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供给侧结构性改革背景下新公共管理对我国政府改革的启示

2017-03-08

黑龙江科学 2017年9期
关键词:结构性公共服务供给

鲁 悦

(黑龙江大学政府管理学院,哈尔滨 150001)



供给侧结构性改革背景下新公共管理对我国政府改革的启示

鲁 悦

(黑龙江大学政府管理学院,哈尔滨 150001)

本文从供给侧结构性改革的需求和新公共管理的内涵出发,将新公共管理的内涵与政府改革的实质相结合。通过分析供给侧结构性改革大背景,总结国外经验并结合新公共管理理论和我国公共管理实际,寻找新公共理论和供给侧结构性改革的有机结合点,提出在供给侧结构性改革背景下新公共管理对我国政府改革的启示。

供给侧结构性改革;新公共管理;政府改革

1 借鉴新公共管理推进政府改革在供给侧结构性改革中的必要性

1.1 供给侧结构性改革对政府的需求

供给侧结构性改革的过程中不仅需要政策的支持,同时还需要政策的保障。

在2016年1月26日下午召开的中央财经领导小组第十二次会议上,习近平总书记就强调了供给侧结构改革的根本目的就是提高社会生产力水平,扩大有效供给,提高供给的灵活性和适应性。从供给侧结构性改革的根本目的可以看出改革对于政府的需求有以下几点。

第一,简政放权激发市场活力。供给侧结构性改革的根本目的之一就是增加有效供给,在这过程中,市场和企业起到了重要作用,市场需要配置和调节资源,企业需要调整供给方式。政府如果对市场和企业约束过多会制约市场的活力。简政放权一方面可以降低市场的准入门槛,为居民创业创新,增加主体市场的活力。另一方面减少政府的管控审批范围,给企业“松绑”,让企业在法律法规允许的范围内运行,既减少了企业在运行过程中的束缚,激发了企业创新的活力,增加了市场效率,也避免了滋生权力寻租所产生的腐败。最后,简政放权会使得主体市场数量大规模增长,推动市场的公平化法治化建设。

第二,放管结合规范市场环境。供给侧结构性改革需要在政府简政放权明确职责范围之后,做好自身“守夜人”角色。其一,政府要完善公共产品和公共服务供给,维护市场的公平公正、加强监督,增强市场运行过程中的竞争有效性。提高市场主体的活力,维护市场竞争的严肃性和有效性,为企业和市场搭建一个能够满足其发展需求的平台。其二,在确保市场在资源分配中的决定性地位之后,政府要做好二次分配,尽可能做到二次分配的公平,维护社会稳定,保证社会的健康发展,为供给侧结构性改革保障社会大环境和政策托底。从供给侧结构性改革的发展趋势和目的来看,会逐渐淘汰一批供给方式落后的企业。被淘汰的产能企业会产生大量的失业工人,如果二次分配不合理或者安置政策没有衔接上改革步伐,这将会产生十分严重的社会问题,供给侧改革的成效也会大打折扣。因此,政府利用二次分配和分流安置政策衔接供给侧结构性改革是作为整体各个进程中的重要一环。

第三,改进公共服务促进市场发展。我国当前面临着急剧增长的公共服务需求与公共服务供给不到位之间的矛盾。公共服务供给总量不足和资源分配不合理等因素严重制约着经济发展。推动公共服务改革首先要增加服务供给的效率和质量,市场的发展离不开公共服务。因此,提高服务供给的效率和质量可以有效地促进市场发展。其次,公共服务改革也要确定政府有所为有所不为,对于需要政府提供的公共服务和公共产品由政府提供,或采取其他灵活的供给形式;对于可以由市场提供的公共服务,政府可以尝试将服务放权给市场,这样既有助于提高公共服务的灵活性和质量,又能扩大市场需求促进经济发展。

第四,营造创业创新社会氛围。供给侧结构性改革需要产业转型升级,在这个过程中需要用创新来驱动产业的转型升级,同样也需要更多的创业来丰富市场,增加市场灵活性,促进产业的转型升级。营造创业创新社会氛围不仅能够激发市场的活力,还能为主体市场输送更多的充满生命力的有机体。

1.2 新公共管理理论内涵

新公共管理是上世纪70年代末产生的新的公共行政管理模式和管理理论,许多国家根据国情对政府进行改革。

首先,新公共管理理论崇尚政府管理市场化。传统的政府管理模式效率低且成本高,而新公共管理理论认为应当用市场化的方式来供给公共服务和公共产品,从而提高公共服务供给效率,引入竞争机制,进一步降低成本,改进政府绩效。

其次,建立服务型政府。新公共管理的顾客至上改变了原先行政体系的主体中心主义,重新对政府职能和社会的关系进行定位。按照之前的传统管理模式,由于社会资源有限,公共行政部门掌握着资源配置的权力,如果没有形成有效的监督,就会使得公共管理部门变成官僚机构。由于公务员与社会公民有着密不可分的关系,公务员需要为社会公民提供良好的公共服务,而社会公民又是纳税人。因此,政府应该坚持为民服务的宗旨,建立以服务型为导向的政府。

最后,采用更为灵活的方式来管理政府。私人部门中的许多管理方式都值得政府部门借鉴,因此政府改革的一个重点就是运用借鉴企业管理模式来灵活政府管理,引入绩效机制,重视追求效率。

在分析了供给侧结构性改革对于政府的需求和新公共管理理论的内涵后不难发现,两者之间在管理理念、模式和价值取向都有很多的相似之处。新公共管理理论中所倡导的高效率、市场化、顾客主体的公共服务型政府与供给侧结构性改革对政府的需求十分吻合。因此,借鉴新公共管理论进行政府改革是符合供给侧结构性改革的需求,是必要的。

2 英美经济改革中运用新公共管理理论进行政府改革的经验分析

上世纪70年代以来,西方国家纷纷进行政府改革,并在全球范围内掀起一场延续至今的“新公共管理运动”,而在这场改革运动中,美国和英国的改革十分瞩目。在英美两国的新公共管理运动中,伴随的是“撒切尔经济学”和“里根经济学”,它们对于中国供给侧结构性改革有很大借鉴意义。

1981年里根发表就职演说时说道:“就目前的经济危机而言,政府不能解决我们的问题,政府本身就是问题”;撒切尔在保守党闭幕演讲中强调:“一个国家,如果它的经济和政治生活被国有化和政府统治着,是不可能繁荣兴旺的”。在当时的美国和英国,政府改革已经成为影响经济改革的一个重要因素。

在当时经济改革的背景下英美的政府改革方案异曲同工。第一,改革和摆脱政府、官僚加诸市场的枷锁,让市场为经济寻找前进的方向,减少政府对经济的干预,充分发挥市场竞争的作用,最大限度的提高市场的活力和创造力。第二,公共服务私有化,对于可以由市场供给的公共服务和准公共产品私有化,减少政府开支。由于引入了竞争机制,提高了公共产品的供给效率和供给质量。第三,推行国企私有化,将国企工作人员转移到私营部门,将国企资产以股票形式转移到民营企业,减少了国家的负担,还提高了企业的生产效率,促进了经济的发展。第四,改革社会保障制度,大幅削减社会保障开支,推动私营福利事业发展。这一举措减少了财政支出,解决了政府承担社会福利的过重负担。

在当时的背景下,正是英美两国借鉴了新公共管理理论对政府进行了改革,从而有效保证了经济改革的成效,“撒切尔经济学”帮助英国走出了“英国病”,而“里根经济学”则帮助美国走出了经济滞胀。

3 供给侧结构性改革背景下新公共管理对我国政府改革的借鉴意义

3.1 转变观念,树立“顾客导向”的理念

在之前的传统管理模式中,由于政府掌握着有限资源的分配权,同时由于制度的不完善和监督的不到位,导致政府和民众之间资源不对称,继而形成了高高在上的官僚作风和主体中心主义。而在供给侧结构性改革的过程中,这会增加企业市场和政府之间的沟通成本,导致市场运转僵硬,经济缺乏生命力。政府需要意识到自己所掌握的权力是由民众所赋予的,自身在行使权力的过程中需要向民众负责,向民众公开,有效降低市场政府沟通成本,打通沟通渠道。

3.2 转变职能,建立公共服务型政府

供给侧结构性改革的目的之一就是形成产业的转型升级,提高有效供给。在这一过程中需要创新。而企业的创新既需要自身的努力,也需要政府来提供环境。政府在转变职能之后,减少了对于企业的束缚,增强了市场的灵活性,激发了企业的创新力。此外,转变为服务型政府之后,要在供给侧改革的过程中担当“裁判员”,规范市场环境,营造公平的竞争氛围,最大限度地保证企业的积极性。

3.3 完善社会保障制度,做好制度衔接和政策托底

供给侧结构性改革的根本目的就决定淘汰供给效率低的企业,而这些淘汰的企业会产生大量的失业工人。如果不能妥善安置这些失业工人,会产生很严重的社会问题。因此,政府一方面要完善落实社会保障制度,保障失业工人的生活问题。另一方面要制定相应的政策,提早做好应对大量失业工人的安置分流问题的准备。最后,要做好政策衔接,以保证政策落实情况和供给侧结构性改革步伐一致。

3.4 国企并购重组

一是对于产能严重过剩、市场竞争相对充分的行业,通过并购重组,减少企业数量,从而提高企业市场适应能力。二是对于供给效率低的企业要妥善处理,解决好“僵尸企业”的问题。三是对于垄断性行业,从不同环节入手拆分业务,引进民营资本,增强竞争力。把国企推向市场,把垄断行业引入竞争。

4 结论

在供给侧结构性改革的大背景下,政府要摒弃以往的传统理念,打破对于市场的束缚,激发市场的活力,供给侧结构性改革的本质就决定了经济的发展必须摆脱政府的过分干预,让市场自身的活力去促进经济的发展,让市场去指引企业创新,完成产业的升级和落后产能的淘汰,最终使供给体系更好地适应结构变化。

[1] 陈振明.公共管理范式的兴起与特征[J].中国人民大学学报,2001,(01):92-94.

[2] 欧文·E·休斯.新公共管理的现状[J].中国人民大学学报,2002,(06):67-69.

[3] 杨明伟.我国政府机关应适当引进新公共管理理论[J].市场与发展,2003,(04):34-37.

The enlightenment of new public management to China′s government reform under the background of supply side structural reform

LU Yue

(School of Government Management, Heilongjiang University, Harbin 150001, China)

Based on the demand of structural reform and the connotation of new public management, this paper combines the connotation of new public management with the essence of government reform. By analyzing the background of supply side structural reform, summing up the foreign experience and combining with the new public management theory and the reality of public administration in China, finding the organic combination of the new public theory and supply side structural reform. In the background of supply side structural reform, the enlightenment of public administration to China′s government reform was put forward.

Supply side structural reform; New public management; Government reform

2017-02-15

鲁悦(1992-),女,管理学硕士研究生。

F011

B

1674-8646(2017)09-0176-02

猜你喜欢

结构性公共服务供给
公共服务
公共服务
公共服务
公共服务
基于应力结构性参数的典型黄土结构性试验研究
切实抓好去产能促进供给侧结构性改革
一图带你读懂供给侧改革
一图读懂供给侧改革
对推进供给侧结构性改革的思考
长征途中的供给保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