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中国方案”与侨务工作新机遇

2017-03-09石坚平

关键词:侨务工作中国方案华侨

石坚平

(五邑大学 广东侨乡文化研究中心,广东 江门 529020)

“中国方案”与侨务工作新机遇

石坚平

(五邑大学 广东侨乡文化研究中心,广东 江门 529020)

“中国方案”有狭义、广义之分。狭义的“中国方案”,仅指十八大以来中国政府在处理国际事务和全球治理中提出的新观点、新建议、新原则和新主张。“中国方案”的提出给侨务工作带来新机遇,应该利用海外华侨华人的优势,面向所在国和国际社会,宣传和推介“中国方案”,帮助中国更好地融入世界、参与全球治理。

“中国方案”;全球治理;华人华侨;侨务工作

自十八大以来,以习近平总书记为核心的新一代中央领导集体励精图治,使我国在政治、经济、文化和外交等各个方面都出现了除旧布新、蓬勃发展的新气象。中国特色的社会主义正走在全面深化改革的康庄大道之上。在国际舞台上,我国政府根据自己的实践经验,自信地提出了“中国方案”,为国际社会的和谐和发展贡献中国智慧。

“中国方案”涉及到中国在国际政治和国际外交舞台上的角色,涉及到中国对世界的责任和担当。中国有数千万的华侨华人生活在世界各国。涉侨部门在侨务工作中如何利用和发挥好海外华侨华人的力量,推动、宣传和践行“中国方案”,成为国内华侨华人研究学者共同关心的问题。

一、国际话语权的缺失与“中国方案”的提出

“中国方案”,有广义和狭义之分。从广义上说,“中国方案”是指中国共产党领导下的中国政府向国际社会提供的一套比较系统、成熟,用于解决国内和国际问题的制度、原则和规范。“中国方案”是在中国特色的社会主义事业的发展中逐渐发展、完善和成熟起来的。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本身就是广义的中国方案的组成部分。

从狭义上讲,十八大以来特别是2013年9月中国政府正式提出“中国方案”的概念之后,学术界将以习近平总书记为核心的新一代中央领导集体,面对复杂多变的国内和国际环境,在处理国际事务和全球治理中提出的新观点、新建议、新原则和新主张,统称为“中国方案”。

2016年7月1日,习近平总书记在庆祝中国共产党成立95周年大会上的讲话中再次提到“中国方案”:“全党同志必须牢记,我们要建设的是中国特色社会主义,而不是其他什么主义。历史没有终结,也不可能被终结。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是不是好,要看事实,要看中国人民的判断,而不是看那些戴着有色眼镜的人的主观臆断。中国共产党人和中国人民完全有信心为人类对更好社会制度的探索提供中国方案”。[1]

“中国方案”的提出,是中国政府在国际竞争中不断增强文化软实力、争夺国际话语权的一种尝试。

(一)中国的崛起与国际话语权的缺失

当今世界,随着全球化的不断深入,国与国之间的竞争愈来愈激烈。国家之间的较量最终还是体现在综合国力的竞争之上。文化软实力是构成综合国力的重要组成部分。文化软实力的竞争关乎国家在国际社会中的信誉和地位,也直接关系着国际话语权的竞争。

经过30多年的改革开放,尽管中国已经在经济总量上跃居世界第二,仅次于美国,并且拥有庞大的外汇储备,国际影响力迅速显著提升,然而,中国在国际政治中的话语权依旧缺失,文化软实力依然不强,与中国在经济上取得的巨大成功不相匹配。

在国际上,由于政治制度、治理体制和意识形态等的差异,在以欧美为首的西方媒体的引导下,西方舆论高举人权、民主、自由等口号,不仅对中国国内事务指指点点、极力抹黑,而且极力破坏和挑拨中国与周边国家的友好关系,制造中国威胁论,将中国的国际形象污名化。从某种意义上讲,国际话语权在很大程度上是掌握在以欧美为首的西方国家手中。他们利用所控制的西方媒体来制造国际舆论,以达到抹黑对手、巩固自己在国际话语权中优势地位的作用。

以习近平总书记为核心的新一代中央领导集体对此具有深刻而清醒的认识。早在2009年2月,习近平以国家副主席的身份访问墨西哥,并对当地华侨发表演讲,批评有少数外国人对中国事务指手画脚。他说在国际金融风暴中,中国能够基本解决13亿人口的吃饭问题,已经是对全人类最伟大的贡献。同时,他以坦率、直白的方式一针见血地指出,“有些吃饱了没事干的外国人,对我们的事情指手画脚。中国一不输出革命,二不输出饥饿和贫困,三不去折腾你们,还有什么好说的。”[2]

如何增强国家文化软实力,争夺国际话语权,是经济上日益强大起来的中国必须面对的重要课题。为此,习近平总书记在中共中央政治局第十二次集体学习时发表重要讲话,向全党发出号召,要求注重塑造我国的国家形象,提高国家文化软实力,努力提高国际话语权。一方面要向世界人民重点“展示中国历史底蕴深厚、各民族多元一体、文化多样和谐的文明大国形象,政治清明、经济发展、文化繁荣、社会稳定、人民团结、山河秀美的东方大国形象,坚持和平发展、促进共同发展、维护国际公平正义、为人类作出贡献的负责任大国形象,对外更加开放、更加具有亲和力、充满希望、充满活力的社会主义大国形象”;另一方面“加强国际传播能力建设,精心构建对外话语体系,发挥好新兴媒体作用,增强对外话语的创造力、感召力、公信力,讲好中国故事,传播好中国声音,阐释好中国特色”。[3]

十八大以后,以习近平总书记为核心的新一代中央领导集体,将马克思主义、毛泽东思想和邓小平理论与改革开放30多年的实践成果相结合,创造性地提出了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中国梦、“四个全面”战略布局、五大发展理念等一系列治国理政的新理念、新思想、新战略。

在庆祝中国共产党成立95周年大会上的讲话中,习近平总书记谆谆告诫全体共产党员一定要“坚持不忘初心、继续前进”,要坚持“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自信、理论自信、制度自信、文化自信”。[1]

从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中国梦到坚持“四个自信”、五大发展理念,均是中国共产党在新的复杂的国内国际形势下,针对中国走什么道路、如何治国理政等方面所提出来的解决国内问题的方案。而随着中国迅速崛起,并成为名副其实的全球性大国,以习近平总书记为核心的新一代领导集体又提出了一套基于中国外交实践发展出来的原则和规范、意见和主张,以处理和应对国际问题,为全球性国际难题的解决提供中国方案、贡献中国智慧。

(二)“中国方案”——处理全球治理问题的原则与主张

中国政府最早提出“中国方案”的概念,是2013年9月6日我国外交部长王毅在介绍习近平主席出席二十国集团领导人第八次峰会情况时所提出的。他指出,“新形势下,中国正站在更高、更广的国际舞台上纵横驰骋。我们将为世界奉献更多的中国智慧,提供更多的中国方案,传递更多的中国信心,同各国一道,致力于建设持久和平、共同繁荣的和谐世界。”[4]

2014年3月,习近平在德国柏林科尔伯基金会发表演讲时,进一步将“中国方案”定位在“完善全球治理”领域。他表示:“我们将从世界和平与发展的大义出发,贡献处理当代国际关系的中国智慧,贡献完善全球治理的中国方案,为人类社会应对21世纪的各种挑战作出自己的贡献。”[5]2014年07月中旬,习近平在出席金砖国家领导人第六次会晤前夕,接受拉美多家媒体联合采访中表示:“我们将更加积极有为地参与国际事务,致力于推动完善国际治理体系,积极推动扩大发展中国家在国际事务中的代表性和发言权。我们将更多提出中国方案、贡献中国智慧,为国际社会提供更多公共产品”[6]。2016年7月1日,习近平在庆祝中国共产党成立95周年大会上的讲话中,进一步表示:“中国将积极参与全球治理体系建设,努力为完善全球治理贡献中国智慧,同世界各国人民一道,推动国际秩序和全球治理体系朝着更加公正合理方向发展”[1]。这预示着中国将会在有关全球治理领域的更多议题上发表中国意见和建议,提出解决问题的方法、原则和主张。综上所述,“中国方案”,主要是围绕推进和完善国际治理体系而展开。

首个被学术界视为“中国方案”的有关全球治理的议题是处理世界气候变化治理问题。2013年11月底,习近平在法国气候变化巴黎大会上发表了题为“携手构建合作共赢、公平合理的气候变化治理机制”的讲话,提出 “公平、合理、有效”的全球应对气候变化解决方案,以探索“人类可持续”的发展路径和治理模式。他还指出,“巴黎协议不是终点,而是新的起点。作为全球治理的一个重要领域,应对气候变化的全球努力是一面镜子,给我们思考和探索未来全球治理模式、推动建设人类命运共同体带来宝贵启示”[7]。

“中国方案”所涉及到的另一个议题,就是全球互联网空间的治理问题。2015年底,习近平在浙江乌镇第二届世界互联网大会上发表演讲,提出“国际社会应该在相互尊重、相互信任的基础上,加强对话合作,推动互联网全球治理体系变革,共同构建和平、安全、开放、合作的网络空间,建立多边、民主、透明的全球互联网治理体系”,共同推动网络空间互联互通、共享共治,共同构建网络空间命运共同体。[8]

全球经济治理也是“中国方案”所涉及的重大议题。全球经济治理是全球治理诸多议题中的重中之重。在2014年11月澳大利亚布里斯班二十国集团(G20)领导人第九次峰会上,中国国家主席习近平出席会议并发表题为“推动创新发展 实现联动增长”的重要讲话,提出二十国集团要完善全球经济治理,呼吁“各国要致力于建设公平公正、包容有序的国际金融体系,提高新兴市场国家和发展中国家代表性和发言权,确保各国在国际经济合作中权利平等、机会平等、规则平等”。[9]2016年9月中国政府利用二十国集团领导人第十一次峰会在浙江省杭州市举行的机会,向世界各国展示了中国政府在全球经济治理上的观点, 将G20杭州峰会的主题确定为“构建创新、活力、联动、包容的世界经济”,实现了全球治理在治理结构更包容、治理视角更优化、治理方式更务实等方面的新突破。[10]

二、“中国方案”的推行与侨务工作发展的新机遇

“中国方案”的推行,是在平等、友好的氛围下进行柔性宣传的过程,强调以理服人,因地制宜,而非运用政治、经济、军事等手段进行强制性的政治意识形态的输出,因此“中国方案”的推行也赋予了侨务工作者新的任务和使命,给侨务工作的创新发展带来了新契机。

(一)“中国方案”的推行赋予侨务工作新的历史任务和时代使命

“中国方案”,尤其是狭义上的中国方案,是在中国日益崛起的背景下,中国共产党和政府在处理国际问题所持的态度、建议和主张,是中国作为负责任的大国,在参与全球治理的过程中,试图为解决全球治理中的国际性难题提供一点其他国家可以借鉴和采纳的办法和途径。

不同于西方世界以“导师”自居,高高在上,以政治、经济、军事等各种手段威逼利诱,迫使世界其他国家其他地区接受和采纳其着力输出的西方价值观念和社会制度,“中国方案”是一种柔性的宣传和说理,是以朋友的身份,向世界提供中国可供借鉴的经验和建议。

正如习近平在第二届世界互联网大会开幕式上的讲话中所表述的:“国际社会应该在相互尊重、相互信任的基础上,加强对话合作,推动互联网全球治理体系变革,共同构建和平、安全、开放、合作的网络空间,建立多边、民主、透明的全球互联网治理体系。”讲话贡献给世界的“中国方案”包括:推进全球互联网治理体系变革的四项原则(尊重网络主权、维护和平安全、促进开放合作和构建良好秩序)和共同构建网络空间命运共同体的五点主张(加快全球网络基础设施建设,促进互联互通;打造网上文化交流共享平台,促进交流互鉴;推动网络经济创新发展,促进共同繁荣;保障网络安全,促进有序发展;构建互联网治理体系,促进公平正义)。[11]

中国共产党人讲求实事求是,承认不同的国家具有不同的国情,所有国家都应有权根据自己的历史和国情来选择自己的发展道路和制度模式,选择参与国际治理的方式和途径。

随着中国参与国际治理的日益加深,中国将会在全球治理的各个领域提出越来越多的中国版的方案。可以预期,这些不同领域的“中国方案”会有着一些共同的特征,即强调国际事务需要世界各国共同参与,以构建人类命运共同体为目标,进行“共商、共建、共享”。

“中国方案”提出来之后,不能是自说自话,敝帚自珍,还须对外宣传和推介,以期得到其他国家的理解、认可和借鉴。唯有如此,“中国方案”才能显示出其实际价值,才能消解中国威胁论的影响,才能够增加中国国家的软实力,增强中国在处理国际事务中的国际影响力和国际话语权。

在向国际社会进行宣传、推介和践行“中国方案”的过程中,身处海外的广大华侨华人是一股举足轻重的力量。广大华侨华人扎根当地,了解所在国的政治、经济和文化,熟悉当地社会的语言、法律、制度和习俗,具备充当桥梁和纽带的社会基础。正如习近平总书记在谈到华侨华人在“一路一带”战略中作用时称,“海外华侨华人在‘一路一带’战略中发挥着不可替代的作用”。

因此,“中国方案”的推行赋予侨务工作者新的历史任务和时代使命。侨务工作渠道是“中国方案”向世界进行宣传和推介的重要途径之一。侨务工作者要充分发挥侨务资源,要承担起积极引导和鼓励各国华侨在充分理解“中国方案”内容和意义的基础上面向所在国主流社会宣传和推介“中国方案”的历史任务和时代使命。

(二)“中国方案”的推行带来侨务工作重心转移,为侨务工作开辟出新领域

“中国方案”在世界其他国家中的接纳、认同、借鉴和践行的情况,直接关乎着中国在国际话语权争夺和文化软实力竞争中的局面。在当前的时代背景下,在“中国方案”的推介过程中,中国政府的侨务工作不仅面临着目标和重点的转型和升级,也急需在体制机制和方式方法上实现大胆创新,不断进取。回顾新中国成立以来的侨务工作发展历程,侨务工作的目标和重点在不同的历史时期具有不同的侧重点。

在新中国成立之初,侨务工作的重点是争取海外华侨华人和国际社会对中国新政权合法性的支持,欢迎和吸引海外华侨华人,尤其是留学生、科技人才回国,以实际行动报效祖国。侨汇也成为当时用于平衡国际收支的紧缺社会资源,争取海外华侨华人的侨汇也是一项重要的社会工作。“文革”时期,受极左的意识形态影响,侨务工作几乎陷于停滞和崩溃。

改革开放后,随着国内经济建设需要海外资本、技术和管理经验,海外华侨华人成为引资、引智的对象。侨务工作也主要是围绕吸引海外华侨华人归国投资设厂,提供资金、技术,推动中国国内的现代化建设而展开。此外,反独促统也是海外华侨华人发挥政治作用的重要领域。

进入21世纪,中国的经济总量已经跃居世界第二,成为世界上名副其实的大国。中国急需要提升文化软实力,塑造国际社会中负责任的大国形象,需要针对全球治理过程中出现的难题和重点,向国际社会提供源于中国经验、体现中国智慧的中国方案。

因此,在新的形势下,海外华侨华人发挥作用的重点不应再局限于国内,局限于单纯的引资、引智,而应转向海外,转向所在国,转向国际社会,使其能够配合中国的政治、经济和文化走出去,配合中国政府推行的诸如“一路一带”等大战略,在“中国方案”的宣传、推介、认同和践行中发挥巨大作用。中国急需海外华侨华人在帮助中国更好地融入世界、参与全球治理中发挥独特的作用。

海外华侨华人在整个中国政治、经济、文化和外交格局中的地位和作用,随着时代的变迁而发生转变,也必然带动党和政府侨务部门侨务工作重心的转变。“中国方案”的推行不仅为当今侨务工作发展开辟出新的领域,还必将成为侨务工作的新重心。

(三)“中国方案”的推行为侨务工作发展增添新动力,推动侨务工作体制、机制创新

在“中国方案”推行的背景下,海外华侨华人在中国政治、经济、文化和外交格局中角色的转变,给侨务工作发展带来新的压力,增添新动力,直接推动着侨务工作体制机制的创新。“中国方案”理念面向海外的传播和推介,是我国增强文化软实力、争夺国际话语权、培养世界影响力的系统工程。这也是党和国家赋予侨务工作者的职责与使命。党和国家的高度重视,直接给涉侨部门的侨务工作者带来新的压力。压力可以转化为动力,推动侨务工作的新发展。“中国方案”的推行,要求涉侨部门创新侨务工作工作的体制机制,以适应新时期侨务工作的新形势。

侨务工作者要思考如何利用海外华侨华人的优势和特点,面向国际社会讲好“中国故事”,推动涉侨公共外交和民间外交活动。侨务工作要有针对性地根据不同国家、不同地域的不同政治、经济和文化特点,帮助华侨华人在合适的场合以合适的方式向所在国宣传、解释、推介“中国方案”,消除所在国政府和民众的疑虑和顾虑,增进互信,从而为中国对外战略和中国方案的顺利实施提供国际舆论环境,以抵消以西方为主导的国际媒体对中国方案的负面性、污名化报道的消极影响。

在侨务工作的体制机制创新方面,应克服涉侨部门众多、侨务工作力量分散布局的弱点,探索协调和统一所有涉侨力量共同开展侨务工作的体制机制。目前,侨联、侨办、统战部、人大和致公党等政府机构和人民团体,均具有紧密联系海外华人华侨的途径和资源。然而,诸多涉侨部门“九龙治水”,各自从自身历史传统和工作便利出发,按照各自的方式来开展侨务工作。这种各自为政的侨务工作体制机制容易造成侨务工作力量分散,彼此之间缺乏协调,不仅导致侨务工作的重复和侨务资源的浪费,还令海外华侨华人目不暇接,疲于应付,难以适从。

在大侨务的理念下,在“中国方案”的推行过程中,涉侨部门应该加强沟通,团结合作,共同深入开展海外侨情的调研,制订统一的侨务工作方案,再层层分解,各司其职,探索创新侨务工作的体制机制,形成协调统一、多方联动、团结合作的侨务工作新局面。在国家体制、机制层面,中央可以开展对涉侨工作进行顶层设计的尝试,建立一个统一的涉侨工作委员会,使各个涉侨部门机构均参与其中,并加强沟通与协调,保障国家涉侨政策的贯彻和执行。在条件成熟的情况下,可以探讨赋予涉侨工作委员会一定的事权,在国家层面开展涉侨工作的统一规划、统一调度,并有权使用不同涉侨力量所拥有的海外侨务资源,加大“中国方案”在海外华侨华人社会和所在国的宣传推介力度。

在侨务资源集中的地区,地方政府应成立专门的侨务工作小组,充分整合侨联、侨办、人大、统战部门和致公党中的涉侨力量,形成涉侨部门联席会议制度。每年围绕地方政府在侨务方面的中心工作,以联席会议作平台,让涉侨部门充分研讨,相互沟通,从而实现涉侨工作在各个部门之间既分工合作,又各有侧重。除地方政府的涉侨机构走向联合、协作之外,地方党委和政府也应牵头搭建一个涉侨部门、科研院所和民间涉侨专业团体互动交流的平台。

例如江门是中国第一侨乡,侨务工作是江门市各级政府工作的重中之重。为更好地发挥五邑大学广东侨乡文化研究中心的智囊团作用,江门市政府可以开展体制、机制创新,考虑搭建学者参与侨务工作实践的平台,以市政府的名义,派遣年轻的科研成员进入本市范围的侨办、侨联、人大等部门挂职锻炼,从而强化其对本地区侨务工作的认识和理解,推动科研工作者面向基层侨务工作实际,从工作实践中提出问题、分析问题,并寻找相应的解决方案。

在具体侨务工作方式方法上,侨务工作者需要将面向海外华侨华人宣传、推介“中国方案”的工作列入议事日程,帮助海外华人华侨真正地了解、认同“中国方案”,自愿自发地去做宣传员和推介者。另一方面,侨务工作不能因需要海外华侨华人发挥作用,就想当然地认为海外华侨华人一定有激情、有义务去帮助中国去宣传和推介,而完全不顾海外华侨华人所处的居住国的政治、经济和文化生态环境。侨务工作必须是尊重海外华侨华人的自主选择,尊重所在国的政治、经济、文化和习俗,因地制宜,因势利导,而不能搞运动式的、半强制性的官方活动。涉侨部门在海外华侨华人群体中开展侨务工作还是要以文化沟通、感情联络为主导,注重文化软实力的柔性渗透,使海外华侨华人群体乐于接收和理解“中国方案”,并愿意围绕“中国方案”,向所在国“讲好中国故事,传播中国声音”。竭泽而渔、急功近利的工作方法,只会引起海外华人华侨群体的反感,从而对“中国声音”、“中国方案”采取消极抵制的态度。

例如江门涉侨工作机构,可以抓住江门侨务工作的特点,利用本身的海外华侨华人资源,讲好铁路华工故事,用详实的史料和具体的事例来展示五邑华侨修筑太平洋、推动美国加州三角洲地带农业开发的壮举。这些有关五邑华侨先辈的根植于侨乡的历史、根植于美国西部大开发集体记忆的故事,既是拉近江门侨乡与海外华侨华人情感的重要文化纽带,也是宣扬中美之间友好交流的温馨故事。“中国方案”在海外的宣传和推介,必须是建立在一种友好、亲切的氛围之中,潜移默化地发生作用,而不是采用简单粗暴的宣传说教和敝帚自珍式的自话自说。

三、结束语

随着中国的迅速崛起,在国家综合国力和文化软实力竞争日趋激烈的背景下,中国共产党领导下的中国政府需要对其治国理政和参与全球治理提出自己的理论、原则和主张,于是“中国方案”应运而生。“中国方案”能够代表中国声音、体现中国智慧,提出非西方中心论的解决国内和国际问题的方案。

“中国方案”在海外社会的反应则直接关系着“中国方案”的成效、关系着中国负责大国形象的塑造和国际舆论话语权的争夺。在“中国方案”走向世界的过程中,党和国家赋予了侨务工作者新的任务和新的使命,也给侨务工作发展带来了新压力,增添了新动力。必须克服“九龙治水”的分散格局,勇于探索侨务工作的新体制、新机制,力求形成协调统一、多方联动、团结合作的侨务工作新局面。在工作方法上,侨务工作应该在海外华人华侨自愿和自发的基础上,因地制宜、因势利导,既帮助海外华侨华人理解“中国方案”的精髓,增强其参与中国文化软实力建构的责任感与使命感,又能够及时地协助和回应海外华侨华人在所在国和国际社会生存和发展所遇到的问题,探索解决问题的新办法、新途径。

[1] 新华社.习近平在庆祝中国共产党成立95周年大会上的讲话[EB/OL]. (2016-07-01)[2016-12-28]. http://news.xinhuanet.com/politics/2016-07/01/c_1119150660.html.

[2] 深圳卫视.习近平痛批少数外国人对中国事务指手画脚[EB/OL].(2009-02-12)[2016-12-28]. http://news.qq.com/a/20090212/001882.htm.

[3]新华社.习近平主持中共中央政治局第十二次集体学习并发表重要讲话[N/OL]. 人民日报,2014-01-01(1) [2016-12-28]. http://www.wxyjs.org.cn/zyldrhd_547/201401/t20140101_147332.htm.

[4] 盛卉,谭洁羽.专家谈习近平提出“中国方案”:对中国外交提出新要求[EB/OL]. (2014-07-15)[2016-12-28]. http://politics.people.com.cn/n/2014/0715/c99014-25284820.html.

[5] 刘少华.习近平对世界如是说[N /OL]. 人民日报海外版, 2015-11-23(8)[2016-12-28]. http://paper.people.com.cn/rmrbhwb/html/2015-11/23/content_1635553.htm.

[6] 新华网.习近平接受拉美四国媒体联合采访[EB/OL]. (2014-07-15)[2016-12-28].http://politics.people.com.cn/n/2014/0715/c1024-25280466.html.

[7] 习近平.携手构建合作共赢、公平合理的气候变化治理机制——在气候变化巴黎大会开幕式上的讲话[EB/OL].(2015-12-01)[2016-12-28].http://politics.people.com.cn/n/2015/1201/c1024-27873625.html.

[8] 习近平.在第二届世界互联网大会开幕式上的讲话[EB/OL].(2015-11-30)[2016-12-28].http://news.xinhuanet.com/politics/2015-12/16/c_1117481089.htm.

[9] 习近平. 推动创新发展 实现联动增长[N/OL]. 人民日报,2014-11-16(2)[2016-12-28]. http://cpc.people.com.cn/n/2014/1116/c64094-26032955.html .

[10] 中国新闻网.G20杭州峰会实现全球治理新突破[EB/OL].(2016-09-06)[2016-12-28]. http://news.xinhuanet.com/world/2016-09/06/c_129271909.htm.

[11] 新华网.习近平在第二届世界互联网大会开幕式上的讲话[EB/OL].(2015-12-16)[2016-12-28].http://news.xinhuanet.com/politics/2015-12/16/c_1117481089.htm.

[责任编辑 李夕菲]

2017-02-28 作者简介:石坚平(1976—),男,江西都昌人,博士,教授,主要从事侨乡文化研究。

D634

A

1009-1513(2017)03-0009-06

猜你喜欢

侨务工作中国方案华侨
我的十年侨务工作
我的华侨老师
唱响侨务工作“奋进曲”
基层侨务工作要善于用“势”
如皋:围绕“四个来”做实侨务工作
华侨华人贺祖国70华诞:无论我走到哪里,都流出一首赞歌
海外华侨华人咏盛典
华侨华人庆“国庆”度“中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