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高职院校专业管理机制研究

2017-03-09袁潇高松

高教探索 2017年1期
关键词:高职院校机制

袁潇+高松

摘要:我国的高职院校专业管理是从20世纪80年代以后开始的,经历了从属于本科高校专业管理、独立管理到规范化、制度化管理的进程。当前,高职院校专业建设面临着专业结构与产业结构匹配度低、专业建设同质化倾向明显、专业设置社会认同度低、专业衔接机制尚未建立等问题。高职院校专业管理机制的构建既需要教育部、国家行业主管部门、行业组织、省级教育行政部门等外部支持体系发挥联动作用,也需要高职院校发挥主体作用,建立畅通的信息渠道,设立学校专业管理的内部机构,形成设置与调整专业的规范流程,做好专业建设规划,构建内外结合的高职院校专业管理机制。

关键词:高职院校;专业管理;机制

《教育大辞典》认为,专业是指高等教育培养学生的各个专门领域,根据社会分工、学科分类、科学技术和文化发展状况及经济建设与社会发展需要进行划分。[1]专业既是高校根据学科分类和社会职业分工进行专门化教学的基本单位,同时也是学生学习的范围与就业的领域。专业管理则是对高校这一基本教学单位与专门化知识领域的管理模式,专业管理涉及到专业设置规划、人才培养模式改革、招生与就业等高职院校最核心的命题。专业管理是否完善直接影响到高职院校的生存与发展,对高职院校专业管理机制的研究具有较强的理论与实践意义。

一、高职院校专业管理的发展历程

我国的高职院校专业管理是从20世纪80年代以后开始的。1949年以前我国的高等学校不设专业,只设系和科,从1952年才开始普遍设置专业。20世纪60年代原国家计划委员会和原国家教育委员会修订了《高等学校专业目录》,共列专业432个。改革开放以后,原国家教委于1987年再一次修订了《高等学校专业目录》,专业数增加到651个,解决了十年文革所造成的专业设置混乱的局面,专业名称和专业内涵得到整理和规范。1980年,我国第一所真正意义上的高职院校天津职业大学的创办,具有划时代的意义。此后我国的高等职业教育逐步发展起来,但在相当长一段时间内,由于高等职业教育办学定位的模糊性,高职院校的专业设置被视作本科院校的“压缩饼干”[2],其专业管理从属于本科高校专业管理,没有体现出职业教育的特色和发展规律。1993年,原国家教委重新颁布了《普通高等学校专业目录》,将高校的专业设置调整至504个。1998年再一次进行了修订,专业数调整为249个,消减幅度超过50%。

从21世纪初开始,随着《职业教育法》的颁布,我国的高职专业管理开始受到重视并逐渐与本科高校相分离,成为高职院校研究与管理的重要领域。2000年,教育部在广泛征求多方意见的基础上,制定了《教育部关于加强高职高专教育人才培养工作的意见》,提出高职高专应“针对地区、行业经济和社会发展的需要,按照技术领域和职业岗位(群)的实际要求设置和调整专业”。2004年,教育部为了更加规范高职高专院校的专业目录,印发了《普通高等学校高职高专教育指导性专业目录(试行)》,对高职高专的专业目录在基本框架、专业体系、专业简介等方面进行了全面修订。这个目录将高职高专的专业分为农林牧渔、交通运输、生化与药品等19个大类,下设78个二级类,共532种专业。同年教育部印发了《普通高等学校高职高专教育专业设置管理办法(试行)》,这两个文件也成为新时期指导高职高专院校调整专业目录,制定培养方案、组织教育教学、进行招生就业、进行教育统计和人才预测等工作的重要依据。2006年教育部《关于全面提高高等职业教育教学质量的若干意见》是高职院校专业建设发展史上具有里程碑意义的政策文件。这个文件提出高职院校以就业为导向,“鼓励地方和学校共同努力,形成国家、地方、学校三级重点专业建设体系,发挥行业企业和专业教学指导委员会的作用,加强专业教学标准建设”。2009年《教育部关于加快高等职业教育改革 促进高等职业院校毕业生就业的通知》指出高等职业教育要贴近当前产业转型、调整和企业人力资源需求变化,有针对性地灵活调整专业设置,优化高职院校专业结构,适应就业市场要求。此后,教育部每年一季度为高职院校提供一次针对促进毕业生就业的专业调整备案服务。

2010年以后,由于高职院校专业管理的重要性与复杂性,国家越来越重视高职专业的建设与管理,高职院校专业管理逐渐过渡到规范化与制度化阶段。2010年,教育部高教司针对高职院校专业设置与社会需求脱节的矛盾,发布了《教育部关于推进高等职业教育改革发展的若干意见》,这一文件指出“改革高等职业教育专业设置管理办法,完善各地自主设置、国家备案、信息公开的管理机制”。2011年9月,教育部印发《关于推进高等职业教育改革创新引领职业教育科学发展的若干意见》,提出“改革专业设置管理办法,完善学校自主设置、地方统筹、行业指导、国家备案、信息公开的专业管理机制”。2013年6月,教育部为了适应新形势下经济发展方式转变和产业结构调整对高等职业教育人才培养提出的新要求,下发了关于开展《高等职业学校专业目录》修订工作的通知,旨在进一步优化高职院校的专业结构、层次和类型结构。[3]经过两年的不断修正与反复论证,2015年教育部印发了《普通高等学校高等职业教育(专科)专业设置管理办法》(以下简称《专业管理办法》)和《普通高等学校高等职业教育(专科)专业目录(2015年)》(以下简称《专业目录》)。2015年的专业目录与2004年的专业目录相比,一是目錄结构由原来的“专业大类-专业类-专业代码-专业名称”调整为“专业大类-专业类-专业代码-专业名称-专业方向举例-主要对应职业类别-衔接中职专业举例-接续本科专业举例”;二是专业大类数量维持原来的19个不变,专业类由原来的78个调整增加到99个;三是专业设置方面,专业总数由原来的1170个调减到747个,同时还首次列举了764个专业方向,更加适应现代产业发展的新要求、更加符合高职教育人才培养目标。随着教育部对高职院校专业目录与专业管理办法的多次修订,以及多个政策文本中对高职院校构建专业管理机制的强调与重申,高职院校专业管理越来越受到重视。

二、当前高职院校专业建设面临的问题

“国家示范性高等职业院校建设计划”实施以后,示范高职院校可以根据社会发展需要灵活设置专业。随着国家对高职教育专业管理政策的不断完善,高职院校重视专业建设的氛围逐渐形成,以专业建设为核心、以品牌专业建设为龙头的高职专业建设机制也逐步发展起来,极大促进了高职院校专业建设水平。但高职院校专业管理在我国起步较晚,专业结构、专业设置、专业认同度、专业衔接等一些专业建设的理论和实践问题正处于探索之中,高职院校专业建设仍然面临着许多需要解决的问题。

(一)高职院校专业结构与产业结构匹配度低

当前我国高职院校专业结构与产业结构调整匹配度较低。专业结构是高职院校最基本的教学建设单元,体现着一所高职学校在专业层面的顶层设计理念,高职院校专业结构包括专业设立、专业调整和专业优化三个方面。目前,高职院校的专业设置和调整主要以人才市场的反馈信息为依据,这虽然反映了用人单位对专业结构的需求,但并不能完全把握产业结构条件下社会经济发展和产业变动的未来趋势,属于经验性操作,直接导致了“求职难”与“招聘难”并存的现象。[4]以2014年广东省高职院校专业设置与产业结构对接现状为例,广东省第一产业人口占比22.36%,广东省高职院校在第一产业专业设置占比为2.48%;第二产业人口占比41.41%,第二产业专业设置占比为33.67%;第三产业人口占比36.23%,第三产业专业设置占比为63.85%,这说明广东省高职院校专业与产业结构调整存在一定的不一致性。[5]专业设置重复率高、专业设置与产业结构适应性差、专业设置与产业结构调整升级成弱性相关已成为高职院校专业设置与产业结构对接存在的三个较突出的问题。

(二)高职院校专业建设同质化倾向明显

专业建设是高职院校内涵建设的核心,是学校办学特色的集中体现,是支撑学校发展的基石。高职院校专业建设同质化倾向表现为区域内专业点分布、专业培养目标、专业课程体系设置、专业培养模式等日益趋同。很多国家的高等教育都经历过同质化发展的快速扩张阶段,专业设置的盲目趋同是导致毕业生“结构性失业”的主要原因。目前,大多数高职院校的专业设置缺乏全局规划性,盲目“跟风”办所谓的“热门专业”,导致高职院校间开办的专业重复,校际之间界限淡化,行业特色、区域特色不明显,造成高等教育资源的浪费。一项针对全国70所示范性高职院校的调研结果显示,制造业、电子类、财经类、土建类等专业的布点数在300个以上,占布点总数的59.49%。这四类专业几乎每所高职院校都会开设,造成毕业生扎堆过剩,使人才培养数量远远超过同期社会需求。以江西省为例,超过九成的高职院校开设了计算机专业,在江西省55所高职院校中,开设“计算机应用技术”相关专业院校有50所,占比超过90%;“电子商务”45所,占比约82%。[6]高职院校专业设置同质化倾向严重的问题,已成为高职教育发展的“拦路虎”。

(三)高职院校专业设置社会认同度低

高职院校专业设置的社会认同度主要体现在公众、高职教育利益相关者对其专业设置社会存在与价值创造的认可程度,同时在教育选择、舆论评价和行为导向等方面保持心理认可和理性接受的态度。高职院校专业设置认同度主要取决于两个因素:一是教育市场的供给,二是劳动力市场的选择。一方面,高职院校的生源危机有逐年增加的趋势,其中,新生退学的现象普遍存在。麦可思研究院的最新研究数据表明,专业认同度低成为高职院校新生退学的主要原因。而在高职新生对专业不认同的原因统计分析中,“所选专业与兴趣不符”占36%,“专业不符合自己的职业期待”占36%,“专业就业前景不好”占16%(图1)。其次,高职院校毕业生就业市场整体上呈现出低端和大众型的特点。[7]有学者以浙江省某高职2010 届毕业生为样本的调查和实证研究表明,专业认同度与就业满意度具有正相关关系。[8]高职毕业生就业对口率虽然与学生的主观意愿相关,同时与专业设置是否适合社会需求密切相关。

(四)高职院校专业衔接机制尚未建立

高职院校专业衔接机制是指高职职业教育和中等职业教育、普通高中教育、应用技术本科教育在专业培养目标、专业设置、教学过程等方面的有效衔接机制,促使不同层次的职业教育形成对接紧密、动态调整、特色鲜明的专业课程体系。《国务院关于加快发展现代职业教育的决定》和《关于引导部分地方普通本科高校向应用型转变的指导意见》均提出建立高等职业教育与普通高中教育、中等职业教育、应用技术本科教育的衔接机制,其中专业衔接机制的建立是不同层次的职业教育贯通培养的基础。当前,我国高职专业的衔接问题矛盾比较突出,基于社会分工和岗位设置的高职专业与基于学科体系和学术发展为基点的本科甚至研究生专业难以对接。目前大部分省市的中等职业学校、高等职业院校和应用技术本科高校培养目标不能有效衔接,缺乏不同层次的职业教育统筹设计的人才培养方案,课程设置重复、脱节、断层现象严重,课程体系不能有效衔接贯通,这些都导致职业教育系统化培养人才的通道受阻。

三、高职院校专业管理机制推进的政策与实践建议

针对当前高职院校专业管理中存在的问题,需要从外部管理机制和内部运行机制两个层面解决。高职院校专业管理机制的构建一方面需要构建以省级教育行政部门为主体,教育部、国家行业主管部门、行业组织等外部支持體系发挥联动作用的外部管理体系,优化资源配置和专业结构避免专业盲目设置和重复建设;另一方面需要高职院校自身发挥主体作用,构建畅通的信息渠道,设立学校专业管理委员会,形成科学的专业设置与调整的规范流程,根据区域产业发展情况和学校办学实际情况做好专业建设规划,构建高职院校专业管理机制的内部运行机制。

(一)构建高职院校专业管理机制的外部支持体系

高职院校专业管理机制的构建,离不开教育部、国家行业主管部门、行业组织、省级教育行政部门等外部利益相关者的参与和支持,通过构建高职院校外部支持体系才能确保高职院校专业的健康发展(图2)。

首先,教育部负责制定、修订和发布高等职业教育专业目录,宏观管理和指导全国高职院校的专业设置。专业目录是高职院校设置与调整专业、实施人才培养、组织招生、指导就业的基本依据,是教育行政部门规划高职专业布局、安排招生计划、进行教育统计和人才预测等工作的主要依据,也是学生选择就读高职专业、社会用人单位选用高职院校毕业生的重要参考。对于发展成熟、专业布点较广、就业面向明确的专业应保留;对于专业内涵相近、核心课程基本相同或专业口径太窄的专业应合并;对于不符合高职院校培养定位、相对应的产业为淘汰类、限制类的产业,且专业布点较少、招生规模过小的专业应考虑隔年招生或逐步取消;而对于适应产业转型升级、产业链延伸交叉、新兴职业与技术进步需要的专业要增设。同时,教育部需要负责委托、协调国家行业主管部门、行业组织定期发布行业人才需求以及高职院校专业设置指导建议等信息,加强高职院校专业设置的宏观管理。

其次,受教育部委托,国家行业主管部门、行业组织负责对本行业领域相关高职专业设置进行指导。国家行业主管部门、行业组织是连接职业教育与产业的桥梁和纽带,强化行业指导是职业教育提升服务能力的重要保证。国家行业主管部门、行业组织要依靠行业相关专业优势,整合行业内职业教育资源,定期发布行业人才需求以及高职专业设置指导建议等,也可对高职院校增补专业提出建议。要充分发挥行业职业教育教学指导委员会(简称行指委)的作用。行指委是行业主管部门、行业组织牵头组建的职业教育专家组织,是促进职业教育与产业结合的重要力量。行指委通过分析研究国家经济建设、科技进步和社会发展,特别是经济发展方式转变和产业结构调整升级对本行业职业岗位变化和人才需求的影响,对高职院校专业设置和调整提出建议。

最后,省级教育行政部门负责本行政区域内高职院校专业设置的统筹管理。省级教育行政部门应建立健全本行政区域内高职院校专业设置的预警和动态调整机制,把招生计划、新生报到率、生均经费投入、办学情况评价结果、就业率等作为高职院校优化专业布局、调整专业结构的基本依据。省级教育行政部门可以设立由行业、企业、学校等专家组成的省级高职教育专业管理委员会,省级专业管理委员会应对本地区高职专业设置情况加强指导和监督,定期对高职专业办学情况进行评估。对于办学条件严重不足、教学质量低下、就业率连续2年低于60%、对口就业率连续2年低于50%的专业,省级教育行政部门应及时督促学校进行整改,采取调减、暂停招生等措施;情节严重的,应责令撤销该专业点。省级教育行政部门应根据《专业管理办法》的要求,制订本地区高职院校专业设置管理实施条例或细则,加强对高职院校专业管理的制度化管理。2015年,广东省教育厅为贯彻落实《广东省人民政府关于创建现代职业教育综合改革试点省的意见》,颁发了《关于实施广东省高等职业教育品牌专业建设计划的通知》,于2016年开始实施广东省高职品牌专业建设计划,加强对区域内高职专业的管理和指导。同时,广东省教育厅开始探索不同层次的职业教育贯通培养的专业衔接机制,尝试建立中等职业学校、高等职业院校和应用技术本科高校联合培养的相关机制。

(二)构建高职院校专业管理机制的内部运行机制

与2004年的《普通高等学校高职高专教育指导性专业目录(试行)》相比,2015年的《普通高等学校高等职业教育(专科)专业设置管理办法》进一步扩大了高职高专院校在专业管理方面的自主权,从2004年的“高等学校可在核定的专业类中自主设置和调整目录内专业”变为“高校依照相关规定要求自主设置和调整高职专业”。高职院校作为专业管理的主体,应依照《专业目录》和《专业管理办法》相关规定要求自主设置和调整高职专业,构建专业管理的内部运行机制。高职院校只有建立畅通的信息渠道、设立学校专业管理的内部机构、形成设置与调整专业的规范流程,做好专业建设规划工作,构建起内部专业管理运行机制,才能最大限度地提高办学效益。

企业、用人单位的需求信息是高职院校专业设置和调整的前提和基础,也是高职院校专业管理机制构建的重要一环。高职院校通过招生就业部门搜集市场人才需求信息,通过邀请有关行业、企业、用人单位、学生和家长代表等召开人才交流会,了解企业、用人单位的需求情况。通过学生企业实习信息的反馈和兼职教师企业实践来捕捉市场信息,通过劳动部门和地方教育行政部门提供的咨询服务,掌握市场就业的方向和数量。同时高职院校针对市场进行调研,包括区域经济和社会发展情况、地区劳动力市场的发展和需求情况、学生择业兴趣和意愿、地方政府和行业对职业教育的政策等。

高职院校应设立学校专业管理委员会,各个学院也设立专业管理分会。学校专业管理委员会是高职院校专业管理的有效组织形式,成员应由学校专业带头人、专业骨干教师、企业和用人单位代表、行业专家、优秀毕业生代表等人员组成。专业管理委员会的负责人应由专业带头人或企业、行业协会的权威专家担任,他们对本专业的国内外发展动态、专业规模和结构、学生就业现状、社会对该专业的市场需求等十分清楚,而这些正是学校专业改革与发展的重要指标。专业管理委员会的职责应包括根据地区经济发展和学校办学定位制定本专业的培养目标、规模结构、专业发展规划、专业设置和调整的办法,为毕业生提供就业指导和就业信息,推荐本专业毕业生就业等。深圳职业技术学院早在20世纪90年代就设置了学校专业管理委员会,并制定了《深圳高等职业技术学院专业管理委员会章程》,规定了学校专业管理委员会的人员构成和职责等。[9]在专业管理委员会的建设中,高职院校应密切联系中职学校、应用技术本科高校以及省级专业管理委员会,确保学校专业建设的连贯性与整体性。

高职院校应形成科学的专业设置与调整的规范流程(图3)。首先是由二级学院根据学院专业发展规划,参照教育部出台的《专业目录》和《专业管理办法》提出新专业设置方案,二级学院对新专业在人才培养目标、专业人才需求、可行性方面做出论证并提交申请表至学校专业管理委员会。学校专业管理委员会的专家對新专业的设置进行论证,报校务委员会审批,报上级教育行政部门批准或备案。当学校专业管理委员会、校务委员会或上级教育行政部门认为新专业的设置论证不够充分、办学条件不够完善、可行性存在疑问等,不通过新专业的申请时,则需返回二级学院重新提交新专业设置方案。高职院校根据上级教育行政部门的意见自主设置专业再进行调整。在调整专业时,应将学校办学条件、教学管理质量、连续三年就业率等重要指标作为专业预警、优化或退出的重要指标。同时,高职院校应围绕学校专业设置和调整的流程设计开发专业管理信息系统,信息系统应包括专业的基本数据采集、专业连续三年就业率、多元主体对专业的定性与定量评价、数据汇总处理等,使专业管理呈现科学化与规范化的态势。

高职院校应做好专业建设规划工作,根据区域产业发展情况和学校实际办学情况设置和调整专业,优化资源配置和专业结构,避免专业盲目设置和重复建设。高职院校专业规划包括制定专业人才培养目标、确定专业招生规模,使其与区域经济产业的布局及人才需求相匹配;设置和调整主干专业也必须与新兴产业的调整及用人需求相匹配。高职院校专业建设的策略应以短补长,要积极推广国家示范高职院校构建特色专业群的经验[10],长线专业与短线专业结合发展;以宽为主,宽口径专业与窄口径专业并存;滚动发展,主干专业与辐射专业贯通;多元结合,学历专业与专业培训互补[11]。高职院校应根据区域经济社会发展实际需求和学校办学定位、办学条件等,定期对高职专业设置情况进行审议,加强对所开设高职专业的评估、监督和信息公开,出现了预警的专业应调减该专业招生计划或停止招生,并对该专业点进行整改。

专业管理是高职院校实现教育目标的重要基础和前提。从本质上看,高职院校设置和调整专业的过程,是调整学校与社会关系的过程。一个专业之所以成为专业,从学科角度看,是因为这个专业有着与其他专业不同的学科知识结构;从职业属性看,是因为这个专业有着与其他职业不同的工作性质。探讨建立高职院校专业管理机制,研究推进高职院校专业管理机制构建的内外支持条件,具有较强的理论与现实意义。高职院校专业管理既需要教育行政部门发挥政策统筹协调、宏观调控的指导作用,又需要高职院校根据区域产业发展、社会需求和自身办学定位,不断优化专业结构体系。高职院校应以《专业目录》、《专业管理办法》为参考,根据当地产业结构现状和学生就业情况,作出前瞻性的预测,自主设置和调整专业,打造品牌专业,聚集更多的优质教育资源形成鲜明的办学特色。

参考文献:

[1]顾明远.教育大辞典(第2卷)[Z].上海:上海教育出版社,1991:26.

[2]周建松.高等職业教育专业建设理论与探索[M].杭州:浙江大学出版社,2010:8.

[3]教育部.教育部关于开展《高等职业学校专业目录》修订工作的通知[EB/OL].[2013-06-19].http://www.moe.edu.cn/publicfiles/business/htmlfiles/moe/s5972/201306/xxgk_153285.html.

[4]韩加国,马永良,何树贵.高职专业建设与产业结构的动态适应[J].教育研究,2012(6):93-94.

[5]陶红,廖慧琴.广东省高职院校专业设置与产业结构对接研究[J].职教论坛,2016(18):40-44.

[6]刘斐.江西高职院校专业设置低水平同质化影响人才培养[N].江西日报,2015-07-21.

[7]郭建如,邓峰.高职教育培养模式变革、就业市场变化与毕业生就业概率分析[J].高等教育研究,2013(10):57-63.

[8]张志乔.高职学生专业认同度与就业满意度关系探讨[J].中国高教研究,2012(6):98-101.

[9]沈耀泉.论高职院校专业管理委员会的建设及发展[J].深圳职业技术学院学报,2002(3):80-85.

[10]胡拥军.论高职院校专业结构动态调整机制的建立——基于湖南九所国家示范高职院系的研究[J].高教探索,2016(2):76-80.

[11]姜大源.职业教育学研究新论[M].北京:教育科学出版社,2007:108-109.

猜你喜欢

高职院校机制
构建“不敢腐、不能腐、不想腐”机制的思考
自制力是一种很好的筛选机制
定向培养 还需完善安置机制
“一带一路”战略与盐城高职院校学生职业生涯规划的思考
浅析红色文化与高职院校思想政治教育工作
高职院校创新创业教育初探
全球化背景下高职院校韩语专业毕业生就业现状分析
多元智能理论视角下高职院校体育课程评价体系的研究
浅谈财务管理存在的问题及完善措施
破除旧机制要分步推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