认识越深刻,兴趣越浓厚,情感快乐体验更强烈,记忆就深刻,要让学生充分认识到语文学科知识在学习、工作、生活中的重要性,这是每个学生未来生存与发展的需要,兴趣又以需要为基础,这样必然引起学生的重视。

让学生爱上语文,语文教师是总导演,必须有敬业精神,只有热爱自己的语文教学工作,不只把它当作生存和谋生手段,才能想方设法培养学生学习语文的兴趣。初中一年级新同学总是对新的语文课充满理想主义的完美期待,如果语文教师能着装讲究,举止大方,态度亲和,语言流畅,风趣幽默,声情并茂,内容难易适度,深入浅出,气氛轻松,那么学生定会喜欢上语文课,怎么能达到这样的效果呢?只有认真备课,教师非下苦功夫不可,因为没有最好,只有更好。要上好这样的语文课,真要查阅很多资料,包括网上课件、视频、教参、练习册等。

让学生喜欢语文课,首先要让学生喜欢语文老师,那么语文老师就必须关爱每一名学生,一视同仁,决不能“偏向”,对学习有困难的孩子更要有耐心有爱心,把他们当成自己的孩子,多鼓励不埋怨,多指导,不讽刺,给他们发言的机会。如果怕耽误时间,一节课提问一名学困生,时间长了,都有展示自己的机会,都会和老师亲近。因为你关注了他们,他们从心底感激老师,上你的课即使听不懂也很少淘气,只要他能静下心来听上几句,日子长了就不怕他不喜欢语文。语文老师要利用课间十分钟,提前走进教室,尽量和每位同学交流,消除师生心灵上的“隔离墙”,让师生关系和谐、融洽,从而建立起与时俱进的“朋友式”新型师生关系,取代“家长式”传统师生关系。这样学生由对老师的喜爱而喜欢上语文课,从而对语文产生兴趣。反之,学生会因为讨厌语文老师,而不愿上语文课最后厌学语文。

培养学生学习语文的兴趣,要贯穿整个教学过程的始终。新课导入要精心设计,参照一些参考书,抓住课文主旨,创设悬念,教学语言要充满激情,以引起学生的注意,激发学生的求知欲。比如,我在教《背影》一课时,先播放歌曲《父亲》从情感上定下思念的基调,然后我说:“同学们,父爱如山,同样爱子情深,也许由于我们粗心没有体会到,父亲有时提醒我们还觉得唠叨,有时还顶嘴,给父亲脸色看,当父亲老了,风烛残年,你才能体味到‘ 子欲养而亲不待’的心酸。今天学习本文,来体会作者的辛酸,以及他感恩父亲,自责年少对父爱的误解。从而让我们趁父母健在时好好孝敬父母”。这样从情感上先声夺人,抓住学生的心。

教学内容要体现趣味性,寓教于乐,让课堂气氛活起来,挖掘教材内容的兴趣点。如《木兰诗》一文的结尾“双兔傍地走”的比喻句,生动形象,有趣,说明木兰女扮男装代父从军未被发现的原因,以及机智、勇敢、立功归来的自豪感。

如果课文中没有兴趣知识点就抓住感人处,比如《秋天的怀念》一文,抓住儿子发脾气,摔东西,母亲悄悄躲出去又偷偷观察儿子的动静这一幕。

教学形式的灵活多样,是提高学生学习兴趣的重要手段。比如我在教《石壕吏》一课时,让学生用情景剧的形式还原故事情节,教学直观、有趣,活泼、引人入胜,学生注意力集中,利于理解中心。诗词曲赋的教学要注重朗读,以读传情,增加趣味性。对教学难点采用启发式教学,师生一问一答或小组讨论,可增强课堂教学趣味性。运用多媒体的视频,制作课件也是提高学习语文兴趣的好方法。教师不只讲得好,导得好,也要“演”得好,“演”得好就是教师善于运用肢体语言表情达意,对于课文中的兴趣点,感人处都可把它“演”出来。

学生具有个性差异,要因材施教,善于发现每个学生的兴趣所在,让每个学生都能从语文的学习过程中找到属于自己的快乐,有了成就感就能转化为学习的动力。对喜爱书法、绘画的学生,支持他们办语文学习报,爱朗读的,上课让他读课文,爱表演的,鼓励他们排演课堂剧,喜欢写作的,引导他们读名著。对有厌学倾向的,让他和学习好的同座,学习好的同学利用在校时间辅导他,帮助他,监督他,把需要记忆的内容掌握住,对学习困难的学生不能放弃,大家都帮助他,感化他,让他体会到集体的温暖。教师可提前向他们“透漏”上课提问的内容,让他们有积极性。给学困生要留基本的难易适度的作业,让他们和自己比就能看到进步,就会产生自信。家长的重视,班主任的关爱也是重要的,大家形成合力,共同帮助学困生爱上语文。

提高学生语文学习兴趣,要提升他们的语文能力。当他们看到自己有提高,有进步,有希望,自然有了信心和动力。语文教学要精讲多练,精讲的内容紧扣文章中心,语文课最忌面面俱到,一言堂会把学生讲睡的,知识点分散到不同的课时里,既减轻教学负担,又详略得当,重点突出,省时省力又高效。练习册的基础知识和阅读题最好能在课堂上完成,教师当堂讲解、辅导效果最佳,如果留为家庭作业,学生用手机上的“作业帮”抄答案。没有真正思考问题,能力无法提升,因为课堂时间有限,教师讲课有一定速度,学生思维跟不上会产生厌学情绪。

语文学习的天地是广阔的,要在生活中学习语文。比如春节时收集春联的对偶句;到市场、商场、公交车站观察人的言行举止,写见闻感受;收集广告牌上的错别字;收集歇后语、俗语、谚语、名言、警句;利用当地旅游资源体味山、水、沙漠、大海、森林、雪山、草地等自然美。喜欢诗词曲赋的,可以自己抄些美文,也可以参加社区义务劳动或参加爱心团队的公益事项,这样学起语文更容易懂,能激发学生学习语文的兴趣。

鼓励大多数同学课前预习,教师布置预习作业,让学有余力的学生自学《语文全解》。这样就能满足他们的求知欲,也能防止课堂上吃不饱的现象。提前自学的同学往往课堂上回答问题准确,流畅,易产生成就感。这样多数学生对语文学习就感兴趣了。

猜你喜欢

语文课课文同学
细读课文,让思路清晰起来
背课文的小偷
可怕的语文课
语文课里挣分忙
语文课应该培养什么?
同学会上的残酷真相
背课文
怎样才能上好一节语文课
应接不暇 骑虎难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