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浅谈药学专业本科生导师制与创新型药学人才的培养

2017-03-09段静雨张春平汤同中苗婷婷

卫生职业教育 2017年10期
关键词:班风导师制创新型

段静雨,张春平,陆 炯,汤同中,张 雪,苗婷婷

(徐州医科大学,江苏 徐州 221004)

浅谈药学专业本科生导师制与创新型药学人才的培养

段静雨,张春平,陆 炯,汤同中,张 雪,苗婷婷

(徐州医科大学,江苏 徐州 221004)

本科生导师制是高等教育体制下的一种新型人才培养机制,是当前很多高校推进学生管理工作的重要举措。药学专业是一门实践性很强的学科,大量实践证明,对于药学专业学生来讲,本科生导师制不仅能够促进良好班风的形成,还能促进学生的个性化培养及科研创新能力的培养。本科生导师制对于培养适应时代要求的创新型、服务型药学专业人才具有重要意义。

本科生导师制;创新能力;药学专业

药学专业是生命科学中一个比较特殊的专业和独立学科,它具有鲜明的社会性。随着人民生活水平的逐步提高,人民群众对于药物的需求及药学服务的要求也越来越高,我国药学高等教育必须适应现代社会的需求,加强药学专业特色,改革传统药学教育模式,培养出创新型、服务型的药学专业人才。导师制在14世纪源于英国牛津大学[1],本科生导师制是我国在高等教育改革过程中作为完善素质教育、培养创新型人才的本科教育改革模式。本科生导师制在全面提高学生素质教育效果、促进良好班风形成及学生科研创新能力培养等方面都起到了重要作用。笔者作为一名药学专业本科生导师,对此主要从以下几个方面谈谈个人体会。

1 本科生导师制促进良好班风的形成

班风是一个具有自身特色的班级表现出的稳定的集体作风。班风直接反映了一个班集体的精神面貌、道德风尚、学习理念等综合状况。一个班级如果具有良好的班风,不但能使教学及各项活动顺利开展,而且能为班级学生的成长、发展提供有效的支持。大一新生从中学阶段高度紧张的学习状态中脱离出来,进入大学,忽然间得到了自主管理的主动权,大多会感到茫然[2]。因此,从学生刚一进入大学开始,导师就开展主题班会教育,从学习特点、校园活动及学习方法等方面介绍大学与高中的不同,明确大学是人生中的黄金阶段,也是人生观、价值观形成的重要阶段。导师以自己的亲身经历帮助学生从中学生过渡为一名大学生。药学专业学生将来主要从事与生命健康有关的职业,因此,导师应告诫学生从现在起做一个严谨的人,不管是平时的理论学习还是实践学习,都要以专业的态度对待每一个细节。同时告诉学生班级氛围、宿舍氛围对一个人大学阶段的成长影响非常大,班级一定要形成团结向上、积极进取的良好班风,宿舍要形成互帮、互助、友爱、上进的舍风。班级每个成员都要以主人翁的态度完成各项学习任务、校园活动。长此以往,良好的班风逐步形成,在这一过程中,导师的教育引导作用功不可没。

2 本科生导师制促进学生的个性发展

教师的教学观念对发挥学生的主体作用、发展学生的个性具有重要作用。本科生导师遴选的首要条件是有高度的责任心和奉献精神、爱岗敬业、为人师表,并且这些导师通常都是年轻的骨干教师,因此,无形中产生了一种感染学生的力量,使师生之间有一种亲和力,每个学生都有自己独特的内心世界、精神世界和内在感受,学生乐于与自己的导师交流学习、生活,甚至是自己的情感问题。过去大学生的生活基本是宿舍—餐厅—教室这样三点一线的简单生活,而现在大学生面临着网络、社团、宿舍这三大公共环境,这在一定程度上影响了大学生的个性发展;同时,受社会整个大环境的影响,学生很容易产生焦躁不安的情绪,并且更加注重与自己切身利益相关的事情。在这种情况下,如何引导学生在注重全面发展的同时进行个性发展,导师的正确引导无疑起到事半功倍的效果。导师通常具有良好的职业道德,通过关心学生、爱护学生,使学生的心灵得到感化,为塑造学生健康的人格,树立正确的人生观和价值观,发展学生的个性奠定了基础。同时,导师长期与学生平等交往,尊重学生、信任学生,满足了学生求知的需要。针对不同学生,尤其是学习积极性不高、迷恋网络游戏的学生,导师与他们谈话,帮助他们走出困境并顺利融入积极向上的大学生活,对学生的大学生活乃至将来的人生都会产生深远的影响[3]。

3 本科生导师制促进学生科研创新能力的培养

21世纪是人才激烈竞争的时代,而科研创新能力是增强人才竞争力的有效手段,因此,培养学生的科研创新能力是一件非常紧迫的事情。药学专业是一门实践性很强的学科,对于本科生来说,大学中所学课程往往枯燥乏味,很多学生或多或少会感到迷茫,不知道所学课程的意义和作用在哪里,不知道这些课程对将来的工作有什么帮助,更不知道它将来对科研有什么作用。在学完基础课以后,大多数学生将面临诸如是否申报大学生创新训练计划项目、是否进入实验室进行初步科研训练等问题,这时,导师往往能给学生提供很好的指导和帮助,并作为学生大学生创新训练计划项目的指导教师。在这一过程中,有各种学科相关的实验操作机会,学生不仅可以巩固专业理论知识,还能极大提高专业实践技能。

在完成基础课学习后,很多学生希望进入实验室提前进行科研技能训练,并为将来的考研和就业做准备。在这一阶段,导师根据实际情况,按照学生自愿原则选拔部分品学兼优的学生进入实验室。开始,学生会有一个适应阶段,主要让其进行一些简单的实验操作,并观察实验室的研究生或高年级学长在做什么、怎么做,慢慢消除对科研的神秘感,并进一步激发学习兴趣。经过一段时间的实验室锻炼,学生的动手操作能力得到提高,同时具备了该学科的科研思维。学生的钻研精神和创新精神也有所增强,所有的这些训练都为学生今后继续深造大有裨益[4]。

不管是大学生创新训练计划项目还是导师实验室科研项目,学生经过训练,熟知项目选题、申报书撰写、项目答辩、项目立项、项目实施、项目结题验收等环节,同时,学生的文献查阅能力、科研论文撰写能力及表达能力、沟通能力、团队协作能力等都会在无形中得到锻炼,这对于培养创新型药学人才有重要作用。

4 结语

综上所述,本科生导师制体现了因材施教的教育原则,通过导师与本科生之间建立长期稳定、科学有效的联系机制,充分发挥导师在指导本科生思想、学习、生活等方面的作用。实践证明,本科生导师制有利于良好班风的形成,有利于学生的个性发展及科研创新能力的培养,对于培养创新型、服务型药学专业人才具有重要作用。本科生导师制在培养创新型药学专业人才的过程中取得了一定成效,但是,我们也必须认识到本科生导师制实施过程中存在的不足之处,相关部门还需进一步完善、落实本科生导师制,建立健全考评奖励机制,提升导师和学生工作、学习的积极性,为本科生导师制注入新的活力,对培养创新型药学人才提供保障。

[1]魏志荣.本科生导师制:历史、现状与未来[J].山东高等教育,2015(10):62-67.

[2]李娟.本科生导师制对大学新生适应性影响研究[J].科教文汇,2016(12):19-20.

[3]薛淑好,杨培常,高金玲,等.浅谈高校本科生导师的角色定位[J].卫生职业教育,2012,30(2):17-18.

[4]肖良,邓宇晨,马超群,等.基于本科生导师制的第二课堂医学科研创新实践[J].西北医学教育,2016,24(5):661-664.■

G640

A

1671-1246(2017)10-0001-02

江苏省教育厅2016年大学生实践创新训练计划项目(201610313068X)

猜你喜欢

班风导师制创新型
践行“三全育人”理念,推行本科生导师制——营养与食品卫生学专业导师制的实践与探索
学校创新型人才培养的实践与思考
新工科下创新型人才培养的探索
高校实践教学模式在创新型人才培养中的应用
巴斯夫推出创新型DURA-COLOR抗老化技术
爱心·言行·思想·制度·班风——班主任工作“五部曲”
班风:班级教育的场域
浅谈家风与班风的良性互动关系
开放大学“导师制”培养模式的探索与思考——以软件工程专业为例
一主多辅的导师制在住院医师规范化培训中的应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