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工匠精神融入高职学生职业素养教育探析

2017-03-08魏建新

淮南职业技术学院学报 2017年5期
关键词:工匠精神职业

魏建新

(广西机电职业技术学院, 南宁 232001)

工匠精神融入高职学生职业素养教育探析

魏建新

(广西机电职业技术学院, 南宁 232001)

针对工匠精神的文化来源,分析了工匠精神的内涵和培育方法以及缺失的原因,指出职业素养的现状和突出的问题所在,提出了工匠精神在学生职业素养中扮演的角色和工匠精神视角下的高职学生素养培育路径,意在使工匠精神浸润于学生学习生活中,培养学生坚持不懈、努力进取的职业素养。

工匠精神; 高职学生; 职业素养

近年来,随着社会经济的不断发展,各界人士对高职学生的素养越来越看重,而随着高校的扩招,人数的不断增加,职业教育中忽视了学生在工匠精神这一方面的培养,逐渐导致了学生素养不高,专业能力不强的局面。

一、高职学生职业素养教育中融入工匠精神的重要性

近年来,职业教育越来越注重在培养创新型人才方面加入工匠精神,在学生的职业教育之初,就应该接触工匠精神,使其渗入到学生的日常生活中,扎根于学生的心中,所以学校有责任培养学生的工匠精神。工匠精神的载体之一是技艺,同时它也是工匠精神的另一个表现形式。职业教育传授给学生一门技艺,学生要想获得这门技艺,就需要不断揣摩探索,这就是工匠精神。工匠精神贯穿于整个职业教育中,它是社会生产的产物,是人民劳动的成果,实际教育过程产生的经验、规则、习惯等都属于教育的萌芽。在教育中融入工匠精神,是社会发展的需求,是人类追求的高标准,所以培养高技术、高素质的技术人员是形式所迫,是教育发展的需求。

高职学生接触的基础知识是通过学校开设的课程体系来获得,对专业课程基础知识的良好掌握能看出一个学生的专业素养,它们制约着学生的职业技能,是学生发展可持续能力的关键所在。对高职学生来说技能和职业性是关键,是职业素养最重要关键所在,应该考虑在课程体系中融入工匠精神,在平时的教学过程中,强调工匠精神,使得他们既有了扎实的专业知识储备,又有高尚的职业道德标准。为培养学生的工匠精神,应该在学生学习实践专业知识技能时使学生自觉养成工匠精神,在实践中深入了解自己的职业的同时,更加热爱自己的职业。

二、高职学生职业素养教育及其存在的问题

(一)职业素养的定义

谈到职业,人们本能的会联系到职业素养这一专有名词。可见它的重要地位。词典中将职业定义为社会中一个人从事的工作,是生活的主要来源。职业主要是人类用来满足自己的物质和精神两方面的社会活动,是一个人生存的基础。素养一词可以简单的解释为素质、修养。但是这两个词都很片面,不能全面解释素养这两个字。素养既包含内在固有的精神,又体现了成长过程中的趋势。而职业素养有四个层次,职业意识、道德、习惯和技能,也有说职业素养有显性和隐形两种区分,显性是对外在的形式量化,即职业技能,隐性则指内在动力,是精神上的追求。总的来说,职业素养就是人在自己的职业中尽自己最大的努力把自己的素质和能力充分用在职业中,它不仅仅是对财富和精神的追求,更是与工作目标为标准,它以就业为方向,培养技术型人才,良好的素养是一个职业人员工作的最高指标,培养职业素养,可以从一个人的外在和内在两方面进行,一方面是职业必备:技能、知识基础等,另一方面是道德、文化素质,综合素质能力、礼仪等。

(二)职业素养教育的现状

职业院校是以学生就业为导向,对学生进行一系列技能培训、专业实习,渐渐出现了重点培训,忽略了对学生职业素养的培养。就导致了对职业教育理解上的偏差,教育部在2006年提出了高素质高人才的职业教育目标,为职业院校提供了一个新视角。在基础知识和技能的基础上,更应该关注在职业素养方面的培养。但是,据调查,现在大多数学生甚至老师对职业素养这一名词缺乏了解,学生对现有的教育和学校的设备不满,尤其是觉得教育与社会格格不入,没多大用处。学生也在教育中偏向于实践的训练,忽视素质的教育,甚至基础知识也不愿意花时间去钻研。由此导致了很多学生对职业发展的前景认识不清楚,职业价值认识不清,就会导致学生对自身评估出现差错,影响了对职业的看法。此外,社会现在会对学生进行一些职业测评,认为可以测出一个人的职业意识和道德。高职学生缺乏知识运用的能力,职业院校也缺乏对学生独立思考和处理问题的能力。

(三)职业素养教育的突出问题

1.高职学生职业素质不高

从教学水平和学生的素养来看,高职学生在职业素质方面的状况不是很乐观。学生不满意学校的教育,一方面是因为学校缺乏对职业素养的教育,课程设置上存在不合理现象,教学形式单一,内容陈旧,学生学习兴趣不高;另一方面,随着人们需求的日益增长,学生也渐渐关注到职业素养在职业中的重要地位,在职业素养的需求上也越来越大。现在,职业素养还存在一些问题,高职学生在职业价值方面缺乏理性的思考,对未来职业发展前景没有合理的规划,认识度不够。没有进行全面的了解。现在研究职业发展的途径主要是通过历年的资料,或者是关注招聘信息,没有真正做到对自己职业的追求和规划。良好的职业道德,能够协调好在工作中产生的关系,工作质量和效率也能够得到保证。而事实上,学生在诚信、责任、奉献等的认识度上不够、看法不一致,道德观念也不同,导致工作利益等的分歧,不利于职业素养的提升。

2.工匠精神的时代缺失

工匠不单单指的是手工艺人,还包括发明家等利用精神层次解决问题的人。在古代,由于长期以来的封建思想,农业劳动人民长期以来受到压迫,以及自给自足的封建模式导致了人类满足自我满足的现状,不关心产品的质量和他人的态度,后来的改革开放,全国经济逐渐恢复发展,初期一些企业在国内的竞争对手很少,前景一片光明,就导致员工懈怠,产品更新慢,品质也不能保证。此外由于制度尚不完善,工匠精神一直未得到传承。在儒家传统思想的观念下,人们会不自觉低看工匠,工匠这一职业来源于底层人民,社会难以认可,这也是导致工匠精神缺失的另一原因。传统理念下的精英教育使得会学习的一些人得到了关注,有更多机会走向上层社会,而那些不会学习的人则大多数成为劳动者,传统观念影响着对学生的看法,阻碍了工匠精神的传承。

3.高职学生职业素养教育中融入工匠精神难度较大

当前,虽然已经有许多人对技术中的工匠精神有所关注,不少企业也安排老员工带新员工,用来传承技艺。但由于工匠收入少,传统观念上一直存在工匠地位低,导致人们不太愿意成为工匠。从高职院校的职业教育素养来看,高职院校对人才的培养有所偏差,普遍愿意培养与企业需求关联度较高的技术性人才,对热门行业具有趋利性,却忽视了对精神方面的培养。从工匠精神的培育角度来看,工匠精神不仅代表了学生的专业素养,还与其职业素养有很大关系。现在的学生,缺乏解决问题的能力、主动学习的良好习惯、缺乏吃苦耐劳的精神,导致在职业素养中融入工匠精神的难度较大。

三、高职学生职业素养教育中融入工匠精神的途径

(一)在校园活动中浸润工匠精神

高职院校开展校园活动,使工匠精神浸润到校园生活中,既能增加学生的团结力,又能培养学生的坚持不懈,勇于挑战的精神。校园活动的开展不仅仅可以激发成员之间的默契度,还能使同学在感恩和信任中互相帮忙,顽强拼搏,不屈不挠。素质扩展活动的训练,能使同学在趣味中体会到工匠精神的内涵,在职业素养中初步养成工匠精神。

(二)在课堂教学中渗透工匠精神

对高职学生来说技能和职业性是关键,是职业素养最重要关键所在,应该考虑在课程体系中融入工匠精神,在平时的教学过程中,强调工匠精神,使得他们既有了坚实的专业知识储备,又有高尚的职业道德。老师要在教学过程中时刻传输热爱自己职业的乐观思想,让自己的热情感染学生,使学生积极面对生活,有一个正确的思想观念。此外,教师还要教育学生对待职业的态度、诚意,对名利的淡薄。要认真对待生活中的任何一件事,即使是一件不起眼的小事,也有可能成为成功的关键。老师还要根据学生的具体情况做出合理的教育措施,以身作则,培养出高素质学生。

(三)在技能大赛中磨练工匠精神

学校从实际出发,开展技能大赛,对学生进行锻炼,从而提高学生的素养。在比赛时,教师要根据学生的实际情况,开展指导,引导学生与别人沟通,弥补自己的缺点,戒除不良习惯,培养自信心等。

四、结语

当前教育中,不仅仅是培养高职学生的技术水平,更要关注学生的职业素养,高职院校应该响应社会的号召,在理解工匠精神的内涵的基础上,通过有效途径对学生进行职业素质培养,在学生的生活、学习乃至工作中融入工匠精神,为以后工作奠定坚实的基础,为社会培养创新型人才。

[1] 江欣怡.高职学生职业素养的培养[D].桂林:广西师范大学,2015.

[2] 王丽媛.高职教育中培养学生工匠精神的必要性与可行性研究[J].职教论坛,2014(22):66-69.

[3] 王娇娇.工匠精神背景下高职院校学生职业素养的培育[D].昆明:云南大学,2016.

[4] 王新宇.中国制造”视域下培养高职学生“工匠精神”探析[J].职业教育研究,2016(2):14-17.

2017-04-15

魏建新(1976-),男,广西贵港人,副教授,工程师,国家高级职业指导师,研究方向为人力资源管理、高等职业教育。

G712.4

A

1671-4733(2017)05-0071-02

猜你喜欢

工匠精神职业
90后大工匠
虎虎生威见精神
论学习贯彻党的十九届六中全会精神
工匠风采
守护的心,衍生新职业
初心,是来时精神的凝练
工匠神形
职业写作
拿出精神
我爱的职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