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毛泽东的文化国防思想探析

2017-03-09罗建华

湖南第一师范学院学报 2017年5期
关键词:国防思想文化

罗建华

(云南师范大学 马克思主义学院,云南 昆明 650500)

毛泽东的文化国防思想探析

罗建华

(云南师范大学 马克思主义学院,云南 昆明 650500)

文化国防,顾名思义就是以文化认同促进国防建设,使文化在国防事业中的地位得以彰显。毛泽东以强调主体能动性与遵循客观规律辩证统一作为理论基础和起点.从国防建设和抗战运动的视角考察文化工作,他认为必须以先进文化武装革命队伍和人民群众,从而创立了自己的文化国防思想和理念。他的文化国防思想有着独具一格的旨趣:文化必须服务于革命运动,借助文化的引导力量消除社会主义道路障碍,防止社会主义的倒退和资本主义的复辟。

毛泽东;文化;文化国防

古往今来,中国人就强调攻心,认为攻心才是战胜对手的上策。易言之,获取文化和心理层面的认同,自古以来就被认为是战胜敌人最好的路径。而与此相对应的是,防止敌人进攻、守护自己的民族和国家,也需要以文化作支撑。因此,文化的认同被认为是国防的巩固和抗击侵略者的强大内驱力。据此,所谓的文化国防,就应当是指以文化认同加强民族团结,以共同抵御外敌的经济、军事和文化入侵,使文化建设在国防事业中的地位得以彰显。纵观毛泽东浩瀚的文本群,我们会发现他所用的更多地是“革命文艺”或“国防文学”的字眼和概念,而不是“文化国防”。但是,这并不妨碍毛泽东有着极为重要的文化国防思想。毛泽东的文化国防思想,首先就指认了文化建设必须服务于抗战运动,进而从这一主题中引申出文化与国防之间关系的系列理论。

一、激发主体能动性与遵循客观规律辩证统一:毛泽东文化国防思想的理论基石

将视野回放到毛泽东的青年时期,由于受到梁启超和杨昌济等人的影响,毛泽东十分注重心之力,强调精神对个人及社会发展的强大推动力。在他的早年文本中,我们会多处体会到他的这一思想特点。譬如,他说:“意志也者,固人生事业之先驱也。”[1]72当然,此时的毛泽东主要地受中国传统文化的影响,对马克思主义经典文本的涉猎尚少,更没有建立其科学的世界观和方法论,尤其尚未领悟唯物史观所蕴含的革命性、科学性和极强的创造力,观察问题难免只是细管窥天,分析问题往往会突出一方面而忽略另一方面。但是,对精神和意志的作用力之推崇,是毛泽东长期未根本改变的逻辑。在此问题上,我们不妨参照一下美国毛泽东研究专家斯图尔特·R·施拉姆(Stuart R.Schram)的评论,他曾说:“毛泽东同杨昌济先生一样,也特别推崇意志的作用。”[2]31而且,他还极为敏锐地察觉到:“在毛泽东看来,推动社会进步,首先要从改造哲学、伦理学入手,要从改造全体国民的思想入手。”[2]33无论从中共党史的宏观视阈加以透视,还是着手于毛泽东的文本研究,这一判断无疑都是正确的。日本著名学者、《毛泽东集》的编撰者竹内实也认为,毛泽东的思想的基础或者核心,可以归结为主观能动性[3]438。然而,毛泽东之所以有这一突出的理论特色,而且能够将其充分、尽然地施展于实践,却有着特殊的社会背景。这一点,在很多国外学者的作品中,或一笔带过,或从未涉及。必须看到的是,从物质层面上看,当时的中国处于四分五裂状态,根本无法与异国侵略者的发展水准相提并论。对于这一事实,毛泽东把握得十分精准和到位。那么,中国人民之所能够与外敌抗衡的优势何在?中国共产党的兵微将寡何以对抗敌人的兵多将广?毛泽东认为,这个问题的答案就是中华民族的伟大民族精神:中华民族五千年不间断的历史造就了其他民族所无法复制和比拟的伟大民族精神,催生了中华民族独一无二、无可替代的文化和思维方式。这种精神和文化的力量,一旦突变为一种物质力量,将会成为任何强大的军事武器都无法阻挡的、推动历史向前进的巨大洪流。

随着马克思、恩格斯著作的翻译工作逐渐受到重视,马克思主义理论历经崎岖的旅程之后,从日本传入了中国。1920年前后,毛泽东在接触了为数不多的马克思、恩格斯的文本之后便很快被其无可辩驳的理论思维逻辑和有着浓烈的时代气息的理论表述形式所深深吸引,进而逐渐成为了马克思主义者。自20世纪20年代初期伊始,毛泽东倾注大量的时间和精力阅读马克思、恩格斯的著作,尤其是《共产党宣言》,毛泽东近百次地加以阅读。正所谓,读书百遍,其义自见。马克思主义认识论,强调的是认识的螺旋式上升。也就是从实践到认识,又由认识到实践,不断地循环往复。但是,每一次看似简单重复的过程,其实是重叠中有提升的。易言之,毛泽东在不同历史时期对马克思主义经典文本的阅读会有差异甚大的感受与收获。毛泽东在熟读了马克思主义经典文本,把握了马克思、恩格斯认识论的精髓之后便明确地指出:“代表先进阶级的正确思想,一旦被群众掌握,就会变成改造社会、改造世界的物质力量。”[4]320毛泽东十分强调精神的作用,强调精神和文化的相对独立性。或者,如阿尔都塞所指出的那样,毛泽东强调的是非经济因素的“半自律性”和不可还原性,反对“唯物质论”和还原论,并将非经济因素提升到了具有某种本体论意蕴的地位和高度[5]。尤其值得注意的是,毛泽东注重精神和文化在被人民群众掌握之后能够发挥出超乎想象的能量。可以说,这是毛泽东自始至终都持有的观点,也是毛泽东之所以能够在真正意义上与马克思“相遇”的内在原因之一。当然,毛泽东之所以有这样的理念,并非仅仅来自理论自身发展逻辑的内在推动力,而是有特殊的历史情境在强烈召唤。纵观中国近代的革命历史,在国难当头、民族危亡之际,文化的力量就显示出枪炮和金钱等硬实力所无法比拟和替代的特殊作用。在革命运动中,《大刀进行曲》《黄河大合唱》和《义勇军进行曲》等气势雄伟为的革命歌曲,无不极大地鼓舞了士气,致使无数中华儿女前赴后继,一往无前地投身于革命运动,唤醒了中华民族为抗击侵略不屈不挠的民族精神。这些文化和精神的力量在润物细无声中催生了无数的英雄事迹,其背后暗含着的逻辑就是:文化是国防的隐形翅膀,它在无形中巧妙地作用于国防,国防建设只有以文化为基础,才能够找到长久的、更加稳固的内在支点。

但是,毛泽东并非一味地突出人的主体地位和强调精神的作用。他说:“一个正确的认识,往往需要经过由物质到精神,由精神到物质,即由实践到认识,由认识到实践这样多次的反复,才能够完成。”[4]321民族文化,为中华民族的国防建设输送源源不断的能量,使国防事业不因走到山重水复疑无路而放弃前进或后退。而由这种强大的精神力量推动所催生的先进科技和武器,则是国防事业得以不断向前发展的物质力量。在物质与精神的双重力量激荡之下,国防建设才能够得以健康发展。但是,在物质与精神力量并奏的实践中,毛泽东往往拔高了精神和政治热情在国防事业中的作用。他认为,只要有高尚的道德情操和共产主义精神,中华民族就可以战胜一切困难。无论是来自客观条件限制所导致的落后,还是由于主观认识存在缺陷所导致的困难,在毛泽东看来,都是能够借助人民群众的建设热情将其一一征服。依毛泽东之见,只要中华民族团结一致、共同奋斗,突破客观物质条件的限制就不在话下。

20世纪40年代初期,轰轰烈烈的整风运动开始了,这场运动无疑提高了中国共产党的素质,而且不可否认,它也为新中国的社会道德和社会风气奠定了骨架[6]152。可以说,这场运动背后的理论支点正是毛泽东的文化国防理念。在这场运动中,不仅仅解决了当时革命现实中所遇到的困难与问题,也为后来的社会主义建设打下了牢固的思想与组织基础,也使毛泽东思想的高瞻远瞩特色得以凸显,毛泽东的思想与理论在此散发出耀眼的光芒。在这里,毛泽东就设定了未来社会管理层的基本思路,尤其是从文化和道德层面提前预设了美好的蓝图。可以说,这是毛泽东文化国防思想付诸实践的一次重要尝试。从这一时期获得的成功经验和思路,在后来的革命和建设运动中一直有所延续。

二、从国防的视角考察文化工作:毛泽东文化国防思想生发的实践基点

可以毫不夸张地说,毛泽东的一生,为军事与国防事业倾注了近乎他所可能倾注的全部思想和精力。因此,在这些领域里,毛泽东有诸多观点与认识的创新就不足为奇了。在毛泽东看来,军事与国防建设从来不是能够单独进行的。他向来反对“单纯的军事观点”,强调军事必须与经济、文化建设相统一。回顾历史,我们也清楚地记得,“单纯的军事观点”在党内蔓延过,革命运动也曾因此遭遇过较大的挫折。因此,文化建设也自然就不是孤立地行动,也不是单纯的文学和艺术工作,而是与政治路线紧密联系在一起的,也是与革命运动相伴而行的。所以,文化建设具有党性原则,需要有正确的政治立场。毛泽东对新民主主义文化的界定时指出:“这种新民主主义的文化是民族的。它是反对帝国主义压迫,主张中华民族的尊严和独立的。”[7]706依毛泽东之见,文化首先是与国家和民族的安危息息相关的。文化的使命,首先是国家和民族的独立。毛泽东还说:“我们要战胜敌人,首先要依靠手里拿枪的军队。但是仅仅有这种军队不是不够的,我们还要有文化的军队,这是团结自己、战胜敌人必不可少的一支军队。”[8]847于是,文化形式和艺术风格就在无形中与政治路线融为了一体,就与保护民族和国家的安危紧密地联系在了一起。文化的内容和形式,都必须是与革命任务相关联的,过于强调个人特质与个人色彩的,只顾抒发个人情感的,自然就与社会主义、共产主义思路相违背。那么,就必须引起注意,必须择时纠正。可以说,毛泽东这些认识是在特定历史条件下萌发的。或者说,这种认识在当时是十分必要的。接着,毛泽东明确指出:“无论高级的或初级的,我们的文学艺术都是为人民大众的,首先是为工农兵的,为工农兵而创作,为工农兵所利用的。”[8]863可见,毛泽东考察和界定文化的任务时,是从广大人民群众的视角切入的,是将文化置入宏大历史叙事中加以辨析和指认,尤其是将文化放置于国防建设的维度加以考量。

毛泽东认为,离开了人民群众这个视角,文化作品在战火纷飞的岁月就会失去其生存所需要的深厚土壤进而失去其存在的资格。这一特殊的观察研究视角,不仅仅是文化发展的内在逻辑决定的,更是由特定历史境遇指引的。毛泽东非常敏锐地观察到,先进的共产主义文化作品的关注视线一旦离开人民群众,资本主义文化的毒箭就会从四面八方射过来。因此,毛泽东指出:“革命的文艺,应当根据实际生活创造出各种各样的人物来,帮助群众推动历史的前进。”[8]861在此处的论述与阐发中,我们能够再一次看到毛泽东将文化放入人类历史发展的长河中,放入激烈的阶级斗争维度和如火如荼的国防建设视角加以考察。也只有将文化或非物质因素放置于革命斗争与国防建设宏观视阈加以考量,才能够充分呈现出其对现实实践的指导力量。雷蒙德·F·怀利 (Raymond F.Wylie)说:“周扬和他的同事们提出了‘国防文学’的口号,在它的指引下,一切爱国作家都应该为中国反抗日本侵略的共同事业而工作。”[9]20十分明显,周扬所提出的“国防文学”口号的核心是保持文化的民族形式,以抗击资本主义文化和腐朽的封建主义文化。毋庸置疑,这是深得毛泽东赞赏的理念。

传统的军事理论,强调得更多地是物质与硬件设备的先进程度与富足程度。但是,毛泽东敏锐地注意到了这种思路所具有的局限性:难以从物质匮乏的特殊革命形势中挖掘出革命潜在力量。因此,毛泽东力图在军事与革命理论上突破传统观念的束缚与制约,跳出由于过分注重物质维度而形成的思维怪圈,使战争与革命理论呈现出物质与精神“两条腿走路”的态势。于是,毛泽东便多次强调用先进的文化武装军队,以增强国防实力。他在《文化工作中的统一战线》一文中指出:“没有文化的军队是愚蠢的军队,而愚蠢的军队是不能战胜敌人的。”[8]1011由此,他言简意赅地指认了文化在军事和国防中不可替代的特殊位置。同时,毛泽东将文化作为一种与敌人争夺话语权和政治合法性论证的工具。在一次次的论战中,毛泽东凭借自身的理论素养,加之身边的一批高水平理论队伍,每每能够出奇制胜。曾几何时,蒋介石发表了《中国之命运》一书,强调国民政府是中国唯一合法的政府,以此讹言惑众,从思想与文化层面给共产党下挑战书,引发热论。殊不知,此书却成了引玉之砖。在毛泽东的鼓励下,“陈伯达以其驾轻就熟的辛辣讽刺文风展开了对《中国之革命》的攻击……”[9]186。在多次的论战中,顽固的国民党都是试图将共产党描述为土匪形象,进行恶毒的攻击。但是,事与愿违,共产党的影响力恰恰在这一次次论争中逐步提高。我们发现,在土地改革的时期,政治活动家接受戏剧作为一个强大的媒介,不仅可以调动观众的政治行动,而且从根本上改变了受众的观点,改变了人民群众对革命性质和前途的认识。不少红色戏剧,能够在共产党的革命处于低谷期时鼓舞红军战士的士气,使中国革命之火在枪林弹雨中得以燎原。

在论述文学艺术与革命运动关系之时,毛泽东还提出了文艺界的统一战线问题[8]867。显然,这是为革命运动在行动上的统一做准备的。毋庸置疑,思想与认识的统一是行动统一的前提。对于文学艺术的内容和形式,毛泽东也提出了要求。他明确指出:“为个人的和狭隘集团的动机是不好的,有为大众的动机但无被大众欢迎、对大众有益的效果,也是不好的。”[8]867直言不讳地讲,在毛泽东看来,文学艺术的个人情感抒发维度是次要的,深埋于其中的政治逻辑和政治目的才是文学艺术作品的生命力所在。尤其是在特殊的革命年代,在戎马倥偬中生发的文学艺术作品必定要与生动的革命斗争相结合,文化必定要与国防紧密结合。

建国后的毛泽东,对西方国家的文化入侵非常敏感,甚至将国内一些为适应新环境的变化而采取了灵活操作都被他界定为修正主义思想,进而严加防范。针对这一问题,雷蒙德·F·怀利较为武断和夸张地指出:“中国共产党人试图建立起一套全新的、全面的意识形态体系,并以信仰纯洁性为名,控制所有外来思想的影响。”[9]1毛泽东试图以发达的民族文化抵抗外来文化的糟粕,从文化层面设立第一道防线。这是他的文化国防思想在特定环境中的提升与激进运用。对于这个问题,我们也得从另一角来观察。柳田谦十郎在《作为科学社会主义的毛泽东思想》一文中指出,《在延安文艺座谈会上的讲话》的理论基础,就是他的革命至上主义和基于此的实用主义[10]115。可见,在柳田谦十郎看来,毛泽东的文化思想不但与革命运动和国防事业相关联,它还是毛泽东实用主义思想的体现。换句话说,在毛泽东那里,不存在单纯和孤立的文化,一切文化都要为革命和国防服务。也只有如此,文化的功能才能得以尽然发挥。当然,柳田谦十郎的解读是片面的,他看到毛泽东对革命运动地位的强调以及文化工作从属于革命运动这一基本的理念,却没能对这一思路产生的根源作深入地分析,因为他并没有真正将毛泽东的文本与思想放入中国革命历史的长河当中加以考察。

不可否认,毛泽东始终认为,文学艺术必须为宏大的政治目标和理想服务,为国防事业输送精神与文化养料,必须将文学艺术放在人类社会历史发展的宏观维度加以考量。换句话说,毛泽东极力强调了文化的政治维度,强调要将文化放置于政治运动和国防建设的视角加以综合考量。正是这样一种思想倾向,构成了毛泽东文化国防思想的基石。但是,毛泽东绝非一味地谈论政治标准而将艺术标准置之不理。他也曾指出:“缺乏艺术性的艺术品,无论政治上怎么进步,也是没有力量的。”[8]870在不脱离政治目标的情况下,文学艺术作品要尽可能地展现艺术特性,增强其吸引力、感染力。只有如此,文化在国防中的作用才能更加广泛,文化才能渗透到国防事业得各个角落,渗透到人民群众的内心深处。文化,是国防的根基所在。根深方能叶茂,深厚的文化底蕴生发出的是战无不胜的精神力量。这是中华民族大团结以抗击敌人的前提,是中国国防建设的第一道坚硬的防火墙。

时至今日,我们逐渐认识到文化在国防事业中的地位和作用。没有这一潜在的支点,国防将失去强大的后盾,国防事业就只剩下物质空壳。但是,传统的国防建设理念,重点是突出经济的维度,因为经济作用于国防建设是直接的。而文化的因素由于其潜在性和隐秘性,往往不受足够的重视。在相当长的一段时间里,革命队伍建设由于对文化的作用力认识不足而使革命行动严重挫伤。包括毛泽东自己也并非一开始就注意且强调文化的维度,他首先得出的结论是“枪杆子里出政权”,尔后才逐渐意识到文化的推动作用。可以说,将武装力量建设和对武器的崇拜在当时有着历史必然性。在特定的历史背景中,他产生了这样的认识,实乃无可厚非。我们站在今天的视角和立场来衡量这些具体结论,难免让人觉得这些论断都是非此即彼的单一判断,缺乏辩证的分析。问题的关键在于,在革命艰辛的征途中,毛泽东渐渐注意到文化是一支革命队伍不可或缺的精神支援力量,是国防建设必要的精神动力支撑。

三、消除社会主义道路障碍:毛泽东文化国防思想的最终目的

在硝烟弥漫的革命斗争岁月,文化国防的任务就是以文化认同促进全国人民的团结,激发抗战积极性和热情,发挥文化在国防和革命事业中的基础性作用。这就要求以先进的、具有民族特色文化对抗腐朽的封建主义文化和资本主义文化。后来,毛泽东认为必须以坚定的共产主义信仰来抵制外来的错误思想与文化,确保社会主义道路的正统性和合法性。或许,毛泽东在某种程度上高估了文化与信仰的力量。然而,这种对文化与精神层面的极力强调却有着某种无可辩驳的合理性和必要性。正如法国学者学者K.S.卡罗尔所言:“正是根据地贫困所代表的缺陷,向毛泽东分子提供了主要的心理政治王牌。”[11]111在物质条件劣势极为明显的形势之下开展革命运动,毫无疑问需要借助一种信仰、信念,需要一种崇高而远大的革命理想对活生生的革命加以催化。正是在这个意义上,有异域学者指出:“理解文化在中日战争中的非替代性地位和作用需要一个更广泛的探究领域,其中非常重要的就是应当探讨毛泽东文化军队在战区和地方一级的实际工作及其影响。”[12]55

建国之后,毛泽东注意到了党内干部的腐败现象逐渐趋于严重,一些政府官员开始将战时的艰苦奋斗精神抛诸脑后,对人民群众丰取刻与。毛泽东在《关于农业合作化问题》一文中指出:“大家已经看见,在最近几年中间,农村中的资本主义自发势力一天一天地在发展,新富农已经到处出现,许多富裕中农力求把自己变为富农。许多贫农,则因为生产资料不足,仍然处于贫困地位,有些人欠了债,有些人出卖土地,或者出租土地。这种情况如果让它发展下去,农村中向两极分化的现象必然一天一天地严重起来。”[13]437看到两极分化现象的毛泽东,内心无比担忧,正是因为他心里时时刻刻装着人民群众的疾苦。他深知这些现象是人民所不能容忍的,也对由此受到伤害的人民群众深怀同情。对此,他深恶痛绝,决心发奸擿伏。这是毛泽东文化国防思想在晚年实践过程中过于强化的一个重要原因。

对于一个独立自主的国家,国防的本质含义和意蕴就是确保国家的领土完整和民族独立。毛泽东之所以强调要在国防建设中嵌入文化因素,显然是为了防止在社会主义建设过程中出现修正主义,出现资本主义和封建主义的复辟。换句话说,毛泽东担心资本主义和修正主义会潜入共产党内高层领导,以文化宣传的方式改变人民群众的认识和理念,进而教唆他们走上资本主义的道路。20世纪60年代,毛泽东认为中国已经出现修正主义了。一向注重思想与文化的力量的毛泽东,对此十分敏感。所以,毛泽东的文化国防思想,首先要解决的就是肘腋之忧,将潜伏在身边的修正主义消除,挽救中国的社会主义,挽救刚从水生火热之中逃离出来的中华民族。当然,也必须承认,在这样一种美好而强烈愿望的支配下对国际国内形势的判断有过一些失误。譬如,在20世纪60年代初期,由刘少奇和邓小平提出并指导实行农村扩大农民自留地,搞包产到户,允许社员在一定的范围内经营的小自由,以调动农民的生产积极性,为恢复和发展农村经济采取了一些过渡性的措施。由于这些措施在当时的一些地方试点之后取得较好的成绩,毛泽东一开始并没有反对。可是,后来由于对两极分化端倪的担忧,将这些经济措施视作“单干风”,甚至认为这是放弃社会主义道路的前奏,为走上资本主义道路做铺垫的[14]。于是,便与之展开激烈的斗争,以至于在这些问题上出现了矫枉过正的现象。

在毛泽东看来,赫鲁晓夫带领苏联人民走上了修正主义的道路。1963年9月,毛泽东对二评苏共中央的公开信的批语和修改中说:“现在修正主义的代表人物,都是政治上的崇美派,在他们的全部政策中所实际遵循的,也就是美国牌的实用主义哲学。”[15]408易言之,毛泽东之所以认为赫鲁晓夫走上了修正主义路线,最主要的根据就在于赫鲁晓夫在外交策略上采取了温和的手法,间接地否认了全世界人民与美帝国主义之间不可调和的矛盾。而且,毛泽东认为当时国内也有不少人有与赫鲁晓夫同道的倾向。于是,毛泽东认定修正主义就是社会主义最大的敌人。而且,这一最大的敌人恰恰就产生于社会主义阵营内部,具有极强的隐秘性。社会主义道路,若要平稳地走下去,就必须打倒并彻底消除修正主义。在毛泽东看来,修正主义正是阻碍社会主义道路的绊脚石,必须狠下心来将其踢开。修正主义,并不是从军事武装着手的,而是从思想和文化入手的,是从否定中国式的社会主义道路开始的。所以,要使社会主义发展的道路畅通无阻,肃清修正主义的残余,就必须从文化建设领域开始。同时,毛泽东也明确地强调:“帝国主义,反动派,修正主义,被打倒的阶级实行复辟或企图复辟,特大的天灾,以及一般工作和斗争中的困难、挫折等等,一切都不可怕。在全体上,在战略上,对这一切完全可以而且必须加以藐视。”[16]425毛泽东认定,只要从对实践具有指引作用的文化和精神层面加以纠正和引导,修正主义就无法在中国找到生存的空间。基于这样的出发点,毛泽东在原有思想的基础上,重新建构并实施了自己的文化国防思想和理念。他的最终目的无非是要消除社会主义道路上出现的障碍,防止中国的社会主义走回头路。他认为,走回头路是没有希望的,中国必须坚定不移地走社会主义道路,并为社会主义道路作了自己的预设,以期后人继续朝着这一方向前进。

出于对社会主义前途的担忧,毛泽东在病魔缠身的晚年仍然宵旰图治,时刻将中国人民的前途和命运置于脑海。当然,不可否认的是,毛泽东的担心并非空穴来风。无论是文化内容和形式方面,还是社会发展模式的探索中,中国长期以来就不乏全盘西化的主张。有学者认为,中华文化既然无法生发出一整套救亡图存的理论和实践策略,为何不学习西方的发展路径?毛泽东将这些思路视为资本主义思想在中国的萌芽,对此保持高度警惕。他曾说:“资产阶级和曾经为旧社会服务过的知识分子的许多人总是要顽固地表现他们自己,总是留恋他们的旧世界,对于新世界总有些格格不入。要改造他们,需要很长的时间,而且不可用粗暴的方法。”[17]472经过长期的思忖之后,他对这一系列复杂问题给出的基本答案是:中华民族特有的思维方式和文化传统,决不允许我们照搬西方的套路,必须在内忧外患的困境中提炼出一条有别于当今任何一个国家和民族的、真正适合中国国情的发展道路。可以说,为了阻止中国走回头路,毛泽东不得不将文化建设提升到国防建设的高度。

概言之,毛泽东的文化国防思想,体现出了他对文化与思想认同的关注力度。毛泽东将文化建设放入革命运动和国防建设的线索中加以考量,这是他独具特色的文化发展思路与理论。不可否认,这一思想也曾受过挫折,出现过实践层面的失误。但是,它仍不失为毛泽东思想的一个重要维度。当然,毛泽东的文化国防思想的形成、实践转向的内在逻辑,以及导致实践失误的原因分析和考察,是一个长远而艰难的学术旅程,决不可能一蹴而就,也决不可能一锤定音。要解答这一系列的难题,我们不仅要深度耕犁毛泽东的文本,并将其放入当时的实践背景当中,还必须从毛泽东个人的内在精神涌动出发去进行深入考察。

[1]徐日晖.毛泽东早期文稿[M].长沙:湖南出版社,1990.

[2]斯图尔特·施拉姆.毛泽东的思想[M].刘李胜,陈建涛,编译.北京:中共中央党校出版社,1992.

[3]竹内实.毛泽东的诗词、人生和思想[M].张会才,程麻,卢洁,译.北京:中国人民大学出版社,2012.

[4]毛泽东文集:第8卷[M].北京:人民出版社,1999.

[5]尚庆飞.国外学者关于毛泽东《矛盾论》的复调式解读——从《辩证法的内部对话》与《保卫马克思》的分歧谈起[J].现代哲学,2006(4):33-39.

[6]竹内实.毛泽东的诗词、人生和思想[M].张会才,程麻,卢洁,译.北京:中国人民大学出版社,2012.

[7]毛泽东选集:第2卷[M].北京:人民出版社,1991.

[8]毛泽东选集:第3卷[M].北京:人民出版社,1991.

[9]雷蒙德·F·怀利.毛主义的崛起——毛泽东、陈伯达及其对中国理论的探索[M].杨悦,译.北京:中国人民大学出版社,2013.

[10]中共中央文献研究室.日本学者视野中的毛泽东思想[M].北京:中共中央文献出版社,1988.

[11]K.S.卡罗尔.毛泽东的中国[M].刘立仁,贺季生,译.贵阳:贵州人民出版社,1988.

[12]Brian James DeMare:Mao’s Cultural Army:Drama Troupes in China’s Rural Revolution.New York:Cambridge University Press,2015.

[13]毛泽东文集:第6卷[M].北京:人民出版社,1999.

[14]林源.三面红旗——毛泽东晚年问题的症结[J].南京大学学报(哲学·人文·社会科学),1999(4):77-84.

[15]建国以来毛泽东文稿:第10册[M].北京:中央文献出版社,1996.

[16]建国以来毛泽东文稿:第9册[M].北京:中央文献出版社,1996.

[17]建国以来毛泽东文稿:第6册[M].北京:中央文献出版社,1992.

On Mao Zedong’s Cultural National Defense Thought

LUO Jian-hua

(The Marxist College,Yunnan Normal University,Kunming,Yunnan 650500)

Cultural national defense,as the name suggests,is to promote national defense and promote the status of culture in the cause of national defense.Based on the emphasis of initiative and following objective rules,Mao studied cultural work from the perspective of defense construction and the anti-Japanese movement.It is believed that we must establish our own advanced cultural national defense ideasto arm revolutionary forcesand the masses.Hiscultural national defense ideas have a unique purpose:culture must serve the revolutionary movement,with the guidance of culture to eliminate the socialist road barrier and to prevent the retrogression of socialism and the restoration of capitalism.

Mao Zedong;culture;cultural national defense

A841

A

1674-831X(2017)05-0005-06

2017-09-27

教育部基地重大项目“国外毛泽东学的历史逻辑及其当代评析”(15JJD710004)

罗建华(1985-),男,彝族,云南南华人,云南师范大学讲师,博士,主要从事马克思主义中国化研究。

[责任编辑:罗 昂]

猜你喜欢

国防思想文化
思想之光照耀奋进之路
以文化人 自然生成
年味里的“虎文化”
全民国防 筑梦国防
国防小课堂
思想与“剑”
国防小课堂
艰苦奋斗、勤俭节约的思想永远不能丢
“思想是什么”
谁远谁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