适应论视阈下应用型高校培养模式改革
——以淮阴工学院为例
2017-03-09黄明亮
黄明亮
(淮阴工学院 教务处,江苏 淮安 223003)
0 引言
教育作为嵌入整个社会系统的子系统,与政治、经济等其他社会子系统的关系一直以来都是教育学关注和研究的基本命题,并涌现出一批具有学术价值和指导意义的理论成果。高等教育研究方面,1976年美国社会学家鲍尔斯(SoBowles)和金蒂斯(HoGintis)在考察美国资本主义体制的基础上提出了教育过程与劳动过程彼此对应的“符应原则”[1],这为探究高等教育层级化结构和我国高等学校的分类提供了重要理论依据。在我国,著名学者潘懋元先生在上个世纪80年代初提出了高等教育“内外部关系规律”的命题,认为“教育必须受一定社会的经济、政治、科学文化所制约,并为一定社会的经济、政治、科学文化服务”和“社会主义教育必须通过德育、智育、体育培养全面发展的人”[2],其中,对教育外部关系规律的阐述,构成了高等教育学“适应论”的雏形。尽管学术界对“适应论”在是否揭示了教育关系的本质规律、能否引导高等教育发展方向等方面还存有诸多疑虑和异议,但其中关于教育与政治、经济、文化等关系的论述,同当下高等学校的基本功能不谋而合、相得益彰。可以说,“适应论”通过揭示教育与政治、经济、文化等的相互关系,为高等教育的功能划分提供了具有重要参考价值的理论依据,不仅有助于高校厘清办学定位,同时也有助于高校深化教育教学改革,提升核心竞争力。而关于“适应论”的争鸣也成为近几年高等教育学领域“最精彩的学术风景”[3]。
有学者认为,大学是以学术研究为重,还是以服务社会为重,需要根据学校的类型具体定位[4],相对于其他类型高校而言,应用型高校将服务社会作为自己的办学定位已经是一个共识,因为应用型人才的本质是“学以致用”[5],应用型高校的主要人才培养目标则是着力培养满足经济社会发展需要的有“用”之才。因此,“适应论”对应用型高校人才培养具有十分重要的指导意义。
1 应用型高校人才培养模式改革动因
1.1 满足经济社会转型发展需求
根据教育部2016年统计数据显示,全国共有普通高等学校2596所,其中普通本科院校1237所,在我国高等学校结构层级中,应用型高校占有相当大的比重,是我国高等教育体系的重要组成部分,其办学使命是培养高素质的应用型人才,服务经济社会发展[5]。人才培养模式是高校办学目标达成的有效途径,其核心要义就是学校为学生构建的知识、能力、素质结构以及实现这种结构的方式[6],包括人才培养目标、培养规格、培养方式以及与之相匹配的制度体系和教学方式、方法及手段。
当前,国家提出了一带一路、供给侧结构性改革、中国制造2025、“互联网+”等一系列战略举措。以新技术、新产业、新模式、新要素不断涌现为主要特征的新经济时代已经到来,我国产业结构由劳动、资源密集型向知识智能型和创新驱动型转变,社会对人才需求呈现出多规格、多类型、多层次的态势,而地方应用型高校在建构人才培养模式时往往囿于学科专业本位、知识能力本位的惯性,对经济社会发展的需求或关注不及时,或认识不透彻,或联系不紧密,形成的培养目标纵向上缺乏层次感,课程知识陈旧,与实践和社会需求脱节[7]。如果再沿袭以往单一以学科知识为重点的人才培养模式,必然会导致培养的人才知识面过窄,与社会需求相脱节,所培养的学生仅只受到某一专业有关的教育与训练,学生的知识结构、能力结构、素质结构就会存在很大的专业局限性,最终不能适应经济社会发展的需要,造成毕业即失业的必然结果。因此,经济社会转型发展对人才培养的多样化需求是促进应用型高校人才培养模式改革的一大动因,深化人才培养模式改革、加强内涵式建设是应用型高校主动策应国家战略、适应经济社会发展的必然选择。应用型高校必须围绕自身的办学定位,改变教育策略,优化教育理念,提升教育品质,既要保证教育资源的平等利用,又要使不同层次的学生通过必要的人才培养手段,成长为满足社会与市场多方需要的具有专业能力和实践能力的优秀人才。
1.2 满足学生个性化发展需求
大学为学生而设,学生是学校的主体,是大学目标的最终实现者。然而,正是囿于学科专业本位、知识能力本位的惯性,应用型高校在确立培养目标、构建课程体系以及实施教育教学活动的过程中容易形成专业中心、教师中心和教材中心的思维定式,造成了学生中心从顶层设计到运行实施全过程上的事实缺位,从而使人才培养模式无法支持学生的个体发展和个性发展,因而人才培养同质化倾向严重。因此,如何因材施教,满足学生个性化发展需求,也是应用型高校人才培养模式改革的一大动因。高等教育在改革和发展的过程中要积极引导大学生健康发展,不仅要培养当代大学生丰富的理论知识、卓越的实践能力,也要促进大学生人格不断健全,通过教育活动实现学生的个性化发展要求。应用型高校在创设人才培养模式的时候,应秉承“一切为了学生、为了一切学生、为了学生一切”理念,以学生最优化发展和个性发展为出发点,把为“教”设计的教育转换成为“学”设计的教育,推动大学生的全面发展;培养模式建构要尊重学生的个性化差异,培养路径的创设要使学生对教育享有充分的参与性和选择权;要建立以学生为本的自主学习、自我发展机制,保障学生“学”的自由。
2 应用型高校人才培养模式改革四个维度
2.1 面向需求,确立多元化培养目标
经济社会发展和大学生个性化发展这两大需求是应用型高校深化人才培养模式改革的有力推手,也是这类院校确定人才培养目标的前提和基础。经济社会与高等教育的协调发展,在很大程度上来说就是高等学校所培养的人才要适应经济发展的类型、层次等方面需要。同时,高等教育大众化背景下应用型高校学生来源多样、异质性强、就业行业和职业种类多渠道、多层次的发展趋势所带来的就业多维性,促使学生在求学与自身发展方面表现出诸多不同的复杂性和差异性,呈现出更为明显的个性化和多样性特点。从“适应论”的角度来看,应用型高校在确定培养目标的时候必须对接这两个需求,为地方经济和社会发展培养高素质应用型人才,同时也要注重目标设定的多元化。淮阴工学院作为江苏省属应用型本科高校,在制订人才培养方案的时候,深入分析新形势下地方行业企业对应用型人才需求,对现有学科门类的所有本科专业培养目标进行精细化分类,构建了“学科域-专业域-方向域”的层递性、多样化分培养目标。如工科专业以服务区域经济转型升级,培养工程应用型人才为主,着力培养卓越工程师;经济管理等文科类专业以培养复合应用型人才为主,着力培养复合型的管理服务人才。与此同时,学校还针对学生创业就业、留学深造等不同的发展需求确定不同的系列化培养目标,既有效满足了学生的个性化需求,又能有效避免同质化倾向。
2.2 强化对接,重构模块化课程体系
多元化的培养目标需要制定适应学生个性发展需要的课程体系。淮阴工学院在人才培养方案修订过程中,秉持需求导向、学生中心、持续改进的人才培养理念,按照 “分类多元、自主学习”“集聚资源、协同培养”“强化实践、提升能力”“整体优化、突出特色”的基本原则,着眼应用型人才核心能力、核心素养,按照知识传授、能力培养的层级性,厘清知识、能力体系的内在逻辑,科学设置课程与教学环节,注重“三群对接”,即以专业群对接产业群、以课程群对接专业群、以能力群对接岗位群,搭建了通识教育、学科教育、专业教育、实践教育和拓展教育相互衔接、分层递进的五大课程平台,形成了极具特色的“平台+特色模块”课程体系,实现了专业链与产业链、课程内容与职业标准、教学过程与生产过程的有效对接,专业教育与创新创业教育的有机融合。该校还尊重学生个性化差异,在通识课程平台中深入实施分类教学,在学科、专业等平台上自主设置方向模块课程,素质拓展平台灵活开设个性化特色课程,把分类培养的思想贯穿到各课程平台,满足学生多样化发展需求。同时,学校还主动适应区域经济发展新常态,以应用人才培养为基础,以多样化卓越人才培养为导向,将工程教育认证标准和卓越工程师教育理念等有效融入课程体系之中,强化了学生的工程实践能力。
2.3 注重协同,创新融合式培养机制
多样化人才培养需要丰富的教学资源和灵活的培养机制。应用型高校应充分利用区域经济发展特色和区位特点,以协同、融合理念为引领,以产教融合组织架构为载体,以改革创新为活力,不断完善产教融合机制,不断开辟政产学研合作新模式,全方位、多渠道汇聚优质资源,为多样化人才培养提供强有效的支撑。具体来说,要从强化三点入手:一是加大投入、加强校内资源建设,丰富课程资源和实践教育资源;二是加强与政府、企业、院所、高校的协同共建,建立多方参与的合作办学机制,构建协同育人优质平台(如虚拟学院、虚拟实验室、工程中心等等),实现创新资源集聚共享、合作育人;三是通过“外引内培、双聘双挂”等措施,实现人才的共享、共聘、共用,提升教师队伍的教学科研水平。淮阴工学院不断创新政产学研协同机制,相继与中兴公司、台湾高校及台资企业、淮安工商联、江苏省农垦集团等实务部门合作,组建了中兴学院、台商学院、淮商学院、农垦学院等协同载体,并与政府、企业共建创新创业学院、国家级农业科技园、国家级大学科技园和省级工程实践教育中心等教学平台,形成了“五院两园”协同育人一体化平台,全方位、多渠道集聚优质资源,为多样化人才培养提供强有力的条件支撑。依托这些组织架构,学校建成国家级、省级虚拟仿真实验中心、重点实验室、工程实践中心26个,专业实验室239个,创业工作室、创新创业实训室等20余个,获批国家级大学科技园、江苏省大学生创业示范基地、国家级海峡两岸青年就业创业示范点,与企业共建省级技术研究中心6个,产学研基地、就业创业实习实训基地近600个。建成精品课程、在线开放课程170余门和校企共建课程100门,引进高校邦、尔雅、智慧树等平台在线开放课程、视频公开课12门,公开出版《大学生就业与创业指导》等教材。
2.4 尊重选择,实施柔性管理模式
教学管理是提升人才培养质量的有效保障,应用型高校应围绕学生这个教育主体,改革传统教学管理模式,实施柔性化开放式管理。在教学管理方面,淮阴工学院牢固树立“学生中心”理念,注重学生个性发展,自主学习能力、创新精神和实践能力的培养,完善制度体系。为满足学生“学”的自由,淮阴工学院以学分制改革为突破口,积极推行“五开放、六自主”的教学管理模式改革,实施多样性、灵活性、有效性的柔性化管理模式。通过制度体系构建和管理模式创设,建立健全“选择性、柔性化”的教学管理制度,积极推行课程开放、课堂开放、辅修专业全面开放、教学资源开放和实验室开放等“五开放”,学生可以根据自己的兴趣爱好和发展意愿,在专业、培养模式、课程、教师、学习形式等方面实现了“六个自主”。通过实施柔性化教学管理,学生的学习积极性明显增强,综合素质与能力显著提升,人才培养取得明显成效,得到学生和社会用人单位的普遍好评。近三年,学生获省级优秀毕业设计(论文)26项,优秀团队7个;学生公开发表论文240余篇,获批专利近100项、软件著作权200余项,获批国家级“大创”项目66项,省级项目161项,学生创新创业项目连续多年入选全国、省级大创成果展,并获得省“十大最具潜力创业项目”;学生创新创业竞赛获奖2111人次,获奖数量和层次逐年大幅提升,在全国大学生数学建模、“挑战杯”等高层次学科竞赛中屡获佳绩,创新创业项目数、学科竞赛获奖数翻番增长;学生考研率双双突破20%,毕业率、学位授予率均保持在95%左右,毕业生就业率长期保持在96%以上。社会用人单位普遍认为我校学生“素质高、留得住、干得好、后劲足”。中央电视台、光明日报等媒体也对我校人才培养成效进行报道。我校毕业生中涌现出一批杰出校友,有的成为企业骨干,有的成为学术精英,有的扎根基层成为优秀管理人才。
3 结语
党和政府始终把教育摆在优先发展的战略地位。党的十九大报告对教育提出了新期盼,指出“建设教育强国是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基础工程”。新期盼必然催生新使命和新任务,新使命和新任务必然引发新变革,新变革必然需要新理论支撑。尽管“适应论”从形成至今已有30余年,在学术上仍存在着较大的分歧和争议,需要进一步更新和完善,但其在一定程度上揭示了教育与社会及其子系统之间的互动关系,并与我国应用型高校服务社会发展的办学定位不谋而合,因而为应用型高校的人才培养模式改革研究提供了较有力的理论支撑。纽曼认为,“大学是保存和传授普遍性知识的场所,它的目的不是功利,而是传播永恒真理。”然而,进入工业社会后,大学走出象牙塔开始全面介入社会生活,大学功能随之改变,使得高等教育呈现出多元化的特点,应用型高校要顺应经济新常态的历史潮流,从培养目标、课程体系、培养机制和管理模式四个维度着手,积极推进多样化人才培养模式改革,不断提升人才培养质量,为经济社会转型发展提供必要的人才支撑和智力支持。
[1] 鲍尔斯,金蒂斯.美国:经济生活与教育改革[M].王佩雄,译.上海:上海教育出版社,1990.
[2] 潘懋元.高等教育学讲座[M].北京:人民教育出版社,1985.
[3] 邬大光,王旭辉.近年来我国高等教育研究若干问题述评[J].教育研究,2015(5):73-88.
[4] 何文晓.高等教育合理存在的哲学基础——兼论高等教育哲学的政治论与认识论[J].教育观察,2013(22):5-7.
[5] 李北群.产教融合试验区的创新与实践[J].中国高等教育,2017(8):25-26.
[6] 教育部.关于深化教学改革 培养适应21世纪需要的高质量人才的意见(教高[1998]2号)[Z].1998.
[7] 钟登华.新工科建设的内涵与行动[J].高等工程教育研究,2017(3):1-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