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广州市珠江南岸历史城区空间格局保护研究
——以海珠区南华西街为例

2017-03-081.张2.乔

环球市场 2017年36期
关键词:行商珠江格局

1.张 擎 2.乔 硕

1.广州市城市规划勘测设计研究院 2.广州市市政工程设计研究总院

1、背景概况

学术意义上的历史城区指“历史范围清晰、格局和风貌保存较为完整的需要保护控制的区域”[1],《广州市历史文化名城保护规划》确定了由环市路、东濠涌、南田路、江湾路、珠江等边界围合而成的历史城区范围。

1.1 历史城区空间格局保护意义

传统空间格局作为历史文化名城主体结构,是历史城区中各类历史要素得以保护和存在的基础。通过将历史文化遗产以城市特有的历史空间格局系统整合起来,可以使分散式、孤立式的局部历史文物保护统一在有序的体系下[2]。

历史城区作为一个整体形象,不是孤立存在的片段,而应体现出整体历史格局的特色;在现阶段加速发展的城市化进程中,对历史城区空间格局的保护需强调能够更加合理谨慎的处理历史城区传统空间格局与城市更新之间的关系,延续原有城市文化特色与空间肌理。因此,在保护更新工作中,应深入分析和认识历史城区的精髓,紧紧把握其历史格局特点[2]。

1.2 南华西街历史文化街区概况

南华西街历史文化街区位于广州市珠江南岸的海珠区,是区内历史文化遗产最为集中、历史空间格局保存最为完好的区域之一,该街区囊括南华西路、同福西路、洪德路北段等传统骑楼街,且拥有类型众多的不可移动文化遗产和历史环境要素,饱含地区历史文脉的漱珠涌自南向北穿越街区注入珠江。作者从南华西街历史文化街区的文化特色、空间发展脉络入手,对广州市珠江南岸历史城区空间格局发展与保护进行了深入的研究。

2、珠江南岸历史城区空间格局发展脉络与特色

2.1 整体空间格局发展脉络

(1)因水而生——珠江南岸岸线与水系变迁的缩影

6000多年前,珠江南岸地区大部分被海水浸及,仅有今宝岗附近的岗地露出水面,经过历代演变的海相沉积,陆地面积逐步扩大。

宋元时期,随着珠江的淤积与扩展,珠江南岸地区开始出现大片荒地、水塘、沼地和河涌,逐渐引来移民积聚和繁衍。随着农业的发展,村庄开始增多,岭南水乡传统聚落逐步形成。

明清时期,随着珠江河道的进一步缩窄,加之珠江南岸地区水系丰富,船只来往日趋便利,珠江南岸开始出现大量盐埠码头和仓库,带动了珠江南岸地区的城镇建设。

解放后,人民政府在白鹅潭边的洲头咀一带修筑了内港并在珠江南岸修筑滨江路后,陆地开始有显著的扩展,最终形成今日的岸线格局。

(2)因水而兴——珠江南岸地区水城共生关系的重要片段

明清时期珠江河道进一步缩窄,漱珠涌等河涌从重要的水运通道,逐渐发展为繁华市井生活的集中地段。清代中期开始,漱珠涌对本地区的街区空间格局形成起到了重要的作用。康熙年间粤海关的设立及乾隆年间的“一口通商”政策促成了外商云集广州、珠江北岸十三行商业发展一枝独秀的繁荣,以潘振承、伍秉镛兄弟为代表的十三行富商开始在漱珠涌周边置地营造私园,使其逐渐成为兴宅乐土。此外,漱珠涌还被划为当时少有的对外开放旅游区,这种特殊的环境进一步带旺了河涌沿线的商业发展。

1928年民国政府拆除南岸大街、龙溪西约、龙溪中约等街巷,南华西路、洪德路、同福西路三条骑楼街也在同时期建成。同一时期,众多华侨聚资回国,兴办实业,纷纷在栖栅南街、溪峡街及乌龙岗(今龙骧大街)一带建设花园洋房,使得南华西周边地区成为广州最早的豪宅区之一。

建国以后,随着城市化的发展,漱珠涌污染日趋严重。60年代末,整条涌被覆盖改造成为地下暗渠,长期作为珠江南岸地区繁华见证的漱珠涌慢慢淡出了人们的视线,只有河涌脉络在街区形态中隐约可见。

漱珠涌形态在现状街巷机理中的延续

2.2 历史文化价值与特色

(1)珠江南岸地区不可移动文化遗产集中地

广州珠江南岸历史城区中不可移动文化遗产以南华西街历史文化街区内保存为密集,且遗产类型最为丰富,主要包括以海幢寺为代表的寺观园林;以叶家大院、潘氏大院为代表的行商园宅;以南达堂、同寅医院旧址为代表的民国骑楼建筑;分布于栖峡新街、敬和里一带清末传统民居以及分布于栖栅南街、伍家祠道一带的民国花园洋房。

南华西街周边不可移动文化遗产分布图

(2)清代广州十三行繁荣发展的有力佐证

1)十三行行商园宅的集中地。以潘氏花园和伍氏花园为代表的行商花园大多以自然山水为摹写对象,在造园中注重曲折的空间变化,强调掇山理水的传统技巧[3],具有典型的中国风格,以小见大,且寓意深刻。

2)清代广州珠江南岸地区涉外交往的重要场所。行商园林作为中外官员接触、外交谈判的场所,体现了清政府依靠行商开展对外贸易活动的一个侧面情景。与私园自娱自赏不同,行商花园因为承担了西方商人“闲游散解”的功能,在继承传统园艺的同时,强化了游览与休憩的功能,并在空间布局上表现出一定的公共性[3]。

(3)珠江南岸多样化空间组织模式的集中体现

1)清代的行商宅邸。清代以潘氏和伍氏家族为代表的十三行富商在珠江南岸地区修建的大量宅第园林。由于当时珠江南岸地区用地较北岸宽裕,行商园林宅第占地规模均较大,且成组布置。

2)清末民初的以大屋、竹筒屋为代表的传统居住区。珠江南岸地区的传统居住区建筑以大屋、竹筒屋为代表,建筑布局方式具有典型的岭南特色,多以梳式街道系统进行空间组织。

3)民国时期洋房住宅区。花园别墅住宅区主要分布于栖栅南街、伍家祠道及龙骧大街一带,多为归国华侨所居住。建筑以西方古典形式为主,面积较大,平面布局多不规整,灵活多样,前后有庭园。

4)民国时期骑楼街。南华路、同福路、洪德路三条骑楼街是华南地区近代城市建设智慧的集中体现,即可以挡避风雨侵袭、炎阳照射,又与广州商业氛围契合,营造出沿街的商业空间,并形成连续的道路界面。(见表1)

表1 珠江南岸历史城区传统空间组织模式一览表(表格来源:作者自绘)

3、保护思路与方法

3.1 关注重点

街区保护响应《雅典宪章》、《关于建筑遗产的欧洲宪章》、《马丘比丘宪章》、《华盛顿宪章》等保护整体历史环境的国际性宪章精神,将关注重点从单一、个体的历史建筑保护向历史环境整体保护转变。对于历史环境的保护,一方面反映在保护对象的扩展方面,同时还反映在对历史环境保护的物质价值的认识以及对历史环境在精神、文化方面的价值的理解和评价上。

历史景观是城市特色的重要组成部分,历史环境是维系居民的精神归属的根基,是城市文化的活生生的表现,必须在完整保护的基础上,使其延续生长[4]。

3.2 保护原则

历史城区中的更新与改造是城市发展的一部分,关键在于对历史城区内的更新与保护进行严格而有效地控制。除了制定相关的条例与法规以外,历史城区空间格局的保护工作还应当遵循以下保护原则。

(1)真实性原则。保护南华西街历史文化街区的传统风貌与不可移动文化遗产的识别性,确保其易于识别的历史品质或特征不被破坏,禁止不尊重原有历史特征的更改和恢复行为。

(2)完整性原则。在保护文物古迹和历史建筑的同时,重点保护海珠区旧城整体的空间肌理、街巷关系、河涌水系、风貌特色以及人文环境。

(3)可持续性原则。在保护历史文化资源的基础上,寻找保护与发展的平衡点,重现海珠旧城的地区活力,实现可持续发展。

3.3 保护策略

在快速现代化的城市进程中,历史城区的更新保护工作应尽一切可能展现其空间格局的个性与特点。结合本地区的特点,借鉴国内外的相关经验,并立足于当前历史城区已被现代化建设破坏的客观事实,建议历史城区空间格局应重点按照以下三种策略进行保护与更新:

(1)保护空间格局中现有的元素。对历史城区空间格局中尚存的要素应当全力保护,并努力使其得以延续。在古城空间格局中,发展至今仍可以留存下来的文化遗产及环境要素,必定是非常宝贵的历史遗迹。因此,对展现历史空间传统风貌的元素,如文物、历史建筑等不可移动文化遗产;传统青石板街巷、骑楼街、古树名木等历史环境要素应当予以全面的保护。

(2)挖掘具有复原价值的历史遗存。对于曾经在历史城区空间格局中占据支配位置、目前已湮灭或未显现出来的历史元素,如曾在广州珠江南岸近代史发展中写下浓墨重彩篇章漱珠涌及行商园宅,应当进行深入挖掘,并通过合理的技术手段重现其历史风貌。应对历史城区空间格局特点有深入的理解,结合史料考据与现场勘查,明确可能存在的重要的历史遗存。

(3)扩大历史城区的影响力。以扩大历史城区中传统元素的影响力应作为地区更新发展的重要目标与原则,通过媒体、社区宣传、规划展示等方式加强居民及游客对历史城区及重要古迹遗址的了解,结合改造更新激发地区活力,重塑历史城区的形象,最终形成对于历史城区空间格局保护的社会共识。

4、结语

地处城市中心的历史城区具有无比巨大的历史发展红利和土地价值,经济发展与历史保护的博弈日趋凸显,随着近三十年广州市的飞速发展,珠江南岸历史城区出现历史环境特色消弭、传统空间肌理被蚕食、消防治安隐患严重等问题,保护工作已经刻不容缓。同时,强化历史城区空间格局特色的保护与活力重塑、促进历史城区“内涵式精明增长”是存量发展时期的必然要求,也是我们在新时代城市建设中面临的重要课题。

[1]广州市规划局.《广州市历史文化名城保护规划》[Z].2014

[2]谢少亮.广州古城空间格局保护研究[D].广州:华南理工大学,2014

[3]彭长歆.清末广州十三行行商伍氏浩官造园史录[J].中国园林,2010(8)

[4]郭大军,杨毅栋,李荔.城市历史街区文化传承与创新策略初探——以杭州市拱宸桥桥西历史街区保护为例[C].《多元与包容——2012中国城市规划年会论文集(12.城市文化 )》,2012

猜你喜欢

行商珠江格局
在日升月落时
梦牵珠江
珠江新城夜璀璨
格局
联手共建 努力打造大调解工作格局
“漫”游珠江
十三行行商与清代戏曲关系考
“行商”
珠江·紫宸山
小人物的大格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