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老年服务与管理专业校企合作模式研究现状

2017-03-09刘香艳钟明芳于海萍

卫生职业教育 2017年10期
关键词:校企养老实训

刘香艳,王 燕,钟明芳,于海萍

(潍坊护理职业学院,山东 潍坊 262500)

老年服务与管理专业校企合作模式研究现状

刘香艳,王 燕,钟明芳,于海萍

(潍坊护理职业学院,山东 潍坊 262500)

随着我国老龄化进程的不断加快,老年产业的人才需求逐步扩大,我国老年服务与管理专业的培养模式正处于探索阶段,主要对我国老年服务与管理专业进行校企合作的方式、内容和主体等进行阐述,同时对目前研究的局限性进行分析。

老年服务与管理;校企合作;实训基地

据相关数据显示,截至2015年底,我国60岁以上老年人口达2.22亿人,占总人口的16.1%,随着老年化的逐渐加剧,国家对于养老服务专业的人才需求急剧加大[1]。目前,老年服务与管理专业作为新兴专业,已经有许多高职院校和少数本科院校开设此专业,针对此专业的人才培养采用最多的是“校企合作、工学结合”的模式,本文主要对校企合作模式在我国老年服务与管理专业中的应用现状进行探讨。

1 校企合作模式概况

校企合作通常是指企业与高校之间的技术合作,是以企业为技术需求方、以高校为技术供给方的合作关系[2]。随着经济水平及职业教育的快速发展,校企合作模式在我国教育领域取得了较大的发展。目前,“校企合作、工学结合”已成为我国职业教育发展的主要方向,通过校企合作,一方面有助于提高企业经济效益,另一方面可以使学校进一步明确培养目标,迎合社会需求,更加体现教育的职业化特色[3]。

虽然经过积极探索,目前我国已经形成一系列校企合作的培养模式,取得了一定的成效,但是我国职业教育的校企合作模式仍主要以学校为本位[4],相对来说发展滞后。同时任何一种合作的内在动力都来源于共同的利益,没有利益的驱动,合作就不可能深入和长久[5]。

2 老年服务与管理专业的校企合作模式研究现状

当前,我国老年服务与管理专业大多开设于高职高专院校,主要为养老产业培养专业人才,校企合作模式的运用既能有效利用企业资源为教学服务,又能依托养老行业体现人才培养的专业性,进而更好地促进养老产业的发展。与此同时,校企合作能使高校准确把握涉老机构的人才需求,使高校与企业的资源得到有效应用,进而提高学生素质,促进就业,提高教师的实践教学水平和科研能力[6]。

2.1 校企合作方式

2.1.1 师资合作的方式 通过聘请行业领域专家等来校授课和指导,同时校方派教师和学生到行业机构中进行顶岗锻炼和实习。这是目前我国老年服务与管理专业校企合作中比较常用的合作方式,通过这种方式,校方能吸纳一线行业的经验等,行业机构既能得到一定的理论指导,又能获得一定的劳动力。

如黄岩松等[7]对培养模式的研究中显示,校方聘请行业机构专家对学生进行校内实训指导,学生到行业机构进行顶岗实践,学校教师定期到行业机构进行锻炼,同时学校还定期对行业机构的专业人员进行培训,提高校外指导教师的指导水平和能力。常丽平等[8]的研究中指出,在师资方面,邀请行业专家对学生进行授课和对教师进行培训,或让年轻教师到企业参加顶岗锻炼,注重双师型队伍的建设。戴东坡等[9]的研究中对于师资建设方面,也采用聘请行业专家到校任教,学校教师定期参加企业锻炼的形式。

2.1.2 实训基地合作的方式 实训基地的建设对于培养学生的技能起着至关重要的作用。在校企合作方面,校方除注重校内实训基地的建设外,还更加注重对校外实训基地的拓展和使用,这也是校企合作形式的重要体现。学校依托行业机构,让教学课堂走进真实的老年服务机构,使学生在真实的工作环境中进行实际操作,真切地接触到服务对象,更直观地去理解所学的理论知识,在实际的锻炼中进一步提高技能。

如侯晓霞[10]对人才培养模式的探讨中指出,学院除加强校内实训基地建设外,还通过与涉老机构合作,积极创建校外实训基地,使学生在真实的工作环境中通过亲身体验培养职业能力。

2.1.3 订单式培养的合作方式 订单式培养是指学校以企业的订单为依据来组织学生的培养工作[11]。订单式培养最重要的前提条件是校企双方的紧密合作,由企业提出人才培养的目标,学校和企业根据目标来制订相应的人才培养方案。

2.2 校企合作的内容及主体

目前我国老年服务与管理专业进行校企合作涉及的内容比较多,但是总体比较松散,包括对人才方案和目标的制订[7]、教材教学参考资料的完善[6]、课程体系建设[10,12]、课程开发以及实践教学[10]等。校企合作的主体主要是院校和相关的养老行业机构。在本专业的合作过程中,依然没有摆脱以校方为本位的合作模式。比如在教学评价方面,还是以教师、学生为主,而涉及企业和相关服务对象的评价却较少[12]。

2.3 研究的局限性及启示

2.3.1 合作层次较浅,形式单一 从目前的研究现状可以看出,老年服务与管理专业的校企合作的层次较浅,校方更多的是寻求人才培养的实践场所,用以提高学生的实践能力和创新精神,而更深层次的利益共享和相关文化的融合则很少体现,导致合作的形式较为单一[13]。本专业的校企合作更多依靠双方的社会责任感和爱心奉献精神,但是企业是以追求经济利益为主的,长久的合作利益不均衡会造成校企停止合作。

2.3.2 校企合作难以贯穿人才培养的全过程 人才培养的过程中企业是否能真正参与进来对于校企合作来说具有重要的意义,只有融入了企业的需求和文化,才能切实体现职业教育的职业化。但是高校在制订人才培养方案时,企业更多是仅为其提供一定的便利,而企业真正参与进来与校方进行共同探讨的却很少。各个研究中对于校企合作的内容方面没有标准可依,院校之间也缺乏一定的合作与沟通,使每所院校的校企合作也各不相同,相互间借鉴较少。

2.3.3 企业的介入标准不明确,缺乏政府的制度支撑 我国的养老行业除各地的福利院、养老院外,还有很多的私人养老机构和外资机构的养老产业,还包括居家养老的机构等,各种养老机构介入校企合作的准入标准没有界定。而在很多的公办养老机构中,也没有制定明确的校企合作制度,导致目前养老服务与管理专业的校企合作基本处于摸索阶段。

鉴于以上研究状况,我国的养老服务与管理专业的校企合作尚待完善,加强政府制度的制定和完善以及如何让养老行业机构开展多方位、多角度的合作,是亟待解决的问题。

[1]2015年社会服务发展统计公报 [EB/OL].http://www.mca.gov.cn/article/sj/tjgb/201607/20160700001136.shtml,2016-10-14.

[2]李正卫,王迪钊,李孝缪.校企合作现状与影响因素实证研究:以浙江为例[J].科技进步与对策,2012(21):150-154.

[3]曹蕾,金幸美,王凤,等.校企合作模式在养老护理员职业能力培养中的应用[J].护士进修杂志,2015,30(2):108-111.

[4]张利庠,杨希.企业参与校企合作职业教育影响因素的实证研究[J].中国职业技术教育,2008(33):56-59.

[5]刘文清.构建利益驱动的校企合作运行机制研究[J].教育与职业,2012(5):10-12.

[6]张俊浦.老年服务与管理专业校企合作模式的途径探索[J].职业教育研究,2014(12):52-54.

[7]黄岩松,陈伟然,潘国庆.养老服务社会化进程中“工学结合”人才培养模式与途径探讨[J].长沙民政职业技术学院学报,2009,16(3):66-68.

[8]常丽平,张春梅,王建军.张家口市社会养老服务人才培养模式创新研究[J].张家口职业技术学院学报,2015,28(4):22-24.

[9]戴东坡,苏献宇.浅谈职业学校深化校企合作内涵建设之路——以金肯现代学校护理(养老)专业为例[J].课程教育研究,2015(7):240.

[10]侯晓霞.老年服务与管理专业“工学结合”人才培养模式的探索[J].中国校外教育,2009(2):127,240.

[11]李智,周帆.高职订单式培养的问题及对策[J].科技信息,2013(12):240-241.

[12]刘茜.校企合作视野下老年服务与管理专业教学评价体系探析[J].职业,2015(5):85.

[13]孟令君,韩振秋,刘利君.老年服务与管理专业订单式培养实践教学的完善[J].社会福利,2012(2):2-6.■

G40-03

A

1671-1246(2017)10-0013-02

潍坊护理职业学院院级教学改革研究项目(201608)

猜你喜欢

校企养老实训
基于CDIO理念的数控实训教学改革与实践
深化校企合作促进应用型人才培养实现校企生三方共赢
养生不是养老
养老更无忧了
虚拟情景实训环境三维模拟
电工电子实训教学改革与创新
以房养老为何会“水土不服”?
校企合作运行机制初探
养老之要在于“安”
微课在数控实训课中的应用探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