多种建模方法在医生工作满意度评价方案设计中的应用研究*
2017-03-09张利平唐云锋李望晨刘建明
张利平 唐云锋 李望晨△ 刘建明
在文献回顾和专家征询基础上,用Delphi法从4个满意维度,筛选26个医生工作满意度指标,经征询、研讨后计算主观权重,经数据分布计算客观权重,以组合权重体现指标差异。由线性求和法、TOPSIS法和灰色关联法建立集结模型,由物元分析法建立满意度评判模型。方法相关性有统计学意义,原理分析、使用条件及结果比较有借鉴价值。
多种建模方法在医生工作满意度评价方案设计中的应用研究*
张利平1,2,3唐云锋1,2,3李望晨1,2,3△刘建明1,2,3
目的 以医生工作满意度综合评价研究为视角,以多种方法探讨建模方案。方法 以Delphi法筛选指标,以AHP法和熵权法计算组合权重。以三种经典方法建模并比较差异,由验证物元分析法分析性能特点。结果 从四个维度细化指标并计算组合权重,传统方法适于群体科室相对排序,物元分析法适于单个科室独立评判和群体相对排序,结果相关性有统计学意义。结论 传统方法有代表性,物元分析法有新颖性。性能比较基础上对于类似研究也有参考意义。
医生工作满意度 综合评价 模型设计 比较研究
医生作为特殊职业群体,其工作满意度受复杂因素影响,如诊疗方案不确定、患者服务期望过高、医疗行业竞争待遇落差感、技术层次强负荷付出、工种科别间环境差异、事业晋升空间与发展前景等。医生满意度易对医疗工作效率和服务质量产生影响,由此开展管理者满意度评价研究有实际意义。以下从方法学研究问题入手,构建医生工作满意度测评指标体系,在方法学视角下设计多种建模方案并论证其适用性差异。
指标体系构建
在文献复习与专家访谈基础上初选并形成指标条目池,包括4个维度及35个隶属指标[1-3]。然后组织Delphi法征询专家意见,以便继续实施优化、补充和约简工作,删除无意义指标,替换或引入若干新指标。遴选专家32人将初选指标体系制成调查问卷发送专家审阅论证,充分发挥其理论分析、实践经验和主观认识作用,由Likert7级量表按重要性独立打分,删除或替换个别指标,适时变更指标名称或添加新意见。在经验基础上形成群决策结论更有效。第一轮征询以后再次集中反馈,经两轮次调研后增补、约简,最终修订意见渐趋一致,指标体系优化后包括26个二级指标。用层次分析法将指标内涵比较(专家主观意见取均值)填入判断矩阵,一致性检验后计算指标权重。从5个维度计算权重,指标体系和权重见下文。
指标体系应体现独立性、特异性、全面性、代表性和可操作性,将其制成测评量表并作信度、效度检验。以某市3所综合医院在岗医生为调查对象,尽量保证科室、年龄、职称和性别群体代表性,由Likert10级量表满意度自评后现场回收数据,发放问卷350份,有效回收率93.4%。经计算Cronbach′s α系数分别为0.912,0.876,0.882,0.904。接下来以结构方程模型(SEM)检验量表效度[4],4个维度作为潜变量,二级指标作为测量变量,计算维度与二级指标间因子载荷关系,借助AMOS软件实现。
实例验证
以某医院医生工作满意度综合评价算例为载体,将以上指标体系重新制定测评量表;以自评问卷收集测评数据,以多种方法探索建模方案流程并验证对于实际问题的适用性。
选择骨科、妇科、产科、神经外科、普外科、口腔科、儿科和中医科共8个科室(K1~K8)为对象,对各科室全体医生进行满意度测评,在量表中给出二级指标释义并解读测评标准,统一培训调查员指导医生客观作答,由测评数据计算每个指标均值,见表1。
各指标以Likert10级量表收取数据,有些指标如技术挑战c32、强度负荷c33、职业风险c43等均已同向赋值并转化为高优指标,指标分数越高说明工作满意度越高。
多种建模方案及评价
综合评价问题在医疗质量、绩效考核、满意度等卫生工作中常见,如加权求和法、TOPSIS法和灰色关联法等代表技术[5-7]。测评数据按指标集结合成后寻求科室间满意度相对位序,不须事先拟定优劣等级标准。近年来又出现物元分析法,需要预先设定划分等级,将所有指标与等级值关联后合成特征值。经典域等判定标准是关键环节,对单个科室实施建模过程,精确划分等级类别,不同于传统方法群体间相对排序方式。以下分别建模并进行比较。
1.线性求和法。n为科室数、m为指标数,数据组成满意度测评矩阵(xij)n×m。以科室Ki为例,所有指标加权求和为Zi=∑jwj,按Zi对所有科室从各种维度进行相对排序,见表2。
表1 满意度测评指标体系及数据资料
表2 8个科室加权总分及相对排序
表3 8个科室相对距离及相对排序
表4 8个科室综合关联度及相对排序
4.结果比较。三种集结方法建立模型,根据满意度测评数据计算“加权总分”、“相对距离”或“综合关联度”,分别制定相对排序依据。算法原理不同引起结果差异,由排序结果计算Spearman等级相关系数,发现彼此相关性有统计学意义,见表5。
表5 3种传统方法结果相关性分析
5.物元分析法。同样构建满意度测评数据矩阵(xij)n×m。设c1,c2,…,cm为指标,对其划分相同等级Nj,j=1,2,…。假设Xji=
Kj(xi)=ρ(xi,Xji)/(ρ(xi,Xpi)-ρ(xi,Xji)),xi∉Xji;Kj(xi)=-ρ(xi,Xji)/(bji-aji),xi∈Xji;其中ρ(xi,Xji)=|xi-(aji+bji)/2|-(bji-aji)/2;ρ(xi,Xpi)=|xi-(api+bpi)/2|-(bpi-api)/2。
满意度等级共有5个(“较差”,“合格”,“中等”,“良好”和“优秀”),鉴于所有指标均用10分制方式打分,现将指标经典域和节域规定为<0,6>,<6,7>,<7,8>,<8,9>和<9,10>。
以儿科为例,4个维度分别建立满意度模型,将测评数据单独纳入建模过程,给出等级评判标准(经典域),将数据先转化为等级关联系数后,再在同维度内将指标加权合成,计算合成儿科医生工作满意度等级关联度和特征值,见表6。
表6 在4个维度下综合关联度及特征值(以儿科为例)
特征值就是待判定精确等级值,可用于分析儿科医生的工作满意度,主观感知和关系支持维度下特征值为3.774、3.916,满意度处于良好偏下“4-”;工作回报和发展前途维度下特征值为3.444、3.260,满意度处于中等偏上“3+”。
物元分析法不仅可以从不同维度对某科室进行比较,也可以从同一维度进行科室间比较。以下围绕8个科室从4个维度分别建立满意度模型。同样,将测评数据转化为关联系数,继而加权合成关联度与特征值,将特征值用作决策依据。结果见表7。
表7 8个科室等级特征值及相对排序
将物元分析法与3种传统方法进行结果相关性分析,结果有统计学意义,见表8。
表8 物元分析与3种传统方法相关性分析
结论与讨论
在文献回顾和专家征询基础上,用Delphi法从4个满意维度,筛选26个医生工作满意度指标,经征询、研讨后计算主观权重,经数据分布计算客观权重,以组合权重体现指标差异。由线性求和法、TOPSIS法和灰色关联法建立集结模型,由物元分析法建立满意度评判模型。方法相关性有统计学意义,原理分析、使用条件及结果比较有借鉴价值。
传统方法适于大量对象指标合成及群体排序,建模方案须以群体对象参与为前提。物元分析法中经典域是须预设的标准,算法原理、使用条件和性能特点不同于传统方法,关联系数反映指标数据与等级间密切程度。应用时针对多个对象,须将其分别独立纳入评判过程,特征值也可用于群体间比较。评价者有必要从原理剖析适用性,解读结果并指导决策。
以上建模方法均有应用价值,实施条件及导向意义有差别。研究者应兼顾标准制定复杂性,经典域在指标类型或属性较复杂时需要专家论证成本,除外,还要考虑待评对象数目(单个或群集)、指标数据资料形式(等级或数值)、评价结果体现形式(排序或分类)等各种实际情况,从卫生工作实际问题出发,经方法论证和适度取舍后,科学设计建模方案。
从比较意义上,物元分析法有应用新颖性,传统方法有广泛代表性。如果有条件制定指标体系等级划分标准,并对给定对象实现等级评判分类,则选择物元分析法;如果只对指标体系进行无量纲化预处理,则以传统方法对多对象集结计算后完成相对排序或择优。
[1]高菲,赵雪,李皙睿,等.辽宁省医生工作满意度及其影响因素分析.中国医科大学学报,2013,42(9):847-849.
[2]王文星,马利,徐雅.医务人员工作满意度调查研究综述.医学与哲学,2014,35(4):34-35,42.
[3]魏裕涛,庞玉思,黄佳雷,等.广东省乡镇卫生院医务人员的工作满意度现状调查.中国卫生统计,2015,32(2):82-85.
[4]张宜民,冯学山.公立医疗机构医生工作满意度结构的验证性因素分析.中国卫生统计,2011,28(1):29-31.
[5]刘卉,邹波,卢光耀,等.应用模糊综合评价法评估医务人员工作满意度.中国卫生统计,2012,29(4):561-562.
[6]李望晨.医学综合评价设计合理性论证与适配对策研究.中国卫生经济,2014,33(2):66-68.
[7]李望晨.可拓关联分析法在医疗质量综合评价建模设计中的应用.中国卫生事业管理,2014,(9):652-653,658.
(责任编辑:郭海强)
*国家自然科学基金(7137318);教育部人文社科课题(15YJCZH087);山东统计科研项目(KT16230,KT16231);中华医学会医学教育项目(2016A-RW007);山东卫计委项目(2014WS0460)
1.潍坊医学院公共卫生与管理学院(261053)
2.“健康山东”重大社会风险预测与治理协同创新中心
3.山东省基层卫生发展研究中心
△通信作者:李望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