95后外语类大学生网络文化生活图景及教学引导策略研究①
2017-03-09华东师范大学
华东师范大学 庄 瑜 叶 青
一、研究缘起
2017年1月CNNIC发布的第39次《中国互联网发展状况统计报告》②资料来源:第 39 次《中国互联网络发展状况统计报告》http://www.cnnic.cn/gywm/xwzx/rdxw/20172017/201701/t20170122_66448.htm显示,学历在大专及以上的网民占 20.6%,使用手机上网的比例为95.1%。2016年 CNNIC发布的《2015年中国青少年上网行为研究报告》数据显示,大学生在各类文化类网络上的应用频率均比网民总体水平高出10%。网络文化是依托互联网的一种文化表达形态,传播民俗、思想、表达观点等,它不只是简单的娱乐休闲或是信息交流,它对大学生的情感认知、角色认同、价值取向都有一定的影响。2013年起,高校陆续迎来95后大学生,他们是伴随网络高速发展成长起来的一代,受网络文化的正负双重影响,本文在547份95后外语类大学生的样本调研基础上,尝试描绘95后外语类大学生的网络文化生活图景,探讨其网络文化生活的影响因素,为大学外语教学提供引导策略。
二、95后外语类大学生网络文化生活图景
为了解95后外语类大学生的网络文化生活现状,笔者对95后外语类大学生网络文化生活的五个维度进行了问卷调查和访谈,包括:依托方式、条件保障、内在驱动、外在支持和个体差异。有效样本涉及四所高校的547位95后外语类在校本科生。
1.网络和手机:95后外语类大学生网络文化生活的依托方式
作为信息时代的原住民,网络文化生活早已成为95后外语类大学生生活中不可或缺的一部分,比起携带不便的电脑,他们更倾向于依托手机开展网络文化生活。通过对学生平均每天上网的时间进行调查,三分之一的学生平均每天上网的时间为3—5小时,另外,29.43%的学生平均每天上网时间高达5小时以上。较长的上网时间确保了大学生有条件开展网络文化生活。95后外语类大学生更倾向使用手机开展网络文化生活。调查发现,76.97%学生主要通过手机开展网络文化生活,只有20.66%的学生主要通过电脑进行网络文化生活。笔者通过访谈了解到,学生认为运用手机阅读、消费更方便快捷,可以在教室、寝室、图书馆及校外随时进行网络文化生活,也可以更好地利用碎片化的时间。因此,智能手机拓宽了网络文化生活的时间和空间,成为喜欢追赶潮流的95后外语类大学生网络文化生活的主要依托方式。
2.文化支出:95后外语类大学生网络文化生活的条件保障
95后外语类大学生给予网络文化生活较为理性和稳定的经济保障。调查显示,近四分之三(74.95%)的学生每月生活总支出在 800元到2 000元这一区间内,他们的消费可以维持大学正常生活但并不奢侈。其中,有近一半的学生(45.34%)平均每月网络文化生活相关消费占总支出的5%—10%,另外37.52%的学生平均每月网络文化生活相关消费占总支出的10%—20%,仅有2.38%的学生此项占比在50%以上。这说明,95后外语类大学生愿意为网络文化生活分配一部分资金,但大多数学生将此项开支控制在总支出的四分之一以下,这说明95后外语类大学生的网络文化消费观较为理性。
3.个人兴趣:95后外语类大学生网络文化生活的内在驱动
95后外语类大学生的网络文化生活与个人兴趣密切相关,具有目标明确、取向健康、资源多元、行为随意、态度正面等特点。其中,兴趣影响了学生的选择、行为和态度,是学生进行网络文化生活的内在驱动。调查显示,95后外语类大学生的网络文化生活的目标导向是明确的。高达79.52%的学生认为个人兴趣主要影响了其网络文化生活的选择,其次是实用原则(49.73%),价格高低和流行因素各占20%左右。这说明,影响学生选择网络文化生活的因素是多元的,但个人兴趣主导了这种选择。调查发现,学生的网络文化生活比较健康,首先指向学习,其次指向文化娱乐。学生在时间和经济上投入最多的三项网络文化生活内容依次是阅读和购买图书资料(61.61%)、观看影视(47.9%)和听音乐(40.95%);另外,学生的网络文化生活选择受到了多元文化的影响,而这样的选择反过来又进一步影响了他们的学习和生活。一半以上(50.64%)的学生观看和购买的文化产品主要是国外资源,其中,选择欧美、日韩资源的学生比例各占24%左右,49.36%学生主要选择国内的资源。由此可见,95后外语大学生的网络文化生活多指向学习和娱乐,网络文化生活的形式和国别资源的选择体现出外语专业的特点,较多地受到外来文化的影响。95后外语类大学生的网络文化生活大都有明确目的,但行为却较为随意。调查发现,45.16%的学生的网络文化生活有明确目的,并能够按照原计划安排生活,30.16%的学生虽有明确目的,但因为网络上信息太多,使得网络文化生活难以按照计划进行,24.68%的学生会随机浏览网页,根据自己的兴趣随机安排网络文化生活。这表明网络上纷繁复杂的信息给大学生实现网络文化生活的目标带来了挑战,使半数以上学生的生活难以按照原计划进行,导致行为上的随意和盲目。但网络信息的繁多带给学生的并不只是挑战和困扰。81.72%的学生认为资源丰富是网络文化生活的最大吸引力,第二吸引力是方便快捷(80.26%)。在访谈中,学生表示网络上丰富的文化资源可以发展和拓展个人兴趣,成为大学生活中不可或缺的一部分。可见,网络文化生活可为学生发展兴趣、全面成长提供丰富的资源和便捷的方式。
4.高校氛围:95后外语类大学生网络文化生活的外在支持
高校网络文化氛围给予95后外语类大学生较大的外在支持,同时,高校中的网络文化生活给95后外语类大学生生活的方方面面都带来了影响。大部分95后外语类大学生对高校网络文化氛围较为满意。调查发现,64.72%的学生认为目前高校网络文化氛围较好,对学生个人的网络文化生活有积极影响,但另外35.28%的学生认为,高校网络文化氛围一般或较差,高校应该加强引导,为学生的网络文化生活提供更有效的支持。调查还发现,学生认为在学校引导下的网络文化生活给自己的生活带来了较大的影响,且大部分影响都是积极或中性的。80.62%的学生认为大学中的网络文化生活让自己增长见识,开阔眼界,还有不少学生认为网络文化生活改变了学习方式、影响了日常行为方式(比如着装,语言等)、扩大了交际圈、影响了人生观价值观。另外,有37.84%的学生认为网络文化生活占用过多学习睡眠时间,给生活带来了负面的影响。
5.家庭与年级:95后外语类大学生网络文化生活的个体差异
调查发现,不同家庭背景、不同年级的95后外语类大学生在网络文化生活的动机、态度和影响上存在较为显著的个体差异。每个学生都有着不同的网络文化生活图景,高校的引导需要更加多元化、个性化。来自农村和城市的95后外语类大学生开展网络文化生活的动机存在差异,对网络文化生活带来的影响持不同观点。调查结果显示,开展网络文化生活的动机在家庭所在地上存在显著性差异(t= 2.377,p=.018<.05)。相比来自城市的大学生,来自农村大学生更倾向于希望通过网络文化生活提升修养、增长见识,而不是为了娱乐消遣、打发时间。这说明,农村大学生的网络文化生活动机更正面、更有现实性,同时也反映了他们对高校网络文化氛围要求更高。网络文化生活的影响在家庭所在地上存在显著性差异(t=2.252,p=.025<.05),即相比来自农村的大学生,城市大学生更倾向于认为网络文化生活能带来积极影响,这从一个侧面反映了农村学生对网络文化生活的多面特性的隐忧。不同年级的95后外语类大学生对网络文化生活持不同的态度,对网络文化生活带来的影响持不同观点。调查显示,学生对网络文化生活的态度在年级上存在显著性差异(F=3.290,p=.002<.05),经 LSD 事后检验发现,大四与大一、大二、大三分别有显著差异,年级越高,大学生对网络文化生活的态度越积极。这说明,高校对大学生网络文化生活的引导起到了正面效果。网络文化的影响在年级上存在显著性差异(F=5.220,p=.001<.05),经 LSD 事后检验发现,大一与大二、大三、大四分别有显著差异,与其他几个年级相比,大一学生更容易认为网络文化会带来积极影响。这个结果可能表明,大一学生由于缺乏经验,尚不能更加全面、辩证地看待网络文化生活,他们需要更多的引导。
三、95后外语类大学生网络文化生活的影响因素
1.大学生“为我性”特征的影响
95后大学生身处网络快速发展的时代背景下,普遍乐于接受新事物,学习意愿与创新意识较强,愿意在自媒体(包括微信、QQ、微博)上分享独特观点,晒学习晒生活,并渴望被关注、被欣赏并被认可,“为我性”特征比90后更为明显。在影响网络文化生活内容选择的因素中,“个人兴趣”占首位,远远高于排名第二的“实用原则”,充分体现了人的价值取向与兴趣爱好,与自己有共同点就给予认同,否则就给予否定或是不予理睬,“为我性”成为95后大学生思想逐步成型过程中的显著特征。但当理想与现实产生冲突时,特别是与其认同的价值观体系产生对立时,大学生又会陷入混沌,导致心理迷惑,形成一定的认同障碍(Greenfield,2006)。
2.网络良莠不齐文化传播的影响
在经济利益与市场体制的操纵下,网络娱乐文化加速发展,各种娱乐至上、曲解历史的文化内容以大众文化的形态影响着95后大学生,这些文化产品质量良莠不齐,加之部分大学生自控能力较差,会不自觉沉溺于低俗的文化内容里,不但对其精神文化层面产生负面影响,也使其人际交往能力急剧下降。网络文化生活内容尽管丰富多元,但在西方部分社会思潮的影响下,缺乏一定甄别能力的大学生容易迷失方向,例如消费主义使学生沉迷于网络购物中;后现代主义宣扬的虚无主义使少数大学生缺乏崇高理想和道德追求(黄燕,2017)。学生成长环境、教育背景、生活经历、不同年级的个体差异也使学生在网络文化生活的动机、态度上不尽相同,这也是影响网络文化生活的重要因素。
3.网络文化育人功能发挥不足的影响
2016年12月,习近平总书记在出席全国高校思想政治工作会议中指出,做好高校思想政治工作,要因事而化、因时而进、因势而新。要遵循学生成长规律。要更加注重以文化育人,要运用新媒体新技术使工作活起来,推动思想政治工作传统优势同信息技术高度融合,增强时代感和吸引力。面对庞大的网络空间,高校应主动用正面的舆论去引导先进的文化思想,确保大学生网络文化生活的健康发展。受传统育人方式的影响,高校网络文化育人的教育方法较为单一,易流于形式,吸引力与感染力不足,也缺乏实践对理论的再巩固;高校网络文化育人需要有一支强有力的工作队伍,这项工作主要由思政教育工作者(如辅导员、班主任等)担任,缺乏与各科专业教师的合作,产生一定局限性,这都使网络文化育人功能得不到充分发挥。
4.传统文化边缘化的影响
习近平总书记指出:“中华文明源远流长,蕴育了中华民族的宝贵精神品格,培育了中国人民的崇高价值追求。自强不息、厚德载物的思想,支撑着中华民族生生不息、薪火相传,今天依然是我们推进改革开放和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的强大精神力量。”(叶晓楠,2016)网络世界打破了文化的界限,世界变平,也带来了不同文化间的交融、碰撞与竞争。听音乐和观看影视作品是95后外语类大学生网络文化生活的重要组成部分,加之外语学习的需要,鉴赏国外的音乐与影视作品已成为他们的日常,对西方文化形态、思潮易产生盲目崇拜,而在传统文化上,他们缺乏认同、观念淡薄、学习兴趣不高,使中华优秀传统文化面临边缘化的状况。中华优秀传统文化教育的边缘化,导致95后大学生容易受不良文化的影响,出现理想信念淡化、精神迷茫空虚、缺乏社会责任感等问题,严重影响了其在网络文化生活中的正确价值观之养成。
四、基于95后外语类大学生网络文化生活的教学引导策略
1.媒介素养教育的引入
网络的丰富资源是95后外语类大学生进行网络文化生活的最大吸引力,如何甄别优质资源应成为他们的一项必备技能。现代媒介素养是传统素养(听、说、读、写)能力的延伸,它包括对各种形式的媒介信息的解读能力,批判性地观看的能力,还包括使用信息技术制作媒体信息的能力(张开,2003)。人类社会的任何一种媒体都是运用语言来表达意义,因此媒介素养教育与语言教学有着密切联系。外语课堂可以从教材选取、教学步骤和教学方法等几个方面引入媒介素养教育,例如在当前的媒体中选取教材内容,系统分析内容的语言知识框架和概念框架,如话题、角度、修辞、词汇、社会背景、思想意识等,并通过探索式、互动式的教学方法分析内容的语言结构、逻辑思路等,以此培养学生的语言意识。语言意识是语言能力的重要组成部分,是对媒介语言所传达的思想意识和文化取向的分析能力和评论能力。具有语言意识的外语类学生可以理解不同文化和不同生活方式是共存的,能够对媒介文本的作用进行反思、挑战,并能评论权威或多数人的观点,然后再决定接受或拒绝,以此形成批判型思维模式,发展自己的观点,对不同观点采取宽容、移情的态度,而不是固执己见或人云亦云。(毛海燕,2005)
2.文学审美能力的提升
在95后外语类大学生的网络文化生活中,阅读和购买图书资料是最主要的网络文化消费内容。如何在教学过程中推荐优秀的文学作品并加以导读,让其选书的目标性更为明确并提升选书的审美力,值得外语类教师思考;加强文学教育,向学生传播优秀的传统文化,提高文学审美能力,培养全面发展的外语人才,是各级外语院校亟待解决的问题。外语类大学生不仅要学习外国文学作品,也要学习中国文学作品。外国文学的多元性广袤性特点为学生开拓眼界,增强他们的跨文化理解能力;中国文学的学习可提升学生的民族自豪感和民族自信心,并提供借鉴意义。文学作品还能为学生提供真实的语言环境,在沉浸式学习中帮助学生提高对语言的运用能力,并增强他们对语言和文化的感知。文学审美能力的提升过程,与其他学科教过程不同,它不能立即应用于实践中,但对学生而言,是可以深入思想并终身受益的。所谓“文以载道”,不同时代的作家们将思想渗入作品中,并借助作品针砭时弊,辨析善恶。在教授文学作品时,可让学生自行搜索作品背景,对背景中的政治、经济、文化等方面有充分的了解,同时引导学生深度了解社会现象和思想潮流,激发他们的学习兴趣,进一步提高文学审美能力,达到良好的教学效果。
3.基于智能手机的移动教学平台搭建
95后外语类大学生进行网络文化生活的主要媒介为“手机”,且远远高于其他媒介,他们认为网络文化生活能改变学习方式。移动学习成为他们的日常,它灵活多变,优势明显:首先,没有空间与时间局限,任何地方都可以是学习场所,任何时间都可以是学习时间,碎片化时间得以整合。第二,移动学习是一种主动学习,是学习者主动利用这一时间和空间进行学习。第三,移动学习具有交互性,可同时与教师、其他学生进行互动,并能及时分享自己并借鉴他人的想法。对院校而言,配合移动学习的应是丰富的移动教学。作为智能手机主要使用群体之一,学生易接受和应用移动教学平台。移动教学可以是基于现有的APP加以辅助,例如英语流利说、百词斩、多说英语、扇贝新闻等,根据年级特征,通过任务布置与反馈,掌握学生学习动态;也可以是基于搭建好的移动教学平台,依托各类数字化外语教材,为学生提供真实的生活场景、工作场景以及角色扮演场景,让学生的听说训练更加真实有效。并提供各类使用功能,比如记录考勤、查看学生学习进度、布置和批改作业、批改成绩,能极大优化教师的教学管理和学生的外语学习。同时,移动教学平台需要教师有正确的态度,移动平台是教学活动的延伸,是与学生沟通的手段。面对学生随时随地的提问,教师需能调整好教学互动与休息间的平衡。
4.基于教学的高校外语网络文化平台建设
高校网络文化平台建设是一项系统的长期工程,部分高校把它的意义定义为丰富学生生活的第二课堂,过分强调网络文化平台的娱乐功能,忽略其哲理性和艺术性,不重视校园网络文化平台的育人功能,易令其沦为娱乐工具。它既不利于校园网络文化平台的长期发展,也影响大学生的健康成长。大部分的95后外语类大学生认为高校网络文化氛围对网络文化生活有积极影响。随着网络时代的发展,高校外语教学呈现“数字化”发展态势,搭建基于教学的高校外语网络文化平台,包括校内外语教学资源和校外远程教育资源两大类,校内外语教学资源包括网络教学资源研究和文化信息资源,也应包括具有育人功能的思想教育资源,实现价值引领。校外远程教育平台与课堂教学平台相配合,以提高学科专业水平,使高校外语教学学科体系逐步细化,同时关注年级间的差异,让人才培养模式逐渐“多样化”。总而言之,基于教学的网络文化平台也须充分发挥课堂育人主渠道作用,把培育和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融入教书育人全过程,将学科资源、学术资源转化为育人资源,实现“知识传授”和“价值引领”有机统一(高德毅、宗爱东,2017)。
Greenfield,P.M.& Z.Yan,2006,“Children,adolescents,and the Internet:A new field of inquiry in developmental psychology”,Developmental Psychology,Vol.42,No.3:391-394.
高德毅、宗爱东,2017,课程思政:有效发挥课堂育人主渠道作用的必然选择,《思想理论教育导刊》第1期:31-34。
黄燕,2017,“95后”大学生网络精神文化生活的群体特质与引导策略,《思想理论教育》第2期:78-83。
毛海燕,2005,媒介素养与外语教学——高校外语教学改革的传播学视角,《黑龙江高教研究》第5期:124-125。
叶晓楠,2016,在文化自觉中传承文脉,《人民日报(海外版)》,8月6日:第1版。
张开,2003,媒体素养教育在信息时代,《现代传播》第1期:116-11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