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职高专医学院校预防医学专业课程体系的构建与实施
2017-03-08杨智源王璐璐吕冠薇
李 新,杨智源,王 瑞,王 丹,王璐璐,吕冠薇
(长春医学高等专科学校,吉林 长春 130031)
高职高专医学院校预防医学专业课程体系的构建与实施
李 新,杨智源*,王 瑞,王 丹,王璐璐,吕冠薇
(长春医学高等专科学校,吉林 长春 130031)
针对高职高专预防医学专业课程体系中公共卫生专业教育薄弱现状,从专业目标定位、社区需求与发展、卫生服务功能以及创新能力培养4个方面阐述预防医学专业课程建设的必要性,提出预防医学专业课程体系建设的基本思路和基本方法。通过构建预防医学专业课程体系、转变观念、统一认识、突出实践教学、加强社区实践基地建设、改变教学方式,将预防医学教育贯穿专业教育全过程,这是高职高专预防医学专业课程体系建设的最佳方法。
高职高专;预防医学;课程体系
随着经济发展和时代的进步,健康已成为当今社会的重要诉求,预防医学所研究的健康问题不仅属于医学范畴,其他学科也在深入研究。预防医学专业课程体系建设是衡量学校办学水平、培养高端技能型专业人才的核心,也是专业建设的重要组成部分。预防医学专业应以适应区域经济发展、培养满足岗位需求的人才为目标,构建具有创新性的课程体系。2015年,教育部在高职高专医学院校中新增设预防医学专业[1]。我校针对预防医学专业培养目标进行课程体系构建与实施,并提出以岗位需求为导向,以课程建设为主线,以提升学生知识、能力、素质为目标的人才培养方案,使课程体系完全适应现代医学发展需要,符合城乡基层医疗卫生机构疾病预防与控制要求,对探索具有高职高专特色的预防医学专业课程体系具有非常重要的指导意义。
1 预防医学专业课程体系构建的必要性
1.1 适应高职高专预防医学人才培养目标的需要
随着社会经济和医学科学技术的迅猛发展,人们对健康的认识与需求发生了深刻的变化,同时也对预防医学专业教育提出了新的要求。高职高专预防医学人才培养目标及定位决定了学生既要成为健康卫士,又要成为社区卫生服务决策者,具备适应社会公共卫生需求与发展的能力,着重培养思维方式和工作能力。因此,预防医学专业课程体系构建需要公共卫生课程作支撑,并且起到核心课程作用,使学生真正成为掌握预防医学专业基本理论、基本知识和基本技能,能从事公共卫生领域实际工作的高端技能型人才,为服务区域经济和社会发展做出贡献。
1.2 适应职业教育服务社区的需要
随着我国社区卫生服务事业的大力发展及社会老龄化速度的加快,高职高专预防医学专业人才需要投身于社区卫生服务。学校不仅要依托行业办学,也要依托社区办学,通过深化与行业、社区的合作,实现预防医学人才培养模式的重大变革。在社区卫生服务人才知识与能力培养过程中,需要贯穿预防医学相关知识与技能教学,引导学生树立预防意识,积极参与社区卫生服务“六位一体”及卫生保健工作,实现培养目标。
1.3 适应完善社会服务功能的需要
随着卫生职业教育教学改革的不断深入,高职高专预防医学教育要改变课堂、教师、教材为中心的传统教学模式,体现学生整体、个体发展及学生为主体的“三体”作用。教学要着眼于启发学生的积极思维,发挥学习主动性,让学生有一定的自学能力和应变能力,提高解决实际问题和自主学习能力。预防医学是集方法论与世界观于一体的科学,其教学内容有利于学生宏观思维、前瞻性思维及自学能力的培养,适应高职高专预防医学人才终身教育的需要。
1.4 适应高职高专教学模式改革与学生创新能力培养的需要
基层医疗卫生机构面向基层社区,要求预防医学专业人才能熟练开展社区综合卫生服务工作,以满足社会需要。要构建适应社会发展、市场需求的预防医学人才培养模式,满足人民群众基本医疗卫生需求,必须调整高等医学教育人才培养方案,提高教育质量,加大职业医学教育投入力度,大力发展面向基层的高等卫生职业教育,采取定向培养等多种方式为基层医疗机构培养实用型人才,造就大批扎根基层、服务社区的合格预防医学人才。
2 课程体系构建的基本思路
2.1 以培养职业能力为主线构建课程体系
专业课程体系的构建应遵循技术技能人才的成长规律,对接职业标准、职业资格标准,结合生产过程和典型工作任务,合理设置课程,安排教学内容,突破学科化体系框架,构建以培养学生职业能力为主线的课程体系,强化专业课程的实践性和职业性。专业教育与职业联系紧密,专业课程以职业岗位(群)为依据。预防医学专业课程体系的构建要考虑职业岗位设置,依据预防医学职业岗位任职要求,参照预防医学相关职业资格标准,基于公共卫生管理的实际工作任务、工作过程和工作情境设置课程,突出学生职业关键能力培养。
2.2 以工作岗位实际为导向创新教学模式
推行基于行业工作岗位实际的项目教学、案例教学、场景教学、模拟教学等教学模式,倡导启发式、讨论式、参与式教学,加强“教、学、做”一体化,促进知识与技能相结合、理论与实践相统一。充分发挥现代信息技术的作用,鼓励学校积极探索和构建信息化环境下的教育教学新模式;立足校内和校外实训基地,引入仿真工作情景,根据行业公共卫生服务和管理岗位工作任务开展教学;配备相应的公共卫生实训室,通过模拟公共卫生服务岗位工作场景,使学生在实践中掌握专业技能。
2.3 主动适应国家产业发展战略的新要求
专业课程体系构建重点围绕战略性公共卫生发展现实需求与发展趋势,努力实现教育与产业、学校与行业、专业设置与职业岗位、教材与职业标准、教学过程与公共卫生管理的深度对接,努力满足国家现代公共卫生事业新体系建设对技术技能人才的要求。
初中学生健康生活意识的培养需要教师能够从教材内容中进行挖掘,并能够采取有效的教学手段对学生进行引导,进而有效地培养学生健康生活意识的养成。
2.4 促进中高职衔接和技术技能人才系统培养
专业课程体系要注重中等和高等职业教育在培养目标、专业内涵、教学内容等方面的衔接,同时也要明确本专业毕业生继续学习的方式和接受更高层次教育的专业面向,促进中高职衔接和学生继续学习通道的建立[2]。预防医学专业课程体系要注重结合公共卫生类专业教学实际和特点,明确学生接受更高层次学历教育的方式和就业面向,同时要求学生参加公共卫生管理等资格培训,提高专业能力。
3预防医学专业课程体系构建与应用
高职高专预防医学专业课程体系构建与实施的根本目的是让学生树立预防为主的理念,并指导其开展预防医学工作。依据课程体系建设要求,以培养预防医学职业能力为主线,以培养专业技术应用能力和基本职业素质为重点,对教学内容进行合理选择,确定预防医学专业人才的知识结构和能力结构。预防医学专业课程体系的构建打破了传统学科体系,优化整合课程,并贯穿于专业教学全过程。
3.1 打破传统预防医学学科体系,明确预防医学专业课程的核心地位
打破传统学科体系,以职业能力培养为目标,建立与工作任务相衔接的系统化的教学内容与课程体系,是高职教育课程改革的方向。新课程体系主要将书本理论知识传授的教学方式转变为注重实践技能训练的仿真教学方式,突出了高职教育的实践性、开放性和职业性。所以,不仅要打破预防医学学科体系,还要依据公共卫生岗位工作需要及未来职业发展需要设置课程,基于预防医学课程的性质、特点以及人才培养目标,确定专业核心课程。
3.2 以岗位需求为导向整合优化教学内容,体现专业特色
根据高职高专教学特点与优势,课程设置必须满足培养目标的要求,重视基础,兼顾知识面和专业深度,同时突出专业特色,科学规划教学内容。整合预防医学课程,将社区卫生服务工作岗位需要并能为未来职业发展奠基的预防医学内容筛选出来,使学生掌握三级预防策略,树立大卫生观念和预防为主的思想,自觉开展社区卫生诊断工作并制订疾病预防与控制措施。课程设置突出社区人群保健、慢性病防护及管理、社区居民健康档案等内容,打破学科本位思想,体现课程结构的职业性、应用性。追踪专业学科领域技术和发展的最新成果,把多学科理论渗透到教学内容中来。
3.3 重视学生实践能力培养,加强社区实践基地建设,体现专业服务社会的特征
预防医学专业课程体系将专业技能培养贯穿于整个人才培养方案,并将理论与实践有机结合,使学生认识到预防医学的重要性,提高分析问题、解决问题能力[3,4]。鉴于预防医学专业定位及培养目标,课程体系设置应以培养学生职业能力为主线,加强基本功训练,突出实验操作技术。我们将五大专业课的实验内容整合成卫生实验技术课程,并增设社会医学、社区卫生保健、社区健康管理等课程,既有利于学生宏观思维的形成,又有利于社区实践的开展。学生在社区实践基地参加实训,提高社区医疗卫生服务能力,在真实的环境中掌握基本技能,培养职业素养,体验社区卫生服务工作实际,为服务区域性地方经济做出贡献。
3.4 改变教学方式,注重学生创新能力培养
预防医学教学需要理论与实践紧密结合,采取多种教学方式,如案例教学、情景模拟、小组讨论等,以培养学生理论联系实际、发现问题、解决问题能力。将实践教学融入学生社会实践活动,实验室向学生开放,重要的课程(如卫生实验技术等)积极开展创新教学,加强学生实践训练。在充分利用现有实验器材基础上,逐步开展虚拟仿真实验,改变教学方式,注重学生创新能力培养。教师不仅要完成预防医学专业课程教学任务,还要将创新能力培养渗透到专业教育全过程[5],拓展学生视野,拓宽知识面,推动能力和素质的发展,培养创新精神。
总之,在新医学模式、疾病谱改变和社区大卫生服务的形势下,提高预防医学专业教学质量是一项长期而艰巨的工作。尽管受到多种因素的制约,但我们应坚持不懈地加快预防医学专业理论与实践教学改革的步伐,积极开展有效的实践,以培养出适应现代预防医学发展需要的高端技能型人才。
[1]教育部.普通高等学校高等职业教育(专科)专业目录[Z].2015.
[2]邬庆儿.以岗位需求为导向,构建以职业能力为核心的高职课程体系[J].太原城市职业技术学院学报,2011(12):5-7.
[3]徐茂红,方士英,张小勇,等.基于以岗位为导向的药学专业课程体系构建[J].湘南学院学报:医学版,2013,15(4):69-70.
[4]黄兆信,曾尔雷,施永川,等.以岗位创业为导向:高校创业教育转型发展的战略选择[J].教育研究,2012(12):46-51.
[5]蒲永丽,王丹,谢桂英,等.以全科理念为核心的专科临床医学专业课程体系构建与教学改革探讨[J].中国高等医学教育,2015(12):76-77.
(*通讯作者:杨智源)
G420
A
1671-1246(2017)03-0003-0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