核医学科的放射防护和护理管理分析
2017-03-08张朝莉
张朝莉
(内蒙古包钢医院,内蒙古 包头 014010)
核医学科主要是通过利用现代化核技术对疾病进行研究、诊断和治疗,是一门新型学科,涉及物理学、生物学、核技术、电子技术以及计算机及时等多学科。随着核医学技术的进步和放射性药物的研发,核医学在各类疾病诊断和治疗中发挥了越来越重要的作用。由于核医学使用的放射源是开放性的,所以在对患者实施诊断和治疗的同时,也会因放射性源污染、扩散等因素威胁患者及医务人员的身体健康和生命安全[1]。因此,加强对核医学科的放射防护和护理管理,是保障核相关检查和诊断顺利实施,确保患者和医务人员生安全的关键,本文就核医学科的放射防护和护理管理措施进行了如下总结,以供参考。
1 核医学科的放射防护管理
随着人们安全意识的不断增强,加强核医学科的放射防护管理是提高医疗服务质量的必然要求,应放射源、放射性废物处理以及辐射监测等多方面着手,提高对核医学科的放射防护效果,具体为:
1.1 放射源的防护管理
在核医学科具体工作过程中,应严格对放射源进行管理,如果放射源丢失或放射源管理不当,很容易导致患者、公众以及医务人员等受到核素照射,从而威胁其生命安全。所以,对于核医学科的放射源应严格按照相关规定管理,放射源应尽量集中放置在房间的固定位置,并使用屏风对其进行隔离和遮挡。另外,在放置有放射源的房间,应安装监视器,以便随其对其进行监管。实施双人双锁管理,在门上张贴辐射相关警示标识,严格控制人员出入,实施实名登记,无关人员不得入内。对于放射源或药物的种类、使用情况以及进入和输出日期等应进行详细登记,以免出现放射源被盗或丢失的情况。
1.2 放射性废物的处理
放射性废物就是指含有放射性核素、超过国家规定清洁可控水平且无法再次利用的物质,通常可将其分为固定、液体和气体三种形式的废物。就目前来看,放射性固体废物主要包括放射发生器、接受放射治疗患者使用过的物品、注射器、空药水瓶等,应严格实施一人一清理的制度,对于每位放射治疗患者使用过的物品应及时进行处理,并做好记录。根据放射源类型、含量以及半衰期等对固体废弃物进行分类存放,在经历约10个半衰期经相关部门检测后可作为一般垃圾进行处理。放射性药物使用过程中患者分泌物、排泄物,放射性照射源残液等都属于放射性液体废物,均应存放在放射性废液池进行处理,直到其衰变到没有放射性,经相关部门确认可作为一般垃圾处理后,按照普通医用污水处理[2]。为减轻放射性气体废物的影响,应在具有良好通风的房间使用放射性药物。
1.3 放射性辐射的监测
医院应定期对医院放射性辐射污染情况进行监测,对治疗室、给药室、高活室、患者病床、病房门口、放免室等进行重点监测,在监测过程中一旦发现存在异常的高辐射源,应及时上报并按照国家相关规定进行处理。护理人员应对个人辐射剂量进行准确测量和规范管理,从而做好相应的辐射监测和放射防护管理。
2 核医学科的护理管理
2.1 患者护理管理
对于接受放射的患者,应加强对其健康宣教,给患者及家属详细介绍核医学科检查环境、检查流程等,增加患者对核素治疗的认识,从而减轻患者的紧张、恐惧等不良情绪,增强患者配合度。详细了解患者过敏史,减少不良反应发生。嘱咐患者住院期间不要随意走动,减少对周围环境或其他患者的污染,对于行放射性核素检查的患者,可鼓励其多喝水,促进其放射性核素排出[3]。在患者出院后应隔离观察2周,及时复查。
2.2 医务人员管理
核医学科护理人员应严格按照相关要求操作,在工作过程中,必须穿隔离衣,佩戴手套、口罩以及个人剂量仪等防护用具,在需要配置放射性同位素时,还应穿铅衣、铅手套和戴铅眼镜,配置过程应在通风橱中实施,对患者核素使用种类以及计量等进行仔细核对,并在完成后按照放射性废物处理流程对防护衣等进行处理。定期对医护人员进行强化训练,并进行相应考核,提升护理人员的放射防护知识,降低放射性核素污染风险。
3 结 语
核医学的发展极大地提高了疾病的诊断和治疗效率,但同时放射性核素所造成的危害也不容忽视,所以核医学科应注重建立健全各项规章制度,加强对放射源的管理,严格按照要求处理放射性废物,提高患者和医护人员的放射防护意识,通过有效放射防护和护理管理,保障患者和医护人员安全。
[1]陈小珊,何 莹,罗冬云,等.临床核医学科室放射防护和护理管理措施的总结[J].中国实用医药,2016,11(36):196-197.
[2]黄燕芳.加强核医学科放射防护的管理和提高护理人员专业素质的有效措施[J].世界最新医学信息文摘(电子版),2013,13(20):306+295.
[3]赵 莎,徐秀惠,王淑梅,等.临床核医学科的放射防护和护理管理的探讨[J].中国医药指南,2016,22(5):237-23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