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明心见性,力成伯乐
——浅谈教师情商与教育教学

2017-03-09辽宁省铁岭市清河高级中学张庆华

卫星电视与宽带多媒体 2017年15期
关键词:师者情商因材施教

辽宁省铁岭市清河高级中学 张庆华

因材施教是教育的最高境界,是所有教师的教育梦想,是所有学生的理想彼岸。在谈论“因材施教”这一词汇的时候,我们更多的关注的是学生有什么“材”,教师如何去挖掘,如何去“教”,而往往忽视了能够把“材”挖掘出来的教师,又需要具备怎样的“材”。

纵观所见所闻之名师,或一校一隅之匠师,能够真正为广大学生所喜爱,并奉为一生良师益友的,大抵有两点,一为课程精彩,或严谨不苟,或风趣幽默,或学富五车;一为情商不俗,或耐心,或细心,或关心。而犹以后者为重。

于课程而言,是为师之根本也。所谓精彩,并不意味比于圣贤。只要精于研究,知识、能力达之于课标、考纲,学生欣于听、喜于记、乐于学、勤于思即可。此种教师,虽不比于圣贤,亦非轻易得之。然则,韩昌黎有名句言于前——“术业有专攻”,只要勤于思,严于斯,终至精彩纷呈。

然则,为师者一旦知识通达,能力超群,便恃才傲物,轻视于学生,那就如大堤之蚁穴,突隙之烟火,学生心目中之伟岸,顷刻土崩瓦解,再良之材,也将拒之千里之外,何谈教之。更有甚者,学识不满,自以为是,亦视学生为可欺之徒,岂不谬哉。

因此,为师者,虽不比圣贤,仍需学识渊博,专业精深,之外,更需辅之以关爱心、责任心、耐心、细心,即情商。

情商研究方向为己心、人心、人际。

己心即是在纷繁复杂、细小繁琐的日常工作、生活中,面对源自于领导、同事、家长、学生的种种内心波动,如何正确认知自我,掌控个人情绪,进而激励自我,把林林总总不良情绪过滤,甚至于使之成为与教育事业结合的动力。

教育教学必须直视人心。认知他人情绪,尤其是学生情绪。学生内心波动之时,恰如其分的介入,效果事半功倍。

教育教学管理,尤其班主任工作,领导、同事、家长、学生各方面关系均需理顺、平衡,尤其面临领导、管理诸多学生的情况,如何处理人际关系成为优秀教师之标准。

以上所述之情商,均可借后天之力,慢慢研究、细细琢磨,不断学习,持续增长。那么,教师如何培养面对教育教学工作中需要的情商呢。

自知者明。明智之人,均会对自身有无比客观、清醒的认知。面对工作,教师应该认识到自己的素质、潜能、特长、缺陷、经验等各种基本能力处于何种层次。更应该认识到自己作为一名人名教师的职业诉求是什么,如何在日常的工作中体现一名人民教师的价值。此外,还要有自省的意识、勇气和自觉调整的实际行动。要在了解学生需要什么样的知识结构和内容、更愿意接受哪种类型老师的前提下,“博学而日参省乎己”, 主动加强综合素质的提高。不断反省,才能准确定位,如面对家长,可多谈教育方法,可作为朋友、同盟者;面对学生,既为师长,也可是共同爱好者、心理疏导者。

这种自知之明的准确定位,是情商的一个重要方面或基石,有利于接触对象的接纳。不了解自身情绪的人,必然沦为其奴隶。反之,可成为生活的主宰,从而能有效应对抉择。

将心比心。发展心理学研究表明,人从出生到成长,同情心不断增强。而当同情心发展到一定的阶段,就成为了一种了解别人情绪的能力,开始理解别人的感觉,察觉别人真正的需要,给予关心、爱护。

教师的移情能力首先就表现在能站在学生的角度,培养换位思考的习惯。如在师生、生生之间发生冲突或误解的时候,教师如果能把自己放在学生的处境中想一想,尤其是班主任老师,更是要细致入微的观察绝大部分同学的言行举止,敏锐地察觉学生的感觉、学生的需要,也许就可以更容易地了解对方的初衷,消除误解。尤其是学生的“小淘气”,我们回顾一下自己、看看自家的孩子,一切也就理所当然了。我们常说的“人同此心,心同此理”,就是这个道理。当我们研究了解学生真正需要什么的时候,我们的教师的知人能力自然就会提高。

身正为范。教师是一个特殊职业,为师者的一言一行,甚或写字的一笔一划,都可能成为学生的模板。教师自律,为正能量,为楷模,学生自然心向往之;而不良行为则会贻害无穷。在言上,教师不能随性而出,在行上,不可率性而为。平心而论,作为活生生的人,也会产生或极端、或负面的情绪,想生活随性、任性一些无可厚非。但教师又肩负家国重任。每一个学生会有意无意地用眼睛当作全息扫描仪将自己心仪的教师的一举一动“摄”下来,不经意地吸收、模仿、表现,从来不曾有哪一个职业会象教师这个职业这样会有那么广和深远的影响。因此,教师尤其要注意提高自律能力的培养。教师自律,才会使学生敬之、畏之,进而听之、从之。

综上,优秀之师若想因材施教,必要先磨练情商,自知之明、同理之心、身正之范兼具,加之渊博的知识、幽默的情趣,才能成为伯乐,发觉天下之英才而教之。

猜你喜欢

师者情商因材施教
你过得不好,是因为“假情商”太高
师者,值得人间敬爱
低情商的6个原因
我只说给月光
陈俊玲 师者应有“常流水”
小学作文如何实施“因材施教”的策略
师者风范
明确“因材施教” 促进个体发展
从《论语》看因材施教
二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