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谈培养学生作文兴趣,提高写作能力

2017-03-09广东省惠州市博罗县园洲沙头小学任东兴

卫星电视与宽带多媒体 2017年3期
关键词:事物课外阅读习作

广东省惠州市博罗县园洲沙头小学 任东兴

在作文教学当中,学生普遍存在怕作文、厌作文的现象。他们写的作文,有的言之无物,有的病句、废话连篇,甚至有的离题千里。怎样解决作文“老大难”问题,人们已经做了大量的实践尝试和理论探索,提出了许多新的训练体系,比如“程式体系”“文体体系”“观察体系”等,这些训练体系主要抓住了写作中的非智力因素。对此,我结合自己多年的教学实践,谈如何培养学生作文兴趣,提高写作能力。

一、丰富学生课外活动,注意平时积累

在教学实践中,我体会到要使小学生的作文水平有所提高,学生的作文课固然重要,而更重要的是在作文课外——在平时生活中积累写作材料。

(一)激发学生读书的兴趣,从书中汲取营养

在教学中,我注意激发学生的读书兴趣,经常推荐适合学生阅读并有趣味性的读物。学生通过有兴趣的阅读,增长了知识,感知写作的技巧。我从三个方面去组织课外阅读。

1.从结合读写训练重点的角度有计划地组织学生课外阅读

例如,在教四年级上册的第三组课文时,我围绕“童话”这一重点,指导学生阅读《格林童话》,让学生感知童话的特点。

2.从为完成习作提供参考资料的角度指导学生课外阅读

例如,在要求学生写一件周围发生的事之前,我指导学生阅读《在烈日下》,让学生感知文章是按什么顺序来写的,怎样遣词造句、恰如其分地表达真情实感的。

3.从扩大知识面陶冶情操的角度指导阅读

例如,为激发学生奋发图强,我选了《超越自我》指导学生阅读。

经过精心地指导阅读,学生普遍认为课外阅读对写作很有帮助,自然对读书产生了浓厚的兴趣。学到的知识广泛了,习作的素材丰富了,习作积极性自然就提高了。

(二)指导学生善于观察和积累

在语文教学中,教师要引导学生接触自然、接触社会,指导学生留心观察和分析周围的事物,养成观察和思考的习惯,这是最经常、最广泛的积累。但是根据小学生的年龄特点,他们在日常生活中观察时,常常带着随意性、短暂性、片面性,光看而不动脑筋想。这就导致对事物观察不细致、注意范围狭窄,最终难以把文章写具体。所以,该怎样引导学生观察,该怎样索取写作的材料呢?这些问很值得探讨。我认为有以下三种方法。

1.要全面细致

首先,对变化的事物,整个过程要看全,每个发展阶段要看细。例如:我们观察一项实践活动,就得将活动的起因、经过、结果看完整,对每一个阶段中人物的活动(包括语言、神态动作、心理活动)、事物的形状等看细。其次,对静止的事物,构成的各个部分要看全,每一部分各方面的情况要看细。比如,我们观察一棵玫瑰花,就得把它的茎、叶、花各部分看全,还要仔细观察每部分各方面的因素,如茎的形状、粗细、高矮、颜色,叶的形状、大小、厚薄、颜色,特别是花的颜色、形状、香味以及其他特点等等。有了这全面细致的观察,那么我们对玫瑰花的认识就比较具体准确了。

2.边观察边联想

观察时,进行由表及里、由物及人等联想活动,这样有利于把握事物的本质特点,了解事物与其他事物的联系,对事物认识得更丰富、更生动。

3.观察时要多种感官协同

要尽可能地调动自己的各种器官,如用眼仔细看看,用鼻仔细闻闻,用耳认真听听,用口尝一尝、问一问,用手仔细体验实践,用脑仔细想想。只有这样才能了解事物的特点和本质,才能写出生动具体的作文。

二、创设情境,激发学生创作欲望

当学生积累了一定的写作素材,便对写作有了浓厚的兴趣。作文课内要重视采取多种形式、多种媒体创设情境,激发学生产生“想写作文”的强烈欲望,变“要我写”为“我要写”。教师可以就课文提供的线索、背景,另外假设一种情境,让学生续写、扩写等,比如我教童话《小木偶的故事》后,出一个题目《具有人类所有表情的小木偶》,让学生充分发挥想象力,进行童话创作练习。教师还可以巧妙地创设生活情境,充满情趣地练习“描写心理”“补写情节”“描摹对话”等。例如:教六年级下册的口语交际《买卖东西》就可以先布置学生带上秤、蔬菜、大米、黄豆等,再在课室创设生活中的买卖情境来进行“描写心理”“描写心理神态”的训练。结果不少学生写出了具有真情实感、生动活泼的作文。

三、降低写作难度,让学生都体会到成功的喜悦

学生之所以有怕写作文的现象,主要是他们的失败心态所致。失败心态使学生缺乏从成功体验所激发的写作兴趣、信心和毅力。为此,在作文教学中要“扶”他们一把,架设阶梯,降低写作难度,让学生都能成为作文的胜利者。所以,在学生初学作文时,我采取四人小组共同完成初作的方法来降低作文的难度,即在老师指导的基础上,小组成员结合自己的平时积累进行讨论,通过彼此的信赖与合作,以小组的名义完成初作。然后小组成员对小组的初作进行不记名评改打分,再由教师评选出前三名进行表扬奖励,并结合本次习作出现问题作总结性发言。最后,由学生各自完成作文。这样,学生的作文水平即使很低,也不会遭到嘲笑和挖苦。同时在互相合作交流中使得他们取长补短,写起来也就觉得轻松愉快,渐渐地学生有“怕写”变为“爱写”。

四、评改及时,善于激励

少年儿童均有爱表现、爱表扬、被肯定的天性。学生辛苦写成的作文,总渴望尽快地得到别人的赞许和肯定。也就是说教师及时批改作文,批改时若善于激励,则有利于学生兴趣的加强,并使兴趣更持久。例如,批改作文,要善于发现学生的“闪光点”,用好一个词、一个句子也给予指出肯定。评语要富有激励性,亲切中肯定的评语会让学生易于接受,即使是给学生指出缺点,也要委婉些,最好用热情期望的方式指出。此外,还应把学生中的佳作或有进步的作文向学生公布,可用朗读的方式,也可以用板报的形式。这样做满足学生好胜心理的同时形成竞争机制,把写好作文内化为学生的内心需求,从而激发作文不好的学生努力上进。

正如爱因斯坦所说:“兴趣是最好的老师。”只要我们能卓有成效地激发培养起学生的作文兴趣,作文教学中的“老大难”问题是可以迎刃而解的。

猜你喜欢

事物课外阅读习作
美好的事物
课外阅读——写作的源头活水
做好课外阅读指导之我见
奇妙事物用心看
实践语文课外阅读的几点思考
让阅读像呼吸一样自然——课外阅读探究心得
TINY TIMES 3: A REAL HIT
习作展示
春天来啦(2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