英国高校创业人才培养的特点
2017-03-09陈友华
兰 兰,陈友华
(1.湖北工程学院 教育与心理学院,湖北 孝感 432000; 2.湖北工程学院 教学质量监测与评估中心,湖北 孝感 432000)
英国高校创业人才培养的特点
兰 兰1,陈友华2
(1.湖北工程学院 教育与心理学院,湖北 孝感 432000; 2.湖北工程学院 教学质量监测与评估中心,湖北 孝感 432000)
英国在创业人才培养上成绩斐然,得益于政府高度重视,搭建平台服务创业,高校高度关注创业师资队伍的建设,创业课程设置不仅宽口径而且系统化,在教学方法上重视实战和创业能力的培养。英国的经验值得我国高校借鉴的内容有:厘清创业人才培养成功的标准;重视实践与实战的培养环节;创业教育与大学教育有机融合;着眼全球,培养具有国际视野的创业人才。
英国;高校;创业人才;创业教育
英国高校创业人才培养发端于20世纪60年代,1982年“大学生创业”项目和1987年高等教育创业计划启动为高校创业人才培养兴起的标志。至今,英国的创业人才培养由最初的商科延伸和渗透到各个学科,几乎全面覆盖了所有高校。英国的高校大都开设了一门或者多门有关创业方面的课程。对于创业教育,英国的开放大学自然实施得非常到位,以保守闻名的牛津和剑桥大学也积极响应,比如牛津大学推出了商业计划大赛以及硅谷走进牛津等一系列活动。究其实质,三个原因促成了英国创业人才培养如火如荼地开展:一是在日趋激烈的竞争形势下,企业对大学生提出本着“与工作相关的学习”理念,应该具备“干事业的能力”,即高技能和可迁移的技能;二是随着英国高等教育的大众化,在校大学生的就业压力与日俱增,这在无形中加剧了创业教育的需求;三是社会环境和文化氛围对企业家精神的推崇和渲染,让大学毕业生的就业思想从“被雇佣”走向自己创业。英国大学毕业生“自我雇佣(Self-employment)”的比例远低于美国,毕业生的创业能力低下逐渐对经济发展产生影响。因此,英国强烈地意识到,大学生要成功面对未来的不确定性,就应该具备创业精神、创业素质和创造力。
所谓创业人才,就是建立在自身的知识和技术、科技创新成果基础上,具有创业意识、创业心理品质和创业能力,能够表现出企业家行为,在时机成熟时能够进行创业实践并取得一定成就的人才。从20世纪80年代起,英国政府不断地在政策上支持、引导和规范创业人才培养,不仅形成了创业人才培养理念,即着重于创业素质的培养和训练,使受教育者不仅具有创业的意识、精神和技能,而且还会在全球化浪潮下自发地选择创业为职业目标;而且,英国政府明确规定,培养创业人才的最终目标就是形成一种创业文化,即激励创业、崇尚创新和追求成功的文化。
一、英国创业人才培养的实践
1.政府高度重视,搭建平台服务创业。在创业人才培养上,英国政府清晰界定自身的职责:以公共服务为首任,促进科技和社会的联系与转移,提供相应的政策和资金支持,不直接参与管理,成立专门的机构来保障创业教育。
首先,在教育体制上体现创业支持。“弹性学制”就是很好的高等教育政策。该政策鼓励学生2年修完3年的课程,从而可以使学生早日步入社会进行创业,减少学生毕业还款的压力。学生也可以根据个人规划来安排学业,比如说寻找到了好的商机或者创业机会,学生可以先创业再完成学业。具体来说,弹性学制源于三个原则:一是学校对教学负责,对于学生休学或者学籍保留期间的行为不予负责。这个规定很好地解除了高校的责任顾虑。二是学校按照学生注册的学分来收取学费,学生获得的奖学金也和学分挂钩。三是学生自主选择学习课程和专业,充分尊重学生的个性,顺应市场需求而不是墨守统一的人才培养方案。人才培养方案灵活机动,应人应时应地制宜,从而大大增强了创业人才培养的实效性。
其次,为学生创业搭建完善的基础工程。英国政府将创业扶持作为系统工程来建设,涵盖了技能培训、创业孵化和创业优惠政策等各个方面。[1]在机构上,专门设立了大学生创业促进委员会,以培养未来的企业家,支持学生自主创业。该机构初见成效后升格为创业教育中心,服务范围从原来的联合英国高校开展创业辅导扩大到为创业学生提供创业贷款,实现高校和企业的无缝对接;与此同时,还致力于提升国际影响力,召开国际创业教育者年会,对优秀的创业辅导和方案进行评选和表彰。
最后,政府拨款设立创业基金,资助学生创业。比较有影响力的基金包括高等教育创新基金、科学创业挑战基金、新创业奖学金、教与学优异中心基金以及英国“首相倡议计划”等。[2]显而易见,上述基金既面向创业学生也奖励优异的创业教学团队和个人,切实解决学生创业面临的资金难题。
2.宽口径、系统化设置创业教育课程。在创业教育课程设置上,英国高校既强调通识教育,开设了“创业启蒙教育”“创业通识教育”等颇具普及性的相关课程,也在专业教育上下功夫,开设“创业学专业”,将创业学专业学历化,使热衷创业的学生可以系统地学习和掌握创业知识,培养创新思维,增加创业潜质,提高创业素质。[3]具体来说,英国有77%的高校在本科阶段就设置了创业课程,主要采取三种方式:一是直接设立“创业学”专业。学生既可以经过三年学习获得“创业学”学位,也可以继续参加为期一年的带薪实习,获得“管理与创业学”学位。二是在工商管理类的专业中设置“创业方向”。通过学习“创立新企业”“成长你的企业”和“企业研究”等课程,撰写与创业相关的毕业论文。三是将创业设置为学位课程的第二主修专业,以联合学位的形式学习创业课程。比如化学、工程、计算机等和创业研究相联合的课程,使学生既可以深谙某学科的基础知识,还可以在商学院通晓管理和创业的知识。此类联合课程设置灵活,几乎所有专业都可以和“创业学”联合开办。这种灵活设置不仅给各种专业领域的学生提供了自助式学习平台,还充分提高了学生的创业技能。
除了本科开设“创业学”外,英国还开设创业学的MBA课程,培养创业领域的高层次专业人才。另外,英国还专门创办了“创业型大学”,无论是在学校的学科设置、科研导向还是院系的组织架构上都呈现出“创业”特质,足见英国的创业教育全方位覆盖课程、专业和学院,令世界瞩目。
3.教学方法重视实战和创业能力的培养。因为对创业教育和学习本质的认识有差异,所以,英国高校在教学方法上也多种多样,主要有多元综合学习法、以问题为导向的学习、学徒法、行动学习、搜索创业竞赛和游戏、情景模拟、案例教学等教学方法;高校通过丰富多彩的教学形式来吸引和激励学生参与创业。[4]本文以谢菲尔德大学的创业教育方法为例,展示英国高校的教学方法如何重视学生实战和创业能力的培养,设法使课内的创业教育和课外的创业实践有机融合,从而帮助学生了解商业组织形式,熟悉企业的经营与管理,有针对性地储备和积累创业知识与技能。
首先,实行团体性商业辅导。这个辅导更多地是鼓励学生参与创业活动,并配备专门的创业辅导员来倾听学生的创业构想,提供相应的创业指导,只要学生想筹措资金实施创业计划,就可以申请一对一的商业辅导,定期参加团体商业研讨会,使学生的创业路径得到充分的审视。这是团队合作的第一步。接下来就是接近实战的“实现你的想法”,主要是面向已拿到20个学分的中、高年级的学生,开设的项目既可以使学生步入创业世界体验创业精神,也要求学生必须活学活用来解决创业难题和瓶颈。每周都有小组会议,要公开演讲展示团队的商业计划和议案,即使是模拟的,各团队都要认真评估,提出建议,通过探讨创业案例,学会共享线上创业资源。值得一提的是,项目面向所有热衷创业的学生,不分班级、专业和学科,所以,加入的学生可以和不同专业的学生充分沟通,分享和成长。
其次,设置社会创新实验室。主要有四场研讨会,除了让学生有机会结识不同专业的学生外,还使他们学会团队合作与分享。商业顾问团队会帮助学生将原始想法升华为商业计划,实现创业挑战。首次研讨会上,学生分组进行讨论,有创业想法的学生可充分展示创业构思和争取创业资源。随着探讨的深入,学生自行选择中意的创业项目形成文案。最后的一场研讨会,学生要展示团队的创业成果。当然,不是每个学生都有自己的创业想法,但是不妨碍他们加入到有想法的团队中去共同探讨、交流和共事,而且在这个过程中,可能原来没有想法的学生会耳濡目染慢慢形成自己的创业想法。只要学生的创业想法可行,实验室就会和学生团队一起致力于将商业计划转移到学校的创业孵化器上,创业成真。
4.关注创业教育师资队伍建设。英国高校创业教育在师资的配备上,关注教师的创业经验和经历,充分利用商学以外的师资,因为他们能够更好地向学生传授如何识别和把握特定领域的创业机会以及该领域创业的经验。另外,加强与校外客座教师如校友、区域内企业管理者等的合作。据统计,在创业课程的实践教育中,有商业管理经验的老师高达98%,有创业经历的达到70%,兼职教师达到21%。[5]例如,牛津大学的“创业与商业技能课程”,超过半数的课时由企业管理人员和技术转移处主管组成的客座教师分工讲授各自工作领域内的课程内容。据统计,1995年-1999年,样本中的40所高校中只有3所是商学院以外的教师进行创业教育,2004年,就已经有高达18所高校的创业教育聘请了工程、艺术、音乐等商科专业以外的教师来承担。[6]相较于商学院教师,其他教师更了解所在领域的发展状况,可以更好地传授该领域内的创业知识与经验。
二、英国创业人才培养的可借鉴内容
万众创新、大众创业成为时代的主题。2015年12月,教育部公布的《关于做好2016届全国普通高等学校毕业生就业创业工作的通知》规定:从2016年起所有高校都要设置创新创业教育课程,对全体学生开发开设创新创业教育必修课和选修课,纳入学分管理;制定实施弹性学制,保留学籍休学创新创业等具体措施。[7]毋庸置疑,我国高校的创业人才培养还比较薄弱,需要借鉴其他国家的先进经验。英国创业人才培养可借鉴的内容有以下几点。
1.厘清创业人才培养成功标准。英国政府和高校重视创业人才的培养,同时对于什么是衡量创业人才培养成功的标准,有着科学的认知,达成了重要的共识。谢菲尔德大学的观点在英国高校中具有普遍的代表性:重视培养学生的创业能力,无论学生选择什么职业路径,对于学生今后的成功至关重要;通过拥有这种能力,学生在求职的时候更具有创新能力,假以时日,可以成为一些行业内杰出的领导者。谢菲尔德大学还专门强调,在创业人才培养的过程中,最忌讳的就是狭隘理解创业成功:只有学生创业才是成功,只有成功的创业才是成功。*From Allan Gibb’s paper“Meeting the Challenge of Development of Entrepreneurship Educators around an Innovative Paradigm”,published in Published Paper of NCGE,2008,page13-18.这个理念对于我国实施“万众创新、大众创业”的战略规划有重要的启示作用,即不能一哄而上地以创业论英雄,过分追求创业的人数、项目数,以此作为衡量地方政府和高校的创业效果。在业绩考核时过于短视追求直接效果,容易导致“数字出创业,创业出数字”的不良现象,反而忽视了对学生创业能力的启迪和开发。事实上,创业是一件耗时耗力耗心血的事业,也需要天时、地利与人和,尤其是机遇。一些学生选择现行就业,待有所积累后再从事创业,增加创业的成功性,也是值得推崇的做法。所以,在衡量创业人才培养效果的时候,切忌短视和单一化,应该着眼于创业能力的提高,不拘泥于一时一地,要营造宽容的创业环境和氛围,从而迎来创业人才成长的空间。
2. 创业人才培养模式应重视实践与实战的培养环节。我国现有的创业人才培养模式在学生的创业意识与能力的推动上有些捉襟见肘,创业实践、实战的锻炼机会不足以及效果上亟待提高。借鉴英国高校的做法,应从以下几个方面强化创业人才的实践与实战环节:首先要系统地设计实践、实战培养环节,分层次、渐进地引导学生逐步加深创业意识和兴趣,积累创业经验,如启蒙阶段、兴趣阶段、知道阶段、探索阶段以及参与阶段,每个阶段都有形式多样的实践和实战活动进行引导和训练,形成漏斗式的培养环节,大浪淘沙,筛选出真正对创业感兴趣的学生加以重点培养与引导。其次,提高协同培养的效果和力度,不能仅仅依靠学校,要扩大培养的主体和范围,寻找和调动多方面的力量来推动创业人才的培养,比如产业孵化器和产学研联盟,善于整合一切有利的资源,为学生创业搭建实践和实战的平台。最后,重视课外的创业活动,不管是校内还是校外,鼓励学生勇于参与创业社团、创业俱乐部、创业论坛等,开展商业金点子和商业设计赛事,通过大赛来锻炼学生的创业思维和能力。
3.创业人才培养应该与大学教育有机融合。从英国高校的经验中不难看出,创业教育从来就不是开设一两门课就万事大吉,而是有机地整合在大学教育体系的各个环节。比如创业实践环节,源于课堂又不停留在课堂上,而是萌芽生长在真实的创业活动中,让学生在掌握理论知识的同时,活学活用,转化书本知识为解决问题、灵活运用的能力,全面提高综合能力。高校应该力图通过多渠道与方式,使校园的创业人才培养和真实世界里变化多样的商业活动有机结合,形成以创业开发、研究、教学方式、业内外师资以及课外活动有机融合的体系。同时,创业人才培养的课程不应局限于单个大学,应通过网络化实现优势互补、资源共享、合作发展,逐渐扩大创业人才培养能力。值得注意的是,在资源整合的时候要随时关注创业课和当地商业事件、学生就业指导、科技成果转化、国际贸易、金融投资和企业家发展等创业扶助活动。对于承担创业课程的教师来说,在开发创业课程的时候也要重视学术研究,做到教研相长,而且教师也要勇于尝试创业的各个环节,积累实战经验而不是满足于纸上谈兵。
4.创业人才培养模式应着眼全球。英国作为发达国家,无论是创业人才培养理念还是课程体系设置都堪称一流,但是,英国仍十分注重与国际接轨,顺应全球化的经济大潮,在创业人才培养上积极主动地跨出国界,放眼全球来发现和把握机会,这从英国在创业教育项目上设立的“首相倡议计划”就可以略见一斑。所以,我国在创业人才培养上应注意着眼全球,无论是创业课程设置还是教学方式选择上要有国际化视野,重视创业学生的跨国管理和经营能力的训练,将国际化开发与管理的课程、外国语言以及不同国家文化的课程融入创业人才培养的课程体系中,培养具有国际创业素质和能力的人才。
[1] 乔明哲,陈忠卫.英国大学创业教育的特点及其启示[J].外国教育研究,2009(6):92-96.
[2] 李艳波,Julie Hardy.英国高校创业教育发展的特点及其启示[J].宁波大学学报(教育科学版),2013(6):57-61.
[3] 克拉克.建立创业型大学:组织上转型的途径[M].王承绪,译.北京:人民教育出版社,2007:156.
[4] 王保义.西方国家大学生创业教育研究及启示[J].教育理论与实践,2011(5):9-11.
[5] McKeown J,Millman C,Sursani S R,et al. Graduate entrepreneurship education in the United Kingdom[J].Education + Training,2006(89):597-613.
[6] Matlay H,Carey C.Entrepreneurship education in the UK:a longitudinal perspective[J]. Journal of Small Business and Enterprise Development,2007(2):252-263.
[7] 教育部.关于做好2016届全国普通高等学校毕业生就业创业工作的通知[EB/OL].(2015-12-01)[2017-05-10].http://www.moe.edu.cn/srcsite/A15/s3265/201512/t20151208_223786.html.
(责任编辑:张晓军)
G649.561
A
2095-4824(2017)05-0071-04
2017-06-16
湖北省教育科学规划一般项目(2016GB080)
兰 兰(1973- ),女,河南新县人,湖北工程学院教育与心理学院副教授,博士。
陈友华(1973- ),男,湖北孝感人,湖北工程学院教学质量监测与评估中心副教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