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6年国内批评话语分析研究综述*
2017-03-08赵芃天津商业大学外国语学院
◎赵芃 天津商业大学外国语学院
2016年国内批评话语分析研究综述*
◎赵芃 天津商业大学外国语学院
基于以研究者为工具的“质的研究”方法,对2016年度国内批评话语分析研究的相关文献进行梳理,从五个方面对2016年度国内批评话语分析的特点进行评述,即:持续深入的理论性思考、成为热点的身份建构研究与权力关系研究、具有鲜明政治立场和时代感的政治话语研究、成为新的研究增长点的民族志话语研究、以及专栏团队性研究,以期勾勒出2016年度国内批评话语分析相对全面的图景,为今后的研究提供参考。
批评话语分析;研究综述;2016年;特点
1. 引言
批评话语分析1995年被介绍到我国学术界,到2016年已走过21个年头,其最初被质疑、被边缘化的经历,以及目前被越来越多学者研究和应用的现状,有许多体现在不同时间节点上的特征。武建国和陈聪颖(2016)对2015年度批评话语分析的国内外研究特点进行评述,认为2015年的批评话语分析具有跨学科性、应用性、本土性等特点。本文将2016年作为一个时间节点,梳理这一年度国内批评话语分析相关文献,试图呈现国内批评话语分析的研究现状和特征,提供一幅2016年批评话语分析国内研究现状的剖面图。我们力求使这幅图尽可能完整,因此我们研读现有的文献,看到2016年国内批评话语分析研究在理论思考方面呈现出多视角的特点,评介方面也具有前瞻性;在研究内容方面,注重话语与身份建构和权力关系等课题;同时研究还体现出紧扣时代脉搏的特点,尤其是对中国社会改革开放新话语的主题有所涉及;在研究方法方面,民族志话语研究的方法受到青睐;在成果发表方面,体现出以专栏的形式集中发表某个课题研究成果的新形式。
2. 文献梳理
本文梳理的发表在2016年国内学术期刊上与批评话语分析相关的文献,不是在中国知网通过输入某个关键词获得的可以量化的文献,而是本文作者通过平时的研究和阅读所掌握的文献。对文献的梳理不是一个基于一定数量文献的“量的研究”,而是一个具有以研究者为工具的、具有“扎根理论”性质的“质的研究”(陈向明:2000)。这样的文献梳理不可能穷尽所有的文献,也不指望得出一个完善的结论,而是根据研究者的志趣和取向,获得一个由几个方面内容组成的相对全面的图画。
2.1 多视角思考与前瞻性评介
梳理2016年度国内批评话语分析相关研究的文献我们会发现一个明显的特点,这就是学者们对批评话语分析进行了多视角的思考。如果说以往的思考具有综述性和评介性(支永碧,2007;穆军芳,2016)的特征,这一年学者们更多地是选择一定的学术视角对批评话语分析的理论进行专门的深入讨论,其中一个比较新的视角是叙事学。在这方面,曹青(2016)探讨了话语与叙事之间的关系,分析了叙事在话语所具有的社会文化功能实现中所起的作用。该文在此基础上还提出了一种叙事分析模式,考察了话语的叙事特征与风格,可以说是开创了叙事学与批评话语分析结合的先河。与此类似,兰良平(2016)通过厘清身份的话语概念,讨论并提出了叙事身份研究的社会实践转向以及在这种转向下叙事研究应该遵循的基本原则和具体方法,为批评话语分析开展叙事学视角研究提供了有力的理论依据和分析框架。
另一个对批评话语分析进行深入思考的角度是修辞学。何少娴和尤泽顺(2016)对比分析了批评话语分析与西方修辞学在语言的政治功能、建构作用、批评视角等几方面的共性之处,并在此基础上提出批评话语分析与西方修辞学的不同之处在于前者强调通过语言分析可以揭示话语中的意识形态,通过语言对听者进行思维建构,并引导听者参与建构社会现实。尤泽顺(2016b)还把习近平主席外访演讲置于国家形象修辞的言语行为框架,通过对习近平主席8篇外访演讲进行分析,凸显了习主席外访演讲使用平民化隐喻、名人名言、相似的习语、叙事及其他平民化话语方式构建中国形象的话语特征。这里,国家与机构形象的修辞学研究(胡范铸等,2013;胡范铸等,2014;胡范铸,2015)有所深入。胡范铸和金志军(2016)以公关语言为例,探讨中国修辞学研究的国家与机构形象修辞学语用转向。他们所提倡的新言语行为、修辞事件等概念,认为修辞研究应研究行为主体在一定的人际框架和语境条件中根据自己的意图使用语言的方式,同时也要研究其他的行为主体借助一定的媒介解读话语含义并做出相关反应的机制。这些修辞学研究所体现的形象建构以及修辞事件与批评话语分析关注的理论问题紧密相连,在一定程度上推进了田海龙(2015)和赵芃(2015)将批评话语分析与西方修辞学进行融合研究的理论尝试。
从系统功能语言学的角度思考批评话语分析是批评话语分析研究的一个传统。这个传统在2016年不仅得到了继承,而且得到提升。苗兴伟(2016b)讨论了批评话语分析与系统功能语言学的联系,并认为系统功能语言学不仅发展了社会建构论和意识形态理论,而且在一定程度上完善了以其为分析路径的批评话语分析。李战子(2016)从新媒体话语的语类、网络民意话语的特点以及舆情分析等方面对话语分析的启示进行了讨论,认为以功能语言学为框架的话语分析能够为媒体话语研究提供语言学式的描述和阐释,且舆情分析等传播学分析手段也为话语分析提供了一定的启示。刘明(2016)运用及物分析和作格分析对《京华时报》中有关雾霾的新闻报道进行了分析,丰富了批评话语分析的分析手段,揭示了媒体话语背后的意识形态。田海龙(2016a)则对批评话语分析与系统功能语言学、积极话语分析关系的一些观点提出了质疑,进一步强调了批评话语分析对话语在社会生活中发挥的作用之探索一定要建立在扎实的对文本的语言学分析基础之上。这几篇文献从系统功能语言学的角度对批评话语分析的思考很有价值。
如果说以上三个视角带有学科的特性,那么,苗兴伟和穆军芳(2016)关于马克思主义哲学观和方法论对批评话语分析发展的影响的讨论,则是一种哲学层面上对批评话语分析的思考。社会实践观和意识形态论是经典马克思主义的核心内容。两位学者通过探讨语言的社会实践观和语言的意识形态论对批评话语分析的影响,从批评话语分析的批评方法论和辩证方法论两方面,系统阐述了批评话语分析与马克思主义哲学观和方法论之间的哲学渊源。而沃尔夫和巴赫金关于语言、思维和社会关系的论述,以及他们同批评话语分析之间的联系,也是2016年度内的学术热点。例如,辛斌(2016b,2016c)和尤泽顺(2016a,2016c)都对沃尔夫的语言相对论以及巴赫金学派的语言意识形态观对批评话语分析产生的理论影响进行了讨论。与此相呼应,辛斌(2016a,2016d)还从语言的建构性和话语的异质性,后现代主义关于文化、知识以及语言批评等概念的多个方面,系统讨论了批评话语分析在后现代主义社会变化中的作用以及对社会批评研究的贡献。尤泽顺(2016d)则从哈贝马斯的社会批判视角、批判阐释分析、普遍语用观点以及其对理性、社会和语言之间关系的讨论等几个方面,具体阐释了其社会理论对批评话语分析研究所产生的影响。这些哲学层面的讨论,进一步加深了学界对批评话语分析语言学和社会学理论基础的认识,相信对学者的进一步思考会产生影响。
与批评话语分析的多视角、多层面思考一样,对批评话语分析研究趋势进行的量化分析和评介,也成为2016年国内批评话语分析领域的一个特点。在量化分析方面,刘文宇和李珂(2016)以及穆军芳和马美茹(2016)均运用信息可视化技术对国外批评性话语分析研究趋势进行了可视化分析,并绘制了科学知识图谱。虽然他们考察的时间节点不同(前者考察的时间跨度为1994-2015年,后者为2006-2015年),但是这些研究为学界清晰地勾画出了国外批评话语分析的发展轨迹,对国内开展批评话语分析具有重要的参考价值。穆军芳(2016)还运用同样的可视化技术CiteSpace,对国内1995-2015年发表的批评话语分析学术论文进行了科学知识图谱的绘制。以上这些量化研究均从批评话语分析的研究趋势与特点、研究热点、问题及发展趋势等方面,厘清了国内外批评话语分析二十多年发展的整体脉络,呈现了最新的研究进展和趋势。
更有学者将理论思考与趋势研判结合起来。田海龙(2016c)不仅对话语研究的范式在社会学和语言学的区分方面进行深入思考,而且将批评话语分析的发展趋势从分析推向了研究。这也是该作者继2006年在《山东外语教学》上发表《语篇研究的批评视角:从批评语言学到批评话语分析》一文十年后,对批评话语分析发展趋势的又一次系统性思考和研判。如果说这一思考和研判具有前瞻性,2016年一些学者提出的新的批评话语分析框架则具有一定的创新性。这些学者不满足借用已有的分析框架进行批评话语分析,纷纷尝试性推出了多种分析框架作为未来可能的批评话语分析工具。田海龙(2016b)将跨文化研究与话语研究相结合,提出了“再情景化模式”的分析框架。武建国、林金容和栗艺(2016)尝试将波兰罗兹大学坎普教授(Piotr Cap)的趋近化理论与批评性话语分析相结合。张天伟(2016)探讨进化心理学视角与批评话语分析融合的整体思路和方法。这些前瞻性研究对把握批评话语分析未来的发展趋势和进一步开发新的研究方法和分析框架,提供了重要的理论依据。
2.2 话语与身份建构及权力关系
刘文宇和李珂(2016)以及穆军芳和马美茹(2016)的研究显示,批评话语分析在国际学术界的研究热点集中在以下几个关键词上:“媒体”“身份(认同)”“权力(权势)”“性别”“政治话语”等。2016年国内批评话语分析研究在身份的话语建构研究、话语与权力关系研究,以及与这两方面的研究密切相关的政治话语研究等方面,发表了很多内容丰富的研究成果。
在身份话语建构研究方面,陈建平(2016)对比了北京大学、牛津大学和芝加哥大学在建构大学机构性身份的话语策略方面的共性与特点,并形成了基于“语篇-历史”分析法的适用于高校机构身份话语建构模式的比较研究框架,对拓展机构话语研究的范围具有重要的理论及实践价值,对于当前我国高等学校构建世界一流大学和一流学科的话语体系也具有重要启示。陈新仁和李梦欣(2016)考察了面对面学术交流过程中学术活动参与者的身份建构问题,特别是在学术活动中产生的身份冲突问题及为此而采取的话语策略。孟玲和高一虹(2016)采用主题分析法发现了在电话咨询危机个案中,心理咨询师主要构建了“死亡的干预者”和“死亡过程的陪伴者”两类身份认同,且这两种身份认同在咨询过程中呈现矛盾冲突与协商妥协的动态变化。刘君红(2016)以访谈类节目《杨澜访谈录》和《奥普拉·温弗瑞秀》的主持人话语作为研究对象,比较了两位主持人在第一人称代词使用及文化身份建构方面的差异,发现第一人称代词的使用是文化身份建构的标记性话语策略,通过话语策略的使用中国主持人建构出集体主义的文化身份,而美国主持人建构出个人主义的文化身份。姚晓东和秦亚勋(2016)采用边缘话语分析的视角,分析了“井底人”事件中媒体叙事所再现的话语各方对“井底人”的多重身份管控,以及边缘群体在自我身份与外部标签之间的挣扎,揭示了媒体的叙事方式及动机。该研究呼吁话语分析者要有社会责任与担当,并运用话语分析手段介入公共决策与社会现实建构之中,具有极强的社会意义。付海燕(2016)以中美两国博物馆各40篇馆长致辞为语料,通过对主题词以及身份词索引进行分析,探讨了中美两国博物馆运用人称、及物性以及评价资源等话语策略,分别实现了“权威型的文化机构”身份与“亲和的公共服务机构”身份的构建。王加林和申智奇(2016)通过对比分析香港回归前后22年香港政府的施政报告,发现语用预设成为施政报告构建香港人身份的重要话语策略。在香港回归前香港政府运用话语策略建立了自我的港人身份与他者的大陆形象;而香港回归后,香港政府又运用话语策略构建了港陆一家人的群体身份。
话语与权力在批评话语分析研究领域一直受到持久的关注,2016年国内的批评话语分析研究也不例外,讨论的话题涉及到话语与权力关系的动态变化、权力与知识的构建关系、机构性权力的建立方式。陈文革和陈蓉蓉(2016)以杭州地铁价格听证会为例,将听证活动视为话语斗争的场所,分析各个利益群体利用不同的话语修辞策略建构有利于己方的社会现实,反映自己的诉求。在听证会中存在强势群体的控制与弱势群体的抵制的话语斗争,弱势群体虽然难以抵制强势权力对听证进程的控制,但是却可以解构强势群体的话语霸权,促进社会的民主进程。赵芃(2016)通过对一档电视节目中关于某药品专家知识话语建构的论辩策略进行讨论,分析专家知识通过权力合法化而被观众接受的话语机制。专家身份的权威性和传播机构的社会认可度是专家知识被观众接受的主要原因,而专家知识则是专家通过话语策略建构的具有一定价值倾向的话语再现。宋艳玲(2016)的研究以中美电视剧为语料自建了封闭式语料库,在两性权力对比框架内分别从打断次数、打断位置和被打断者反应等三个方面,统计分析了男性打断男性、男性打断女性、女性打断女性和女性打断男性四类打断现象,并剖析了打断对权力的指示作用。刘璇(2016)以学位论文写作中的抄袭现象为例,研究高校反抄袭话语中对抄袭现象的建构。论文通过分析几所高校关于治理学术抄袭、规范学术道德的文件和通知,讨论了在抄袭与反抄袭这一机构性话语实践中体现出的高校与学生之间的权力关系,指出高校在治理抄袭现象的社会实践中,应当有效运用自身权威影响学生进行规范的学位论文写作。
2.3 研究主题富有时代感
批评话语分析自诞生之日起就毫不掩饰它鲜明的政治参与性(Fowler,et.al,1979;Fairclough & Wodak,1997),参与批评话语分析活动的学者们也十分热衷把他们的研究文章视作参与社会变革的工具,并反哺于社会实践(Reisigl & Wodak,2001;van Dijk,1993;Wodak,2015)。2016年里,我国学者以强烈的政治责任感和富有时代感的国际视野,对一系列政治社会话题展开研究。
谈到富有时代感,“中国梦”的话语研究成果非常醒目。苗兴伟在2016年主持了两个“中国梦”话语研究专栏,共发表八篇学术文章,围绕“中国梦”的话语构建从多个角度进行了研究。苗兴伟(2016a)以习近平总书记在十二届全国人大一次会议闭幕会的讲话为语料,从话语建构观的视角出发,在概念功能、人际功能和语篇功能的层面上分析并揭示了“中国梦”的话语建构过程。刘立华和马俊杰(2016)以新华社对“中国梦”的对外报道为语料,探讨了新华社对外报道“中国梦”的话语策略。张蕾(2016)通过对“中国梦”话语中体现的异化和同化语篇策略进行研究,发现“中国梦”话语强调了中国与他国奋斗目标的相似性,强调了中国特有的政治价值观和外交原则以及与国际社会的统一性,清晰地塑造出热爱和平、关注发展、造福人民和世界的国家形象。于洋(2016)探讨了“中国梦”微博话语的主要功能、群体构建与身份协商。钱毓芳和黄晓琴(2016)通过对文本进行主题词、搭配以及检索行分析,揭示了英美主流报刊的“中国梦”话语轨迹,分析了西方媒体的“中国梦”话语表征及其所反映的意识形态特征。布占廷(2016)以习近平总书记“中国梦”系列讲话为语料,对“中国梦”话语从参与者与环境、物质过程、关系过程等及物性建构角度进行了分析。陈梅松和陈新仁(2016)则认为“中国梦”话语在构成方式上具有一定的可复制性,在传播过程中体现出多层面的主体性,并且在话语实践中产生了广泛的社会语用效应,是一种语言模因现象。陈令君和赵闯(2016)以《中国日报》和新华社发布的“中国梦”英语新闻语篇为语料,以评价理论为分析框架,研究了“中国梦”话语中显性和隐性态度资源传递的话语意义。以上这些研究对我国对外宣传话语体系的建设和中国话语权的提升具有重要意义。
另一个紧扣时代脉搏的研究课题是中国在对外传播中的国际形象问题。这方面的研究延续了批评话语分析在我国的案例研究多以外媒为分析对象的特点,对国外媒体报道中的中国形象进行基于语言文本的话语分析。常江、那云子和何仁亿(2016)以美国有线电视新闻网CNN于2008—2015年间播出的所有同时涉及中国和印度两国事务的报道为研究对象,分析并发现美国主流媒体对东方形象的塑造均是单极化和刻板化的,其目的是服务于美国社会的主流情绪和心理需求。陈勇和冯智强(2016)分析了英国《卫报》有关中日钓鱼岛争端的系列报道,发现该报不仅利用词汇的分类功能构建了处于争端中的中国和日本不同的形象,而且还利用及物性策略区别对待中国和日本。《卫报》以语法隐喻为手段对报道者的偏日立场进行预设,并对日方观点进行了多频次、高质量的引述,凸显了其情态上的偏向,揭示了其看似中立实则亲日的政治立场。唐青叶和史晓云(2016)对南非三大报刊《星报》《开普时报》和《开普守卫者》在习近平主席访问非洲前后一周的报道进行定量的语义域赋码分析,发现从以“协助”为报道的重要主题来看,主题的评价者和评价内容均呈积极倾向,报道中非洲本土媒体的立场和声音非常凸显,既肯定了中国对非洲的帮助,又表现出对中非合作前景积极乐观的态度。
国际政治语言学也成为2016年批评话语分析研究关注的课题。《外语与外语教学》在2016年第6期开设“政治语言学研究”专栏,刊登了五篇涉及国内外政治语言与历史政治话语研究的文章。孙玉华、刘宏和彭文钊(2016)对俄罗斯总统普京2014年底发表的国情咨文进行了研究,发现政治领导人话语重塑了克里米亚作为语言意识形象的内容,使克里米亚成为多样的、团结一致的俄罗斯民族及中央集权制俄罗斯国家形成的精神起源地。冉永平和杨娜(2016)从言据性的主体性出发考察突发事件新闻发布会中发言人话语言据性的认知立场和语言特征,认为新闻发言人依据特定危机语境下的交际目的和人际语用原则来选择语言形式,并利用言据性协调人际交往关系。黄敏(2016)依据晚清期刊全文数据库和民国时期期刊全文数据库,对中国近代历史更具广泛代表性的社会理想进行了分析,并讨论了这一历史话语与当代“中国梦”话语的关联。柴红梅(2016)考察了日本现代主义诗人安西冬卫诗作的时空叙事,剖析了诗作中的政治地理学隐喻,揭示了被掩盖的日本现代主义诗歌发生史的真相,辨析了日本现代主义诗歌侵略与殖民的本质属性。刘风光、邓耀臣和肇迎如(2016)基于中美政治道歉言语行为,以文化语用学为研究视角,从政治道歉的言外之力明示手段和政治道歉策略的选用两方面,探讨了中美政治道歉言语行为的异同,并分析了产生差异的深层次原因。
2.4 民族志的研究方法受到推崇
民族志研究(ethnographic studies)与批评话语分析的结合,拓宽了批评话语分析的研究方法。波兰学者克瑞兹诺斯基(Michał Krzyżanowski)2011年在国际期刊上曾刊登过一期专栏,从教育、医患关系、语言政策、政治机构变迁以及新闻报道等多个角度专门讨论了批评话语分析和民族志的结合(Barkho,2011;Galasiński,2011;Johnson,2011;Krzyżanowski,2011;Rogers,2011)。美国学者罗杰斯(Rebecca Rogers)对一名非洲裔美国女孩儿进行了长达十年的跟踪调查,通过收集她在小学、初中和高中的成绩单、毕业证书以及相关学校的各种规章制度的文件,揭示了美国教育系统以及决策层在制定基础教育政策时存在种族歧视和教育不公平现象。美国学者约翰逊(David Johnson)对美国费城地区学校的双语教育政策进行了三年的跟踪调查,通过对政策文本和教育机构话语进行互文性和互语性的研究,揭示了宏观层面的语言政策是如何通过再情景化过程影响双语教育的。
我国也有学者倡导民族志研究与批评话语分析相结合。早期有吴宗杰和余华(2013)关于民族志研究同批评话语分析相结合的研究,而在2016年此类研究被继续深入讨论。杨熊端和丁建新(2016)认为,对民族志真实性的解构不仅使得民族志在书写方面存在的主观性问题在学术讨论中逐渐获得承认,而且也使得民族志作者为了代表土著及掌握学术话语权而使用的修饰技巧逐渐显露。对民族志研究的反思使得文化书写以及把民族志研究本身当成研究对象成为了可能。他们的研究为国内学者开展与相关国际研究接轨的批评话语分析研究进一步提供了契机。李耘耕(2016)也借用传播民族志作为研究框架,以研究者和几位精神科护士的一次晚饭聚餐为互动场景,阐明话语意义是不同言语主体的言语行为互动和实践的结果。该研究将传播民族志研究与批评话语分析相结合,认为传播民族志可以帮助研究者更好理解话语通过日常的传播实践建构自身合法性的途径,以及传播资源的话语是如何对不同言语主体施加权力,并形塑特定话语意义的。
2.5 专栏成果助推批评话语分析发展
2016年国内期刊刊发的批评话语分析研究专栏比以往要多。《山东外语教学》2016年第1期刊发由南京师范大学辛斌教授领导的批评话语分析研究团队的文章,第6期又刊发由北京师范大学苗兴伟教授主持的批评话语分析研究专栏。《外语与外语教学》2016年第2期刊登了由天津外国语大学田海龙教授主持的批评话语分析研究专栏,第6期又刊发了大连外国语大学刘宏教授主持的政治语言学研究专栏。《天津外国语大学学报》于2016年第1期和第4期刊发由苗兴伟教授主持的“中国梦”话语研究专栏,第2期刊发由北京大学高一虹教授主持的死亡话语研究专栏,第5期刊发由福建师范大学尤泽顺教授主持的政治话语与社会互动研究专栏,第6期刊发了批评话语分析应用研究专栏。这些专栏在一定程度上繁荣了批评话语分析在国内的研究,集中展示了批评话语分析在2016年度的研究成果。透过这些专栏文章,我们也可以看到学术期刊的编辑与从事批评话语分析研究的学者之间的一种互动。一方面,这些专栏文章体现出批评话语分析研究团队的形成。学者们不再是批评话语分析刚进入中国学术领域时单枪匹马的单打独斗,而是建立了各种具有不同研究特色的研究团队。这也是批评话语分析研究日渐成熟,进入主流的一个标志。另一方面,这些专栏的设立也体现出学术期刊主动为批评话语分析的成果提供发表园地的新动向。身为学者的期刊主编以他们的学术敏感,捕捉到批评话语分析在研究现实生活语言运用时所体现的独特视角,并以他们对学术的痴迷之心对这一新的视角给予扶植。学者与主编的这种学术互动或许可以成为一个令人期待的研究课题。
3. 结语
以上文献梳理发现的2016年国内批评话语分析在研究内容、研究方法和成果发表等方面体现的特征,在一定程度上反映出批评话语分析在国内学术研究领域的深入。但我们也需要看到,这里所梳理的文献还局限在语言学研究领域。批评话语分析作为一个社会科学的研究方法(Fairclough,2003),它的应用范围是非常宽广的,或许将梳理的文献扩展到社会学、教育学、历史学、文学等人文社科领域,会发现批评话语分析不仅具有研究的深度,还具有研究的广度,这只能留待对2017年的文献进行梳理时考虑了。
注释:
该文原文发表于《天津外国语大学学报》2017年第4期,72-79页。
Barkho, L. 2011. The role of internal guidelines in shaping news narratives: ethnographic insights into the discursive rhetoric of Middle East reporting by the BBC and Al-Jazeera English., 8(4): 297-309.
Fairclough, N. 2003.. London: Routledge.
Fairclough, N. & R. Wodak. 1997. Critical Discourse Analysis. In T. Van Dijk (ed.),. London: Sage Publications, 258-284.
Fowler, R., B. Hodge, G. Kress & T. Trew (eds.). 1979.. London, Boston and Henley: Routledge & Kegan Paul.
Galasiński, D. 2011. The patient's world: discourse analysis and ethnography., 8(4): 253-265.
Johnson, C. D. 2011. Critical discourse analysis and the ethnography of language policy., 8(4): 267-279.
Krzyżanowski, M. 2011. Political communication, institutional cultures and linearities of organisational practice: a discourse-ethnographic approach to institutional change in the European Union., 8(4): 281-296.
Reisigl, M. & R. Wodak. 2001.. London and New York: Routhledge.
Rogers, R. 2011. The sounds of silence in educational tracking: a longitudinal, ethnographic case study., 8(4): 239-252.
Van Dijk, T. A. 1993.. London: Sage Publications.
Wodak, R. 2015.. London: Sage Publications.
布占廷,2016,“中国梦”及物性建构研究,《天津外国语大学学报》,第4期,22-29页。
曹青,2016,话语的叙事分析法:理论、方法与实例,《话语研究论丛》,第2辑,1-21页。
柴红梅,2016,政治地理学视阈与“越境的”日本现代主义诗歌时空叙事——以安西冬卫的诗为例,《外语与外语教学》,第6期,31-41页。
常江、那云子、何仁亿,2016,美国主流媒体对中国与印度形象再现的话语差异,《新疆大学学报(哲学·人文社会科学版)》,第4期,151-156页。
陈建平,2016,中外大学机构身份话语建构比较研究,《中国外语》,第4期,29-39页。
陈令君、赵闯,2016,新闻语篇中的“中国梦”——评价理论态度视域下的话语分析,《天津外国语大学学报》,第4期,34-39页。
陈梅松、陈新仁,2016,“中国梦”话语的模因论阐释,《天津外国语大学学报》,第4期,30-33页。
陈文革、陈蓉蓉,2016,权力再制与抵制的修辞策略——以杭州地铁价格听证会为例,《天津外国语大学学报》,第5期,7-12页。
陈新仁、李梦欣,2016,学术语境下的身份冲突及话语策略——基于学术会议主持人话语的分析,《外语研究》,第2期,16-22页。
陈向明,2000,《质的研究方法与社会科学研究》,北京:教育科学出版社。
陈勇、冯智强,2016,英国《卫报》关于钓鱼岛争端系列报道的批评话语分析,《话语研究论丛》,第2辑,102-118页。
付海燕,2016,中美博物馆机构身份的话语建构——基于语料库的批评话语分析研究,《天津外国语大学学报》,第6期,35-39页。
何少娴、尤泽顺,2016,批评话语分析与西方修辞学:共性与分野,《福建师范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第6期,52-60页。
胡范铸、陈佳璇、甘莅豪、周萍,2013,“海量接受”下国家和机构形象修辞研究的方法设计——兼论构建“机构形象修辞学”和“实验修辞学”的可能,《当代修辞学》,第4期,1-9页。
胡范铸、胡炯梅、樊小玲,2014,“案例库修辞学”:国家和机构形象修辞研究的一种进路——兼论“面向中亚的跨文化交际案例库”设计的基本思路,《当代修辞学》,第2期,12-21页。
胡范铸,2015,幽默语言、谎言、法律语言、机构形象修辞、实验修辞学……研究的逻辑起点——基于“新言语行为分析”的思考,《华东师范大学学报(社会哲学科学版)》,第6期,1-9页。
胡范铸、金志军,2016,“公关语言”研究:“国家与机构形象修辞”探索的先声,《当代修辞学》,第6期,30-33页。
黄敏,2016,中国近代“社会理想”的话语建构——基于晚清、民国两大期刊数据库的分析,《外语与外语教学》,第6期,22-30页。
兰良平,2016,叙事身份研究的社会实践转向,《话语研究论丛》,第2辑,22-34页。
李耘耕,2016,从“批判话语分析(CDA)”到“传播民族志”(EoC)——话语、传播实践与“钟情妄想症”的分析示例,《暨南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第9期,100-110页。
李战子,2016,话语分析与新媒体研究,《当代修辞学》,第4期,46-55页。
刘风光、邓耀臣、肇迎如,2016,中美政治道歉言语行为对比研究,《外语与外语教学》,第6期,42-55页。
刘君红,2016,第一人称代词标记性话语策略及其文化身份建构差异——基于中美电视访谈节目主持人语料,《中国外语》,第5期,36-42页。
刘立华、马俊杰,2016,中国梦与话语权的建构——一项基于语料库的新华社对外报道中国梦话语研究,《天津外国语大学学报》,第1期,29-34页。
刘明,2016,及物分析、作格分析及其在批评话语分析中的应用,《外国语(上海外国语大学学报)》,第5期,66-74页。
刘文宇、李珂,2016,国外批评性话语分析研究趋势的可视化分析,《外语研究》,第2期,39-45页。
刘璇,2016,高校反抄袭话语中的权威建构与体现——批评话语分析视角,《话语研究论丛》,第2辑,52-63页。
孟玲、高一虹,2016,危机个案中咨询师多元身份认同的张力与协商——《自杀热线》话语分析,《中国外语》,第4期,40-47页。
苗兴伟,2016a,未来话语:中国梦的话语建构,《天津外国语大学学报》,第1期,24-28页。
苗兴伟,2016b,批评话语分析的系统功能语言学路径,《山东外语教学》,第6期,10-17页。
苗兴伟、穆军芳,2016,批评话语分析的马克思主义哲学观和方法论,《当代语言学》,第4期,532-543页。
穆军芳,2016,国内批评话语分析研究进展的科学知识图谱分析,《山东外语教学》,第6期,26-34页。
穆军芳、马美茹,2016,国际批评话语分析研究进展的科学知识图谱分析(2006-2015年),《河北大学学报》,第6期,146-154页。
钱毓芳、黄晓琴,2016,英美主流报刊关于“中国梦”的话语建构研究,《天津外国语大学学报》,第4期,15-21页。
冉永平、杨娜,2016,危机语境下媒体信息的言据性及其语用分析,《外语与外语教学》,第6期,12-21页。
宋艳玲,2016,两性权力对比视域内的会话打断研究,《外语学刊》,第2期,77-82页。
孙玉华、刘宏、彭文钊,2016,“克里米亚”作为语言意识形象的政治语言学研究——以普京国情咨文文本为例,《外语与外语教学》,第6期,1-11页。
唐青叶、史晓云,2016,基于语料库的南非大报对习近平主席访非报道的话语分析,《北京第二外国语学院学报》,第1期,14-24页。
田海龙,2006,语篇研究的批评视角:从批评语言学到批评话语分析,《山东外语教学》,第2期,40-47页。
田海龙,2015,新修辞学的落地与批评话语分析的兴起,《当代修辞学》,第4期,32-40页。
田海龙,2016a,批评话语分析精髓之再认识——从与批评话语分析相关的三个问题谈起,《外语与外语教学》,第2期,1-9页。
田海龙,2016b,跨文化交际的话语解读:再情景化模式,《福州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第2期,50-54页。
田海龙,2016c,话语研究的语言学范式:从批评话语分析到批评话语研究,《山东外语教学》,第6期,3-9页。
王加林、申智奇,2016,语用预设与香港人身份的话语建构——基于回归前后香港政府施政报告的批评分析,《天津外国语大学学报》,第5期,13-17页。
武建国、陈聪颖,2016,2015年批评性话语分析研究综述,《天津外国语大学学报》,第3期,66-73页。
武建国、林金容、栗艺,2016,批评性话语分析的新方法——趋近化理论,《外国语(上海外国语大学学报)》,第5期,75-82页。
吴宗杰、余华,2013,民族志与批评话语分析,《外语教学与研究》,第4期,11-16页。
辛斌,2016a,语言的建构性和话语的异质性,《现代外语》,第1期,1-10页。
辛斌,2016b,巴赫金学派的语言意识形态观和批评话语分析,《外语学刊》,第1期,21-27页。
辛斌,2016c,沃尔夫、巴赫金和批评话语分析,《外语与外语教学》,第2期,10-18页。
辛斌,2016d,后现代的文化、知识和语言批评,《外语研究》,第3期,1-6页。
杨熊端、丁建新,2016,批评话语分析视角下的民族志研究,《外语与外语教学》,第2期,19-24页。
姚晓东、秦亚勋,2016,边缘话语分析视角下“井底人”的空间身份管控,《现代外语》,第2期,169-177页。
尤泽顺,2016a,对话与互文性:巴赫金对批评话语分析的影响,《外文研究》,第2期,22-29页。
尤泽顺,2016b,领导人平民化话语与国家形象建构——习近平主席外访演讲分析,《天津外国语大学学报》,第5期,1-6页。
尤泽顺,2016c,语言与社会互动:从语言相对论到批评话语分析,《当代外语研究》,第5期,24-31页。
尤泽顺,2016d,哈贝马斯哲学社会学思想对批评话语分析的影响,《话语研究论丛》,第3辑,1-13页。
于洋,2016,微博话语中的中国梦:系统功能语言学视角,《天津外国语大学学报》,第1期,40-44页。
张蕾,2016,中国梦话语的国家身份构建功能,《天津外国语大学学报》,第1期,35-39页。
天伟,2016,基于进化心理学的批评话语研究,《外语与外语教学》,第5期,78-87页。
赵芃,2015,学雷锋活动中的修辞——基于批评话语分析的论辩策略研究,《当代修辞学》,第4期,41-46页。
赵芃,2016,专家知识的话语建构及其合法化——一档电视节目中药品推广的话语策略分析,《天津外国语大学学报》,第6期,24-28页。
支永碧,2007,批评话语分析研究新动态,《外语与外语教学》,第3期,27-32页。
Domestic Researches on Critical Discourse Analysis in 2016:A Focused Review
Zhao Peng, Tianjin University of Commerce
Applying a “researcher-as-tool” qualitative method in reviewing the literature of critical discourse analysis published in Chinese journals in 2016, this paper discusses the features of this year’s critical discourse analysis in terms of 1) continuous in-depth theoretical thinking, 2) researches on identity construction and power relation as hot topics, 3) political discourse studies with a clear political position, 4) ethnographic discourse studies as a new growth point, and 5) the research team works presented as column studies. A relatively full and focused review is envisaged for further research in the field of critical discourse analysis.
critical discourse analysis, research review, CDA features in 2016
赵芃,女,博士,副教授,硕士生导师。研究方向:话语研究、社会语言学、语用学。
赵芃
联系地址:天津市(300134)北辰区光荣道409号,天津商业大学外国语学院
电子邮件:zhaopeng@tjcu.edu.cn