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精选资料 助教助学

2017-03-09河南省新乡市获嘉县双育学校徐志蕊

卫星电视与宽带多媒体 2017年14期
关键词:语文课堂资料课文

河南省新乡市获嘉县双育学校 徐志蕊

助读资料的功能体现在“助读”两个字上,引入的目的在于促进“学生、教师、教科书编者、文本之间的多重对话,从而达成教学目标,激活语文课堂。使用助读资料应以有助于文本解读为目的,以有助于联系课情与学情的实际构建教学为宗旨。由“教教材”到“用教材教”,观念上的变革是新课程改革理念的具体体现。

一、对语文课堂助读资料准确定位分类

目前课堂上使用的资料主要有图片资料(含照片、图画、宣传画等)、音像资料(含音乐、歌曲、电影电视片段、摄像片段等)和文字资料。其中文字资料又可以分为背景资料(如作者介绍和创作背景介绍)、体裁体例资料(如铭、记、说、传等学生比较陌生的文体的介绍等)、印证性资料(如一些歌颂春天的诗句对朱自清的《春》而言就属于印证性资料)、对比性资料(如《孔乙己》与《范进中举》)、类比性资料(如泰戈尔的《世上最遥远的距离》之于《迢迢牵牛星》)、补充性资料《如诗歌的朗读技巧知识之于诗歌的朗读训练)、拓展性资料(如《飞蛾与灯焰》《塞翁失马》之于《白兔与月亮》)和激趣性资料(如语文课堂课文之前的音乐、影片导入)等。

1.能够为新学习任务提供固定支持点的助读资料

感悟理解课文需要借助一定的知识或经验。学生大脑中沉睡的知识积累,经过唤醒,可以与新的学习内容相接、相通,成为教学的重要资源,而唤醒的工作可以由合适的助读资料完成。在课堂容量有限的情况下,语文课堂助读资料的选择,应该在质上把关而不是以量取性,应该是有效的、针对性强的,能起到“先行组织者”的作用。这样的助读资料可以是学生学习过的知识,或者是学生日常生活中比较熟悉的内容。通过这些助读资料的导入,能唤醒并调动学生长期记忆中贮存的知识和策略,完善学生原有的认知结构,提高有关旧知识的可利用性,并因此为学生学习新知识提供“支持点”,帮助学生正确理解课文,准确把握文意,实现有意义学习。因此,应该选择能够为新学习任务提供可利用支持点的、增强新旧知识间的可辨别性的、能够在语义层面上深化拓展的以及能够符合学生的思维发展规律的助读资料,这样才能更好地促进学生对课文的理解。

2.能够增强新旧知识间可辨别性的助读资料

学生在学习新的课文或是课文潜在意义获得上遇到困难时,可以补充比较性助读资料。这类资料可以是学生学习过的知识,或者是虽然没接触过但学生比较容易理解的内容。比较性助读资料能够指出新旧知识间的异同,它增强了学生头脑中原有的起固定作用的观念的稳定性与清晰性。因此,学生通过比较新材料与认知结构中相类似的材料,通过类推、分析、比较、综合,把当前学习的内容与已有的知识建立联结,并对这种联系加以认真的思考。从而加深对新材料的理解,这样,学生的认知水平就能从原有状态向更高一层次迈进。

3.能够在语义层面上深化拓展的助读资料

语文学习和其他课程的学习是有区别的。文章的形式肯后还蕴含看更为丰富的内隐的内容。在具体的语文学习实践中,学生除对课文进行字面意义上的理解和使用外,还更多涉及课文内在意义的理解以及创造性的加工和使用。“深入把握教材文本构成的语义层次,是我们引导学生深层透视教材课文内部的营构机制,进而切实揭示教材课文构成真义和规律的主要教学途径。”(曹明海语)而在深入挖掘课文语义层次的内在意义时,学生又往往表现出认知结构与新的学习内容难以匹配的状态。在这样的情况下,能够为学生提供与新知识相关的并能引发深入思考的材料就显得非常重要。这类的助读资料,并不一定是学生原有的知识或经验,但却应该是符合学生“最近发展区”的知识,学生通过老师的点拨加上自己的思考,就能够理解并掌握,并以此为桥梁,向更深层次的课文意义延伸拓展,从而对课文负载的情感与理念、精神与思想有进一步的体味,获得更深远的思想内涵。

二、语文课堂助读资料的介入时机选择

助读资料的运用在一节课里,可以课前、课始、课中和课尾按需巧妙呈现。

1.助读资料课前引入

如《列夫·托尔斯泰》中“助读资料”的第一项是关于茨威格和托尔斯泰的有关信息。课前预读,让学生们有意识地先涉猎一些背景,便于上课时的理解,特别对那些热爱语文、悟性极高的学生,可以帮助他们预习解读。所以,课前预读和学生的预习助读联系在一起,这是一个酝酿、准备、预热的过程。

2.助读资料课中渗透

如《大雁归来》一文,课始把元好问的曲《摸鱼儿》读一读,讲一讲“雁丘”的故事,“问世间情为何物,直教人生死相许”,对大雁充满了好感,我们有情有义的大雁归来了,再去读《大雁归来》。不仅营造了情感认同喜爱的浓浓氛围,使得接下来的语文课堂渐入佳境,而且也顺带初步积累元曲《摸鱼儿》。

3.助读资料的呈现放在新课结束后的总结环节

在课文研读到一个新的境界,课堂时间就要结束时,呈上拓学的资料,帮助课堂学习延伸至课后,将有些疑问带向课后拓学中去解答,有些好奇和深思也需要课后去求证,故课尾时分,资料助读的呈现,可以牵引着学生徜徉在文学的优秀读物中,提升学生的文学鉴赏力和审美愉悦。

三、语文课堂使用助读资料的关注点

一要凸显学生主体。二要着眼于文本研读。三要切合教学目标。四要在知识盲点处使用。五要在突破难点处使用。每一堂课都有教学难点,教学难点是学生最难以理解的内容,往往也是教材蕴含深刻含义之处,更是要求学生理解掌握的地方,在突破教学难点处引用助读资料,可以适当降低理解的难度,让学生更深刻地理解、感悟课文的深刻含义二因此,突破教学难点时应该是引用助读资料最恰当的环节。

总之,助读资料的使用应该以有效帮助学生建立新旧知识间的联结和有效指导学生思考为原则,以有效地发挥学生的认知特点和思维发展的规律为基础,以有效地建构学生知识构架为准则的目的。唯有此,才能使语文课堂教学落在实处,增加学生对语文的积累和感悟。

猜你喜欢

语文课堂资料课文
细读课文,让思路清晰起来
Party Time
PAIRS & TWOS
JUST A THOUGHT
背课文的小偷
高中语文课堂有效提问要做到“四要”
背课文
让语文课堂之树根深叶茂花嫣然
让快乐走进语文课堂
构建开放的语文课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