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于《汉魏文学史》写作的思考
2017-03-08木斋
关于《汉魏文学史》写作的思考
木 斋
近20年,我的学术写作似乎已经形成了这样的规律:每十年都是前数年埋头写作,后两三年集中出版问世。20世纪90年代的最后三年集中出版了《唐宋词流变》《宋诗流变》等一系列著作;进入21世纪之后,第一个十年也是集中在后两年出版了《宋词体演变史》《古诗十九首与建安诗歌研究》等一系列专著。写作时几乎是喷发而出。
2010年之后,一直到今日,手头又积累了数部书稿,等待着在这一个“十年”的收获季节瓜熟蒂落。在这一轮的学术写作中,最为显著的,有两个方面的研究:其一,是对于汉魏古诗为中心的再研究,完成了《曹植诗传》的写作,对汉魏古诗的理解,较之此前的研究,有了新的飞跃;其二,是对“诗三百”为中心的先秦文学的研究,对于中国文学和中国诗歌的起源发生问题,有了突破性的认知。
有幸接受某大学的邀请,讲授先秦两汉文学史的课程,在讲义的压力之下,我完成了《先秦文学史》。在这一轮《先秦文学史》的写作中,深深感到文学史的个案现象,其实都是在整体演变之中的个案:甲骨文、青铜器铭文、竹简文字之始的《尚书》,《诗经》之《周颂·清庙之什》《大雅》中的史诗篇章、《国风》中的《七月》《东山》、《小雅》中作品,其产生过程几乎都是可以大体辨析的,每一个重要的作品的产生,都是文学史长河中的一束浪花,都是文学史演变规律之中的现象的折射,它们共同组成了文学史汹涌澎湃的长河。
《先秦文学史》的研究和写作,让我对汉魏之际文学的演变,有了更为深刻的认识——此前的研究,是自宋而唐,自唐而汉魏的研究,是一个不断往前追溯的历程,是“溯洄从之,宛在水中央”的探源历程;这次,把先秦作为研究的发端,则是一个顺流而下,沿波讨源的历程。中国半个世纪以来盛行的分工精细的研究方式,实在是遮蔽了学者的视野和襟怀,而民国时代盛行的古今打通的研究,才有可能真正厘清很多的个案研究。
随着《先秦文学史》的完成,《汉魏文学史》的写作在即,摆在面前的困惑,让我迟迟不能动笔。汉魏阶段,原本是我用力较多的一个文学史阶段,而先秦文学是我新开发的处女地。先秦文学我用三年时间打下基础,随后用半年时间即一蹴而就;而汉魏阶段乃为十年之功,缘何汉魏文学在动笔之前颇费踌躇呢?
首先,是一个文学史本身的问题。先秦文学本身的发展,虽然类似周诰殷盘,佶屈聱牙,但其筚路蓝缕,凭空而来,如长河发端,只要探寻到万斛源泉,一一寻觅,踪迹甚为分明。而且,其起源发生岁月,纵跨千年,先文后诗,文演变为诗,诗演变为文,文开启于诗,诗启于文,千年之间,诗文一体,当一种文学现象出现之际,似乎整个华夏时间都在驻足观赏,为之传播,为之演绎。“诗三百”写作之四百余年,竟无其他著作羼杂其中;随后史传文学之《春秋左氏传》,诸子文学之为《论语》《孟子》《老子》《庄子》,辞赋文学之屈原楚辞一一在先秦文学史的夜空里,依次展现其美轮美奂的表演。其中的次序大体是清晰的,各种文学现象之间逻辑关系是有章可循的。而汉魏文学,从汉初的帝王歌诗、文人的散文文章、宫廷的乐府歌诗、汉武之后的辞赋文学,一直发展到建安之后的文人五言诗、文人辞赋,其发展的线索是多头的,多元的;更兼有被称之为“无韵之离骚”的《史记》的史传文学。那么,这么多的文学体裁,它们相互之间的影响关系是怎样的?由先秦文学的文、诗前后传递而传承,到汉魏多元并进的演变,怎样才能清理出其繁复的源流关系?
其次,是汉魏文学的个案研究与文学史写作之间关系的困惑。汉魏时期,以汉魏古诗为代表的案例,牵动了对整个汉魏文学史演变历程的不同认知。由于《古诗十九首》不知何时所作、何人所作,连带所谓的汉乐府五言诗不知何时所作、何人所作,使得汉魏诗歌的演变历程如在雾霾之中。此前我以十年之力,呕心沥血,探索出来这些五言诗作,皆非两汉之作,而是建安十六七年之后的作品。但是个案的深入研究成果,如何融入文学史的写作之中?已经日益清晰在心的汉魏文学的演变历程,是否可以如实写入文学史之中?颠覆性的研究成果,怎样写入一个大众的学术形式之中?这可能不仅仅是我个人面对的难题,无疑也是一个学术界共同面对的悖论。不写入其中,则此一段文学史毫无规律可言,毫无次序可言,毫无根据可言;写入其中,则此一段文学史就会被彻底改写,似乎有悖于文学史写作的大众性写作的基本特性。
(编校:李景新)
格式:关于《汉魏文学史》写作的思考[J].海南热带海洋学院学报,2017(3):14-15.
2017-05-12
主持人简介:木斋(1951-),男,北京人,吉林大学文学院教授,美国休斯敦大学亚美中心高级研究员,博士生导师,主要研究方向为中国诗词史,著有《宋词体演变史》《曲词发生史》《古诗十九首与建安诗歌研究》《走出古典——唐宋词体与宋诗的演进》《宋诗流变》《苏东坡研究》等学术著作。
“古诗与汉魏六朝文化研究”主持人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