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申报》视野下解放战争时期留学教育研究(1946-1949)

2017-03-08

海南热带海洋学院学报 2017年6期
关键词:申报教育部留学生

吴 健

(安徽大学 历史系,合肥 230039)

《申报》视野下解放战争时期留学教育研究(1946-1949)

吴 健

(安徽大学 历史系,合肥 230039)

抗日战争结束后,中国社会没有如预想的那样进入一个和平安定的时期,规模空前的国共内战很快爆发了。中国的留学事业也如同时局一样历经波折起伏,引起了国内外各界的广泛关注。在这一特殊时期,关于中国留学生的选拔和派遣,安置与任用,资助与救济这几个方面出现了很多新的特点,反映出了当时中国留学教育的基本情况,这不仅与广大留学生的命运息息相关,而且对中国的未来产生了深远的影响。

《申报》;解放战争时期;留学

中国近代的留学事业是伴随着外国侵略者的坚船利炮打开中国国门而开始的,在中国近代化的进程中占有重要的地位。近代中国的留学事业可以追溯到“1847年毕业于美国耶鲁大学之第一个中国留学生容闳”[1]。此后中国留学海外之风逐渐兴起,留学也成为推动当时社会进步的一个重要手段。本文将以《申报》为主要视角,对解放战争时期(1946-1949)中国留学事业的情况进行归纳和整理,以期对中国近代留学事业的研究有所裨益。

一、 留学生的选拔和派遣

解放战争时期对留学生的选拔和派遣有多种多样的渠道,政府意志主导的留学活动一直在其中占据主流,除此之外民间自费出国留学也在这一时期的留学活动中占据越来越多的比例,总结起来主要有以下三种方式:

(一)公自费留学考试

通过考试选拔精英人才,送往发达国家留学,这一直是民国时期留学生(特别是公费留学生)选拔的主流。我们以1946年的中华民国教育部举办的公自费留学考试为例,管窥这一时期留学生选拔考试的盛况。

1946年初,中华民国教育部决定在年内举行抗战结束后第一次公费留学生考试,“名额约为千人,科别齐全,且不限于英美两国”[2]。随后公布了具体的公费留学办法,其中规定:“教育部公费生一百二十名,法国政府交换生五十名,中英文教基金董事会交换生二十名。”[3]考试科目共计55个学科,其中实类(如电子、物理等)占34门,文类(如文学、历史等)占21门。*参见《公费留学考试科目》(上),载《申报》(上海版),1946年5月17日,第5版。还特别规定:“应考人于报名时应选定学门,不得临时更改。”[4]这就保证了应试者必须以最为擅长精通的学科报考,便于选拔出各领域的优秀人才。与公费留学生考试几乎同时,自费留学生考试工作也迅速展开。1946年4月,教育部发布了自费留学考试章程,其中主要规定:留学期限2-4年;留学费用自理;已在公私立大学以及独立学院毕业或者从事研究教学工作两年以上者可以报考。*参见《教育部三十五年自费留学考试章程》,载《申报》(上海版),1946年5月11日,第6版。后来教部为了扩大公自费留学考试的选拔范围,特别规定:“凡高等考试及格人员,就其及格种类得参加有关学科之留学考试。”[5]还规定:“广大青年军退伍复学,其中专科以上学校毕业生,得参加公自费留学生考试。”[6]又规定:“考生不善留学国语言者,得以英文代之。”[7]在这些措施的促进下,加之抗战胜利之初中国的恢复建设需要大量高端人才,1946年的公自费留学考试受到了社会各界的积极响应,仅仅上海交通大学一所高校报名参加考试者就有一百余人之多。*参见《教育部上海区定期举行公自费留学生考试》,载《申报》(上海版),1946年6月9日,第5版。最终此次考试“录取公费生一百四十八名,自费生录取一千二百一十六名”[8]。

1946年之后,由于全面内战的爆发,如此大规模的留学生选拔考试没有再出现。这次考试所选拔的留学生人数是十年以来最多的一年,远远超过了战前1936年894人的留学生数量。*参见《政府将限制官费留学生》,载《申报》(上海版),1939年4月24日,第6版。这些合格考生也构成了这一时期我国留学生的主力。由于考核程序严格,这些考生又大多为国内高校出身,所以后期“留学生成绩优异者甚多”[9],为国外高校所好评。

(二)政府公派出国

政府选派公务人员出国留学,这也是这一时期出国留学生的一个重要来源渠道。1946年底,中华民国教育部计划选派政府译员出国留学,名额约在百人。*参见《教育部将定期招考译员留学百名》,载《申报》(上海版),1946年12月13日,第8版。1947年初,教育部又发公告,规定曰:“译员留学名额一百人,以外事局译员为限,考期约在四月上旬,六月间发榜,秋季放洋。”[10]后来国民政府为了鼓励各地积极选派公务人员出国留学考察,特别规定:“凡由机关派往国外研究考察者,薪职予以保留,并可申请旅费及其他费用。凡自行考取留学者,薪职概不保留,亦不发给任何费用。”[11]这一政策的实施,对于全国政府机构派选公务人员出国学习起了巨大的推动作用。后来在1947年10月,中华民国教育部和美国医药助华会合作,为充实我国六个医学教育中心(北平、南京等)之师资及教学设备,“选派现任医教师资赴美进修一年者二十七人,赴美考察六个月者十三人,已陆续赴美”[12]。

(三)其他渠道出国留学

谈到其他渠道出国留学这个问题,首先我们应该注意当时出现了大量的如舒新城先生所说的“官绅游历”[1]78“贵胄游学”[1] 83的情况。1946年10月,《申报》报道了中国行政院院长宋子文的三个女儿赴华盛顿就学的消息。*参见《宋家三姐妹飞美就学》,载《申报》(上海版),1946年9月14日,第7版。她们的年龄都不大,均在18岁左右,但是“均已留美六年,每逢暑假则返国省亲”[13]。众所周知,出国留学所需要的花费不菲,一般人家根本负担不起。而且从抗日战争时期一直到新中国成立之前,民国政府对于自费出国留学的限制是十分严格的。*参见《教部对自费留学慎重发给出国护照》,载《申报》(上海版),1947年2月24日,第1版。所以若非宋子文这样达官显贵之家,是根本无力也无权送子女出国就读的。还有一个比较典型的例子,1946年11月孔子的第七十七代孙孔德成获得最高当局特准,将携其夫人一起赴美留学,而且“求学期内,各项费用,概归政府负担”[14]。这也从侧面可以说明在当时的环境下,送子女出国留学在官宦特权阶层已经成为一种时尚,一种风潮。而且当时国民政府对于此种风潮并未加以限制,反而纵容鼓励,这也为当时的留学事业蒙上了一层阴影。

其次,还有一批人通过变通的办法出国留学。据1946年底返国的教育界人士称,当年赴美留学者甚多,总数居然达到了4300余人。*参见《七八两月赴美学生达四千三百人》,载《申报》(上海版),1946年12月13日,第8版。后据教育部主管留学的负责人所述:“截至本年度八月份为止,由教部赴美留学考察研究者,总数不过三百人。其余常系用其他名义取得护照,赴美后设法入学。”[15]另外,广大华侨子女出国到英美留学也是这时期一个特殊的现象。据英国伦敦大学的一名中国学生称:“在英中国学生总人数中,英帝国及联邦各国之华侨学生实占多数,伦敦大学中共有中国学生十七人,其中仅有三分之一来自中国,其他均来自英国领土者。”[16]这种华侨子女留学的现象已经出现很多年了,华侨当年出国时候普遍贫苦,但是经过多年的努力,生活大有改观,也有能力送子女去英美国家留学。

二、 留学生的安置与任用

留学生的安置与任用问题是这一时期留学教育的核心所在,因为这直接关系到当时国家经济的恢复重建,也集中反映了当时国际国内的政治局势。

(一)留学生的安置

这里留学生的安置问题主要是指在抗日战争时期中国去往日本和德国两个法西斯国家的中国留学生在战后的安置问题。这些战后依然身处“敌国”的中国留学生数量众多,他们的命运得到了国民政府的强烈关注。

近代以来日本由于科技发达而且本身距中国较近,因此成为了中国留学生出国的首选目的地。在抗日战争时期南京汪伪政权也向日本选派了大量的留学生,所以战后依然滞留于日本的中国留学生数量多达一千余人。*参见《教育部草拟办法运回滞日学生》,载《申报》(上海版),1946年6月12日,第5版。由于战后日本经济衰败,物资供应匮乏,这些滞日侨生生活大多艰难,“每日以粗饭及薯脯果腹,虽以盟国人民之地位,每月获有糖米、麦粉、马铃薯及纸烟之供应。然为维持生计不得不以纸烟或糖出售以资弥补”[17]。针对这种情况,中华民国教育部在1946年开始草拟办法,设法早日运回这批滞日留学生,其中规定:“无论任何时期出国,一律设法运送返国,使其升学就业。至于抗战时期对于政府有不利者,亦将依法处理。”[18]后来外交部和教育部又对于滞日留学生的召回资格也做了详细的规定,主要有三条:“学业已经完成或者留日已满三年者;无力自行继续留学者;其他特殊原因者。”[19]此后留日学生的甄审及召回工作迅速地展开了。由于战后滞日留学生人数太多,对其甄审原定于1947年9月底截止,后来延迟到了12月底截止。*参见《战时留日生甄审年底截止》,载《申报》(上海版),1947年11月2日,第6版。在甄审过程中,考虑到很大一部分留日学生生活困苦,教育部还对困难学生“按月核给救济费,救济期限至该生离日返国时止”[20]。至此滞日学生的安置召回工作基本安排完毕。

关于战时留德学生的安置和召回工作相比于日本要简单得多,最主要的原因是战时留德的中国留学生数量比较少。1946年初,我国对于战时留德学生之遣送回国事宜就已经着手开始,到该年的6月份,符合遣送条件之留德学生就已经全部归国。*参见《留德学生全部归国》,载《申报》(上海版),1946年6月18日,第5版。到1948年初,我国留德学生仅余44人,“以习工科医科为多。其中已服务者有十三人,在实习者有六人,在校读书者有十二人,候船返国者十三人”[21]。

但是还应该看到在当时的社会背景之下,国民政府的召回和安置“敌国”留学生的工作是和当时国民党发动内战,继续“剿共”相联系的。1947年初,国民政府教育部规定:“在日本专门学校毕业者,应即研读《国父遗教》及《中国之命运》并作读书报告一份。”[22]这是向他们强制宣传国民党的一党独裁和对蒋介石个人崇拜,强化了对这些留学生思想的钳制,对他们回国后的发展产生了诸多不利的影响。

(二) 留学生的任用

关于对回国留学生的任用,国民政府历来是非常重视的,这在抗战之后表现得更加明显。其中最主要的原因肯定是战后中国百废待兴,各行各业都需要大量优秀人才,用于经济的恢复和国家的重建。1946年初,《申报》就报道了“政府于前年曾选派资历丰富之技术人员一千二百名赴美国实习考察,为战后建设储备人才”[23]。从中足以看出早在抗日战争胜利之前,国民政府就为战后的建设作了布局,到外国留学则是其中重要的一个环节。

另外,抗日战争的胜利大大提高了中国的国际地位,广大留学海外的学子,也迫不及待地回归祖国投入建设。同时国民政府为了鼓励广大海外留学学子回归祖国,给予了一系列的政策支持。1946年1月,中华民国教育部为鼓励外国留学生归国,特规定:“留学生归国由教育部辅助旅费,归国后予以介绍任用。”[24]随后民国国务院也宣布:“凡在美中国学生学业完成准备返国并在国内大学执教者,可以申请旅费补助金。”[25]在这些政策发布之后,广大国外学子掀起了一股归国参与建设的热潮。1946年5月,留学法国、比利时、瑞士的数十名留学生返国,教育部极为关切,“会根据各生所习科目,与其个人志愿,分别向各机关推荐”[26]。1946年7月,抗战胜利后受教育部会同外交部电召的留德、奥、法、瑞四国留学生陆续返国服务,这批学生“皆于七七事变之前出国,欧战爆发后,乃留在欧就职,服务社会均已有相当经验”[27]。他们回国后受到了当时上海市市长吴国桢的接见,并且将很快推荐工作。1947年10月,6名曾在英国药科大学毕业之中国留学生启程回国,由于“印度及其他东方各国对药学研究方面之人才需要甚殷”[28],这6人将被教育部安排为药科教师。*参见《我六名学生在英国药科大学毕业》,载《申报》(上海版),1947年10月21日,第6版。

从以上几个事例我们可以充分看出当时的国民政府对于留学归来学生的任用是十分重视的,这无疑对国家战后的重建和经济的恢复发展有着重大的意义。但是后来国民党发动全面内战,打破了经济恢复发展的好局面,错过了和平发展的好时机,给我们国家和民族造成了巨大的损失。

三、 留学生的资助与救济

留学生的资助与救济是从中国开始有海外留学活动时就已经出现的,但是在解放战争这一特殊历史背景之下,却日渐成了一个无法回避的重要话题,对于这两个问题的研究,十分有助于我们了解当时留学教育的整体情况。

(一) 留学生的资助

关于留学生的资助问题,这里主要是指社会各界对于这一时期出国留学生(主要为自费生)的奖励和促进的措施,这一现象在民国后期非常普遍,对于中国的对外留学事业起到了非常积极的推动作用。

首先,前文提到过中央政府组织公费出国留学,给予的资助是十分丰厚的,“留美生每人每年为美金一千八百元,留英生为英镑四百磅,欧洲国家则分为三级,每年一千八百美金至一千三百美金不等。此外每人一律发给置装费美金二百元,旅途零用美金五十元”[29]。除了中央政府之外,各地方政府也纷纷出台措施,鼓励本省学生出国留学。早在1942年,云南省就“曾设置奖学金,奖励滇省留学国外自费生,后因国省税收支系统变更而停止”[30]。到了1946年7月,云南省政府重新拟定了留学奖学金规则,呈请行政院核准后实施,以鼓励云南省的留学生。*参见《滇省政府拟设留学奖金》,载《申报》(上海版),1946年7月13日,第6版。1947年4月,山东省政府通过了《鲁省国外留学生旅费辅助及奖学金办法》,其中规定:“名额暂定卅名,每名一次性辅助旅费美金二百元,奖学金分甲乙丙三等,甲等每年美金六百元,乙等五百元,丙等四百元,均以三年为限。”[31]1947年10月,西康省拟具了《奖助康省籍留学国外研习教农工理医等学门办法》,其中规定:“凡经教部自费留学考试及格录取者,即可申请补助,此项经费纯系辅助性质,每名约辅助三千万元。”[32]

其次,除了民国各级政府机构对留学生的资助之外,外国政府和各大民间团体对于中国留学生的资助也是比较常见的。1946年8月,美国总统杜鲁门签署了一项法案,其中规定:“美国将以海外战后剩余物资售款之一部分,作交换留学生以及其他教育活动之用,其总金额约为两千万美金,包括中国在内之若干国家可以受益。”[33]这项法案不仅使得中国留学生获益,而且美国各教会在华合办之各大学以及岭南大学的一些优秀学生也从此项计划中获得了奖学金资助。*参见《利用剩余物资售款交换学生留学》,载《申报》(上海版),1946年8月4日,第7版。美国纽约华美协进社早在抗战期间,就曾与中美政府合作,筹款资助中国留学生近千人,战争结束后,由于资金困难,各项奖金相继停发。*参见《纽约华美协进社一再筹款奖励中国留学生》,载《申报》(上海版),1946年8月27日,第6版。在1946年8月,华美协进社得到中国战时学术计划委员会同意“将该会剩余款项,发为奖助一小部分留学生之用”[34]。1947年8月,中华教育基金会决定“在今秋后资送五人赴美研究,每人三千美金,一年后回国”[35]。除了资助中国在美国的留学生之外,中国留学英国的留学生也受到了一些关注。1946年12月,中英教育文化基金董事会“业已考选学生十七名,定明夏遣送至英国各大学攻读”[36]。到了1948年初,中英文教基金会执行委员会又从中英文教基金会奖学金中提出一特别款项“以辅助留英中国实习学生六人”[37]。

(二) 留学生的救济

关于这一时期留学生的救济,摆在我们面前的第一个大问题就是为什么在这一时期大量的留学生生活陷入困境从而需要得到救济,这其中的原因,笔者主要总结了以下两点:

第一,留学费用高昂。众所周知出国留学的成本是巨大的,以1947年留学美国为例:“一名中国学生赴美留学,包括来回旅费及学膳宿费,至少为美金二千五百元一年。”[38]而且一般中国学生出国留学少则两年,多则四年,其中不仅要应付学习生活的费用,还要面对时刻可能发生的如疾病、意外事件等突发情况,实际需要负担的数额恐怕大大超过这一数字。这使得留学生在国外的生存状况相对不稳定,容易因为国际局势或者各种突发状况而变得贫困,需要接受救济。

第二,国内形势恶化。1946-1949年是中国近代史上的解放战争时期,中国还没有从抗日战争的巨大创伤中恢复过来,又被国民党拖入了内战的深渊。众所周知“教育离不开政治,政治为教育提供稳定的社会保障”[39]。在解放战争中,国民党政府为了挽回节节败退的战局,不惜依附帝国主义,对外大举借款,对内乱发纸币造成了严重的通货膨胀。到了解放战争后期,中国经济已经到了崩溃的边缘,这对于国外的留学生来说无异于灭顶之灾。1948年6月,国民政府强制命令自费留学生按照中央牌价结购外汇,不得按照官价结汇。当时官价汇率(法币兑美元)为12000,可是中央牌价已经涨至(法币兑美元)474000,而且“仍在随时挂牌调整中”[40]。不断上涨的汇率已经使得中国留学生的生活逐渐陷入困顿,而国民政府为了控制外汇流出而进行的外汇管制,更是让留学生的处境雪上加霜。1948年10月,国民政府政务院规定:“留学生在留学期间如已获得奖学金者,申请外汇时仅可获得奖学金不敷应用之差额。”[41]这大大加剧了中国留学生的经济困难。后来又规定:“考取自费留学生之尚未出国者,此后非有美金两千四百元,或等于此数之其他外汇,不得出国。”[42]这基本断绝了留学生的出国之路,中国的留学事业在此时彻底陷入绝境。

在上述两种主要因素的作用下,我国在外留学生的生活可谓苦不堪言,这种情形在1948年之后尤为严重。1948年10月美国之声电台播放了中国留学生经济困难之情形,据称:“中国政府加强外汇管制,留学生之经济困难情景有增无已。即使在中国拥有巨资之留学生,目前亦无从获得接济,且多无法偿付其生活费用及学费。”[43]1948年12月底,美国合众新闻社报道称,在美国各大学内肄业的中国男女学生约2500人,大部分陷入了身无分文的境况,他们除非能迅速获得经济援助,否则会有被驱逐出境的危险。*参见《留美两千余学生经济陷入绝境》,载《申报》(上海版),1948年12月31日,第2版。哥伦比亚大学的外籍学生顾问称:“学生等得自中国政府之每月七十美元汇款,现突告无定期停止。由于生活状况简陋及正餐不足,许多中国学生已临失望边缘。”[44]

面对海外留学生此种严峻的形势,各方纷纷伸出援手,对留学生进行救济。1948年9月,国民政府国务院规定:“凡考取之自费留学生已在国外大学肄业,现已无力继续学业,且无力返国者,准先获美金十万元,专户存储驻美大使馆,作为该项学生回国车船票价之需,每人辅助数额以四百美元为限。”[45]到1948年12月,中国驻美国大使馆又宣布:“对结汇困难之自费生约一千名,暂时每人贷给一百元,以待其办理结汇。”[46]美国的政府和一些民间组织也在为救济中国的留学生而奔走呼告。1949年1月,美国外国学生顾问会特别委员会向杜鲁门总统,国会议员,以及美国国务院发出呼吁,要求“以二百五十万美元作为在美国外国学生五千名(此数包括中国学生两千九百名)之紧急经济援助”[47]。到1949年2月,中国驻美国大使顾维钧向美国经济合作署提出:“播发基金五十万美元,以协助中国留美学生,彼等正因为中国内战而遭遇经济上的困难。”[48]1949年3月底,美国经合署宣布:“将援华复兴款项中五十万美元播付国务院,以援助若干留美中国学生,旨在援助其能完成学业,早日返国。”[49]但是,该款项“申请者将仅限于为国务院认可之美国学院及大学内之高班学生或研究生,其研究科目须在若干技术及科学方面,且以切迫需要此种辅助者为限”[50]。这就大大限制了受补助者的人数,依然有庞大的中国留学生群体得不到该项帮助,从而无法脱离目前的困境。

结 语

总结民国后期《申报》为我们展现的中国留学事业的情况,可以看出中国的留学事业在当时整体虽有进步,但本质难以提高。国民政府为了中国的恢复和重建,向国外派出了大量的留学生,企图短期内达到立竿见影的效果。殊不知其坚持一党独裁,甚至不惜发动内战,国民政府最终的结果只能是尽失民心,惨淡收场。“国家的命运与个人和群体的命运休戚相关”[51],中国留学事业在这样一种情况下,前期看似繁荣,实则举步维艰,难以为继。而且国民政府派往国外的留学生以理工科为主,忽视对国外先进思想文化的学习,仿佛又回到只重学习器物的“洋务运动”时期,其结果必然也逃脱不了失败的命运。但是这一时期出国的留学生中也涌现出了如李政道、邓稼先等一批世界性的大科学家,他们在异国他乡克服重重困难,终于学有所成,有很多后来不远万里回归祖国,为祖国的建设和发展做出了巨大的贡献。他们的精神值得我们这些后辈敬仰和尊敬,更加需要我们继承和发扬。

[1] 舒新城.近代中国留学史[M].上海:上海书店出版社,2011:1.

[2] 教育部将举行公费留学考试[N].申报(上海版),1946-01-30(5).

[3] 教育部规定公费留学办法[N].申报(上海版),1946-05-14(5).

[4] 公费留学考试科目(下)[N].申报(上海版),1946-05-18(5).

[5] 高等考试及格人员得参加公自费留学考试[N].申报(上海版),1946-06-23(5).

[6] 公自费留学考试报名者达百余人[N].申报(上海版),1946-06-20(5).

[7] 教部公布公自费留学生考试外语变通办法[N].申报(上海版),1946-06-08(5).

[8] 留学生考试录取结果已正式发表[N].申报(上海版),1946-10-31(5).

[9] 美教授函我教育部盛赞我留学生[N].申报(上海版),1948-03-14(6).

[10] 教部定4月1日起举行翻译官留学考试[N].申报(上海版),1939-01-11(8).

[11] 政院决定公务员官派出国薪职保留,自行留学不保留.申报(上海版),1947-06-12(2).

[12] 六医学教育中心教师多人奉派赴美学习[N].申报(上海版),1947-10-16(6).

[13] 宋家三姐妹飞美就学[N].申报(上海版),1946-09-14(7).

[14] 孔子后裔孔德成夫妇赴美就学[N].申报(上海版),1946-11-07(8).

[15] 七八两月赴美学生达四千三百人[N].申报(上海版),1946-12-13(8).

[16] 我留英学生谈学生情况[N].申报(上海版),1947-11-19(6).

[17] 留日侨生生活艰难[N].申报(上海版),1947-03-10(5).

[18] 教育部草拟办法运回滞日学生[N].申报(上海版),1946-06-12(5).

[19] 留日学生召回办法[N].申报(上海版),1946-07-29(6).

[20] 教部拟具留日学生甄审及召回二项办法[N].申报(上海版),1947-01-04(8).

[21] 我留德学生尚有四十四人[N].申报(上海版),1948-01-08(6).

[22] 教部拟具留日学生甄审及召回二项办法[N].申报(上海版),1947-01-04(8).

[23] 留美建设人才陆续回国服务[N].申报(上海版),1946-03-24(3).

[24] 教部介绍任用归国留学生[N].申报(上海版),1946-01-05(4).

[25] 我留美学生可申请旅费补助[N].申报(上海版),1946-06-02(5).

[26] 法、比、瑞留学生返国,教部分别向各机关推荐[N].申报(上海版),1947-01-04(8).

[27] 德法返国学生晋谒吴市长[N].申报(上海版),1946-07-05(6).

[28] 我六名学生在英国药科大学毕业[N].申报(上海版),1947-10-21(6).

[29] 留学生公费数字已确定[N].申报(上海版),1947-04-11(5).

[30] 滇省政府拟设留学奖金[N].申报(上海版),1946-07-13(6).

[31] 鲁省府奖励深造,补助自费留学生[N].申报(上海版),1947-04-07(5).

[32] 西康省奖励研习农工,留学生每名补助三千万[N].申报(上海版),1947-10-20(6).

[33] 利用剩余物资售款交换学生留学[N].申报(上海版),1946-08-04(7).

[34] 纽约华美协进社一再筹款奖励中国留学生[N].申报(上海版),1946-08-27(6).

[35] 中华教育基金会资送五人赴美研究[N].申报(上海版),1947-08-10(6).

[36] 中英教育基金会选送学生留英[N].申报(上海版),1946-12-19(8).

[37] 中国留英公费生学科及人数统计[N].申报(上海版),1947-03-25(5).

[38] 美新闻处长在沪谈留美学生的费用[N].申报(上海版),1947-12-16(4).

[39] 王凯.解放战争时期流亡学生与各界的矛盾[J].琼州学院学报,2016(6):118-123.

[40] 自费留学生结汇将按照中央牌价[N].申报(上海版),1948-06-11(6).

[41] 公自费生留学结购外汇规则[N].申报(上海版),1948-10-16(1).

[42] 自费留学结汇办法[N].申报(上海版),1948-09-05(7).

[43] 留学生诉苦[N].申报(上海版),1948-10-05(7).

[44] 留美两千余学生经济陷入绝境[N].申报(上海版),1948-12-31(2).

[45] 自费留学结汇办法[N].申报(上海版),1948-09-05(7).

[46] 自费留学生因官价结汇困难,使馆宣布将资助返国[N].申报(上海版),1948-12-12(2).

[47] 我留美学生向美要求经济援助以完成学业[N].申报(上海版),1949-01-10(3).

[48] 留美生经济困难[N].申报(上海版),1949-02-19(2).

[49] 美经合署拨五十万美元援助我留美学生[N].申报(上海版),1949-03-31(2).

[50] 美国务院公布补助中国留美学生办法[N].申报(上海版),1949-04-09(2).

[50] 伍淑斌.1931-1933年南洋华侨抵制日货运动探析[J].琼州学院学报,2015(6):42-46+61.

EducationforStudyingAbroadfromShenBaointhePeriodofLiberationWar(1946-1949)

WU Jian

(Department of History, Anhui university, Hefei 230039, China)

After the Resistance against Japanese Aggression War, Chinese society did not enter into a period of peace and stability as expected, unprecedented scale civil war broke out soon. During this period, China’s education for studying abroad experienced ups and downs as the current situation, and had aroused widespread concern at home and abroad. In this particular period, the selection and dispatch, placement and appointment, funding and relief of Chinese students’ studying abroad have many new features, which reflect the general situation of the education for studying abroad in China at that time, and this is not only related to the fate of the majority of students studying abroad, but also has a profound impact on the future of China.

ShenBao; period of the Liberation War; studying abroad

格式:吴健.《申报》视野下解放战争时期留学教育研究(1946-1949)[J].海南热带海洋学院学报,2017(4):122-128.

2017-04-15

吴健(1993-),男,安徽合肥人,安徽大学历史系中国史专业2016级硕士研究生,主要研究方向为中国近现代史。

G648.9;K265.9

A

2096-3122(2017)06-0122-07

10.13307/j.issn.2096-3122.2017.06.20

(编校:何军民)

猜你喜欢

申报教育部留学生
“少年工程院活动校”暨“航天未来人才培养校”共同申报
教育部辟谣小学学制变5年
第一章 天上掉下个留学生
第一章 天上掉下个留学生
国际收支间接申报问答
留学生的“捡”生活
第一章 天上掉下个留学生
教育部召开座谈会推进一流大学和一流学科建设
我校两教育部重大课题攻关项目开题
教育部印发义务教育“新课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