加快广州汽车产业转型升级的思考
2017-03-09
加快广州汽车产业转型升级的思考
◎叶珊瑚 韩永辉
在我国汽车产业整体增速放缓的背景下,广州汽车产业的转型升级和深入发展必须立足于合资合作为主、自主创新能力不足的现实。一方面深化合资合作,引导外资向全产业链发展;另一方面鼓励自主创新,实施差异化的新能源汽车技术发展路径,同时优化零整结构,走智能制造和精益制造之路,以实现广州汽车产业的快速、健康和可持续发展。
汽车产业转型;中国制造2025;产业战略与策略
当前,广州经济进入转型升级的关键时期,传统产业供给过剩,新兴产业、高新技术产业引擎动力明显不足,产业发展“青黄不接”,产业结构不合理的弊病日益凸显。新常态下,广州制造业结构亟须优化,发展方式亟须向创新驱动转变。中央提出的“中国制造2025”“供给侧结构性改革”等战略构想为广州制造业提升创新能力带来了新契机。2016年2月发布的《广州制造2025战略规划》提出,到2025年,广州制造业整体素质大幅提升,创新能力显著增强,两化融合迈上新台阶,质量效益名列国内前茅。其中,汽车产业是制造业的支柱产业,2015年广州汽车工业实现产值3930.79亿元,占广州工业总产值的19.76%,成为实现“广州制造2025”的重要载体和成败关键。
现状与问题
1.现状
自1998年广州标致重组以来,广州汽车产业高速发展。在产量上,2015年达到220.99万辆,占全国汽车产量的9.02%(见表)。
(1)在区域布局上,形成了东部、南部和北部三大板块组成的汽车产业集群。其中,东部板块由黄埔汽车产业园和增城新塘汽车产业园组成,形成了以广汽本田、本田中国和北汽(广州)等整车企业为龙头,以东本发动机、广州福耀玻璃、广州提爱思、广州电装、日立优喜雅、斯坦雷、昭和、德尔福、三叶和华德弹簧等汽车零部件企业为支撑的东部汽车产业集聚区;南部板块由南沙黄阁汽车城、番禺化龙汽车产业园两大产业基地组成,形成了以广汽丰田、广汽乘用车等整车企业为龙头,以广丰发动机、南沙电装和广汽物流等130多家汽车零部件企业为支撑的南部汽车产业集聚区;北部板块由花都汽车城和从化明珠工业园组成,形成了以东风日产、广汽日野和广汽比亚迪等整车企业为龙头,以康奈尔、今仙等180多家汽车零部件企业为支撑的北部汽车产业集聚区。
表2010-2015年广州汽车产量及国内占比单位:万辆,%
(2)在产业链上,形成了包含汽车研发、整车制造、零部件制造、商贸物流、汽车销售和服务、汽车金融和保险等相对完整的产业链。在产品上,汇集了丰田、本田和日产三大日系品牌,凯美瑞、汉兰达、雅阁、奥德赛和天籁等中高端产品,形成了以日系车型为主的产业聚集区域,同时,广汽自主品牌传祺系列车型产销量也在不断增长。
2.问题
总体上,广州已形成了“三大板块、七大基地”组成的汽车产业集群发展格局,汽车产业成为广州重要的支柱性产业。但是,也应该清醒地看到,广州汽车产业的后续发展还存在许多亟待解决的问题。
(1)研发投入尤其是新能源汽车研发投入增长缓慢,核心技术创新能力不足。广州汽车产业以合资合作为主,关键技术主要掌握在丰田、本田和日产等外资企业手中,自主创新能力不足,新能源汽车技术研发和推广步伐缓慢。
(2)零部件配套能力有待提高。核心零部件技术由跨国汽车企业和博世、德尔福、电装、爱信和提爱思等零部件企业巨头控制,本土汽车零部件企业不具备基础研发、系统开发的能力。
(3)人才培养机制落后,高端制造人才缺乏,精益制造不足。
对策建议
1.深化合资合作,引导外资向全产业链发展
广州汽车产业尤其是轿车产业,是从引进跨国汽车企业的资本和技术发展起来的,外商投资对广州汽车产业的发展和技术进步起到了至关重要的作用。广州汽车产业的合资合作从20世纪80年代广州标致项目开始至今已有30多年历史,形成了以丰田、本田和日产三大车型为主的产业发展格局。广汽本田、广汽丰田和东风日产等合资企业的产销量占广州汽车产业产销量的85%以上。
广州汽车产业的转型升级,必须基于广州汽车产业格局以合资合作为主的现实,优化外资利用水平,引导外资向全产业链发展,在新能源、新技术和产业转型升级等领域深化合资合作,加大外国先进汽车技术的“溢出效应”。一方面,实行差别化的鼓励政策,为新能源、新技术汽车合资合作项目提供用地、公共配套等政策倾斜,利用外资提升汽车产业的技术水平尤其是先导技术水平;另一方面,引导外商投资进入设计研发、汽车租赁、汽车金融、汽车保险、汽车互联网、汽车维修和二手车回收等汽车服务业领域,通过外资的先进技术和管理经验,促进汽车产业的转型升级,提升广州汽车的产业竞争力。
2.立足现实,选择差异化的新能源汽车发展路径
广州自主品牌汽车起步较晚,但发展速度较快,已基本具备了自主研发和自主创新的能力。目前,国内的主要汽车企业都将纯电动汽车作为技术研发重点。在合资企业中,丰田的混合动力汽车占据新能源汽车主流,无论从人才引进还是技术溢出效应方面,广州发展混合动力汽车都更有优势。此外,从世界新能源汽车销量来看,混合动力汽车占新能源汽车销量的70%以上。因此,起步较晚的广州新能源汽车技术创新应该基于自身特点和区域实际,选择差异化的混合动力汽车技术发展路径,迅速抢占新能源汽车消费市场。同时将纯电动汽车技术作为远期目标,先进行技术储备,待电池技术瓶颈突破后再进行产业化重点发展。
3.优化零整结构,实现零部件自主技术率先突破
广州的汽车零部件企业主要分布在南沙、番禺、增城、花都和从化等区域,核心零部件以跨国汽车企业和博世、德尔福、电装、麦格纳、江森和爱信等零部件企业巨头的合资企业或独资企业为主。本土零部件企业规模小、实力弱且集中度低,难以形成规模优势。整车企业与零部件配套厂商之间长期处于一种松散型的合作关系,导致国内零部件供应企业由于缺乏稳定性保障而在产品创新上缺乏投入动力,不利于产业整体水平的提升。
面对目前本土零部件企业众多、研发能力不足、规模小和集中度低的现状,广州汽车零部件企业亟须由区域内的重点汽车集团主导,以核心工序为中心,围绕关键零部件与核心总成,打破“零整”之间的界限,形成几家规模化、拥有核心竞争力的大型零部件集团,发挥整车企业和零部件企业之间的协同效应和规模效应,提高配套水平。广州处于改革开放的前沿,在电子信息、机械装备和橡胶石化等方面都具有明显的产业优势,有利于零部件配套体系技术、工艺的共享。广州应充分利用区域优势,借力日系零部件配套体系,以广汽集团传祺系列自主品牌为主导,在汽车电子控制系统、动力总成关键零部件、车身内外饰系统和底盘系统等零部件领域掌握一批关键技术和产品,实现零部件研发和生产的模块化、通用化和中性化,率先实现零部件自主技术突破。
4.促进产业融合,实现智能制造
近年来,新一代的电子和信息技术、新能源技术兴起,使新一代汽车集成了电驱动、机械、电子电路及信息等子系统,规模效应的发挥不再局限于产业内部,也扩展到产业之间,尤其是产业边界之间。根据汽车产业发展的趋势,广州应重点促进汽车产业与电池产业和信息技术产业之间的融合,实施平台共享战略,实现汽车的“智能制造”。
(1)促进汽车产业与电池产业的融合。近年来,电池技术发展迅速,而电力又是可持续的清洁能源,一旦电池技术取得突破性的进展,必将带来汽车技术的革命性进步,同时给汽车整体结构带来实质性的变化。通过兼并重组、技术联盟和战略合作的方式,促进汽车产业和电池产业的融合,实现技术优势的互补,发挥产业之间的规模效应,提高广州汽车产业的核心竞争力。
(2)促进汽车产业与信息技术产业的融合。广州应充分利用电子信息产业的区域优势,顺应汽车智能化、互联化的技术发展趋势,开展先导技术研究。
(3)实施汽车平台共享战略。汽车平台指多个不同车型的通用部件,同一平台具有相同的结构要素,如车桥、车架和悬挂等,它们可以在不同车型中通用。世界汽车产业平台战略经历了少平台、多平台再到平台精益化的过程,汽车平台柔性化逐渐成为趋势和主流。目前跨国集团普遍采取平台削减战略,全球前15个制造平台能够生产的汽车总量为1780万辆,占全球汽车总产量的30%。广州区域内经济效益较好的广汽丰田、广汽本田等企业,都是运用同一平台生产不同产品的典范。面对汽车产品同质化严重的现状,广州的自主品牌应该实行平台共享战略,发挥规模效应,实现由“粗放式”生产到“集约化”生产的转变。
5.加强工匠培养,走精益制造之路
(1)广州汽车产业核心竞争力的提高,不仅要加大产品技术的研发投入,更要加大制造技术和工艺的研发投入,并对制造过程进行持续改善。广州汽车产业以日系为主,日系汽车企业的“精益生产方式”尤为值得广州汽车产业特别是自主汽车产业参考和借鉴。汽车产业技术从总体上可划分为汽车产品技术和汽车制造技术两类,汽车产业的竞争力和产品质量密切相关,而产品质量的保证除了技术先进性以外,还需要通过制造过程来实现。无论是日系的丰田还是德系的大众等世界一流汽车企业,其核心竞争力除了来源于产品技术先进性以外,还要依靠“精益生产方式”“精益制造”等制造技术和工艺水平来保证。
(2)汽车产业的转型升级和技术进步需要通过提高人力资本水平来实现。在人才培养方面,广州目前设置汽车专业的高等院校主要有华南理工大学、广东工业大学等,但培养方式仍相对落后,专业知识与实践脱节,实操能力差,能够提供给高校人才进行研发实践的机会也十分有限。广州汽车产业的转型升级亟须加强产学研之间的合作,在汽车企业与高校之间形成纽带,建立一套系统完善的汽车产业人才培养、输送体系,实现汽车产业人力资本水平的不断提升。同时增加职业学校和技工学校的投入,培养大量具有“工匠精神”的高级技工。
★本文系广州市哲学社会科学发展“十三五”规划课题《广州制造2025思路与对策研究:基于“一带一路”产能合作的视角》(编号:2016GZYB04)的阶段性成果。
(作者单位:叶珊瑚,广州汽车集团股份有限公司;韩永辉,广东外语外贸大学广东国际战略研究院)
编辑:马振东
F407
A
10.13561/j.cnki.zggqgl.2017.03.01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