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利用英语隐喻推动护理英语文化教学

2017-03-09戴红良贾桂枝

卫生职业教育 2017年9期
关键词:流利隐喻学习者

戴红良,贾桂枝

(锦州医科大学,辽宁 锦州 121001)

利用英语隐喻推动护理英语文化教学

戴红良,贾桂枝

(锦州医科大学,辽宁 锦州 121001)

英语中随处可见的隐喻与隐喻文化关系密切,隐喻能力低下是学习者概念流利和地道英语输出的瓶颈。利用隐喻推动护理英语文化教学有其合理性和必要性。教师可通过多种手段提高学生隐喻能力,进而提高教学质量。

英语;隐喻;概念流利;文化教学

随着经济全球化进程的加速及国际国内市场对涉外护理人才需求的增加,提高护生英语交际能力便成为摆在高校护理专业英语教师面前的一项重要任务。然而,目前大多数英语教师还只是注重英语词汇和语法教学,忽略了英语文化的渗透[1]。如果不能“从骨子里”认识英语国家的价值观和交流规则,势必不能真正形成积极能动的、达到交流水平的英语语言能力。医药卫生实践与社会文化关系密切,护理英语教师应该在词汇、语法教学的基础上,将护生引入英语文化的世界。文化导入的方式有很多,本文拟分析借助英语隐喻导入英语文化的可行性,并提出具体实施策略,旨在进一步提升护理英语的实用性。

1 隐喻及其与文化的关系

传统语言学将隐喻视作一种语言现象和修辞手法,仅仅是修辞学与文体学研究的对象。Lakoff和Johnson则认为隐喻绝不止是一种语言现象,其更是一种认知现象、思维方式和隐喻概念体系。隐喻是人们借助一种事物来认识和理解另一种事物的思维方式。以Lakoff为代表的认知语言学家认为,在两个相似事物间建立联系的思维方式和语言都带有隐喻性,隐喻是“语言无所不在的原理”[2]。认知语言学将隐喻提升到思维的高度,认为隐喻体现了语言的最初本质,是特定文化环境的产物,体现着人们的思想观念和社会的文化、价值观[3]。不同的民族文化产生了不同的隐喻概念,而人类所共有的生活体验和认知基础又使得不同民族间具有相同或相似的隐喻概念。比如,英汉两种语言在认识时间的重要性上就有着几乎一致的表达:Timeis money(时间就是金钱)。

从以上论述不难看出,隐喻、语言和文化实际上是相通的。学习隐喻概念的过程实际上也是英语文化渗透的过程。这或许可以解释隐喻能力和跨文化隐喻能力与学生写作能力间的正相关关系[3]。

2 隐喻促进英语文化教学的合理性和必要性

文化是知识、经验、信念、价值、行为、态度、意义、等级关系、宗教、时间概念、角色关系、宇宙概念通过个人或者集体几代人努力获得的人工制品的总和[4]。文化具有民族中心性、后天性、对语言符号的依赖性等诸多特性[3],所以,文化必须借助语言传承。既然语言本身就是充满隐喻性的,那么我们也可以认为“文化需要借助隐喻进行传承”。

目前,护理英语课堂上教师只关注词汇、语法、句型等传统学习项目,缺少对英语文化的渗透和宣传,这一点在非英语专业出身的英语教师身上表现得更为明显。虽然也有个别教师意识到文化教学在英语教学中的重要性,但在实际操作中,要么是在语言教学过程中穿插一些文化现象,要么是宏观介绍一些英美国家概况、风俗习惯等。无论哪种方式都只是简单罗列一些文化事实,并不能系统地将英语国家深层次的价值观念、行为模式等渗透到学习者的意识之中。实际上,语言教学和文化教学仍然是脱节的[3]。隐喻与语言具有“你中有我,我中有你”的密切关系,这种密切关系足以使隐喻成为文化教学的有效手段。

需要特别指出的是,对于英语学习者而言,除了要掌握语法规则、语言知识点、语言系统外,更重要的是学习目标语的思维方式和如何流利使用目标语[5]。对于较高英语水平的学习者来说,语法、句法早已不是问题,但他们总感觉不能像本族语言一样流利地使用英语。如汉语“回家,往家走”,学生经常使用的是“go/comehome”,几乎没人说“headforhome”。语言学习遇到了瓶颈,问题出在哪里?显然,导致学习者产生这种困惑的原因是多方面的,但概念流利和隐喻能力的缺失与不足应该是造成英语输出不地道的根本原因。外语学习的难点之一是存在于每种语言之中的特定隐喻系统,语言形式只不过是概念系统不同的反映而已。如果只注重语言形式的学习,而忽略这种形式背后的隐喻意义,势必会影响学习者对异域文化的理解,导致学习者不能地道流利地输出目标语。

3 建议

理论上,利用隐喻进行文化教学有其合理性;实践中,也急需将隐喻纳入目标语文化教学,以提高学习者概念流利水平。尽管如此,由于通过隐喻进行文化教学尚处初级阶段,绝大多数英语教师,尤其是非英语专业出身的英语教师(如护理英语教师)并未意识到隐喻教学对学生文化提升、概念流利和地道语言输出的重要意义。因此,笔者只是基于自己多年护理英语教学经验和体会给出一些建议,供同行参考。

第一,让学生意识到隐喻及文化学习对英语学习的重要性。教师不光要进行语言形式教学,还要灌输基本的隐喻知识,这一点对于中高层次的学生尤为重要。只有充分意识到隐喻的重要性,学生才能够在学习过程中重视隐喻能力的提高,从而促进文化学习和概念流利水平的提高。

第二,英汉隐喻显著差异之处是学习的盲点[6]。因此,教师要积极开展英汉隐喻对比研究,从词汇、语法、语篇、认知、文化等不同层面揭示英汉隐喻异同的规律,并合理分析和解释隐喻异同背后的潜在相关性。只有在充分调研的基础上,教师才有可能将目标语隐喻系统导入其教学实践,使学生在潜移默化中感受到英汉文化的异同,最终达到流利、地道地输出目标语的目的。

第三,注意将隐喻置于具体语境中进行教学。如前所述,隐喻随处存在于语篇。教师可以在教授语言知识的同时将隐喻“顺便”介绍给学生,让学生感到隐喻无处不在。而且,具体语境下的隐喻教学也可以帮助学生利用隐喻进行交际。需要注意的是,具体语境下的隐喻教学需要教师具有较高的隐喻识别和分析能力。事实上,护理英语中大量存在的普通—医学两栖词汇就是典型的隐喻。

最后,隐喻学习的终极目的是提高学生隐喻能力和概念流利水平,即地道地输出目标语的能力。这就要求学生在口头和书面表达时有意识地使用隐喻,以提高隐喻密度及英语文化认知水平。

[1]戴红良,贾桂枝,刘涛,等.护理专业英语文化教育的必要性及其实施策略[J].辽宁医学院学报:社会科学版,2016,14(1):141-144.

[2]LakoffGM,Johnson.MetaphoreWeLiveBy[M].Chicago:TheUniversity ofChicagoPress,1980.

[3]高惠莉,田建国.隐喻与英语写作水平关系的研究[J].西北工业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08,28(3):58-62.

[4]SamovarLA,PorterRE,StefaniLA.CommunicationBetweenCultures [M].北京:外语教学与研究出版社,2000.

[5]刘晓东.隐喻在英语教学中的应用研究[D].南昌:江西科技师范大学,2015.

[6]LadoR.LinguisticsAcrossCultures[M].AnnArbor:UniversityofMichiganPress,1957.

G420

A

1671-1246(2017)09-0008-02

注:本文系锦州医科大学教育教学研究与改革一般项目(YA2016049)

猜你喜欢

流利隐喻学习者
国内流利度研究的计量可视化分析
你是哪种类型的学习者
成长是主动选择并负责:《摆渡人》中的隐喻给我们的启示
《活的隐喻》
十二星座是什么类型的学习者
青年干部要当好新思想的学习者、宣讲者、践行者
高校学习者对慕课认知情况的实证研究
对《象的失踪》中隐喻的解读
德里达论隐喻与摹拟
流利口语练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