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浅谈陀螺技术教学

2017-03-09云南省普洱市西盟佤族自治县第一中学李成武

卫星电视与宽带多媒体 2017年14期
关键词:落点陀螺民族

云南省普洱市西盟佤族自治县第一中学 李成武

陀螺竞赛是一项两队在比赛场地上,从守方旋放陀螺开始,由攻方将自己的陀螺抛掷,击打守方陀螺,将守方陀螺击出比赛场区或比守方陀螺在比赛场区内旋转的时间更长的比赛项目。比赛只计攻方得分,以当场比赛的累计得分决定该场胜负,得分多的队为获胜队。

一、中学体育课堂进行陀螺教学的可行性

1.陀螺运动有健身功能

陀螺运动是群众性、娱乐性与竞技性三者交融结合的一种具有较高健身价值的体育项目。打陀螺需要队友间的默契配合,要有很高的团队精神,这就需要运动员比赛时集中精力,团结配合,做好战略判断,从而进一步提高人体感受器官功能,提高中枢神经的灵活性,提高人的力量素质与预判的精准度。

2.陀螺运动有教育功能

民族传统体育来源于平时的生活中,蕴含着民族的传统文化和风俗,反映了民族的历史,表现出民族的生产、生活方式,陀螺运动作为一项民族传统体育活动,其本身也是群众性的自我教育和自我娱乐的生活方式,它在遵循民族风俗、民族习惯的基础上,对本民族民众有广泛吸引力,并通过其来发挥巨大的教育潜能,因而面对世界经济全球化的时代潮流,陀螺运动进入中学体育课是极具教育意义的,能在西方文化冲击下培养学生民族的认同感和民族自信心,具有极强的民族凝聚力和感召力,使人们产生了强烈的民族自信心和自豪感。

3.陀螺运动容易开展

中学生已经完全具备学习打陀螺的身体条件,因为其规则相对简单,其动作易学,普及速度快,学校的体育教师只要深入学习研究并接受简单的培训,就完全能胜任陀螺的教学工作;陀螺对场地要求不高,普通的硬质场地就可以满足教学;器材方面,整套器材所需经费较少,对体育经费较紧张的学校来说,陀螺运动是一个比较经济的教学内容。

二、放陀技术教学

放陀技术是使陀螺由静止旋转起来的技术,通常是以细绳缠绕陀螺柱体部分,然后将陀螺掷地,顺势猛拉绳子,使陀螺旋转。

1.放陀螺的动作方法。其动作方法由缠陀、掷陀、挥臂拉绳几个组成部分

掷陀与挥臂拉绳是旋放技术的主要环节,掷陀出手的方向、路线、速度决定陀螺的落点,而挥臂拉绳的时机和力量是决定陀螺旋转强度、稳定性和落点的关键因素。因此,掷陀时在陀螺落地前要特别注意蹬腿转身与爆发式的挥臂回拉动作,同时要注意全身动作的协调和连贯。

2.放陀的重点难点

重点是有较高的旋转强度,难点是陀螺落点的准确性。

3.教学组织形式

(1)徒手练习

(2)短鞭绳练习→长鞭绳练习

(3)教学比赛。参赛的同学同时在旋放区内放陀,旋转时间较长的为胜。

4.教学中常见错误及纠正方法

(1)陀螺旋转强度小,旋转不稳。原因是拉陀螺的力量太小,要加长鞭绳,利用好腿、腰和手臂的力量,使陀螺获得最大的初速度。

(2)陀螺被绳缠绞或旋转出旋放区。原因是拉陀力量太小、鞭绳线头没有缠绕好而打结了,练习中要充分把握好拉陀的力量和注意缠绕好鞭绳;旋转出旋放区是由于陀螺旋转不平稳,练习时注意锥尖是否磨秃,陀螺抛掷是否低和平。

三、攻陀技术教学

攻陀技术是将陀螺缠绕鞭绳后向前掷出,使之旋转着飞出击打另一个正在旋转着的陀螺的方法。

1.攻陀的动作方法有助跑式攻陀和抛钓式攻陀两种

(1)助跑式攻陀技术

助跑式攻陀技术是现在运动队比赛经常采用的攻陀技术,全过程可分为助跑、掷陀、拉陀、缓冲平衡等。助跑,主要采用两种助跑方式。第一种:“交叉步”击陀方法,一先上右脚、二上左脚、三上右脚出陀进攻,最后制动缓冲。第二种:“侧滑步”击陀方法,左脚在前,右手持陀,侧对进攻方向滑步到进攻线出陀进攻,最后制动缓冲。

掷陀是攻陀技术的关键环节,动作质量的高低直接影响到攻击的准确性和旋转强度。陀螺出手时的速度大小、角度、方向以及出手点高度是决定陀螺落点即攻击准确性的主要因素,掷陀动作就是为了使这几个因素得到理想配合,从而提高攻陀的有效性和旋转强度。准备姿势瞄准好守方陀螺后,利用右腿蹬地身体左转的协调力量,带动右臂向前下方快速挥摆,至肘关节伸直时将陀螺掷出手,使陀螺平头朝上锥尖朝下对准守方陀螺飞出。拉陀是为了使陀螺获得尽可能大的旋转强度,并适当调节陀螺飞行弧线,控制陀螺落点。

右手将陀螺掷出后,左手随即持鞭顺势左摆,用力拉动鞭绳,使陀螺在快速飞行的同时在鞭绳的带动下产生顺时针方向的旋转,当缠绕的鞭绳全部拉完后,陀螺即沿鞭绳拉力结束时的方向、角度飞向守方陀螺,鞭绳拉完后迅速收回鞭,防止鞭绳触及守方陀螺和鞭杆触及比赛场区。

挥臂摆动是攻陀力量的主要来源,因此,动作要协调,做到以大带小的鞭打动作。陀螺出手时的速度不仅决定了陀螺的向前飞行速度与撞击力,而且决定了陀螺旋转的强度。

(2)抛钓式攻陀技术

抛钓式攻陀技术主要用于对方防守时放陀失误成死陀时,运用抛钓技术能使自已陀不被反弹出界得到最高分,其特点是对臂力要求小,具有命中率高、不容易被反弹出界和落地后保持高转速的优势。

2.攻陀的重点、难点

攻陀的重点是命中率;攻陀的难点是拉陀用力与掷陀力量大小的配比。

3.教学组织形式

(1)原地徒手练习→助跑徒手练习

(2)无鞭绳掷陀→短鞭绳掷陀→长鞭绳掷陀

(3)短距离→大陀螺→小点标志物→动点

长距离→大陀螺→小点标志物→动点

(4)教学比赛,通过比赛检验学习成果,提高学生学习兴趣,培养竞争意识。

4.教学中常见的错误及纠正方法

(1)落点集中偏左或偏右。偏左主要是左手拉陀用力过大,陀螺出手过晚;偏右主要是左手拉鞭用力不够,陀螺出手太早。练习时针对不同情况刻意调整用力大小和陀螺离手时机。

(2)陀螺落地时锤尖离地。主要是右手持陀不平,练习时主要纠正持陀姿势和陀螺出手的角度。

开展陀螺教学是弘扬和发展民族传统体育文化的重要举措,民族地区学校要适应新大纲、新课标的要求,加大民族传统体育教学的比重,以全国民运会的竞赛规则为导向,在体育与健康课中开展好陀螺项目,建立完整的教学体系,让民族传统体育这一非凡形式的文化遗产,经过提炼与发展为学生所把握与运用,在达到学校体育的功能的同时培育学生强烈地民族自豪感。

猜你喜欢

落点陀螺民族
我们的民族
基于空间分层组合设计的火箭落点实时计算模型
一个民族的水上行走
做个纸陀螺
玩陀螺
陀螺转转转
多元民族
我最喜欢的陀螺
求真务实 民族之光
美火星轨道器拍到欧洲着陆器落点图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