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他,是谁?

2017-03-08周洁

语文世界(教师版) 2017年2期
关键词:谈天欲念普通人

周洁

泰格特的小小说《窗》,塑造出了两个迥异的形象——“近窗者”与“远窗者”,通过塑造他们道德品质上的崇高与卑劣、精神面貌上的光彩照人与污秽不堪,形成令人惊诧的强烈反差,体现了惩恶扬善的主题。“远窗者”是“恶”的代表,然而真的如此吗?“远窗者”到底是谁?

一、他是一个普通人

原文中有这样几段文字。

1.“噢,两人经常谈天,一谈就是几个小时,他们谈起各自的家庭妻小,各自的工作,各自在战争中做过些什么,曾在哪些地方度假,等等。”

从这段文字中,我们看到,“近窗者”与“远窗者”经常“谈天”,“远窗者”有沟通的欲望和与人交往的需求;“谈天”的内容涉及“家庭妻小”,证明“远窗者”有正常的情感关系和家庭关系;他们有“各自的工作”,证明“远窗者”有实现自我价值的途径,有完善的社会关系……

2.“躺着的那位病人津津有味地听着这一切。这个时刻的每一分钟对他来说都是一种享受。”

“津津有味”“享受”表明“远窗者”能够体会到“近窗者”所描绘的图景之中的美好之处,这说明他有共情能力,能感受美好。

这些都表明此时的“远窗者”和“近窗者”一样,是有着自己生活的、有着情感需求的普通人。

3.“为什么偏是他有幸能观赏到窗外的一切?为什么自己不应得到这种机会?他为自己会有这种想法而感到惭愧,竭力不再这么想。”

“惭愧”“竭力”可见“远窗者”在产生欲念后的纠结,面对窗外美景的诱惑,他一方面极度向往,另一方面又为自己产生这样的欲念而觉得羞耻和挣扎。

综上所述,“远窗者”是有血肉的,他对生命充满热爱。他在产生欲念后内心也有纠结、挣扎,可见其明善恶、知廉耻。他是一个普通人。

二、他是一个处在极端环境中的人

在小说中,作者设置了一个极端的环境,先来看原文。

1.“在一家医院的病房里,曾住过两位病人,他们的病情都很严重。这间病房十分窄小,仅能容下两张病床。病房有一扇门和一个窗户,门通向走廊,透过窗户可以看到外界。”

2.“使他们感到尤为痛苦的是,两人的病情不允许他们做任何事情借以消遣,既不能读书阅报,也不能听收音机、看电视……只有静静地躺着。”

3.“渐渐地,每天的这两个小时,几乎就成了他和同伴生活的全部内容了。”

4.“第二天早晨,医护人员送来了漱洗水,发现那个病人早已咽气了,他们静悄悄地将尸体抬了出去,丝毫没有大惊小怪。”

为何说这样的环境极端?马斯洛的需求层次理论认为,人潜藏着七种不同层次的需求:生理需求、安全需求、社交需求、尊重需求、认知需求、审美需求、自我实现需求。这些需求在不同的时期表现出来的迫切程度是不同的。作者设置的这个环境,恰恰剥夺了“远窗者”的大部分需求。

首先,生理需求。原文中说“病情都很严重”,“使他们感到尤为痛苦的是,两人的病情不允许他们做任何事情借以消遣,既不能读书阅报,也不能听收音机、看电视……只有静静地躺着”,病情已经严重到如此程度,可以说是朝不保夕,不知何时就会离开人世,何谈生理需求的满足?

第二,安全需求。这要求劳动安全、生活稳定、希望免于灾难和未来有保障等。而“远窗者”病情如此严重,劳动、职业、生活……都已离他远去,未来如风中之烛,何谈安全?

第三,社交需求。原文中“这间病房十分窄小,仅能容下两张病床。病房有一扇门和一个窗户,门通向走廊,透过窗户可以看到外界”,表明这是一个封闭的空间,除了能与“近窗者”谈天以外,“远窗者”与外界的沟通渠道只剩一扇门和一个窗户,考虑到“远窗者”的病情,那扇窗户对于他而言也不过是个“近在眼前,远在天边”的安慰罢了。当然,还有一扇门,但那扇门又通往何方?可以推测,门外通往医院的其他地方,可以和医院的其他人进行沟通,然而事实呢?这就牵涉到尊重需求。

第四,尊重需求。尊重的需要可分为自尊、他尊和权力欲三类,包括自我尊重、自我评价以及尊重别人。原文当中有这样一句话:“第二天早晨,医护人员送来了漱洗水,发现那个病人早已咽气了,他们静悄悄地将尸体抬了出去,丝毫沒有大惊小怪。”这就是“门”外的世界中的代表,面对一个生命的逝去,这些医务人员的反应是“静悄悄”“丝毫没有大惊小怪”。可以想见,如果“远窗者”也死去了,受到的也只会是这样的待遇。在这里,缺乏对生命的尊重。

因此,在这个环境中,“远窗者”的生存需求、安全需求、社交需求和尊重需求都无法得到满足。为了让自己的生活不要变得如行尸走肉一般,两个病人只剩下了唯一的需求:“看看窗外的世界”。

为什么要设定一个极端环境?其实,文学艺术首先是假定的、想象的。小说作品本身就不是现实生活完全刻板的反映。歌德曾说过:“艺术是通过假定达到更高程度的真实。”小说就是假定了两位病人在这间病房里与外界的相对独立性,让两个人物在病房这个封闭的空间内上演关系的纠葛,让人物自身去选择各自的命运,故而又达到了艺术创作中的另一种真实。孙绍振《直谏中学语文教学》中指出:“假定性是一种透镜,作家以非常残忍的客观性去试炼他的人物,考验人物的品德和本性。”在这一极端环境中,“远窗者”的需求被剥夺,因为其身体条件所限,他对这一残酷的环境没有改变的能力,他最后的需求——看看窗外的世界,也被“近窗者”所“剥夺”了,而这,是他唯一能满足的需求——只要“近窗者”消失。在这一环境中,“远窗者”面临着极大的诱惑,而在诱惑之中,一个普通人会作出怎样的选择?这其实正是作者所希望展现给读者的。

作者设置这一极端环境,其目的是为了试炼人物的品性,“远窗者”其实只是一个有血有肉,对美好充满向往,同时也对自己的欲念充满愧疚的普通人,我们不妨认为,作者所试炼的,不仅仅是“远窗者”,更是“远窗者”所代表的“人”。

三、他的身上,体现着“人性”

但丁在《神曲》中写道:“在人生的中途,我发现我已经迷失了正路,走进了一座幽暗的森林。”这其实就是对常人欲望的一种比喻。常人常会在特定的环境中迷路,如果没有顽强的毅力,或是别人及时指点迷津,一错再错直至铸成大错是完全有可能的。

而黎鸣的《中国人性分析报告》前言部分也指出:自私是天经地义的,非善非恶,就正如树要向上长,水要向下流,非如此,个体不能生存,群体不能繁衍。只有当某人的自私妨碍了他人的自私,才谈得上是恶,只有当某人在自私的同时又尊重或有利于他人的自私,才谈得上是善。可见,人都会面临诱惑,欲望本身也不是十恶不赦的,“远窗者”并非恶徒,而是一个普通人,他的恶,也是一种普通人都可能有的恶。

所以,“远窗者”到底是谁?他是普通人,是处于极端环境中被试炼人性的人。他身上有着普通人的弱点,每个人都可能和他一样,迷失在欲望的丛林中。因此,我们并没有资格站在道德制高点去批判“远窗者”,因为我们每个人都可能是“远窗者”,他的弱点也是我们的弱点,当我们处在他所处的那种极端环境中,我们的心境会发生怎样的变化?我们的品德和人性,经得起考验吗?

猜你喜欢

谈天欲念普通人
向这些普通人致敬
西浦廿题之聚仙亭
普通人的“美好生活”
水清鱼读月,山静鸟谈天——机趣微妙类
读《一个普通人》有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