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试析教师适时点拨对小学生习作的影响及启示

2017-03-09吴晓艳王琨

潍坊学院学报 2017年1期
关键词:习作作文生活

周 波,吴晓艳,王琨

(潍坊市奎文区幸福街小学,山东 潍坊 201641)

试析教师适时点拨对小学生习作的影响及启示

周 波,吴晓艳,王琨

(潍坊市奎文区幸福街小学,山东 潍坊 201641)

小学学生习作难,根本原因在于老师的包办代替。只有转换思维方式,适时引导,教给方法,才能使学生习作言之有序,言之有物。只有结合我国小学学生的特点,通过分析阐述,才会有利于提高小学学生的习作水平。

适时点拨;学生;习作

提起作文教学,学生是“愁眉紧锁、搜肠刮肚、咬牙切齿”,语文老师也是“呕心沥血、束手无策”,似乎“山重水复疑无路”。多年的从教经历,促使我不断反思这一问题,发现学生谈“文”色变的问题原因主要出在老师的“包办习作”上。回想一下,无论是指导审题、选材、观察、批阅、修改、讲评……,都是老师在大显身手“指点江山、激扬文字”,整个作文过程孩子们缺少积极主动的参与,缺乏个性化的体验,他们觉得自己就像傀儡一样被指挥,是被迫而写,没有了习作兴趣,慢慢就产生了畏难情绪。既如此,我们为何不变换思维方式,大胆放手,让学生走进丰富多彩的生活,品味生活之美呢?只要老师敢于放手,为学生的自主写作提供有利条件和广阔空间,减少对学生写作的束缚,并抓住时机巧引善导,鼓励他们亲身体验、自主参与习作过程,学生妙笔生花将不再是天方夜谭。

一、不愤不启,不悱不发

中年级学生作文刚刚起步,学生对作文还有一定的恐惧心理,不知该如何下手。新课标对第二学段的习作要求是:“留心周围世界,乐于书面表达,增强习作的自信心。愿意与他人分享习作的快乐。”引导学生观察生活,是积累写作素材的重要途径。我们的身边既有美不胜收的自然风光,又有团结互助的社会新风尚,我们把自然、社会作为课堂,放手让学生到广阔空间里,走一走、看一看、想一想,来激发他们的表达兴趣。那么,怎么观察更细致?怎样选材更典型?怎样组材更突出主题?怎样表达更具体……问题一箩筐。在不同时期不同的孩子会有不同的渴求,此时的他们迫切想了解怎么观察更得法,怎么才能写明白、写生动,这就到了“不愤不启,不悱不发”的境界,此时老师的点拨效果是最好的,孩子们也会听得认真,会有拨云见日、豁然开朗之感。因势利导,往往会事半功倍。

二、如鲠在喉,不吐不快

学生们有了观察和体验之后,就特别想把自己的想法告诉别人,此时老师要给孩子们足够的时间一吐为快,由会说到会写也就成了水到渠成的事,所以我们一定要把握好这个过程。然而,在实际工作中,我们发现有很多孩子只是把所看到听到想到的一股脑的写出来,全篇却没有什么顺序、章法;有些孩子则是茶壶里煮饺子——有货拿不出,如鲠在喉,干着急,此时老师应不失时机的教授学生怎么言之有序、言之有物。经过老师的启发,学生们会茅塞顿开,畅所欲言,经过一段时间实践,会逐渐形成言者兴致勃勃、听者津津有味的其乐融融的和谐场面。

三、感人心者,莫先乎情

《语文课程标准》强调“写作教学应贴近学生实际、让学生乐于动笔,乐于表达,应引导学生关注现实,热爱生活,表达真情实感。”让学生成为生活的有心人,从自己熟悉的世界发现真情,寻找灵感,这样他们才会写真事抒真情,这样的文章才会动人。我们的源头活水就是源于生活,源于孩子们自己的观察、个性化的独特体验。如习作教学——“介绍父母对我们的爱”,怎么让“爱”拨动学生的心弦,让他们在爱中受到感染,学会去爱?这是此次习作教学的重点。我创设了情境,运用悦耳温情的歌曲激发学生的回忆,使之动情,让他们回忆平时妈妈怎么对自己的?可以是一件小事,只要能讲明白,让人感受到父母对她的爱就可以了,哪怕是举手投足之间,哪怕是絮絮叨叨的叮咛,哪怕是声色俱厉的批评……回想自己看到的这些细节,以及自己当时真实的感受,这样就避免了“视而不见,听而不闻”的现象,孩子们会努力的回忆生活的点点滴滴,寻找“爱”的踪迹,很多孩子在叙述时竟然哽咽了,没想到自己平时最反感的唠叨,也包含着浓浓的母爱,这时再动笔写作,流于笔端的一定是真情的流露,相信读者也会被打动。情绪具有情境性和“以情动情”的感染性特点,学生之间积极情绪的传达,会让真情跃然纸上。

四、厚积薄发,妙笔生花

当代著名诗人郭沫若写过这样一句诗:“胸藏万江凭吞吐,笔有千钧任翁张”。这首诗道出了积累对写作的重要意义。我认为积累既包括阅读方面的写法积累,也包括观察体验方面的素材积累,更包括习作互评时习作经验的积累。而且无论哪种积累都需要厚积薄发。至于读书方面的积累,无外乎阅读广度、深度、精度,不再一一赘述。至于素材的积累,我认为作文要求中无论是写人、记事、写景、状物等都离不开学生真实的生活体验,所以我在每次习作前早早安排学生去观察、体验,并让每个学生制定一个素材本,随时观察、积累素材,主要记录生活中细小的,凡对作文有用的素材,哪怕是一个好词,一个优美的句子,一则广告词,一首小诗,一个奇思妙想等。鼓励学生随时记录,篇幅可以有话则长,无话则短,培养学生主动积累,自由练写,即时作文的习惯。这样的海阔天空任我游,无拘无束,他们才会自由、有创意的表达,慢慢树立了自信心。

在习作教学中,我引导学生习作互评,在“评——改——赏”的过程中积累习作经验,因为他们很容易接受同学之间的交流、建议,而且这种自主参与的方式让他们感觉自己就是习作的主人,以旁观者的眼光审视、思考,并运用相关的知识分析、比较、赏析,同时取长补短,求得“释己之疑,明己之未达”,并能纳入自己的知识体系,加工创造,为我所用,形成表达的能力,在欣赏他人佳作的同时,真正提高自己的习作水平。“三重积累”让学生在厚积薄发中形成能力,对习作也有了兴趣,情感与语言同构共生,他们的习作生活才能有生命的律动,写出真实感人的佳作。

见机行事是智慧,笔下生辉是目标,只要我们巧引善导,相信学生的习作会绽放出绚丽的色彩!

责任编辑:孙延波

G641/648.9

A

1671-4288(2016)05-0104-02

2016-09

周 波(1971—)女,山东潍坊人,潍坊市奎文区幸福街小学一级教师。

猜你喜欢

习作作文生活
生活感悟
无厘头生活
疯狂让你的生活更出彩
习作展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