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生化检验项目在肝硬化疾病诊断中的应用价值

2017-03-08吴玉晗

临床医药文献杂志(电子版) 2017年61期
关键词:肽酶丙氨酸转氨酶

吴玉晗

(湖北省谷城县人民医院,湖北 襄阳 441700)

生化检验项目在肝硬化疾病诊断中的应用价值

吴玉晗

(湖北省谷城县人民医院,湖北 襄阳 441700)

目的针对生化检验在诊断肝硬化患者的治疗过程的临床效果的应用价值进行分析。方法选取我院2014年~2016年所接受的该类治疗和体检的患者中随机挑选80例,并且将其分为两组实验组,对比组(A组)和观察组(B组)。其中,A组为体检指标为健康的人群,B组患者为肝硬化患者,对两个试验组进行生化检验治疗法。结果本次研究中,B组在检测过程中的清蛋白、总蛋白(由清蛋白和球蛋白组成)的指标均要A组患者低,B组患者在检测丙氨酸转氨酶(谷丙转氨酶GTP)、胆红素(胆色素)、谷丙转肽酶指标要高于A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对肝硬化患者进行生化检验治疗,能够更加有效对肝硬化患者进行检测,为后期的治疗提供理论依据。

肝硬化患者;生化检验;应用价值

肝硬化是是一种慢性病,它一般是因为长期或者周期性反复发作形成的一种由肝炎引起的肝硬化。肝硬化疾病临床上是非常常见的,主要是因为肝细胞坏死、有血吸虫、肝脏变形等原因引起的。肝硬化疾病疾病对患者本人以及家属所带来的经济负担、精神压力也是非常巨大的。我院以肝硬化40例为研究对象以及40例正常人员作为对比,采用生化项目检查检测肝硬化症状,在此过程中取得了不错的效果,现报告如下。

1 资料与方法

1.1 一般资料

选取我院2014年~2016年所接受的该类治疗和体检的患者中随机挑选80例,其中,男47例,女33例;年龄30~60岁,平均37.12±3.3岁,其中,患者均不存在其他并发症。根据采用不同的方法,随机将80例体检人群平均分为A组和B组,A组为体检指标为健康的人群,B组患者为肝硬化患者,对两个试验组进行生化检验治疗法。最后对两组的实验数据进行对比,对比两组患者基本数据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

1.2 方法

对A、B两组体检人员进行相关的生化项目检验,其方法为:

首先先对患者进行身体的常规检查,例如检查患者的血液常规指标、尿液常规指标、肝功能等[1]。第二天清晨,在空腹的情况下对患者进行生化检查,主要的方法为:通过静脉注射的方法抽取5 mL的血液,将血液保存在无菌的环境下,目的是为最大程度的保存样品的活性和质量,通过采用生化自动检测仪器(型号:贝克曼库尔特AU680)进行血液检测,参数为:每分钟3000转,采用离心手段进行3分钟高速离心运动[2],目的是彻底的将血红蛋白和血清分离开,然后对血清中的各项指标进行生化检查,其中主要检查的指标有:清蛋白、总蛋白(由清蛋白和球蛋白组成)、丙氨酸转氨酶(谷丙转氨酶GTP)、胆红素(胆色素),谷丙转肽酶观察患者检查情况,并且记录患者的检测结果[3]。

1.3 观察指标[4]

综合观察两组患者检测指标情况,针对检测结果进行评估。检测后,若患者的丙氨酸转氨酶高于正常值的2倍以上,则说明患者患有肝硬化疾病,需要进一步进行确诊;如果患者的谷丙转肽酶的结果高于正常值的范围,则说明患者存在酒精性肝硬化的可能性。

1.4 统计学方法

采用SPSS 17.00统计学软件对数据进行分析,计数资料采用x2检查;以P<0.05为差异有统计学意义。

2 结 果

其中,具体数值为:A组患者的清蛋白为43.5±5.2,B组患者的清蛋白为22.1±2.3;A组患者的总蛋白为74.4±6.2,B组患者的总蛋白为57.9±7.3;A组患者的丙氨酸转氨酶为15.3±2.8,B组患者的丙氨酸转氨酶为58.3±9.3;A组患者的胆红素为11.9±6.7,B组患者的胆红素为88.3±5.2;A组患者的谷丙转肽酶为19.5±7.3,B组患者的谷丙转肽酶为178.3±23.2。

因此,本次研究中,B组在检测过程中的清蛋白、总蛋白(由清蛋白和球蛋白组成)的指标均要A组患者低, B组患者在检测丙氨酸转氨酶(谷丙转氨酶GTP)、胆红素(胆色素)、谷丙转肽酶指标要高于A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

3 讨 论

目前,肝硬化早期不会存在明显的疾病特征,因此要时刻关注自己本身的身体特征,进行定期体检和诊断治疗。肝硬化是是一种慢性病,它一般是因为长期或者周期性反复发作形成的一种由肝炎引起的肝硬化。肝硬化疾病临床上是非常常见的,肝硬化患者到了后期的时候,可能会伴随有各种并发症,如呼吸道感染、消化道病变、甚至产生癌变现象。

生化检查是对肝功能中的清蛋白、总蛋白(由清蛋白和球蛋白组成)、丙氨酸转氨酶(谷丙转氨酶GTP)、胆红素(胆色素)、等生化指标进行检查,其特征是利用肝功能与肝细胞之间的一系列联系,当肝细胞受到损伤的时候,肝功能中的清蛋白和球蛋白等就会减少,丙氨谷丙转氨酶GTP、胆色素的含量就会因为肝洗坏死的酶进入血液而升高,因此通过对各种数值的指标的升高和降低进行判断,可以有效的检测出是否存在肝硬化的可能性。

因此,对肝硬化患者进行生化检验治疗,能够更加有效对肝硬化患者提供帮助,为后期的治疗提供理论依据。数据表明,通过生化检验治疗,可以有效的检验出患者肝功能情况,可以有效的鉴别肝硬化的程度,使患者能够早发现早治疗。

[1]黄华泥.肝硬化疾病诊断中的生化检验项目应用价值研究[J/OL].中华肿瘤防治杂志,:2017,5(25):123-127.

[2]陈慈丽.生化检验项目在肝硬化疾病诊断中的应用价值评估[J].中国卫生标准管理,2017,8(15):105-107.

R446

B

ISSN.2095-8242.2017.061.12000.01

本文编辑:赵小龙

猜你喜欢

肽酶丙氨酸转氨酶
献血体检时的“转氨酶”究竟是啥?
猪δ冠状病毒氨基肽酶N的研究进展
饮食因素对谷丙转氨酶测值的影响
无偿献血采血点初筛丙氨酸转氨酶升高的预防及纠正措施研究
丙氨酸氨基转移酶快速检测在血站血液采集前应用的意义研究
2型糖尿病患者代谢综合征组分与血清谷氨酰转肽酶的相关性研究
靶向二肽基肽酶维药体外筛选模型的建立及应用
二水合丙氨酸复合体内的质子迁移和氢键迁移
二肽基肽酶-Ⅳ抑制剂的降糖机制研究进展
相分离法在丙氨酸分离中的应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