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双师型”教师在护理教学中的优势分析

2017-03-09李晓婷

卫生职业教育 2017年9期
关键词:双师型双师理论

李晓婷

(大连铁路卫生学校,辽宁 大连 116001)

“双师型”教师在护理教学中的优势分析

李晓婷

(大连铁路卫生学校,辽宁 大连 116001)

“双师型”教师临床护理经验丰富,在教学中能突出重点,理论与实践紧密结合,可激发学生学习兴趣,在护理教学中有极大优势。

“双师型”教师;护理教学;临床经验

随着护理专业的发展,护理理论教学和临床实践脱节一直是国内外护理界探讨的问题。为此,2004年,国家卫生部和教育部颁布的《护理、药学和医学相关类高等教育改革和发展规划》明确要求:建立护理专业“双师型”教师队伍。

1 “双师型”教师的涵义

我国《高职高专院校人才培养工作水平评估方案(试行)》(教高厅[2004]1号)中对双师素质教师的定义:讲师以上教师,同时又具有本专业实际工作的中级以上技术职称(含行业特许的资格证书及其有专业资格或专业技能考评员资格者);或近五年中有二年以上(可累计)在企业第一线本专业实际工作经历;或参加教育部组织的教师专业技能培训获得合格证书且能全面指导学生专业实践实训活动;或近五年主持(或主要参与)两项应用技术研究,成果已被企业使用,效益良好;或近五年主持(或主要参与)两项校内实践教学设施建设或提升技术水平的设计安装工作,使用效果良好,在省内同类院校中居先进水平。“双师”是教育界对从事职业教育的专任教师的能力与资质要求,不仅应具备教师资格和教学基本能力,还应具备相关领域的专业资格证书和专业技能,实践能力是衡量“双师型”教师素质的关键点[1]。具体而言,“双师型”教师一方面必须具备教学的基本素质和能力;另一方面要有较丰富的行业理论知识和实践能力,如护理专业课教师既是合格的教师,具有一定的教学方法和技能,又是护理技术骨干,能够熟练从事各项护理工作,最主要的是要有护士执业资格及医院护理岗位实际工作经验。护理“双师型”教师既能在课堂上将临床护理理论和技能联系起来,并通过有效的教学手段教授给学生,又能在临床见(实)习带教过程中训练学生的临床思维,提高学生分析、解决问题能力。这种双重角色可使课堂教学和临床实践有机结合,教学和实习统筹兼顾,充分体现课程的整体性,从而实现培养实用型护理人才的教学目标。

2 “双师型”教师的必要性

职业院校主要是面向社会输送实用型、技能型人才,护理专业更是直接为社区和医院等卫生服务一线培养高素质技能型专门人才。学生毕业后不仅要有熟练的护理操作技能,还要有扎实的医学护理基础理论,同时还要具备操作新仪器,开展新技术的能力[2]。因此,要全面培养学生的社会适应能力和学习能力、实践能力、创造能力以及就业能力,具备沟通交流能力和团队协作精神。为培养出达到此标准的护理人才,必须有一支高素质的“双师型”教师队伍。

3 “双师型”教师的优势

3.1 “双师型”教师临床护理经验丰富

“双师型”教师往往从事多年临床护理工作,有着丰富的临床经验。他们在以往的临床工作中收集了大量的真实案例,将这些案例运用于教学实践中,可使理论与临床实践有机结合,避免了枯燥单一的课堂讲授,加深了学生印象,提升了学生学习兴趣。临床病例的引入对帮助学生达成学习目标是非常有益的,通过案例分析、情景模拟,吸引学生注意力,帮助学生理解和记忆。

3.2 “双师型”教师教学重点突出

“双师型”教师对基础知识掌握扎实,又有着丰富的护理实践经验,所以在教学中容易把握重点。“双师型”教师在临床工作中积累了大量临床经验:对急、危重症病人观察护理要点,易出现差错事故的环节及原因,意外伤害的防范措施,等等。根据这些经验,可以非常明确地提炼教学重点,使护理教学既内容丰富,又重点突出,为学生将来适应临床工作奠定了扎实的基础。

3.3 “双师型”教师能理论与实践相结合

“双师型”教师参与教学活动,可以将护理理论与实践紧密结合。“双师型”教师在讲解护理理论时,会结合一些临床护理中广泛应用的新技术、新业务以及临床实际案例,使学生进入临床实习后能更快适应实习工作,缩短临床适应期。在理论课上结合临床护理病例讲解,在见习中引导学生将课堂上所学理论知识与临床病例结合起来进行分析、判断,通过设计问题、提出问题来锻炼学生应用所学知识解决问题的临床思维。理论与实践的紧密结合,大大提高了护理教学效果。

3.4 “双师型”教师能接触到最前沿的护理理论与实践

“双师型”教师熟悉临床护理环境,对传统护理技术有实际应用经验,同时又熟悉现代护理模式和新型护理技术,可以将先进的临床技术引入教学中。“双师型”教师能及时向学生介绍临床护理新进展,并将教材和临床护理新进展有机结合起来,帮助学生了解和掌握最前沿护理理论与技术。“双师型”教师对护理事业的发展前景以及临床护理项目中出现的空白、缺陷有充分的了解,将这些内容引入到课堂教学中,既开拓了学生思维,又激发了学生对本专业不断探索的动力与兴趣。

3.5 促使“双师型”教师不断提高自身素质

作为一名“双师型”教师,不仅要胜任理论课教学工作,更要有扎实的护理技能。因此,“双师型”教师需要不断提高自身教学能力及操作技能,同时还要注重专业知识更新。教师要讲好一堂课,仅凭临床工作经验是不够的。要针对授课内容,主动了解该领域的专业进展,并介绍给学生。

总之,“双师型”教师能够使护理教学与临床实践深度融合,有益于培养实用型、技能型护理人才,是护理教学和改革的中坚力量。

[1]饶和平.高职医学教育“双师型”教师培养的思考[J].华北煤炭医学院学报,2002(5):652.

[2]郭奉银.内科护理学[M].北京:高等教育出版社,2003.

G451.6

A

1671-1246(2017)09-0075-02

猜你喜欢

双师型双师理论
坚持理论创新
神秘的混沌理论
理论创新 引领百年
相关于挠理论的Baer模
建筑室内设计专业双师培养授课实践探讨
林秀娟 茶业“双师”
小学科学“双师课堂”中双师角色功能定位研究
“双师双能”型教师队伍建设研究与实践
“双师型”教师队伍建设的保障与实施
吉林省经济转型对高职院校双师型教师培养的影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