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高职电路分析课程教学改革

2017-03-09何建新

黄冈职业技术学院学报 2017年5期
关键词:电路院校教材

何建新

(黄冈职业技术学院 机电学院,湖北 黄冈 438002)

高职电路分析课程教学改革

何建新

(黄冈职业技术学院 机电学院,湖北 黄冈 438002)

电路分析课程是高职电子类专业重要的基础课程,受传统教学模式的制约,其教学内容比较落后,课程教学的实践性不强,影响了该课程的教学效果。通过不断优化教学内容,适当降低理论难度,引入技能型、应用型实验,进行教学方法的革新、重视实践能力的培养,加强教材建设等措施,提高了教学效果。

电路分析;教学内容;实践能力;教材建设;教学改革

电路分析课程主要是学习电路分析模型和基本定律、线性网络分析、三相电路分析、互感电路分析、非线性电路分析、磁路等内容,在高职电子类专业的专业课程中占据着非常重要的地位。对于工科学生而言,电路分析是一门必修的专业基础课程,并且与很多科目相关。学好电路分析,就能够为很多科目打好基础,有利于提升职业能力,有利于下一个阶段的学习和发展。

电路分析课程理论非常严密,需要学生具有比较强的逻辑性和空间想象能力,课程中还有一些比较抽象的概念和比较难的推导,学生也需要牢记很多定理和定律,熟悉各种分析方法,熟记各种公式。面对这样一门综合性强且学习难度比较大的科目,学生往往会觉得学习比较艰难,经常会遇到问题,很多学生会跟不上课堂节奏。有一些学生即使在课堂上能够听得懂老师所讲的内容,但是却不会做题,遇到题目稍有变化就不会分析;还有的听得懂课程内容却不会实践,有些学生出现包括厌学、惧怕上课等负面消极情绪。在课堂上教师也因难以调动学生的积极性,导致课堂氛围不好,影响授课的心情和节奏,反过来又影响到听课学生的情绪。这些都会严重影响到电路分析这门课程的教学效果,还会影响到后续教学的进行,及其它与电路分析课程相关课程的教学,进而影响到学生的专业素质和能力的提升。

一、影响高职院校电路分析课程教学效果的原因

(一)学生学习基础比较差

高职院校的学生往往都是在高考中没有取得优异成绩的学生,相较于本科院校的学生而言,高职院校学生的学习成绩相对比较差,基础知识不够牢固,同时大一年级要求学生具有比较大的知识提升梯度,对学生的要求比较高,那么高职院校中的学生基础知识比较差,就可能跟不上学校的教学进度,难以达到学校的教学要求,这样在学习过程中就很容易感到吃力,逐渐丧失学习的积极性,从而会放弃努力,以消极的态度面对电路分析课程的学习。

(二)学生学习和思维模式不适合课程的学习

一般而言,电路分析课程都是工科学生在进入大学后学习的第一门专业基础课程,往往是在大一上半学期开始学习,在这个阶段,还没有完全适应大学阶段课程的学习,同时也缺乏相关专业课程的学习,导致很多学生跟不上学习节奏,再加上学生的思维方式和学习模式还都停留在高中阶段。在高中阶段,学生都是被动学习,老师教什么学生学什么,还需要老师通过布置作业、催促等方式来帮助学生进行学习,但是在大学中,一般以自主学习为主,再加上大学教学学时非常有限,教学进度比较快,课时容量也比较大,一节课需要讲授很多内容,同时电路分析课程的理解难度也比较大,导致学生在还没有完全适应大学学习模式和思维模式的情况下,无法适应电路分析课程的教学,从而跟不上教学进度,影响电路分析课程的教学效率。

(三)学生的学习积极性不高,缺乏良好的学习态度

高职院校的学生在高中阶段往往都是学习成绩比较差的学生,这些学生往往对于学习缺乏积极性和主动性,所以即使有高中老师的管理,仍然没有比较好的学习成绩,那么在大学阶段,学生的学习积极性仍然会影响其学习效果。针对电路分析课程来讲,只有学生对这门课程感兴趣、愿意学习,才能够积极认真地听老师讲解课程内容,积极思考,如果不认真听讲或是不加以思考,不能够学好这门课程。以电路分析课程的电路分析为例,一个主电路中有两个分支,电感和电容并联,其中有一个电阻和滑动变阻器,需要学生分析电路,计算通电后通过电感的电流以及电容两端的电压等,这样的题目在电路分析题目中非常常见,但是如果学生不能够听懂课程并积极思考,就无法计算,甚至不会考虑电容的充放电问题。同时,高职院校的学生也往往缺乏良好的学习习惯和学习态度,如在上课之前对课程进行预习、课堂上认真听讲并记笔记、课下复习并做练习题等,缺乏这些习惯会使得他们学习更加吃力,跟不上进度,在考试前临时抱佛脚,甚至会在考试过程中通过作弊等行为来获得及格的成绩,这样都会严重影响电路分析课程的学习效果。

(四)当前使用的教材不适合高职院校的学生

目前,我国高职院校中使用的电路分析教材大多具有比较强的理论性,也往往比较抽象,很多高职院校的学生看到电路分析课本都觉得难度很高,就心生畏惧,在一定程度上影响了学生学习的积极性。同时,有的院校偏重于理论性教学,其课本也会偏于理论性而缺乏实践性和应用性,就不能够体现出电路分析相关的知识在实际应用中的作用。高职院校的教学更加偏重于实践性,那么缺乏实践性的课本就缺乏针对性,不能够培养高职院校学生的实践能力和动手能力,也很难引起学生的学习兴趣。换言之,这样的教材并不适合高职院校的学生使用。

(五)教师教学的方法和手段都比较单一

在高职院校中,教师往往都会使用比较传统的教学方式进行教学,也就是课堂讲授法,即教师根据课程要求和课本内容,针对某些知识点给学生进行讲解,这样的方式最为常见,但是在这样的课堂上,没有将理论和实践相结合,学生只能比较被动地接受知识,不能够通过自己的思考加强对知识的理解。另外,这样的教学方法也比较枯燥,很多学生在这样的课堂上无法调动自己的学习积极性,影响教学效果。同时,教师也很少利用多媒体等比较新型的教学手段进行教学,电路分析课程本身又是一门比较枯燥和抽象的课程,那么就很容易造成学生听不懂课程内容,进而形成恶性循环,影响电路分析课程的教学效果。

以上这些问题及原因分析都显示,高职院校的学生在学习电路分析课程的过程中,缺乏良好的学习习惯和态度,缺乏积极性和动力,缺乏自己对知识内容的思考和理解,影响电路分析课程教学的效果,不利于学生今后的学习和水平的提升,所以应当采取“工学结合”的教学模式,改革电路分析课程的教学。

二、高职院校电路分析课程的教学改革探索和措施

(一)降低电路分析课程的理论强度,结合工程进行教学

在高职院校中,电路分析课程的教学受到阻碍的一个显著原因就在于理论性太强,很多学生难以理解课堂内容,而高职院校又是需要培养技术型人才的平台,所以目前电路分析课程对于高职院校学生的要求不恰当。根据我国高职院校学生的现状,如果暂时没有更新教材,那么在授课过程中,教师就不能够照本宣科,需要根据“工学结合”的教学模式,有的放矢,适当地降低课程的难度,舍弃一些难度比较大并且与专业联系不太大的课程内容,同时可以选择一些实际案例,将课程与工程相结合进行讲解。可以选择一些学生日常可以接触到的工程案例,结合理论和概念的内容进行讲解,也可以选择一些常用电器的工作原理进行讲解,这样的内容与学生的生活息息相关,容易引起学生的学习兴趣和积极性,也能够帮助学生理解课堂内容。由于电路分析中的很多理论知识都具有实际的工程背景,可以帮助学生培养综合运用能力。

(二)加强电路分析教材建设

在电路分析课程的教学过程中,教材十分重要,它直接导向了课程的教学内容,同时也是教师和学生上课和学习的主要依据,所以教材的水平和合适程度直接影响到电路分析课程的教学效果。在职业教育中,不应该使用与本科院校相同的教材,而是应当放弃传统的电路分析教材中的大量理论内容,将电路分析的理论知识和工程相关的知识相结合,使得电路分析教材能够成为培养技能型人才的教材,同时增加教材中的配图,图文并茂的教材更加能够浅显易懂和富有趣味,能够比较有效地激发学生的学习热情。目前我国高职院校中的电路分析教材大多是照搬本科院校的电路分析教材,缺乏针对性,或是使用粗制滥造、缺乏逻辑性的教材,在很大程度上影响了课程的教学。那么我国的高职院校就应当向很多发达国家学习,借鉴这些发达国家在建设教材方面的经验,发起教材的改革,打造专门的电路分析教材,结合高职院校教学的特点和学生的特点,减少理论性内容,增加实践性内容,同时增加工程案例帮助学生理解课程内容,真正形成我国高职院校独特的“技能型”教材,将非常有利于我国高职院校中电路分析课程的教学工作的进行。

(三)改进现有的教学方法和手段

目前在我国高职院校中普遍使用的讲授法不能够调动学生的学习积极性,同时也不能够方便教师们的授课,不利于教学效果的提升。大学的教学本身是一个具有创造性的过程,也需要学生的自主思考,所以应当通过对现有的教学方法和手段进行改进,来提升课堂上学生的积极性,提升教学效果。在电路分析课程的授课过程中,教师们应当根据自己的教学风格和学生的特点、需求,选择合适的教学方式,探索出更加合适的教学手段。首先教师们应当考虑学生本身的特点和专业,其次应当考虑到课程的趣味性,在“工学结合”的模式下对电路分析课程进行改革。比如可以采用多媒体教学的方式,将多媒体技术和电路中的难点结合起来,使得课程的内容更加充实和饱满,同时也更加有利于教师对课堂进度的把握和调节。由于电路分析教学过程中,有很多电路分析,还有一些比较抽象和难以理解的内容,使用多媒体动画等形式就可以帮助学生理解课堂内容,使得课堂教学效率得以提升。而在“工学结合”模式下,通过多媒体教学也可以给学生多演示一些工厂或是工程中的实际电路分析运行过程,细化到电路分析通电后电流如何流动等,也可以帮助学生理解,能够在今后的实践中更加得心应手。

在电路分析课程的教学中,还应当注意要让学生加强思考,通过自己思考得出来的结论往往能够更加印象深刻,在“工学结合”的模式下,教师可以借助器材在课堂上演示电路分析的运行效果,让学生自己通过思考得出结论,也可以比较有效地提升课堂的教学效率。

(四)加强电路分析课程的实验教学改革

由于电路分析本身是一门操作性比较强的课程,并非是一门理论性的课程,还需要将理论内容和实际结合起来,才能够形成电路分析知识网络,才能够学会实际应用,所以电路分析实验教学不仅仅是为了巩固电路分析课程的基本知识内容,而且还是为了培养学生自身的动手能力和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学生需要将理论和实践相结合,才能够学习到解决问题的能力。在“工学结合”模式下,也必然需要注重电路分析课程的实验项目,培养学生分析问题和解决问题的能力。

加强电路分析课程实验教学改革,其目的在于巩固理论知识,提升学生的动手能力,增加学生对电路分析问题的思考和理解,同时提升学生的学习兴趣和实践技能,注重培养学生的创新能力。在传统的教学中,电路分析实验往往都是验证型实验,就是在已知结果的前提下做实验验证这个已知结果,这样的实验方式虽然能够加强对知识的理解,但是不能够帮助学生大幅度提高动手能力、思考能力和创新能力,所以应当对这样的实验方式进行改革,强化“工学结合”的教学模式,专门设立电路分析课程的实验项目,比如可以以课程设计的方式来进行电路分析课程实践,给学生设置几个题目,让学生分组完成,这些项目应当偏重于应用型和演示型,这样能够比较有效地提高学生对于电路分析这门课程的学习热情。比如可以给学生设置白炽灯的安装和日光灯的安装的项目,那么学生通过连接电路分析、安装白炽灯或是日光灯,让灯泡发光,这个过程就能够让学生具有一定的成就感,有助于帮助学生提升学习电路分析的兴趣,之后要求学生测量灯泡两端的电压、电流等,并分析电压和电流之间的关系,这样的实验更加能够帮助学生加强思考和实践,将课本中比较抽象的知识具体化,帮助学生掌握知识,还能够比较有效地提升学生的动手操作能力。在实验过后,要求学生对实验进行总结,也可以比较有效地提升学生的思考能力。

三、结语

电路分析课程是一门工科专业的专业基础课程,学好电路分析,才能学好后续的专业课程,所以各个高职院校应当重视电路分析课程的改革。目前而言,电路分析课程的教学还存在一些问题,包括学生的基础比较弱、学习态度不端正、教学手段单一、教材建设不到位等问题,那么高职院校就应当加强教材的建设,使用“工学结合”的教学模式,将学习和动手结合起来,通过动手操作,帮助学生理解课程内容,从而更加积极主动地掌握电路分析课程的知识,借助“工学结合”模式的教学改革来大幅度提升课程的教学质量,从而提高高职院校的教学质量。

[1] 于歆杰,朱桂萍.“电路分析原理”课程教学改革的理念与实践[J].电气电子教学学报,2012(1):25.

[2] 王源,任时和.电路分析分析基础课程教学改革探索[J].新课程学习,2010(12):34.

[3] 武达亮.互动式教学法在“电路分析”课程仿真教学中的应用[J].实验技术与管理,2015(3):55.

[4] 朱桂萍,于歆杰.“电路分析原理”课程深度改革的实践探索[J].电气电子教学学报,2013(5):28.

G420

A

1672-1047(2017)05-0050-03

10.3969/j.issn.1672-1047.2017.05.15

* 收搞日期:2017-09-20

何建新,男,湖北英山人,副教授。研究方向:电子产品应用,高职教育教学。

[责任编辑:刘良瑞]

猜你喜欢

电路院校教材
电路的保护
教材精读
2020年部分在晋提前批招生院校录取统计表
2019年—2020年在晋招生部分第二批本科C类院校录取统计表
教材精读
教材精读
教材精读
解读电路
2019年成考院校招生简章审核对照表
巧用立创EDA软件和Altium Designer软件设计电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