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黑龙江省蒙古族中小学蒙古语文教学现状与对策

2017-03-08玉,包

黑龙江民族职业学院信息 2017年1期
关键词:蒙语蒙古蒙古族

宝 玉,包 海

(1.黑龙江民族职业学院,哈尔滨 150066;2.杜尔伯特蒙古族自治县教师进修学校,黑龙江 大庆166200)



黑龙江省蒙古族中小学蒙古语文教学现状与对策

宝 玉1,包 海2

(1.黑龙江民族职业学院,哈尔滨 150066;2.杜尔伯特蒙古族自治县教师进修学校,黑龙江 大庆166200)

蒙古语文是蒙古族学校的基础学科。它既能体现蒙古族学校和蒙古族教育的特点,又能体现党的民族平等和语言文字平等政策。实践证明,搞好蒙古语文教学对我省民族地区经济社会发展、构建和谐的黑龙江具有重要的现实意义和深远的历史意义。目前,黑龙江省蒙古族中小学蒙古语文教学在新一轮课改背景下健康、稳步发展,取得了一定的成绩,对蒙古语文教学模式的认识也趋于统一。本文对黑龙江省蒙古族中小学蒙古语文教学的现状进行了分析和思考,并提出相关的对策。

黑龙江省;蒙古族中小学;蒙古语文;教学现状;思考与对策

蒙古语文是蒙古族学校的基础学科。它既能体现蒙古族学校和蒙古族教育的特点,又能体现党的民族平等和语言文字平等政策。实践证明,搞好蒙古语文教学对我省民族地区经济社会发展、构建和谐的黑龙江具有重要的现实意义和深远的历史意义。黑龙江是一个多民族散杂居的边疆省份,除汉族外,有54个少数民族,人口近1200万人,占全省总人口的5.2%。其中,蒙古族人口有151448人,占全省少数民族人口的7.5%,占全省总人口的0.04%,主要居住于杜尔伯特、肇源、泰来、富裕等4县和全省13市(区)、61个县市。在新一轮课程改革背景下,黑龙江省蒙古族中小学正全面推进蒙古语文教育教学改革,广大蒙古族民众和青少年学生的学习热情空前高涨,蒙古语文教学呈现出健康、稳步发展的良好势头。

1 基本情况与教学模式

1.1 基本情况

据我们调查,截至2015年10月,黑龙江省有43所蒙古族中小学校,其中完全中学2所,初级中学8所,九年一贯制学校3所,小学30所。在校生5036人,其中高中生1020人,初中生1296人,小学生2720人。蒙古族教师794人,其中小学教师499人,中学教师295人。蒙古语文教师90人,其中小学教师54人,中学教师36人。每年考入省内外各级各类本专科院校的蒙古语考生近150人,占蒙古语考生总数的70%。现在,各学校在认真学习和贯彻《中华人民共和国民族区域自治法》和《黑龙江省民族教育条例》的基础上,全面总结教育教学实践经验,大力开展蒙古族中小学蒙古语文教学,为进一步推进黑龙江省民族地区经济社会发展、构建和谐的黑龙江做出应有的贡献。

1.2 教学模式

蒙古族人口和地域分布与教学模式分不开。黑龙江省蒙古族的居住环境基本上是“大散居,小聚居”的特点。其中,杜尔伯特蒙古族自治县、肇源县、泰来县、富裕县等4县的蒙古族为小聚居,人口有84155人,占全省蒙古族人口的55%;其他市县区的蒙古族为大散居,人口有67293人,占全省蒙古族人口的44%。这种人口、地域分布状况,造成了我省蒙古语文教学的艰巨性和紧迫性。除此,因历史、政治、地理等诸多因素的影响,自上世纪60年代开始,黑龙江各地蒙古族学习使用本民族语言文字的状况也逐渐出现了差异,而这种差异越来越大。如今已呈现出以蒙语为主的、汉语为主的和完全使用汉语的三种语言格局。这些给黑龙江省蒙古族中小学蒙古语文教学工作带来了诸多不利因素,增加了蒙古语文教学的复杂性

和不平衡性,也造成了在选择教学模式上的多样化。目前,黑龙江省蒙古族中小学蒙古语文教学主要有以下模式:

1.2.1 “蒙语授课,加授汉语文”教学模式

这种模式部分课程用蒙语授课、部分课程用汉语授课。据调查,黑龙江省“蒙语授课,加授汉语文”教学从1952年春季开始,前后经历9年时间,直至1960年停办。1984年5月,由黑龙江省教育厅颁布的《关于在我省蒙古族中小学逐步推行用蒙语授课的决定》中指出,为了更好地提高我省蒙古族中小学的蒙古语文水平,应该改变“汉语授课,加授蒙语文”的做法,逐步创造条件推行“蒙语授课,加授汉语文”,以便在中学毕业的时候,能够达到“蒙汉兼通”的要求。依照这一《决定》的要求,从1984年暑期开始,在杜尔伯特蒙古族自治县和肇源县的10所蒙古族中小学中推行蒙语授课试点。到1996年9月,初步形成了小学、初中、高中“蒙语授课,加授汉语文”教学体系。然而,在1996年4月杜尔伯特蒙古族自治县人大常委会提出“蒙语授课,加授汉语文”教学模式逐步向“汉语授课,加授蒙语文”教学模式过渡的《审议意见》后,有关试点校从新学期开始就停招蒙语授课学生。直到2005年,杜尔伯特蒙古族自治县认真学习和贯彻《中华人民共和国民族区域自治法》和《黑龙江省民族教育条例》精神,恢复了部分蒙古族中小学的“蒙语授课,加授汉语文”教学。现在,杜尔伯特蒙古族自治县的8所蒙古族中小学实施这一教学模式,使用内蒙古自治区蒙语授课中小学蒙古语文教材,采取课堂有效教学法。

1.2.2 “汉语授课,加授蒙语文”教学模式

这种模式除蒙古语文外,其余课程全部用汉语授课,这是我省从建国前后至今沿用的一种教学模式。在1986年黑龙江省教育厅下发的《全省蒙古族小学蒙语授课工作会议纪要》中指出,蒙语授课的方向是对的,但必须坚持分层次的原则,即能用蒙语授课的,必须用蒙语授课,不能用蒙语授课的应采取“汉语授课,加授蒙文”的方法,决不搞“一刀切”。现在,此类教学模式在人口数量较小、语言环境较差的市县乡镇蒙古族中小学或民族中小学校中实施,使用东北三省合编的蒙古族中小学蒙古语文教材,采取快乐式教学法。就目前而言,“汉语授课,加授蒙语文”教学主要受以下因素制约:一是学生的蒙古语文水平,即学生使用蒙古语文学习课程的能力;二是师资,包括蒙古语文教师和蒙汉兼通的双语教师。

上述可见,黑龙江省蒙古族中小学蒙古语文教学已形成“蒙语授课,加授汉语文”和“汉语授课,加授蒙语文”教学模式并举的局面。前者为黑龙江省蒙古族教育发展的基础,给我省蒙古族教育带来了生机和活力;而后者彰显了黑龙江省散居的蒙古族教育特色。二者是相辅相成、密不可分,是符合我省省情和蒙古族教育教学规律。

2 思考与对策

2.1 思考

通过对黑龙江省蒙古族中小学蒙古语文教学的现状进行分析,可以得出以下结论:

第一,蒙古语文教学是黑龙江省蒙古族教育的主要途径,开展蒙古语文教学的重点在于基础教育阶段。因此,普及和巩固蒙古族基础教育的目标,决定了蒙古族中小学阶段的蒙古语文教学将是黑龙江省蒙古族教育的重点。

第二,蒙古语文教学是提高我省蒙古族整体素质和教育质量的突破口。蒙古语文教学质量和水平影响着我省蒙古族教育的普及程度,因此必须提高蒙古族学生运用蒙古语文的能力,以适应我省蒙汉双语教育或双语教学的需要。

第三,语言环境的差异,决定了我省蒙古族中小学蒙古语文教学模式必然是多样化。我省蒙古族人口的分布较特殊,有聚居的、有散居的,也有杂居的,人口数量和语言环境也不同,呈现出以蒙语为主的、汉语为主的和完全使用汉语的特点。因此,采用一种固定或单一的教学模式难以适应实际情况和需要。

第四,语言环境是影响和制约黑龙江省蒙古族中小学蒙古语文教学的重要因素之一。语言环境的差异影响和制约着黑龙江省蒙古族中小学生的语言态度、学习积极性和蒙古语文教育教学的实施过程与效果。

第五,语言环境是评价黑龙江省蒙古族中小学蒙古语文教学的重要参考依据。多年来,由于社会、历史、地理、经济等诸多因素的影响,黑龙江省蒙古族形成了大散居,小聚居的特点。随着经济社会发展与城镇化进程的加快,黑龙江省蒙古族学习使用本民族语言文字的情况逐渐出现了差异,而且这一差异有越来越大的趋势。这对黑龙江省蒙古语文教学产生了不小的影响。因此,在这样一个社会背景和语言环境下,评价黑龙江省蒙古族中小蒙古语文教学就必须把实施蒙古语文教学的学校和语言环境联系起来。

第六,师资短缺和老化,蒙古语文教学能力和水平有待提高。蒙古语文教师的短缺、老化和蒙古语文教学水平与能力不高已成为制约我省蒙古族中小学蒙古语文教学的健康、稳定、可持续发展的因素,因此尽快提高蒙古语文教师队伍的整体素质和能力是现阶段我省蒙古语文教学亟待解决的主要问题之一。

2.2 对策

黑龙江省蒙古族中小学蒙古语文教学,必须充分考虑上述诸多因素,做好以下几个方面的工作:

第一,明确蒙古语文教学目标,推动民族教育的全面发展。在我省开展的对蒙古族中小学蒙古语文教学目标不仅是通过在学科教育中使用蒙汉两种教学语言,培养学生使用两种语言的能力,更重要的是通过对蒙古族中小学蒙古语文教学,加强蒙古族学生对中华民族的认同和中华民族文化的认同,促进蒙古族学生的全面发展,进而全面提高蒙古族教育教学质量,推动民族教育的全面发展。

第二,选择地域特点的教学模式,全面发展蒙古族学生。黑龙江省蒙古族的分布、生活和语言环境,决定了我省蒙古族中小学蒙古语文教学不能采取单一或固定的模式。目前,蒙古族散居区缺乏蒙语环境,没有语言基础,有利于用“汉语授课,加授蒙语文”教学模式,蒙古语文教学任务也较重。而蒙古族聚居区则蒙语环境相对稳定,有语言基础,有利于“蒙语授课,加授汉语文”教学模式。因此,必须坚持因地制宜、因材施教的教学原则,在具体对策上应按有利于提高蒙古族教育教学质量、有利于蒙古族学生的全面发展,不能采取一刀切,要根据实际情况选择适合地方特点的蒙古语文教学模式。

第三,营造语言环境,进一步推动蒙古语文教学。语言的学习是在一定的语言环境中习得。无论是“汉语授课,加授蒙语文”教学还是“蒙语授课,加授汉语文”教学均离不开语言环境。所以,语言环境是蒙古语文教学是否成功的基本条件和基础保证。目前黑龙江省蒙古族的语言呈现出以蒙语为主的、汉语为主的和完全使用汉语的三种形态。因此,开展蒙古语文教学时,要构建相应的语言环境是非常必要。一要学校通过教学为学习者提供更多的蒙语环境;二要为推进蒙古语文教学,在更大的范围内营造蒙古语文的学习空间。就学校而言,在更大程度上给学生创设良好的语言环境和氛围。要让学生一进校门,就感受到浓浓的语言氛围,处处看到蒙文、听到蒙语、用到蒙文蒙语,逐步让蒙古语文成为校内师生之间、学生之间交流的工具。如果只有课堂语言而没有课外语言环境,就难以保持和巩固蒙古语文的学习效果。再说,由于缺乏语言环境,学生上课用蒙语,但下课就又开始用汉语交谈,蒙语便成了仅在课堂上才能说的语言。因此,在黑龙江省蒙古族中小学蒙古语文教学中,必须营造蒙语环境和空间。如,从学校到社会,从社会到家庭,从会议到活动等全方位的语言环境。只有这样,蒙古语文的学习和使用才能得到进一步推进和发展。

第四,优化教育资源,提高蒙古族教育教学质量。长期以来,黑龙江省蒙古族中小学蒙古语文教学采用“汉语授课,加授蒙语文”教学和“蒙语授课,加授汉语文”教学模式。加之,因历史、地理等诸多因素的影响,这两种教学模式的发展很不平衡,蒙古族教育教学质量相对落后。因此,在开展蒙古族中小学蒙古语文教学时,应该充分考虑两种教学模式的教育资源的整合和优化问题。

第五,加大培训力度,打造高素质的蒙古语文教师队伍。推动我省蒙古族中小学蒙古语文教学的关键在于教师。没有高素质的教师队伍,就不可能有高水平的蒙古语文教学。在长期的教学实践中,我省蒙古语文教师积累了丰富的教学经验。但与新一轮课改的要求还有很大的差距,有相当一部分教师难以胜任新形势下的蒙古语文教学。因此,省市县有关部门应通过不同渠道、不同方式加大对蒙古语文教师的培训力度,使其尽快适应蒙古族中小学蒙古语文教学的新要求。通过培训,打造一支数量充足、结构合理、业务过硬、高素质的蒙古语文教师队伍,以适应我省蒙古族中小学蒙古语文教育的健康、稳定、持续发展的需要。

第六,加强“汉语授课,加授蒙语文”教学,加快实现“蒙汉兼通的复合型人才”。在蒙古族教育中,加强“汉语授课,加授蒙语文”教学,加快实现“蒙汉兼通人才”是硬道理,因为它有利于蒙古族教育事业的发展,有利于蒙古族教育质量的提高,有利于蒙古族人才的培养,也有利于蒙古族经济社会的发展。因此,我们要认真学习和贯彻《国务院关于加快发展民族教育的决定》和《黑龙江省民族教育条例》,进一步解放思想,将“汉语授课,加授蒙语文”教学作为培养“蒙汉兼通的复合型人才”、提高蒙古族的整体素质、全面建成小康社会的重要措施。

第七,坚持“蒙语授课,加授汉语文”教学,开创我省蒙古语文教学新局面。“蒙语授课,加授汉语文”教学是我省蒙古族教育的一项重大改革,它既符合党的民族政策和民族语文政策,又符合民族教育教学规律,有利于继承和弘扬蒙古族语言文化。因此,各级教育行政部门、教学研究机构和有关学校要坚持“蒙语授课,加授汉语文”教学,要不断加强对“蒙语授课,加授汉语文”教育教学的领导与管理,及时总结经验,及时发现问题和解决问题,开创我省蒙古语文教学的新局面。

3 结束语

经过长期的实践与探索,黑龙江省蒙古族中小学蒙古语文教学不断完善,取得了一定的成绩。但也存在着这样或那样的问题。相信,随着民族地区社会经济发展和教育理念的更新、教学方法的改进,我省蒙古族中小学蒙古语文教学必定会得到更大的发展,为提高蒙古族整体素质、构建和谐的黑龙江做出更大的贡献。

[责任编辑 丁岚峰]

2016-12-20

黑龙江省教育科学重点课题(JJB1215019)研究成果之一

宝玉,1962-,男,蒙古族,内蒙古科左后旗人,高等教育研究室教授,蒙古语言文字教育教学研究;包海,1968-,男,蒙古族,杜尔伯特蒙古族自治县人,中学高级教师,蒙古族中小学蒙古语文教学研究。

猜你喜欢

蒙语蒙古蒙古族
黑龙江蒙古族古籍考录
蒙古族“男儿三艺”传承研究
《御制满株蒙古汉字三合切音清文鉴》与《蒙语老乞大》中的蒙古语第一音节母音比较研究
蒙古靴
明英宗羁留蒙古陪侍考
《雲使》在蒙古
试析如何在小学蒙语课堂中锻炼学生口语交际
浅析介词“打”与蒙语“从格”对比分析
探析蒙语与汉语构词演变中反映的民族特色
蒙古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