基于体裁理论的英语专业“读写译一体化”翻译教学模式构建
2017-03-09张继文
张继文
(潍坊学院,山东 潍坊 261061)
基于体裁理论的英语专业“读写译一体化”翻译教学模式构建
张继文
(潍坊学院,山东 潍坊 261061)
我国英语专业翻译教学模式长期以来以“字、词、句的纠错”为主,忽视了影响学生翻译能力提高的语篇体裁因素,导致翻译课教学效果不理想。本文以体裁理论为指导,尝试构建“读写译一体化”翻译教学模式,旨在提高学生的语篇体裁意识,进而提高翻译能力。
体裁理论;翻译教学模式
我国英语专业翻译教学模式长期以来以“字、词、句的纠错”为主,已不能满足社会对应用型翻译人才的需求。探索新的翻译教学模式已成为外语教学改革的重要组成部分。兴起于上世纪八十年代的体裁理论自九十年代中后期引入到我国语言学及语言教学界以后,被广泛应用到了英语阅读及写作教学中,而将其应用到翻译教学的尝试却不多见。总体说来,体裁理论之于翻译教学的意义还没有引起翻译教学界的足够重视。因此,本文拟以体裁理论为指导,尝试构建“读写译一体化”翻译教学模式,旨在提高英语专业学生的语篇体裁意识,进而提高应用翻译能力。
一、“读写译一体化”翻译教学模式的理论基础——体裁理论
(一)体裁的定义
“体裁”(genre),又称“语类”,古已有之。自古希腊时期始,“体裁”一直是个文学及修辞学术语;但到上世纪80年代,“体裁”一词引起了外语教学界的关注,现已发展成“现代语言学中语篇分析与教学的研究框架---体裁理论。”[1]根据研究对象不同,研究重点和方法的不同,体裁理论形成了三个研究学派,即北美新修辞学派(NR:North New Rhetoric Studies)、专门用途英语/学术用途英语学派(ESP:English for Specific Purposes/EAP:English for A-cademic Purposes)和系统功能语言学派(SFL:Australian School/Systemic Functional Linguistics)。
NR学派,以Miller为代表,主张“从修辞学的角度对体裁下定义时不应该着重于语篇的形式和内容,而应着重于语篇所能完成的社会行为。”[1]NR学派从社会学角度定义体裁,把语篇作为社会现象和行为来研究;采用社会学研究方法。ESP学派,以John.M.Swales和Vijay K.Bhatia为代表,认为“体裁是具有共同交际目的的一组交际事件,并对交际事件进行分类;而交际事件涉及诸多因素,如语篇本身、参与言语交际的人、语篇的功能、产生和接受语篇的环境(含历史和文化背景)等。”[2]Vijay K.Bhatia认为体裁是一种可辨识的交际事件;它不是一般的交际事件,而是一种内部结构特征鲜明、高度约定俗成的交际事件;构建语篇时必须遵循某种特定体裁所要求的惯例;尽管体裁有其惯例和制约性,内行人仍可在体裁规定的框架内传达个人意图或交际目的。[3]ESP学派从语言学角度定义体裁,采用语言学研究方法,注重语篇的语言特点及结构规约与惯例。SFL学派,从Halliday和Hasan开始,由Martin进一步发展,并将该学派理论广泛应用于澳大利亚中小学语言教学。该学派认为,体裁是“一种有步骤的、以交际目的为导向的、某一特定文化成员参与的社会交往过程。”[4]SFL从社会语言学角度研究语篇,注重语篇的结构与功能。三个学派具有共同的体裁概念,即体裁具有交际性、规约性和目的性。不同体裁的语篇正是人们实现不同交际目的的具体方式。
(二)体裁分析
体裁分析,又称语类分析,是对语篇进行的深层分析。体裁分析要求从多学科角度对不同学术(应用)体裁的构成规则进行阐释、描写和说明。[3]语篇分析经历了“浅层语言描写——语域分析”、“功能语言描写——语法修辞分析”、“作为语篇的语言描写——相互作用分析“和“作为阐释的语言描写——体裁分析”四个阶段。体裁分析是对语篇进行语言学层面描写(浅层描写)之外,从社会学、认知心理学、文学(语言文体学)、跨文化因素等方面对语篇进行的深层描写。[7]对语篇进行的语言学分析是分析语篇的语言特点;社会学分析则是分析语篇所产生的社会规约等因素对语篇构建的影响;认知心理学分析则是揭示语篇的认知结构和构建策略,以便探讨如何实现特定语篇的交际目的。体裁分析能够回答“人们在构建某种类型的语篇时,为什么要用这样而不是那样的遣词造句和谋篇布局?”[4]这个问题,对于理解和构建语篇体裁至关重要,因为它既明晰了语篇的交际目标,也表明了人们为实现交际目标所采取的策略。
综上所述,体裁与语篇的交际目的密切相关,体裁分析即是对语篇的交际目的和实现方法进行分析,明确不同体裁语篇实现不同交际功能的语言和社会文化原理。
二、译者语篇能力及体裁分析能力
(一)翻译的本质
许钧认为,“翻译是以符号转换为手段,意义再生为任务的一项跨文化的交际活动。”[5]勒菲阿尔认为“具有完整信息的话语语篇才是翻译的对象”。[6]释义派翻译理论认为“翻译的对象绝不是语言,而是借助语言表达的意义。……翻译的任务是传达交际意义。……意义不指字词或脱离语境的句子的涵义,意义包括内容和情感,意义不能脱离主题。……翻译应该追求篇章意义的等同,篇章语言和风格的近似。”[6]由此可知,传达语篇的意义、实现语篇的交际目的是翻译活动的目的所在。
每一种语篇的翻译都有自身的交际目的。不论是对语篇意义的口头形式转换还是书面形式转换,都离不开译入语表达习惯与行文规范的制约。翻译活动涉及两种不同的语言与文化,译前准备,即对译出语语篇进行全面的分析、把握相对应的译入语语篇体裁特点,是翻译目的得以成功实现的基础。
(二)语篇能力及体裁分析能力
翻译涉及“理解”与“表达”两个主要环节。“理解”是对译出语语篇内容的阅读理解,是翻译活动的起点。译者能否全面正确地理解原文是成功翻译的基础;“表达”则是译者用译入语完整、准确、流畅地转达译出语的意义,是一种以译出语意义为框架、以译入语表达规范为制约而进行的写作活动。由于翻译涉及不同的语言和文化,译出语的意义也不一而足,比如大多情况下有字面意义、内涵意义、文体意义等,在翻译过程中准确转达译出语的字面意义和内涵意义固然重要,而译出语的文体意义也同样不容忽视,否则,翻译的交际目的就难以完好实现。
译出语与译入语在表达习惯方面的差异是影响翻译质量的重要因素,而翻译质量与译者的译入语写作水平和对不同体裁类型语篇写作规范的掌握密切相关。由此,翻译目的的实现有赖于译者的双语语篇能力和体裁分析能力。语篇能力,根据Ian Bruce,“把语言知识体系和语言使用形式融为一体来组织并写出扩展语篇的能力被称为语篇能力。”[7]亦即谋词成句、谋句成篇的能力。体裁分析能力则是对语篇进行深层分析的能力,是从语篇功能的层面对语篇进行分析。将语篇能力与体裁分析能力融为一体将会提高双语语篇写作能力,进而提高语篇翻译能力,因为“每一种体裁都是运用符合语言和语篇材料惯用知识成功实现某一特殊交际目的的语篇类型”。[3]
三、基于体裁理论的“读写译一体化”翻译教学模式的构建
(一)构建“读写译一体化”翻译教学模式的必要性
由上文可知,翻译能力的提高与写作能力密不可分,写作能力又与体裁分析能力紧密相关;而体裁分析能力又是基于大量不同体裁类型语篇的输入,即阅读并内化。可以说,翻译能力的提高离不开对大量不同体裁语篇的阅读。
就英语专业学生的语言能力来说,学生应该具有体裁意识及使用正确体裁恰当表达交际目的的能力。这一能力不仅仅体现在阅读和写作方面,也体现在翻译能力方面。鉴于目前英语专业翻译教学中存在的“只见树木不见森林”,以“纠错”为主的翻译教学模式的不足,笔者认为有必要将体裁理论引入翻译教学中,构建新的翻译教学模式,即融“读写译”三环节于一体“读写译一体化”翻译教学模式,以培养学生综合应用翻译能力为旨归,通过强化“读(知识输入:两种语篇图式结构的输入)、写(知识输出1:英汉应用文写作)、译(知识输出2:两种语篇语言及结构的转换)”三个环节,提高学生应用翻译能力。
(二)基于体裁理论的“读写译一体化”翻译教学模式的构建
在学生完成了以“句”为单位的常用翻译技巧的学习之后,教师应将翻译教学的重点放在对学生综合应用翻译能力的培养上。根据三个体裁理论研究学派的不同研究对象及其研究方法,“读写译一体化”翻译教学模式将主要基于ESP和SFL学派的体裁理论来构建。
Swales将体裁分析运用到具体的教学实践中,提出了体裁教学法。课堂活动主要由布置任务、小组讨论分析、教师总结等环节,目的在于培养学生对体裁特有修辞效果和修辞结构的敏感性,熟悉学术论文的组织结构和词汇特点。根据Swales的体裁教学法,翻译教学包括“读”、“写”、“译”三个环节。
1.“读”的环节
“读”是学生获取知识的重要途径,是“读写译一体化”翻译教学模式构建的初始环节。这一环节的主要实施步骤为教师选定英汉不同的语篇阅读材料,如商务语篇、广告语篇、科技语篇、新闻语篇、法律语篇、旅游语篇等,要求学生认真学习,经过细致的体裁分析,掌握其语言特点及语篇结构组织规范,完成相关知识输入,形成相关语篇图示结构。
2.“写”的环节
帮助学生把英汉语言中不同语篇的语言特点及语篇结构组织规范内化为自己知识的一部分,最有效的方法就是“写”。在这一环节,教师要求学生根据不同类型语篇的特点及要求,用英汉两种语言仿写出同样体裁的文稿,并比较两篇不同文稿在语篇组织结构及语言使用等方面的差异。通过“写”这一输出环节,完成第一阶段的知识输出。
3.“译”的环节
“译”是第二个输出环节,也是最后一个环节。在“读”和“写”两个输入与内化输出环节之后,学生已经对英汉不同语篇在词汇、句法、语篇组织结构方面的差异了然于胸,应该能够较为轻松地完成不同语篇在意义、句法、语篇结构等方面的转换,用地道的译入语写出与译出语意义对等、交际目的相同的相关语篇。
(三)“读写译一体化”翻译教学模式的实施
鉴于翻译课时数的限制,课堂教学不足以安排“读”、“写”、“译”三个环节。教师需要改变教学方法,将课内与课外紧密相连,把以教师为主导的课堂教学与学生的课外自主学习融为一体。课堂教学以安排学生课外学习成果的“presentation”(展示)和教师的“explanation”“答疑解惑”和“assessment”(评价)为主;要求学生完成的知识输入(“读”)与输出(“写”和“译”)任务则安排在课外时间完成。在具体施教过程中,教师可将全班学生分成不同的学习小组,人数以5-6人一组为宜。教学过程中的所有活动将以小组为单位来进行。
根据“读”、“写”、“译”三个环节,翻译课教师首先应该帮助学生完成“读”的环节,即知识输入环节。这一环节安排在课前2周进行,教师按照教学计划,将事先选定的同体裁、同题材的英汉两种语篇阅读材料印发给学生,要求学生对两种语篇进行细致的体裁分析,掌握其语言特点及语篇结构组织规范,在此基础上加强记忆,形成相关语篇图示结构,完成相关体裁语篇的知识输入。学生小组内互相检查输入效果。
接下来是“写”的环节,即对前期输入的知识经过内化后进行的第一阶段的输出。教师要求学生自拟话题,写出与所给语篇相同体裁和题材的英汉两篇文章,要求课前1周完成。通过“写”来帮助学生掌握、进一步体会英汉两种语篇的在语言表达及语篇结构等方面的特点,为“译”的环节奠定坚实基础。学生小组内互相检查写作情况。
最后的环节是“译”。教师印发给学生一篇相同体裁和题材的语篇,要求学生课前翻译,并在小组内进行讨论修改。每个小组确定1人代表本小组在课堂上展示翻译成果,并解答其他小组对此提出的问题。根据小组代表的表现情况,其他小组的学生对这一小组的课堂表现做出评价。教师在课堂上则是课堂活动的组织者,问题的提出者或解答者以及学生课堂活动的评价者。根据课堂讨论与答疑,教师要求学生课后在小组内进一步修改译文,并在规定时间内交上最终译文,作为教师评价学生翻译课成绩的一部分。
四、结语
英语专业毕业生应该具有较高的听、说、读、写、译能力。听与读是知识输入环节,是说、写、译的前提;而“译”是五者中最复杂的输出环节。翻译能力的提高,无论是口译还是笔译,无不是经过大量的知识输入而后成的。社会对应用型翻译人才的需求不断提高,如何在有限的时间内提高学生的应用翻译能力已成为翻译课教师必须思考的问题。以体裁理论为指导,加大“知识输入(读)”力度,增大“知识内化(知识输出1,即写)”强度,最终提高“译力(知识输出2)”的“读写译一体化”翻译教学模式应该是个行之有效的途径。
[1]梁文花,康淑敏.“体裁理论”三个主要学派的比较研究[J].外语研究,2012(1):54.
[2]Swales,J.M.Genre Analysis:English in Academic and Research Settings[M].Cambridge:Cambridge University Press,1990:45-58.
[3][8]Bhatia,V.K.Analyzing Genre:Language Use in Professional Settings[M].London:Longman,1993:13-16/13/3-12.
[4]Martin,J.R.A contextual theory of language[C]//B.Cope& M.Kalantzis,1993:121.
[5]许钧.翻译论[M].武汉:湖北教育出版社,2003.
[6]许钧,袁筱一.当代法国翻译理论[M].武汉:湖北教育出版社,2001:161-171.
[7]Bruce,I.Academic Writing and Genre[M].New York and London:The tower Building,2008:2.
The Construction of Teaching Mode of“Integrating Translation with Reading and Writing”for English Majors Based on Genre Theory
ZHANG Ji-wen
(WeifangUniversity,Weifang261061,China)
“The correction ofwrongly-understood or improperly-expressed words,phrases or sentences”,the often-adopted teaching mode of translation for English Majors in the past time,which ignores the importance of the genre ofthe text beingtranslated,has led tothe loweffectiveness oftranslation teaching.Thus,this paper,based on GenreTheory,attemptstoconstructthetranslationteachingmodeof“IntegratingTranslationwithReadingandWriting”forEnglishMajorstostrengthentheirawarenessofgenreandimprovetheirtranslationability.
genre theory;teachingmode oftrans lation
J523/G641
A
1671-4288(2017)01-0095-03
责任编辑:孙延波
2016-07-28
山东省社会科学规划外语研究专项“基于体裁理论的英语专业‘读写译一体化’翻译教学模式研究”(项目编号15CWZJ26);潍坊学院教学改革项目“基于体裁理论的英语专业‘译写交融’翻译教学模式研究”。
张继文(1967- ),女,山东青州人,潍坊学院外国语学院副教授,硕士。研究方向:翻译,翻译教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