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媒介融合背景下的手机电台现状与发展路径探析

2017-03-08

海南热带海洋学院学报 2017年3期
关键词:考拉电台广播

张 帅

(海南热带海洋学院 人文社会科学学院,海南 三亚 572022)



媒介融合背景下的手机电台现状与发展路径探析

张 帅

(海南热带海洋学院 人文社会科学学院,海南 三亚 572022)

“媒介融合”是近年来学界讨论的热词,传统广播媒体希冀借助新媒体发展契机实现华丽转身,手机电台APP正是基于新技术的支持,实现了传统内容与新兴传播平台的良好融合,其在传受关系、传播渠道等方面进行的探索,给传统广播媒体以启示。在媒介融合的背景下,通过分析我国广播发展现状,进一步探析蜻蜓FM、考拉FM、荔枝FM等手机电台在传播主体、内容、渠道、受众等多方面的发展状况,对手机电台在新时代下如何实现突破提供思路。

媒介融合;手机电台;传播

近年来,党和政府积极倡导传统媒体和新兴媒体融合。2014年8月18日,习近平总书记主持召开的中央全面深化改革领导小组第四次会议审议通过了《关于推动传统媒体和新兴媒体融合发展的指导意见》*参见中华人民共和国国家新闻出版广电总局《关于推动传统媒体和新兴媒体融合发展的指导意见》,上传于2014年8月20日,引用于2017年1月9日,网址为:http://www.gapp.gov.cn/news/1656/223719.shtml.,在这一顶层设计下,我国的新闻传播事业必将迎来又一个创新发展的浪潮。“媒介融合”也是如今学界讨论的热点,面对新媒体的冲击,广播媒介如何发扬自己的优势特色,如何借助新媒体的“东风”顺势而为成为了新的挑战。

媒介融合(Media Convergence),最早由Pool提出,他认为媒介融合指的是各种媒介呈现出多功能一体化的趋势。*参见宋昭勋《新闻传播学中Convergence一词溯源及内涵》,载《现代传播(中国传媒大学学报)》,2006年第1期第51-53页。蔡雯认为媒介融合在中国的传播意义重大,将媒介融合定义为:“在以数字技术、网络技术和信息技术为核心的科学技术的推动,各产业在经济利益和社会需求的鼓舞下通过合作、并购和整合等手段,实现不同媒体形态的内容融合、渠道融合、和终端融合的过程。”[1]李良荣认为:“媒介融合就是指各种媒体形态的边界逐渐消融,多功能复合型媒体逐渐占据优势的过程和趋势。它不是单纯媒体形态的融合,更是一种全方位、深层次的融合。”[2]目前国内外对于媒介融合并无统一定义。笔者认为,简言之,媒介融合就是基于新技术的发展,传统媒体与新兴媒体之间在内容渠道等方面的互联互动互通。

一、我国广播电台发展现状

(一)技术的发展促进媒体竞争新格局

据国家统计局官网数据显示,我国移动手机用户和3G网络的发展迅猛,截至2015年底,我国移动手机用户约12.71亿,3G移动电话用户已达4.85亿。另据中国互联网络信息中心(CNNIC)在京发布第39次《中国互联网络发展状况统计报告》显示,截至2016年12月,我国手机网民规模达6.95亿,增长率连续三年超过10%。台式电脑、笔记本电脑的使用率均出现下降,手机不断挤占其他个人上网设备的使用。*参见中国互联网络信息中心《CNNIC发布第39次〈中国互联网络发展状况统计报告〉》,上传于2017年1月22日,引用于2017年2月20日,网址为:http://www.cnnic.net.cn/gywm/xwzx/rdxw/20172017/201701/t20170122_66448.htm.

据赛立信媒介研究机构数据发布显示,手机、车载收音系统是最多听众使用的工具,传统收音工具(包括便携式收音机、音响、台式收音机等)的使用率逐年减少。近几年来,手机的使用率均超过40%,众多收听工具中居首位,收听终端的移动化、智能化日趋明显。*参见梁毓琳,蔡奕璇《2014年中国广播收听市场综述》,载于《赛立信媒介研究》,上传于2015年7月22日,引用于2017年1月9日,网址为:http://www.bpes.com.cn/zh-CN/displaynews.php?id=3549.

(二)广播受众结构不断优化

整理赛立信媒介研究机构相关数据得知,广播听众继续呈现年轻化趋势:2014年的广播核心听众主要是25~44岁这一社会中坚力量,占比超过60%,且较2013年增长了8.2个百分点。55岁及以上听众仅占9.2%,较2013年下滑了3.6个百分点。广播听众的受众价值也持续提升,以2015年为例,月收入在3000元及以上的中高水平的听众比例将近七成,同比上涨将近10个百分点。其中,月收入在5000~9999元和10000元以上的听众占比分别为22.8%和9.7%,同比分别上升了6.47和3.15个百分点。*参见蔡奕璇《2015年中国广播收听市场扫描》,载于《赛立信媒介研究》,上传于2016年7月29日,引用于2017年1月9日,网址为:http://www.bpes.com.cn/zh-CN/displaynews.php?id=4107.

随着车载移动收听终端以及智能移动收听终端的广泛应用,广播听众的年龄结构得以改变,呈现年轻化趋势;经济的发展也使广播听众的收入构成持续优化,广播媒体的市场价值得到进一步的提升。

(三)手机电台:广播界的“新声音”

目前对于手机广播电台业界尚没有统一的界定,笔者认为手机广播电台,或者说手机广播、手机电台就是通过手机FM接收信息或者说利用网络下载手机电台APP(客户端)收听广播节目。包括两种类型:一是利用手机中内置的FM接收模块,直接收听电台的节目直播;二是如今多数听众的选择,即通过手机上网,利用客户端在线收听或者下载离线收听广播节目。本文讨论的手机电台正是第二种类型。

目前,我国国内手机电台处于“百花齐放”的发展初期,除了简约风格的考拉FM、注重用户内容的荔枝FM,还有各大门户网站、老牌娱乐媒体也纷纷推出了自己的电台,例如凤凰FM、酷狗FM、豆瓣FM等等。

(四)手机电台:广播受众收听方式的改变

随着手机电台的发展,广播听众的收听方式也发生了大的改变。几十年前,一大家人围坐一起收听广播的时代早已不复存在。伴随着经济发展和交通的繁荣,车载广播迎来了自己长期的辉煌,如果说车载广播解放了汽车听众的双耳,那么如今基于网络新技术的手机电台则真正展现了广播的“伴随性”,无论你在哪里,只要拥有网络,随时可以实现收听。而发展到现在,手机电台通过客户端APP还可以实现网络缓冲后的离线收听。时空的局限被打破,手机电台为听众提供了一个更为私密的空间,个性化差异化的服务为听众创造了更为舒适体贴的广播平台。

二、手机电台发展现状探析

如前文所述,现今国内手机电台的数量如同都市里的大楼一样可谓鳞次栉比。媒介融合时代下广播电台借助新媒体的技术优势,整合以UGC(用户生产内容)、PUGC(专业用户生产内容)为主的多方内容资源,利用手机APP、微博等多种传播渠道实现音频流个性化推送,从广播到“窄播”,愈加重视对受众市场的分析,最终,对受众的收听习惯进行了颠覆与重构。而目前活跃用户名列前茅的蜻蜓FM、考拉FM、荔枝FM等,通过探索分别找到了发展新思路。下面从传播主体、传播内容、传播渠道、受众和传播效果五个方面对它们的发展现状进行探析。

(一)传受一体化:“播客”的延伸

播客,英文叫Podcast,这个词原是苹果公司的播放设备“iPod”与“广播”(Broadcast)的合成,是一种在互联网上发布音频文件并允许用户订阅feed来自动接收新文件的方法,或用此方法来制作的音频节目。*参见刘瑞生《播客:WEB2.0时代的典型传媒形态——国内播客现状研究》,载于《现代电视技术》,2006年第11期,第46-51页。笔者认为,手机电台在传播主体上可以算是播客的延伸,不是完全地对播客的套用,而是创造了一个移动平台,利用了媒介“守望者”的职能,对内容进行了过滤筛选。

相对于传统电台,考拉FM涵盖了全球最多华语优质版权声音,例如“老梁故事汇”“金星脱口秀”等;同时组建了自己的“听评委员会”,由国内资深的广播前辈作为成员,经过“把关人”层层过滤的内容才能上线播放;考拉FM还组建了自己的播客联盟,实现了传受一体化的趋势。正如单波《评西方受众心理》所说:“传递者与受众的关系根本不是什么传播主体和传播客体的关系,而是同一传播活动中共生的两个主体;要准确理解受众,仅仅有文化批判眼光是不够的,亦即在‘主体间性’中把握受众。”[3]虽然并不是人人都能够拥有属于自己的麦克风,但是为了保证内容的质量,只要受到相关审核的优质播客内容也能在考拉FM这个平台上得到释放。

荔枝FM在传播主体上则坚持着UGC模式,号称“轻电台应用”“人人都是播客”是其运营目标,相当大的一部分内容来自使用客户端的用户,可以说其UGC模式相当纯粹。荔枝FM在全球首创了用户自己运用手机创建电台和录节目的手机客户端,同时拥有同步网页版。用户在点开客户端时就能看到“录制”按钮,只需要添加喜欢的背景音乐,经过用户注册后,就可以将自己制作的音频内容发布出来,同时还可以将其限制给指定的朋友听。

而蜻蜓FM则提出了“PUGC”的概念,其联合创始人赵捷忻在2015全球移动互联网大会上宣称,蜻蜒FM马上主推的叫PUGC,也就是专业用户生产内容。蜻蜒FM需要提供这些优质内容,给用户更好的体验。”*参见中华网《蜻蜓FM副总裁赵捷忻:互联网最好的运营是没有运营》,上传于2015年5月7日,引用于2016年12月18日,网址为http://finance.china.com/fin/kj/201505/07/7009717.html.2015年以来,蜻蜓FM先后吸纳吴晓波、万峰、马红漫、袁腾飞、张召忠等影视广播专业主持人、名人名家、以及网络草根主播、自媒体人士前来开办电台,截至2015年10月已经有1.2万名专业播主入驻蜻蜓FM。*参见经济观察网郭嘉《蜻蜓FM:为“声产者”搭台》,上传于2016年1月30日,引用于2016年12月19日,网址为:http://www.eeo.com.cn/2016/0130/282843.shtml.

(二)内容差异化:“大数据”时代下的个性化推送

如前所述,对音频内容生产主体的不同定位直接导致了各手机电台内容的差别。如荔枝FM注重普通用户生产的个性化内容,考拉主推正版的优质内容。而蜻蜓FM由于其自身的发展背景,还拥有实时的电台直播内容,包括CNR、CRI等国家台和各省市地方电台,在点播方面更是涵盖音乐、新闻、脱口秀等33个分类,做成了大而全的“花色拼盘”。但各手机电台却不约而同地注重基于“大数据”音频流的个性化推送,引进或研发适合的技术以达到这一目标。

大数据(Big data)目前学术界没有一个统一的定义,舍恩伯格在《大数据时代》中指出大数据不是随机样本,而是全体数据,大数据标志着“信息社会”终于名副其实。我们收集的所有数字信息现在都可以用新的方式加以利用,尝试新的事物并开启新的价值形式。*参见[英]维克托·迈尔-舍恩伯格、肯尼思·库克耶著,盛杨燕、周涛译《大数据时代:生活、工作与思维的大变革》,浙江人民出版社,2013年版。

蜻蜓FM在用户首次打开APP时就会要求至少选择一种类别的“感兴趣内容”,根据用户的选择排列各类内容显示顺序,并将其称为用户的“自定义属性”,再结合收听记录来定制用户的“私人界面”。而考拉FM在利用大数据上更是做到了同业中的极致。考拉FM的CTO(首席技术官)崔义超认为考拉FM定位的“个性化”就是:“每一个人听到的都是自己爱听的,或至少是不讨厌的。”[4]考拉FM根据用户平时的搜索和听取习惯,在后台建立大数据库,实时观测受众需求,并结合标签、分类等相关功能的辅助,建立用户模型,定期对用户兴趣等进行智能数据分析,以实现内容更为精准的个性化音频流推送。而主推UGC的荔枝FM拥有近百万的播客,他们正在研发机器算法,以将个性化内容匹配到潜在的关注者眼前。*参见环球网《专访荔枝FM:音频混战背后的模式之争》,上传于2015年8月13日,引用于2016年12月19日,网址为:http://tech.huanqiu.com/news/2015-08/7259120.html.

需要注意的是,这一基于大数据实现“精准推送”的方式虽然可以说解放了受众的双手双眼,无需过多操作就能听到自己喜欢的内容,但从一定程度上说,受众仍然处于相对被动地位。阅听人根据自己的喜好通过标签设置等形式选择自己的收听范围,这助长了用户“信息茧房”的形成趋势,受众只对自己感兴趣的东西越来越关注,就好比自己织了一个“茧房”。

(三)渠道多元化:跨媒介、多平台的立体传播方式

从渠道来看,手机电台形成了以APP应用(手机客户端)为主,网页(PC端)传播和微博等社交化媒介为辅的立体传播方式。不仅占领了手机屏幕,更渗透进个人电脑、平板,实现多屏传播、跨媒介的立体传播方式。

如考拉FM,虽然其传播的主要阵地仍然是手机媒介,但它很好的利用了其他传播媒介为自己做“嫁衣”,例如在新浪微博上建立自己的官方微博,截至2015年10月底,其官方微博的粉丝数已达到了132万。考拉FM在微博上发起相关话题,并将优质内容通过超链接的方式传播给微博上的受众,这在一定程度上适应了网络传播时代人们的“快阅读、快收听”的习惯,也是对自己产品内容的一个很好推介,从而很好地诠释了媒介融合背景下各渠道间的互联互通。

(四)重塑受众收听习惯,构建音频社区

手机电台的“移动收听”正在一步步改变着受众的收听习惯,其在发展初期就是要利用便捷性和伴随性的优势加强用户黏性,培养受众随时收听电台的习惯,并在“培养”的同时满足受众需求。通过使用与满足原理,这一过程中可以潜移默化地影响着受众。2014年考拉FM在这方面有很好的尝试,世界杯比赛期间,他们签约全国著名的评论员直接解说64场比赛,保证专业性的同时,也在业内开创了赛事直播的先河。因为时差赛事大多在凌晨开始,此时大部分上班族没有时间观看赛事,而考拉FM此时推送内容,上班族在早上就可以以音频的形式了解赛况,并很好地利用了上班路上的空档时间。这种以完整的内容插缝碎片化时间的做法,在方便用户获得信息的同时,也影响并重塑了受众的收听习惯。*参见余建约《手机电台考拉FM:音频媒体复兴的探索》,载于《声屏世界·广告人》,2014年第6期,第46-47页。可以说这是考拉FM利用传统的电视媒体转播时差上的缺点进行的一次成功案例。

手机电台在重塑受众收听习惯的同时,也将具有相同兴趣爱好或者相似收听习惯的受众聚合在一起,构建音频社区,增加传者与受众以及受众之间的互动与交流,形成新的场域。这方面,主推UGC内容的荔枝FM做得相对较好,例如一个以歌曲和“鸡汤文”为主的“人在北京”电台,以其清新的风格和“给在北京奋斗拼搏的人们一些微小的力量”的定位很快聚合了2.9万忠实受众,并且维持着受众与主播之间的高度社交黏性。荔枝FM的联合创始人魏雷曾在一次采访中甚至将“社区”作为荔枝FM前行的终点。*参见环球网《专访荔枝FM:音频混战背后的模式之争》,上传于2015年8月13日,引用于2016年12月19日,网址为:http://tech.huanqiu.com/news/2015-08/7259120.html.

(五)注重用户体验,拓展想象的空间

手机电台和其他的新媒体产品一样,也极其重视用户体验,除了在内容上利用大数据实现“精准推送”,解放用户的双眼双手外,还在用户界面的设计和使用方面做足了功夫。例如打开荔枝FM的手机客户端,首先会被一个拟物收音机所吸引,无论从收音机的米黄色背景色,还是用手滑动搜索电台的转台设置,都能感受到仿真和复古的气息;当滑动转台按钮时,还能听到搜索电台的电流声,在这个追求“高清高效”的年代,这样的设计无疑能勾起用户对往事的回忆,这也完美契合了UGC生成内容的需要。“只要你有分享声音的愿望,都可以通过手动录制完成自己的电台,通过申请和审核后便可以拥有属于你自己的电台。”[5]20世纪媒介预言家麦克卢汉早就对“体验”的重要性给予了说明:“无论在报界、广告业还是在高雅艺术中,现代传播的整个趋势是走向过程的参与,而不是对观念的领悟。”[6]

各手机电台几乎都设置有“发现”栏目,通常包含节目分类、精选内容、各类榜单等,都是基于大数据的排列与推送;还有的手机电台结合个人搜索等数据,列出“你可能喜欢的内容”(荔枝FM)和“推荐”(考拉FM)界面,更增强了个性化与体验效果。

读图时代,却有越来越多的人回归图像之外的媒介,借文字或声音抒怀。不只是因为少了“形象”的桎梏,更是因为可以借助这些媒介进行天马行空的想象,以满足深层次的心理需求。手机电台在给了受众点播的自由外,也最大程度上维系着受众的情感共鸣,更通过简单的文字介绍和优质声音内容为受众营造想象的空间。例如“声音世界的不期而遇”“让爱的声音走进你的心灵”等电台介绍,自然聚合了一批有相应情感需求的受众,比传统广播更加直接,更加“小众”。

三、手机电台的发展路径

媒介融合时代下,广播媒体如何走出困境,旧的传播内容如何借助技术“新瓶装旧酒”?手机电台如何在新环境下达到更好的传播效果?在探讨了手机电台发展模式和发展现状基础上,尝试提出广播媒体与手机电台的发展路径:首先,广播媒体要树立正确的传播观念,打破单向度的传播方式,利用与新媒体的融合加强与受众的互动,体现受众的主体性地位,重视并积极发展将受众作为传播起点,探寻传受关系的突破。如今,以用户为主导的UGC模式已经成为各大新型行业的“新宠”,受众再也不是获取信息的“靶子”,聚合广大受众的智慧,才能从根本上丰富内容,加强受众忠实度。

其次,实现差异化的规模。手机电台的海量信息并不是它真正的优势,正如批判学派学者鲍德里亚所认为的,人们如今产生的焦虑并不是由于信息太少,反之是由于信息太多。在媒介融合背景下,手机电台更应该思考如何利用大数据分析受众的内容接触习惯,形成自己的数据库,以实现精准的内容推送。传统媒体在数据的利用上也要发挥人的主体地位,要在“感性”与“理性”之间实现良性转换,在机器算法中加入情感的分析,才能真正实现大数据分析的最大效果。

再次,“内容为王,渠道为金”。古语说:酒香不怕巷子深,然而,在海量信息的今天恐怕“酒香也怕巷子深”。手机电台如果仅仅囿于自身移动终端的优势,无法真正实现长远发展,在整合各方优质内容的同时,借助微博、微信等各种媒介不断塑造自我的品牌,形成口碑效应十分重要。当然这一切都要基于过硬的技术支持。现今,“互联网+”的思维要积极运用到手机电台中,无论是内容生产还是内容输出,运用互联网思维,打造传统内容在渠道上的新飞跃。此外,虽然广播是属于用户个人的“私媒体”,但在传播内容上还应设置底线,不能为了“点击率”而突破法律、道德和社会伦理的边界。

最后,加强受众市场分析,提升用户体验,走个性化发展道路。受众的市场分析应该是一个动态的过程,只有不断地探索受众的需求,从多方面提升用户体验,手机电台才能不断调整自己的传播策略,以体现自身特色,吸引更多受众。目前,市场排名靠前的几大手机电台都基本找到了各自的发展模式,如荔枝FM的“纯UGC”模式、蜻蜓FM的PUGC模式等,下一步,这些模式将会自然转变成为它们各自的盈利模式,等待市场发育后的重新洗牌。

今天的网络时代是飞速的4G时代,各媒介已经形成了相互交融相互渗透的景象。郭全中认为:“探讨媒体融合,必须坚持互联网为主体。不能仅仅重视‘内容为王’,而要重视信息智能匹配的‘信息服务为王’。了解用户的阅读习惯以用户需求为前驱,以提升用户体验为核心。”[7]未来,在逐步实现“车联网”的前景下,手机电台的APP应用也将要面对更多的机遇与挑战。如何抓住时代的潮流与趋势,实现广播业的更好发展将会成为学界研究的新话题。

[1] 蔡雯,王学文.角度·视野·轨迹——试析有关“媒介融合”的研究[J].国际新闻界,2009(11):87-91.

[2] 李良荣,周宽玮.媒体融合:老套路和新探索[J].新闻记者,2014(8):16-20.

[3] 单波.评西方受众理论[J].国外社会科学,2002(1):29-35.

[4] 考拉FM的个性化数据挖掘和处理[EB/OL].(2014-06-03) [2015-03-14]. http://news.51cto.com/art/201406/441395.htm.

[5] 尹敏锐.荔枝FM,电台情怀的升华[J].黄金时代, 2014(9):51.

[6] [加]埃里克·麦克卢汉.麦克卢汉精粹[M].[加]弗兰克·秦格龙,编.何道宽,译.南京:南京大学出版社,2000:92.

[7] 郭全中.媒体融合:现状、问题及策略[J].新闻记者,2015(3):28-35.

(编校:何军民)

Situation and Developing Path of Radio Apps under the Background of Media Convergence

ZHANG Shuai

(School of Humanities and Social Sciences, Hainan Tropical Ocean University, Sanya Hainan 572022, China)

Media convergence is a hot topic in media study in recent years. Traditional radio media hopes to find development opportunities through the development of new media. Radio applications on smart phones (abbreviated as radio apps) realized the convergence of classic content and emerging communication platform based on new technologies, and it gives enlightenment to traditional media on the relationship between communicators and audiences and communication channels. Under the background of media convergence, this paper analyzes developing status of the traditional radio media in China and the development of communicator, content, channel, and audience of some typical radio apps namely Qingting FM, Koala FM, Litchi FM, etc, and also provides resolution to the breakthrough of radio apps in this new era.

media convergence; radio app; broadcasting

格式:张帅.媒介融合背景下的手机电台现状与发展路径探析[J].海南热带海洋学院学报,2017(3):108-113.

2017-02-25

张帅(1984-),女,河南方城人,海南热带海洋学院人文社会科学学院讲师,博士,主要研究方向为文化产业、媒介素养研究。

G206

A

2096-3122(2017)03-0108-06

10.13307/j.issn.2096-3122.2017.03.19

猜你喜欢

考拉电台广播
孤单的小考拉(上)
孤单的小考拉(下)
广播发射设备中平衡输入与不平衡输入的转换
渴不死的考拉
鹿先生的年味电台
考拉为什么不喝水
网络在现代广播中的应用
论交警广播直播室的构建
老年听众需要电台长篇连播
做好电台新闻的采访之我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