课程视角下高校思政课亲和力提升的路径选择
2017-03-08何张
何 张
(安徽工贸职业技术学院思政部, 安徽 淮南 232001)
课程视角下高校思政课亲和力提升的路径选择
何 张
(安徽工贸职业技术学院思政部, 安徽 淮南 232001)
高校思政课亲和力不足是影响思政课教学效果,制约思想政治教育发展的主要因素,应当在全面理解亲和力基本内涵的基础上,深入挖掘课程思想内涵,构建系统化课程教学体系,不断加强课程建设,通过提升思政课的感染力、针对性、吸引力和认同感,切实推动思政课亲和力的整体提升。
思政课; 亲和力; 课程视角; 提升
高校思想政治理论课(以下简称思政课)是高校开展思想政治教育工作的主要途径和手段。习近平总书记在全国高校思想政治工作会议上指出:“思想政治理论课要坚持在改进中加强,提升思想政治教育亲和力和针对性。”当前,高校思政课教学和思想政治教育在不断改革和发展中均面临亲和力不足的问题,提升思政课亲和力既是推动课程改革的重要手段,也是提高思想政治教育质量和水平的根本前提。学界就此问题进行了一定的理论研究与实践探索,主要是从教学实践的视角出发,通过改进教学方法、创新教学模式等提升思政课亲和力,取得了良好的效果。笔者认为:必须坚持全面的观点,除了教学实践形式外,还应尝试从思政课亲和力基本内涵及其具体表现出发,以课程为中心,通过加强课程建设,创新课程要素,为思政课亲和力提升提供系统化的思路与途径。
一、高校思政课亲和力的基本内涵及面临的问题
思政课亲和力与思想政治教育亲和力本质具有一致性。有观点认为:思想政治教育亲和力是指让教育对象对思想政治教育实践活动产生亲近感和悦纳感的一种力量,它既体现着思想政治教育的整体特性,也规定着要素特质。由此可见,对于高校思政课来说,其亲和力同样既体现为思政课产生的整体感知力量,又指向诸多外在的要素特质和具体形式,它可以表现为亲近感、吸引力、感染力、影响力,又可以表现为针对性、悦纳感、认同感、信任感等等。简单理解,即思政课对大学生产生的吸引力、感染力以及大学生对思政课的亲近感、认同感,它是促进高校思想政治教育发展的根本力量。
当前,高校思政课亲和力不足已成为制约思政课教学改革、影响思政课建设和发展的突出问题。一方面,高校开设的思政课是对大学生进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培育的主要载体,是传播马克思主义的主要途径,是宣传党的理论路线方针政策的主要手段,具有特殊重要的地位;另一方面,受各种因素的影响,大学生对思政课课程内容的认同感不强,对思政课教学的亲近感不足,思政课本身的吸引力不高,感染力不够,学生内心没有形成强烈的悦纳感,普遍呈现被动学习和接受的状态。
二、课程视角下高校思政课亲和力提升的必要性和可能性
(一)高校思政课亲和力提升的意义
尽管思政课的亲和力体现为整体特质和要素特质两个方面,但提升亲和力则应当从具体的外在表现即要素特质出发。从课程教学层面来看,其亲和力最终的目标指向就是大学生对该课程的亲近与接纳,本质上就是大学生对思政课的内心认同,当思政课亲和力的外化表现与大学生的内心认同实现统一,那么课程的功能和价值就会得到最大程度的实现,无论从课程教学改革角度还是人才培养层面都会产生积极意义和深远影响。
(二)以课程为视角的高校思政课亲和力提升的现实可能
思政课亲和力主要涉及两个方面:一是以大学生为主体,对思政课的基本认知和感受;一是以课程为主体,对大学生产生的影响。任何一门课程的教学效果如何,吸引力如何,学生的认知认同如何,首要的应该是课程本身的基本特质及其呈现的感召力和影响力,怎样深入挖掘思政课的课程特质,充分发挥思政课的课程魅力,应当是较之于教学方式方法更为重要的方面,只有从根本上提升大学生对思政课的理解、认同,才能真正实现思政课的可亲可信可用。
三、课程视角下提升高校思政课亲和力的路径选择
(一)深入挖掘课程的思想内涵,提升思政课的感染力
思想政治理论课具有思想性和政治理论性(知识性)两个特性,其独特性在于思想性重于知识性,课程教学要充分尊重大学生思想及其价值观变化发展规律。因此,思政课教学必须把对学生的思想及价值观培育放在首要位置,思政课亲和力不足,往往在于对课程蕴含的内在思想没有很好的挖掘,把针对学生的“思想性”教育停留在教条式灌输的层面上,没有引发学生的思想共鸣,没有触及学生灵魂。找准思政课与大学生内心思想的共通点,实现课程与学生思想的相连相通,直接决定着思政课对学生的感染力如何。
挖掘思政课的思想内涵,实质上就是在教学中提炼其所蕴含的思想特质及价值导向,这里应当把握三点:一是挖掘课程基本理论内容蕴含的思想性,提升思政课的思想高度和地位;二是提炼课程的情感因素,触动学生内心,引发情感共鸣;三是发挥课程内在的价值导向作用,增强思政课的价值影响力。通过对课程基本理论内容的研究、整合、分析、讲解,深入挖掘课程所蕴含的思想内涵和价值特性,能够充分发挥课程自身的魅力,有效提升课程的感染力。
(二)坚持课程教学体系的系统化构建,提升思政课的针对性
教学体系是对教材体系的整合和转化,是教师教学实践活动的系统化反映,思政课亲和力不足的表现之一便是课程缺乏系统化的教学体系构建,针对性不强。一方面,由于现行统编教材无法兼顾不同地方、不同院校、不同专业、不同层次学生的实际特点和需求,课程内容缺乏针对性;另一方面,则是教师在实际教学中对现有教材内容没有进行深入研究、整合,没有针对教学对象的不同特点进行系统化的教学体系构建,导致实际教学缺乏针对性。在教学中,如果教师仅仅停留在对教材基本理论的直观解读,或只满足于对理论内容的简单讲授,没有针对学生特点和需求形成系统化的教学思路和教学体系,将无法给学生带来新的感知,学生的学习更多处于被动地位。课程教学缺乏体系,针对性不强,亲和力也将无法更好体现。因此,对教材内容进行系统化整合,形成符合学生认知规律、符合理论逻辑和社会发展实际的课程教学体系,能够增强课程的系统性和科学性,特别是针对学生个性化特征进行的教学体系的转化和构建,能够弥补统编教材缺乏个性化的不足,从而切实增强思政课的针对性。
(三)坚持课程教学的有效问题导向,提升思政课的吸引力
坚持课程教学中的问题导向,能够培养学生的问题意识和探索精神,增强思政课的吸引力。要充分发挥好思政课教学的问题导向作用,如何设计好问题是关键。近年来,通过“问题导向”推动思政课教学的做法并不鲜见,并且对提升教学效果产生了积极作用,但深入观察能够发现,普遍的做法或是整合教材理论内容,设计纯粹的理论问题,其结果是学生仍然要面对枯燥的理论内容;或者是面向社会,提炼社会现实中的有关热点难点问题,这在一定程度上能够激发学生的兴趣点,但往往存在重实践轻理论的情形,教和学只是围绕社会问题展开,教材的理论内容被淡化或忽视;还有的立足于学生思想实际,关注并把握学生思想疑惑,设计教学问题,该方式的确能够提高课程对学生的吸引力,学生也会积极投入教学,但是,如果脱离了教材理论内容或社会现实,这样的问题并不能在学生内心产生强烈共鸣或留下深刻印象,从长远来看,并未能真正突出思政课课程本身的魅力。
所谓有效问题导向,必须综合多种教学要素,巧妙设计问题,突出有效性。简言之,就是立足于学生的思想实际,在符合学生个体的身心发展规律和认知发展规律的基础上,以基本的认知需要为依据设计问题。在理论内容、社会现实、学生思想三者内在统一的基础上提炼问题,使其既来自于课程的基本理论内容,又能紧扣社会发展实际,直击社会热点问题,同时,还能够契合学生思想动态和内心关注。坚持有效的问题导向,能够将传统的课程教学转变为探讨、研究、解答问题的项目化教学,能够帮助学生建立有效的问题意识,让枯燥的思政课教学成为在教师主持和指导下的问题解析式教学,真正激发起学生的学习兴趣和动力,提升了思政课的内在吸引力。
(四)坚持课程教学目标的积极引领,提升思政课的认同感
课程教学目标是制定教学计划、构建教学体系、开展教学活动的基本依据,无论是教师教学还是学生学习都必须要有明确的目标作为指引,制定科学可行的教学目标是保证教学任务顺利完成的关键。一般认为,教学目标包括知识、能力和情感(或价值观)三个层面,高校思政课是以马克思主义基本理论为知识载体,以帮助学生培育和弘扬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为基本目标的,知识、能力和价值观目标是内在统一的。因此,思政课教学目标不同于一般课程教学,应当体现独特性、整体性、过程性,并从整体上引领教学活动的实施。
坚持并发挥课程教学目标对思政课教学的积极引领,特别是突出教学目标的整体性和过程性,一方面能够实现学生的知识需求、能力需求和情感需求的内在统一,另一方面又能够实现课程教学目标、思想政治教育目标和大学生发展目标的内在统一。可见,坚持教学目标引领能够推动教学主体和教学客体相互作用,共同发展,能够最大程度发挥思政课教学的整体合力,从而提升大学生对思政课的内心归属感,增强大学生对思政课的高度认同感。
[1] 习近平.在全国高校思想政治工作会议上的讲话[N].人民日报,2016-12-07(001)。
[2] 李建.思想政治教育亲和力构成要素及形成机理研究[J].思想教育研究,2017(3):36-39.
[3] 白显良.提升思想政治教育亲和力需把握的几重关系[J].思想理论教育,2017(4):17-22.
[4] 李璐娇.基于高校思想政治理论课特点的价值引领问题思考[J].太原师范学院学报(社会科学版),2012(5):149-151.
[5] 艾红玲.试论高校思想政治理论课教材体系向教学体系转化的意义[J].社科纵横,2016(12):155-158.
[6] 屈陆.思想政治教育认知形成的基本规律[J].思想教育研究,2017(1):14-18.
[7] 戴兆国.从文化自觉视域拓展思想政治理论课教学目标[J].思想教育研究,2015(2):44-47.
2017-07-25
何张(1982-),男,安徽霍邱人,助教,研究方向为思想政治教育,电话:13956411036。
G641
A
1671-4733(2017)05-0022-0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