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基于临床思维能力培养的病理学实验教学改革

2017-03-09

卫生职业教育 2017年20期
关键词:实验报告病理学标本

王 锦

(河西学院医学院,甘肃 张掖 734000)

基于临床思维能力培养的病理学实验教学改革

王 锦

(河西学院医学院,甘肃 张掖 734000)

传统的病理学实验是以单纯录像、大体标本和切片为主的演示性和验证性实验,只注重观察标本(疾病的病理变化),而与临床联系较少。为让学生尽早接触临床,培养学生的临床思维能力,从更新实验教学内容、合理设计实验报告、精心设计病案、创设合理有效的学习情境、实验考核与临床相结合等方面进行论述,探讨如何在病理学实验教学中培养学生的临床思维能力。

病理学实验;临床思维能力;教学改革

临床思维是疾病诊断和治疗的基础,也是决定医生医疗水平的关键[1]。临床思维能力是临床医生透过疾病现象揭示疾病本质的理性认识过程。病理学是联系基础医学和临床医学的桥梁学科,是阐明疾病本质,为疾病的准确诊断与治疗奠定基础的一门学科。病理学实验是学生成长为临床医生的必修课,是培养学生临床思维能力的重要手段。学生临床思维能力的培养并非只限于临床实习阶段,而应贯穿于整个大学期间[2]。因此,我校病理学教研室进行基于临床思维能力培养的病理学实验教学改革,现介绍如下。

1 病理学实验教学现状

1.1 病理学实验教学与临床脱节

传统的病理学实验是以单纯录像、大体标本和切片为主的演示性和验证性实验,只注重观察标本,而与临床联系较少。由于学生在学习病理学课程时尚未接触临床,常常忽视了知识的最终应用,以至于觉得病理学枯燥无味,容易陷入死记硬背的困境中,而不能完全掌握知识、理解知识。另外,观察大体标本和组织切片时,学生自行寻找病变十分困难,经常导致学生学习积极性不高。教师在教学过程中只注重专业基础知识的教授,没有对学生进行临床思维能力的锻炼。学生学习时死记硬背,考试过后忘记大半,在后期的临床实践中往往感觉缺乏足够的基础知识。

1.2 病理学实验考核与临床脱节

病理学实验考核只要求写出器官名称和病理诊断,不少学生凭感觉进行猜测,而不深入观察辨认器官本身的结构特点和病变特点,再加上学生为应付考试,考前突击,往往只记住了切片的大体特征,对真正的病理改变知之甚少。教师只根据学生写出的标本名称或病变特点评定成绩,很难真实反映学生对病变特点的掌握情况。

2 基于临床思维能力培养的病理学实验教学改革

病理学教学必须与临床联系起来,才能充分体现学科的实用价值,真正发挥桥梁作用[3]。为了让学生尽早接触临床,应将病理学知识与临床知识有机结合,注重对学生临床思维能力的训练。

2.1 以培养学生临床思维能力为目标,更新实验教学内容

临床思维能力是指临床医师运用所学到的知识对疾病进行综合分析、逻辑推理、鉴别诊断,从而找出主要矛盾并加以解决的能力,是临床医师最重要的基本功,是鉴别一名医师医疗水平高低的关键[4]。疾病的病理变化决定着临床症状和体征,病理的每个知识点都与相应的临床疾病相关联。病理学教学必须与临床联系起来,才能充分体现学科的实用价值,真正发挥桥梁作用,提高教学质量,促进学科建设的可持续发展[3]。为增强病理学实验内容与临床工作之间的相关性,培养学生的临床思维能力,我们在传统实验的基础上,增加描述标本病变特点、推理相对应的临床表现和临床病案讨论等内容。要求学生观察病变组织器官的大体标本和切片时,让学生学会临床推理,锻炼学生对基础知识的理解和应用能力。在实验课中可以适当穿插一些临床病例,结合临床病案的讨论,使学生具备一定的临床思维能力,为其继续学习打下基础[5]。通过将病变特征与临床疾病进行联系,讨论临床病例,既增强了学生的学习兴趣,又让学生把已学过的理论知识运用到实验中,加深了学生对疾病病理的理解,培养了学生的临床思维能力和综合分析问题能力。

2.2 合理设计实验报告,培养学生的临床思维能力

实验报告的书写是巩固理论知识、培养临床思维能力的有效途径之一。为了帮助学生更好地完成实验课学习,我教研室根据教学大纲的要求和实验教学实际,结合多年实验教学经验,编写了《病理学实验报告册》,将原来实验报告中要求学生绘制的教学切片和大体标本中病变典型部位拍摄成图片,编写进《病理学实验报告册》中,不要求学生绘图,学生结合所观察的教学切片和大体标本,在图片上直接进行标注,并要求学生通过观察教学切片和大体标本,用文字描述出该组织、器官的病变特点,同时根据病变特点推理其相应临床表现,并说出导致该病变的原因和机制。《病理学实验报告册》可以作为一本很好的参考图谱,有利于观察病变组织,有些问题学生可以不再依赖教师,通过查阅《病理学实验报告册》的图片便可解决,大大提高了学习主动性,提高了学习效率。

2.3 精心设计病案问题,培养学生的临床思维能力

传统的案例式教学是教师给出典型病例后,只是让学生对疾病做出诊断和说出诊断依据。如病例:患者某某,男,20岁,学生。酗酒后遭雨淋,于当天晚上突然起病,寒颤、高热、呼吸困难、胸痛,继而咳嗽,咳铁锈色痰,其家属急送当地医院就诊。听诊发现左肺下叶有大量湿啰音;触诊语颤增强;血常规:WBC:17×109/L;X线检查发现左肺下叶有大片致密阴影。

问题:(1)该患者临床诊断是什么?(2)诊断依据是什么?

传统的案例式教学的问题设计学生仅从某一信息就可对疾病做出诊断,如仅凭“咳铁锈色痰”就可诊断为大叶性肺炎。因此,要精心设计问题,问题的设计要突出学生能力的培养。如上病例可以设计如下问题:(1) 患者血常规:WBC:17×109/L,寒颤、高热的病理依据是什么?(2)为什么会出现呼吸困难?运用所学的生理学知识解释呼吸困难的机制。(3)咳铁锈色痰说明了什么?解释铁锈色痰形成的机制。(4)听诊发现左肺下叶有大量湿啰音、触诊语颤增强反映了肺的什么病变?(5)X线检查发现左肺下叶有大片致密阴影的原因是什么?

这样的问题设计将病例中的症状和体征与病理改变结合起来,有利于学生更好地掌握疾病的特征,有助于调动学生的主观能动性,使学生的学习由被动转为主动。

2.4 创设合理有效的学习情境,培养学生的临床思维能力

根据规定的教学大纲和教学内容,以临床诊疗程序实际来设计、序化和组织教学,为学生营造一个仿真临床诊疗环境,使病理学实验学习环境与实际临床工作环境接轨,加强学生临床技能和临床思维能力的训练。首先,教师要将临床典型病例进行整理,并挑选授课班级个别学生利用业余时间进行学习,使其成为简易标准化病人(Simple Standardized Patient,简称SSP)。其次,将SSP引入实验教学,先由教师扮演接诊医生,教师现场对SSP进行诊疗,向学生展示临床诊断疾病的真实过程。然后,将SSP安排到各学习小组扮演病人,另外一名学生扮演接诊医生,其他学生充当会诊团,进行职业岗位工作能力的仿真练习。这样学生边做边学,使学生尽早了解职业要求,感受职业特点。

2.5 将实验考核与临床相结合,培养学生的临床思维能力

实验考核包括试卷考核和平时考核两部分。试卷考核不仅要求学生写出切片名称,描述标本所反映的病变特点,并且要推导出病变可能会引起的临床表现。病例讨论给出3~4个病例分析,让学生逐一分析其临床症状和体征所对应的病理改变;平时考核包括课堂讨论和实验报告。实验考核不仅要着重突出理论与临床相结合能力的考核,而且要加强对学生实际应用能力的考核,对勇于阐述观点、课外阅读多、对课程知识理解和掌握好的学生,在平时成绩中给予加分。实验考核一方面要科学、客观、真实地反映学生的实际水平和实验能力;另一方面要使理论与临床紧密结合,培养学生的临床思维能力。

[1]邓卫红,唐伟,于淑梅,等.临床医学专业见习内容及方法的改革[J].医学教育探索,2007(7):640-642.

[2]罗萍.医学生临床思维能力培养的探讨[J].大理学院学报,2011(8):91-93.

[3]马轶,杨继华,景丽,等.病理学教学与临床紧密结合的探讨[J].中国高等医学教育,2007(2):69-70.

[4]王风华.医学生临床思维能力的培养[J].山东医科大学学报,2000(4):66.

[5]王小平,应小平,王军,等.综合实验教学在病理学教学改革中的实践和意义[J].中国高等医学教育,2007(5):80,86.

G420

B

1671-1246(2017)20-0060-02

猜你喜欢

实验报告病理学标本
3D打印技术在动物标本中的应用
巩义丁香花园唐墓出土器物介绍
COVID-19大便标本采集器的设计及应用
实验报告
教你制作昆虫标本
猪流行性腹泻病毒流行株感染小型猪的组织病理学观察
78例颅脑损伤死亡法医病理学分析
生物化学检验实验报告书写综述
冠状动脉慢性完全闭塞病变的病理学和影像学研究进展
实验报告无纸化管理平台研究初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