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红色资源融入高校思政课育人教学实践探索

2017-03-09余维祥

黄冈职业技术学院学报 2017年5期
关键词:理论课红色育人

余维祥

(黄冈师范学院 马克思主义学院,湖北 黄冈438000)

红色资源融入高校思政课育人教学实践探索

余维祥

(黄冈师范学院 马克思主义学院,湖北 黄冈438000)

红色资源是我们党的一笔宝贵的精神财富,承载着中国共产党人在革命、建设和改革实践中凝结而成的光荣革命传统和优良作风的红色元素,携带着革命者为追求理想信念而百折不挠的红色基因,它是强筋壮骨的灵丹妙药,是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中国梦的精神支柱。高校要利用好思想政治理论课这块主阵地,把传承红色基因作为自己的重要任务,创新教学方式方法,将红色元素融进教材,融入课堂,把红色基因融进大学生血液之中。

红色资源;红色基因;育人教育;高校思政课

党的十八大以来,习近平同志在兰州军区、新疆军区、南京军区和井冈山等地视察工作时,多次强调要发扬红色资源优势,把红色基因一代代传下去。“红色基因是我们党在长期奋斗中淬炼的先进本质、思想路线、光荣传统和优良作风的总称。”[1]大学生是社会主义事业的建设者和接班人,是红色基因的主要传承者。高校思想政治理论课要将红色元素融进教材,融入课堂,把红色基因融入大学生血液之中。

一、红色资源融进思政课教材体系

中国共产党自成立以来,就投入到革命斗争的洪流之中。在艰难困苦的革命战争年代,党领导的革命队伍在反帝反封建的斗争中,留下了大量的革命遗址、遗迹、建筑物、纪念物等物质形态红色文化资源,以及红船精神、井冈山精神、长征精神、延安精神、抗战精神、西柏坡精神等弥足珍贵的精神财富。红色资源承载着中国共产党光荣革命传统的红色元素,携带着革命者为追求理想信念而百折不挠的红色基因,随着革命者的足迹所至,遍布大江南北,长城内外。如今,在祖国的每一个角落,都能找到战争岁月留下的红色印记;在青山绿水之间,都能看到后人为纪念革命先烈矗立起的座座丰碑。

红色文化资源是对大学生进行革命传统教育、理想信念教育和爱国主义教育的鲜活教材,是最有力量的实物见证。旧貌尚存的革命遗址、血迹斑斑的烈士遗物、催人泪下的红军故事、忠诚担当的革命情怀、视死如归的英雄壮举、毫不动摇的理想信念,无不让人心灵震撼。珍贵的红色资源需要一定的物质载体薪火相传,高校要充分利用本地红色文化资源,通过编写红色资源教材、资料等形式,将红色元素融入思想政治理论课教材体系一代代传承下去。近年来,坐落在红色文化资源富集区的地方高校已纷纷行动起来,他们深入革命老区,发掘红色文化资源蕴含的思想政治教育价值,将红色元素植入思想政治理论课教材体系之中。延安大学依托革命圣地延安独特的红色文化资源,编写了“《红色经典十五讲》、《延安时期红色经典导读》、《红色经典诵读作品赏析》等教材和教辅资料”[2]。南京晓庄学院“联系南京红色文化资源实际编写思想政治理论课校本教材,使南京红色文化进课堂,进教室,进学生头脑。”[3]井冈山大学编写了《井冈山精神与当代大学生》、《井冈山的红色传说》校本教材,在大一新生中开设必修课[4]。黄冈师范学院编写了《黄冈红色文化概论》,作为大学生必读书目。

当然,将红色元素融进思政课教材体系,并不只是编写几部教材或教辅资料那么简单,关键是要解决好红色资源与思想政治理论课教材内容的兼容问题。红色资源内容丰富,只有对这些资源进行科学分类,根据课程内容需要选取红色资源案例辅助教学,才能实现红色资源与教学环节的无缝对接。因此,在编写红色资源教材和教辅资料的时候,就要考虑到红色资源与思政课教材体系的对应关系,让学生在学习到某一理论时就能想起革命战争年代的某场战役、某次战斗、某个英雄人物、某段传奇故事。还要根据大学生的偏好,用事实说话,以道理服人。红色文化教材更要力求图文并茂,战争年代地图、实物图片、人物照片、战场照片,以及历史图片,都能使学生产生身临其境之感,进而引起他们的情感共鸣。

二、红色资源与思政课教学深度融合

红色基因的传承离不开高校思想政治理论课教学活动,离不开思政课教师的正确引导,因此,要调动思政课教师的积极性,创新教学形式,将红色元素渗入思想政治理论课教学实践中去。

红色资源承载着无数革命先烈为民族振兴而前赴后继的英雄壮举,记录了中国共产党人为人民解放而百折不挠的奋斗历程,蕴含着以爱国主义为核心的民族精神。一处处革命遗址遗迹,一件件革命战争遗物,一个个革命斗争故事,一首首红色经典歌曲,都传递着革命者的精神元素,携带着革命者的红色基因。思政课教师在课堂教学中,要根据教学内容需要,不失时机地将红色文化资源引入课堂,通过看红色电影电视、听革命传统报告,使大学生接触红色文化;通过大学生在课堂上讲红色故事、师生一道欣赏和演唱“经典红歌”,让大学生了解红色文化;通过开展红色文化主题征文、红色文化主题摄影绘画比赛,让大学生研究红色文化,接受红色文化。红色元素在思政课教学中的多角度渗透,实现了红色基因的历史传承,拉近了思想政治理论与历史和现实的距离。革命精神潜移默化地渗透到学生的心灵,红色基因在不知不觉中融入到青年人的血脉之中。

遍布全国的红色文化资源,为高校思想政治理论课开展实践教学活动提供了实践平台。高校思想政治理论课在课堂教学的同时,利用周末、节假日和寒暑假,分期分批地组织青年大学生参观革命遗址遗存、瞻仰革命纪念馆博物馆、祭扫烈士陵园陵墓,亲身经历,现场感受。观看革命先烈使用过的生活用具、武器刀枪,观看珍贵的历史图片、文件书信,聆听革命先烈可歌可泣的战斗故事和荡气回肠的英雄事迹,将青年大学生拉回到艰苦卓绝的革命战争岁月,感受革命先烈为追求理想而舍生忘死、无私奉献的献身精神,接受爱国主义、集体主义和革命传统教育。在烈士纪念碑、纪念塔下宣誓,对于青年大学生来说是一次灵魂的洗礼,增强了大学生的历史责任感和时代使命感,对于树立正确的世界观、人生观和价值观具有重要的意义。师生“重走红军路”、“重走长征路”、“重走挑粮小道”,让大学生亲身感受革命战争的艰难困苦和革命战士的坚定顽强,对于青年大学生磨炼意志,锻炼毅力,团结互助产生了积极的影响。高唱红色歌曲,吟诵红色歌谣,唤起大学生内心的爱国热情,激发青年学子继承先烈遗志,不忘初心,为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中国梦贡献自己的青春热血。

三、协同育人让红色基因融入青年的头脑和血液

传承红色基因,践行红色育人,如果单靠思想政治理论课教师的传授,效果是十分有限的,需要多方参与,营造氛围,形成合力,协同育人,方能使红色基因融入大学生的头脑和血液之中。

在校园文化中凸显红色元素。校园文化是以校园为空间,以学生为主体,教职员工广泛参与,以育人为导向,以精神文化、环境文化、行为文化和制度文化建设等为主要内容,以校园精神文明为主要特征的一种群体性文化现象。校园文化从实质上来讲是营造一种特有的人文环境和文化氛围,大学生既是剧中人又是观众,既是教育者又是受教育者。在校园文化中注入红色元素,无疑增加了红色基因的传承概率,拓展了红色元素的渗透空间,为思想政治理论课提供了红色育人的空间背景。以将帅、先烈的名字命名校园道路;在校园内树立革命英烈的雕像和专栏橱窗;成立红色文化研究学生社团;举办红色文化专题讲座和研讨会;建立红色文化展览馆;创作、演出红色文化剧目;在校报上开设红色文化栏目;开办红色育人校园网站等等,青年学生在如此浓烈的红色文化氛围中,感受着红色文化的熏陶。

依托“青马工程”培养红色基因传承骨干。“青年马克思主义者培养工程”的重点培养对象是大学生骨干、共青团干部和青年知识分子。实施“青年马克思主义者培养工程”,在广大青年中着力培养造就一大批用马克思主义中国化的最新成果武装的马克思主义者,使他们坚定跟党走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的理想信念。弘扬革命传统,传承红色基因,是“青马工程”的培训目标之一。要引导青年学生自觉学习老一辈无产阶级革命家信仰坚定,对党和人民无限忠诚,舍小家为大家,襟怀坦荡、心系群众,胸怀全局、勇于担当的高风亮节和革命精神;学习革命先烈为了国家和人民的利益,不怕艰难困苦,不怕流血牺牲,坚韧不拔,勇往直前的英雄气概,自觉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成为传承红色基因的骨干力量。

多方发力成就传承红色基因的良好文化生态。红色基因的传承需要一定的条件和环境,良好的环境能促使红色基因代代相传,反之则会造成基因的消失或突变。在诸多的影响因素中,社会环境和学校环境的影响最为直接。各级文化宣传部门、各类教育基地要把爱国主义教育示范基地作为开展革命传统教育、爱国主义教育的主要载体,积极开辟大学生社会实践的“绿色通道”,要充分利用重大历史事件、历史人物纪念日等有特殊意义的日子,组织大学生开展纪念活动,强化对红色文化的认同感。[5]高校要高度重视红色文化对加强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的重要作用,将其作为立德树人,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重要抓手,营造红色文化育人环境。近年来,井冈山大学创编了音乐舞蹈史诗《井冈山》,黄冈师范学院创编了音乐舞蹈史诗《红色薪传》,大学生在参与排练、演出活动中接受红色文化的滋养。华中师范大学、黄冈师范学院、信阳师范学院等高校引导本科生、研究生将红色文化作为学士和硕士论文选题。华中师范大学、延安大学、井冈山大学、黄冈师范学院、信阳师范学院、皖西学院等高校依托“红色文化”省级研究中心,开展红色文化研究,取得了可喜的研究成果。

[1]舒仁庆.让红色基因代代相传[N].学习时报,2016-10-13.

[2]韩琳,袁广斌.秉承革命传统,打造红色文化育人模式——延安大学立德树人工作的探索与实践[N].中国教育报,2016-05-23(8).

[3]陈红英.高校思政课教学中运用红色文化资源的实践研究[J].中国电力教育,2013(35):100.

[4]彭福华,徐光明.井冈山大学:红色资源多形式进教材进课堂进头脑[N].中国教育报,2014-12-09:(5).

[5]吴力斌,成宣熠,成佼.传承红色基因传播红色文化[N].中国旅游报,2016-06-30:(14).

On Teaching Practice of Red resources into Ideological and Political Course in Colleges and Universities

YU Weixiang
(Huanggang Normal University Huanggang 438000 Hubei)

The red resource is our party's precious spiritual wealth, carrying thered elements ofglorious revolutionary tradition and fine styles for Chinese Communist Party during the revolution, construction and reform practice, carrying the unswerving red genes for revolutionists to pursue their ideals and beliefs, which is the magic cure to strengthen tendons and bones and the spiritual pillar to realize the great rejuvenation dream for China. As colleges and universities, we should make good use ofthe main base ofideological and political theory course, taking the heritage of the red gene as our important task, innovating teaching methods, mixing the red elements into textbooks and into classrooms, putting the red gene into the bloodof college students.

Red resources;Red gene; Rducation; Ideological and political course in colleges and universities

G412

A

1672-1047(2017)05-0005-03

10.3969/j.issn.1672-1047.2017.05.02

* 收搞日期:2017-09-20

余维祥,男,安徽六安人,教授,硕士生导师。研究方向:马克思主义哲学。

[责任编辑:郭杏芳]

猜你喜欢

理论课红色育人
文化育人的多维审视
育人铸魂守初心 赓续前行谱新篇
家校社协同育人 共赢美好未来
红色是什么
红色在哪里?
追忆红色浪漫
新增本科院校思想政治理论课的创新
“721”人才培养模式与高校思政理论课改革
医学院校基础化学理论课教学改革初探
他们用“五招”育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