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小学教师核心素养培育策略与规训意图
——对惠中教授之小学教师核心素养培育观点的再推进

2017-03-09余文武

湖南第一师范学院学报 2017年5期
关键词:规训小学教师培育

余文武

(贵阳学院 教育研究所,贵州 贵阳 550005)

小学教师核心素养培育策略与规训意图
——对惠中教授之小学教师核心素养培育观点的再推进

余文武

(贵阳学院 教育研究所,贵州 贵阳 550005)

从惠中教授基于“标准”的核心素养培育思路入手,审辨部颁标准与核心素养培育之间的关系,抛出有别于旧说的核心素养的新认识,提出核心素养培育的三种策略性构想,进而道出形而下层面的规训意图。

小学教师;国家标准;核心素养;规训

惠中教授在其论文《基于“标准”的小学教师核心素养的培育》中,给小学教育理论界提出了一个具有时代紧迫感的命题,即如何借鉴核心素养理论以形成教师必备的、能够适应终身发展和社会发展需要的“小学教师核心素养”[1]。这里的核心素养就是“必备品格和关键能力”,那么培育这个“必备品格和关键能力”的真实依据是什么?惠中教授设问,是要依据“中国学生发展核心素养的基本框架”还是“中国教师教育标准的基本要求”来培养小学教师的核心素养?这是一个具有启发效能的问题。其设问的前部属于小学教师核心素养培育的外部条件,即要培养什么样的学生得先有什么样的老师,而设问后部则属于小学教师核心素养培育的内在规定,即具备什么样的国家标准才算是一名够资格的老师?

小学教师核心素养应有其内在规定性,既要从系列部颁教师教育标准中找准其基本内涵①,又要从小学教师的“必备品格与关键能力”的思考中勘定其基本内容,确保小学教师核心素养培育的科学性与合理性;并且应将小学教师核心素养的论说焦点广而告之,使其成为当下教师教育界和一线小学教师中的中心话题,以此达到深化小学教师核心素养讨论的目的。囿于论说聚焦的考虑,这里专事讨论借力部颁标准而至的小学教师核心素养,并试图从“事关核心素养的基础性认识”“核心素养培育的策略性构想”“形而下层面的学科规训意图”等三个方面来探讨此文命题。

一、事关核心素养的基础性认识

如何理会小学教师核心素养?这是需要首先解决的认识论问题。核心素养一说最早不是出自教师教育领域,而是世界经合组织在二十年前的一个学生素养界定项目,自此开启世界范围内的学生核心素养研究热潮。

什么是素养?中国台湾学者认为是“个人为了健全发展,并发展成为一个健全个体,必须透过教育而学习获得因应社会之复杂生活情境需求所不可或缺的知识、能力与态度”[2]3。这个定义的优点在于与习惯上认同的素养内涵的要件吻合,而且此素养多指后天“教育”与人为“学习”而非先天遗传的结果。

什么是核心素养?是核心的、共同的素养,是关键的、必要的、重要的素养,是经过社会精心挑选,“可透过课程设计专业将学科知识与基本能力取得平衡,并加以精密组织及安排先后顺序,而且是可学习、可教学、可评量的关键必要素养”[2]4。我们可这样来理会核心素养,一个人的一生必定需要诸多素养,以便更好地完成“个体社会化”,以及为未来生活作准备。这些皆是普通百姓所需要的素养,譬如,语文方面的听说读写译,数学方面的口算心算笔算,交往方面的相与之道与人际吸引……还有很多与此相关的外围素养。这些素养是社会共同体成员所共同具备的,但还有一些关键的、必要的、重要的素养,就被称为是“最根本的、不可替代的、量少质精的关键少数且居于具有核心地位的素养。”[2]4在教育部启动中国学生发展核心素养的研究工作中,许多学术大家纷纷介入讨论,以期获得关于核心素养的清晰内涵。林崇德教授认为,来自国际经验的启示表明,此重大命题的突围在于借力心理学研究成果,找到中国学生所应具备的、能够适应终身发展与社会发展的“必备品格和关键能力”[3]1-2。

我们在此再辨析一下素质和素养,以便更清晰地看清核心素养的涵义。素质多指人的神经系统和感官上的天生的特点,亦指事物本来的性质与人的本性;而素养则是指教育过程中逐渐形成的知识、能力和态度等方面的综合表现。两者对应的主体不同,前者是教育,后者是学生。素养是基于学科本位提出的,究其原委,因为学科是知识的分门别类,学科教学需要培养基于特定学科的专门素养,但核心素养的表达是多维展示,具有跨学科性和整合性,故林崇德教授说“核心素养是对素质教育内涵的解读和具体化”[3]5。

在教育部关于“立德树人”的工程中,将研制学生发展核心素养体系作为首要大事,并明确提出将核心素养体系作为研究学业质量标准和修订课程方案与课程标准的依据,此表述使学生发展核心素养体系占据了当下教育改革的显要位置。从上述的讨论推知,中国语境下的核心素养的主体不仅是学生,还包括老师。而小学教师核心素养的提议,明显带有时代印迹,它是基于部颁《标准》与基于小学生核心素养的教师专业发展诉求的创新性的集中表达。

二、核心素养培育的策略性构想

小学教师核心素养培育的理念还未深入人心,一线教师对新出概念的敏锐性不够;学术界对核心素养的认识还未取得实质性的统一,大学研究者之间、一线教师之间、大学研究者与一线教师之间尚无有效的对话同道;核心素养的养成路径并不限于职前教育,职后教育亦可有所作为,但前者是贯彻能力与实践原则的主阵地。为此,我们提出核心素养培育的三个策略性构想:

第一,理念普及。鉴于小学教师教育职后教育的虚空与低效已成事实,欲借助职后教育来开展小学教师核心素养培育的愿望有落空的危险,因为小学一线管理者和教师若没有共识达成,其培育工作会停止在官方和理论界的讨论层面。事实上,基层一线的教研员和老师对学生发展核心素养亦多有不解,有人说“之前的素质教育就没有整撑抖(方言,弄明白),现在又来一个核心素养,我看不过就是在玩概念,不知道他们究竟要干什么?”②此观点颇具代表性,在素质教育推行的过程中勉力前行的实践者,在创新素质教育的内涵上做出过贡献的研究者,遭遇应试教育大行其道的现实,不得不败下阵来。“我知道核心素养这个词,但具体是什么一回事儿就不太清楚了”“我理解的核心素养就是在没有老师的时候,学生自己可以用上某种能力去解决其他问题”“核心素养不就是和以前提到的把学生培养成德智体美劳全面发展差不多嘛!具体到语文学科,不也就是培养学生的听、说、读、写的能力吗?”③类似的案例表明,应尽快在一线教师中普及学生发展核心素养的理念,确保整个教育系统改革的理论准备有充分的群众基础。

第二,认识统一。我的同事M教授认为,“小学教师的核心素养包括专业知识、专业技能、职业道德、专业理想与情操、健康的心理”,而某师范大学L博士则认为,“小学教师的核心素养(品质+能力)存在两大问题,一是了解学生的特点不够,教育情感品质低;二是批判性思维能力弱。”④发展学生核心素养应该在学界统一思想认识,拿出具体的办法来(实际上是对小学教师进行必要的学术规训);明确小学生发展核心素养的建构与素质教育的推行之间的逻辑关联性,指明核心素养引导整个教育系统改革的动因,以及藉此顶层设计来落实党的教育方针与开出基于核心素养培养的新课程体系,达到帮助教育者指明方向、引导学生学习和提升教育质量的目的。这个问题一旦解决,就可以着手思考:意欲发展小学生的核心素养,作为此教育工程的真正发动者本身应具备什么样的核心素养,方才可以因应时代与未来之需?小学教师核心素养的提法,既有现实的针对性,又有对未来的前瞻性。前者因为培养目标导致了教育内容的变革,对教育者有更高的素养要求;后者因为发展学生的核心素养是指向未来生活工作之需,教师当在“教育过程即目的”的观念下不断调适自身以顺应时代大势。

第三,职前规训。职后教育有显而易见的被动性,故于职前教育阶段培育未来小学教师核心素养有占据先机的优势。核心素养培育工作是小学教师的“培养地”(师范院系)的本质规定,为什么?因为核心素养实际上是合格小学教师的内在规定性,是教师教育中关于小学教育专业人才培养的应有内涵,是对基础教育领域学生发展核心素养任务的有力回应。小学教师核心素养培育有其具体表述形态——“必备品格和关键能力”,再而细分为“教育情怀、专业知识、专业能力”,其内涵培养需要在规训学生的实践中踩实,而不能限止在浅表层面的维度、领域和基本要求的简单罗列。虽然当下对小学教师核心素养内涵的理解不一,但基于部颁“标准”的思路是主流,是值得推崇的路径,是有章可循(部颁标准)、有经验可依(国际教育界)的创新思维使然。

王智秋教授曾详述其“基于教师专业标准的小学教师职前培养”[4]72-76,她将“学生为本、师德为先、能力为重、终身学习”的理念落实到她执掌的首都师范大学初等教育学院的小学教师教育之中,将国家层面确立的小学教师应该具备的道德规范、知识范围和能力要求“内化”至“立德树人”的教育实践里,其中不乏诸多与“国家标准”同进退、与教师专业发展相扣合的创举。譬如,奔赴54所远郊农村校的四周德育实践,实行“四周远郊农村小学+六周城区优质小学”的实习模式,凝练“爱心、童心、乐学和乐教”的初教精神,建有25个开放教学实验室,自主设立“少年儿童组织与思想意识教育”二级学科等等。这些明效大验的举措令内行认同,它体现了教师教育先行者对于国家标准的深刻理解,在国内尚无小学教师核心素养培育的可参照模式的情况下,“首师经验”可谓是小学教师教育的一个科学范本,可为小学教师核心素养培育提供弥足珍贵的实践经验。

三、形而下层面的学科规训意图

林崇德教授称“教师是影响核心素养落实的重要因素”[3]259,规训教师意图的逻辑理路是,学生发展核心素养需要放置在真切的教学实践中,而教学实践的掌控人是作为转化者与引导者的教师,故加强对教师专业发展的引领遂成为理所当然之事。就教师专业发展而言,目前世界各国的通行做法是,“通过对教师能力和资格设置共同的标准,来支持国家或区域一级的决策者推动核心素养的落实”[3]259,这里实际上要解决两个关系问题,一是标准与核心素养培育的规制主体问题,也就是谁命定谁的问题;二是小学生核心素养与教师核心素养的主导问题,也就是谁主导另一方。这里,基于“标准”的核心素养培育诉求,没有认识不一的风险,目前要依靠部颁标准来确定教育情怀、专业知识和专业能力的三位一体格局;基于学生发展核心素养来审读教师必备素质,我们可发现教师核心素养培育受其教育对象的主导,对前者提什么样的必备素养,对后者就有什么样的内涵来充实。基于此思想认识,我们接下来需要考虑的是教师规训问题。

规训是福柯提出的一个概念,其本意是指“行使权力的方式……‘规训制度’的特征表现为若干强制性技术,这些技术对时间、空间以及个人的动作进行系统分割,它们尤其还占据了态度、行为和身体”[5],而教育学的学科规训内涵则为“培养学科人才与生产学科知识”[6],即一个学科的后学在学科专家的带领下成长为学科人才并参与知识生产的实际。小学教育是一个相对特殊的专业,“它不同于传统的按学科体系建立的专业,具有明确的职业指向和学科综合性特征”[4]76,明证就是全科教师的概念限止在小学而不是中学。在实行包班制地区的小学教师中,对其要求具备基础素养和职业素养之外,跨界素养(共通性素养)是一个显著性的特别要求。就知识管理而言,小学教师要求熟练掌握小学生发展知识和跨学科综合性知识,而且还需要关注学科的综合和学生综合型的思维模式。我赞同惠中教授所述养成小学教师核心素养的基本途径是学会学习、实践反思、勤于研究和终身学习,但这是形而上层面的方法论表述,我认为还需要建基于开展小学教师培养的师范学院、初等教育学院和小学教育系等机构,通过形而下层面的“学科规训”方式来实施小学教师核心素养的培育。

一是国家教育行政机构与地方需颁布明白无误的小学教师核心素养标准,建立小学教师领受学科规训的研修制度。目前可见多地小学生发展核心素养的标准出台,未见专门针对小学教师核心素养标准勘定的制度性安排,故应确保针对新生代小学教师的专业标准里面内含科学、系统与稳定的核心素养表述,并力争与之前的各类“部颁”标准具有思想上的统一和内容上的呼应关系;此标准与研修制度宜在多学科教师、多层面专家和多背景人员的合力研究下尽早尽快出台。

二是小学教师的培养地(院系)需要将学生核心素养的相关内容渗入到教师专业化发展与学科规训的具体环节中。事关核心素养内涵、学生发展核心素养的争论应得到一定程度的统一,小学教育家、基层一线骨干教师和资深教研员要实质性地介入到高师小学教育专业人才培养方案的制定中,确保发展学生核心素养与小学教师专业化发展之间的有机联系,以及行业智慧和实践经验在学科规训内容中的落地生根;建议全国小学教育专业委员会对此牵头调研并予以专业性指导。

三是教师教育界需着力研究核心素养融入教学过程的规训方法,确保小学教师核心素养培育具有一定的科学性、有效性和整全性。高师院系要根据乡村和城镇新生代教师的典型特征(譬如新生代乡村教师中女教师比例接近七成的事实),开出适应性强、诊断性准与实效性佳的小学教师核心素养培育方案;并力争新入职教师反哺“母系”的同道畅通,藉此采获核心素养融入教学过程中的错漏缺失信息,确保小学教师核心素养培育在学科规训与知识管理等方面的双双踩实[7]。

四是小学教师的培育者与研究者需合力研究“立德树人”背景下的核心素养培育,实现小学师生核心素养的共同发展。教师教育者应深刻领会国家意志之下的课程培养体系,力促在发展学生核心素养中自主开发地方性课程和校本课程,鼓励学科新人有效发挥课程与教学领导者的功能;提示其充分体认“立德树人”的根本性任务,借力多学科的核心素养培育过程,创造性地培养出具有一定道德操守、道德人格(存于内)并且学有专长、利国利民(现于外)的新一代学子。

作为“教师的教师”(教师教育者)要研究小学教师成长的客观规律,而且重点是小学教师核心素养培育的规律;而小学教师欲成为名副其实的“小学教育家”,要具备实践性品格,在部颁标准的规制之下,研究小学生发展,养成自我规训的自觉自识。

注释:

①具体可以参见惠中教授提及的《教师教育课程标准》(2011)、《中小学教师资格考试标准》(2011)、《中小学教师专业标准》(2012),以及各省出台的小学教师专业标准的细则。

②这是与某教育科学院一位研究员的谈话实录,他告诉作者他对核心素养的提法不以为然,认为二十余年来不是一直这样做的么?所以他说对这个概念的提法没有那么多的亲和感,感觉是在玩概念。

③这是某两小学的两位老师的说法,她还告诉作者,她在开会时理解了,教育教学中就忘记了,她说自己就按照自己的理解在开展“立德树人”的工作。作者对此的访谈方式是微信提问,即把“我在写一篇论文,需要你帮忙,请问你怎么看待‘核心素养’?超过1分钟回答无效”发给受访者。作者这样的考虑是,若超过1分钟就不是直觉回答,有可能借助网络补阙知识的可能。

④作者对贵阳两所大学的教育科学学院的小学教育教研室主任提问如下:“请教一个问题,您怎么看待小学教师的核心素养问题(他们应该有怎样的素养)?”

[1]惠中.基于“标准”的小学教师核心素养的培育[J].中国德育,2017(5):49.

[2]黄光雄.蔡清田.核心素养:课程发展与设计新论[M],上海:华东师范大学出版社,2017.

[3]林崇德.21世纪学生发展核心素养研究[M].北京:北京师范大学出版社,2016.

[4]王智秋.基于教师专业标准的小学教师职前培养[J].中国教育学刊,2012(12):72-76.

[5]朱迪特.福柯思想辞典[M].潘培庆,译.重庆:重庆大学出版社,2015:35.

[6]余文武.教育学学科规训审辨[D].北京:北京大学,2016:36.

[7]余文武.小学全科教师孚育的形而上思考[J].湖南第一师范学院学报,2016(2):4.

Cultivation Strategies and Standard-based Discipline of Elementary School Teachers’Core Competencies:A Progressive Research on Pro.Hui Zhong’s View on the Cultivation of Teachers'Core Competencies

YU Wen-wu

(Educational Institute,Guiyang University,Guiyang,Guizhou 550005)

Starting with Pro.Hui Zhong's view on cultivating the core competencies,the paper presents the relationship between the national standards and cultivating the core competencies,and expels the new awareness on the core competencies against the old ideas.Three strategic concepts on cultivating the core competencies are provided,as well asdisplaying the intention ofdisciplining the elementary school teacher.

elementary school teacher;national standards;core competencies;discipline

G650

A

1674-831X(2017)05-0039-05

2017-08-15

贵州省教育科学规划课题重点课题“规训与支持‘省名校长工作室’的实践研究”(2017A042);贵州省重点支持学科“教育学”之“民族教育方向”(201601);贵阳学院“服务国家特殊需求项目”专业硕士学位培育点“教育硕士”(201601)

余文武(1970-),男,贵州湄潭人,贵阳学院教育研究所所长,教授,博士后,贵州师范大学硕士生导师,广西民族大学硕士生导师,主要从事教师教育、教育领导与管理、德育原理等研究。

[责任编辑:罗 昂]

猜你喜欢

规训小学教师培育
研究生师生关系的形成及失衡探析
——从学科规训视角出发
制度功用与解释规训:应对突发疫情信息工具的设计悖论及其改进
新时代背景下小学教师专业成长的几点思考
关于实现规训的发展性价值的思考
第十二道 共同的敌人
未来或可培育无味榴莲
沙河市二十冶第二小学教师书画作品
枣强县第一小学教师书画作品
平凡教学三十载——一名小学教师的自述
后现代语境下科学话语在广告身体规训中的转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