初中数学新教材教学中学生学习方式的转变
2017-03-07陈秀英
陈秀英
摘 要:纵观传统的农村初中数学教学活动的开展,教师在应试教育背景下为了提高升学率,只能采取知识灌输的方式来组织教学活动,学生只能作为接受知识的容器被动地参与课堂活动,毫无发言权,而且在长期的知识灌输中学生一旦离开教师的指导,则无法迈开学习的步伐。这种教学形式与新课改所倡导的自主、合作、探究式的教学模式是相违背的。既然学生是数学教学活动开展的主体,教师就需要引导学生主动探究。
关键词:初中数学;教材分析;探究学习
一、人教版新版教材分析
天津师范大学的王敏勤教授曾就如何应对课改提出了自己明确的见解,他指出:“无论课程改革怎样改,钻研教材,把握教材是我们教师永远的基本功。”教材是教师组织教学活动的载体,教材内容的转变在一定程度上也明确指出了学生需要如何学习。就人教版最新版的初中数学教材进行分析我们可以发现,相对于旧版教材其课改的理念更突出,将学生的探究性学习作为重点。主要可以分为以下几点:
1.介绍数学文化
教材在编写的时候重视数学思想的渗透,要求教师在基础知识呈现的过程中引导学生自主经历知识的形成过程,在体验数学思想方法的形成和运用的过程中加深对知识的理解。
2.引入生活内容
教材编写人员在编选材料的时候,选取了贴近学生生活实际的内容,大量的现实生活和数学发展中典型的问题,以问题情境的形式呈现出来,借此调动学生主动探究的积极性。
3.加强信息技术运用
教材编写人员在教学内容呈现形式上下了功夫,改进了栏目设置、版面设计、图文选配等,安排了一些喜闻乐见的“数学活动”,并鼓励教师借助先进的信息技术来组织教学,以此调动学生的课堂参与积极性,使其在活动参与中自主探究新知。
由此,在借助教材来组织教学活动的时候,教师需要尊重教材编写的理念,积极地引导学生转变学习方式,引导学生进行自主探究学习。尤其是过分注重升学率的农村学校,更需要为学生营造自主探究的机会,使其在自主探究中获得有价值的数学知识。
二、以初中数学新教材教学为基础,促进中学生学习方式的转变
通过以上对教材内容的分析我们可以清楚地看到,教师要想引导学生由被动地接受知识的学习方式转变为主动探究的学习方式,需要积极地开展探究式教学。既然新课改倡导教师是教学活动的引导者,故在本文中我主要从教师引导学生探究和学生自主探究这方面来谈一谈如何转变学生的学习方式。
1.教师的引导策略
知识教学不应该成为令学生痛苦的对象,而应成为获得快乐的源泉。因此,在农村初中数学教学活动开展中,教师不应该将学生作为承接知识的容器,而应将其作为一群具有探究意识的探索者来引导学生自主探究。
(1)教师要紧抓探究机遇,增强学生学习动机
学生的被动学习会使其对数学学习产生排斥心理,学生的内部动机是其自主探究学习的源泉。故此,教师需要从学生的内部动机入手,深入地分析教学内容,借此创设探究活动来调动学生的内部动机,使其在探究欲望的驱使下对数学学习产生浓厚的兴趣。通过观察一些一线数学教师所开展的数学教学活动我发现,情境创设深受青睐,老师通常将现实生活中的问题以情境的方式将其转化为数学问题来激发学生的探究欲望。故此,我在数学教学时也利用了这一方式。
比如,我在教学“轴对称”这一内容的时候,通过分析教材发现该内容与学生的生活息息相关,此时我会借助情境创设的方式来引导学生探究:我在上课之初为了缓和课堂氛围,会先询问学生一些问题,诸如你有没有去过桂林的象鼻山?在语文课本上你们有没有学过象鼻山?语文课本上是如何描绘象鼻山的?在你的印象中象鼻山的四季景色有什么特点?……学生的情绪一下子被调动起来,七嘴八舌地开始讨论,接着我会借助多媒体向学生呈现一幅关于象鼻山的图片,并让学生仔细观察,看看有什么景物。学生在直观的图片的观察下可以很容易发现象鼻山和它的倒影。此时我会追问学生,象鼻山和它的倒影有什么特点呢?学生说如果将漓江看作一面镜子的话,象鼻山和它的倒影是一模一样的。然后我引导学生将漓江看作一条线,再对其进行观察、归纳,如此学生可以自然而然地总结出轴对称图形,教学内容在学生的自主探究中自然而然地得以呈现。
(2)教师要用好小组形式,促进学生合作探究
数学是一门极具抽象性的学科,对于抽象思维能力不发达的初中生来说单凭自己有限的数学知识储备和数学学习能力是无法深刻理解这些知识。此时,教师可以借助小组合作的形式来引导学生集思广益、自主探究,而且学生在小组中的自主探究可以點燃思维的火花,在思维碰撞中发展自身的数学思维能力。我在对学生进行划分小组的时候,一般会以“组内异质,组间同质”的原则将处于同一数学学习水平的学生划分为一组,并给予不同程度的小组不同的学习任务,如此同质的学生在小组中可以就任务畅所欲言,发挥自身的主观能动性合作完成任务,在任务完成中享受到数学学习的快乐。
2.学生探究策略
学生是数学教学活动开展的中心,是数学学习的主体,所以学生能否顺利地进行主动探究,直接决定着其学习方式能否成功转变。
(1)强化学生数学学习动机
牛顿由一个苹果发现万有引力的原因在于他对日常生活中的一些常见的现象进行了探究,倘若他像普通人一样看到苹果落地只将其归结为苹果成熟这一原因,不对此进行深入探究,那么万有引力可能会由别人发现。所以,在初中数学学习中,教师需要鼓励学生从一点一滴的小事或者课堂活动中抓住探究的机遇,在教师的引导下自主地进行数学探究。就拿我在上面所列举的“轴对称”这一教学内容来说,我在教学中利用生活情境创设的方式,向学生呈现桂林象鼻山与其倒影的目的是什么?象鼻山与其倒影有何特征呢?几乎一模一样,这一自主发现的结论难道不是我们本节课所要讲述的教学内容——轴对称吗?在日常生活中我们还会看到哪些与此类似的图像呢?在问题串的引导下,学生自然会借助已有的生活经验和知识结构自主地探究问题的答案,在问题解决之后他们会感到很兴奋,恍然大悟,哦,原来这就是轴对称啊。学生抓住了教师所营造的探究机遇,自然能体验探究构成,并在探究中获得解决问题的乐趣,从而强化数学学习动机。
(2)学生要用好小组形式,学会合作探究
既然在初中数学教学活动开展中,教师使用合作探究的方式,那么学生就需要在合作中完成学习任务。尤其是数学基础比较薄弱的农村学校的初中生,他们更需要在小组中借助群体的力量来解决问题,借鉴他人的思维方式扬长避短,提高自己的数学思维能力。在此需要提到一点,合作探究是以学生的自主探究为基础的,当学生就某一问题自主思考之后再拿到小组中进行讨论,如此才能碰撞出思维的火花。在教学“等可能条件下的概率”这一内容的时候,我会利用小组形式让学生合作完成摸球游戏:每组4个学生,依次从装有3个黑球和2个白球的袋子中摸球,并做好记录,然后讨论摸出白球的概率。如此,在合作探究下,学生可以对等可能概率有一个深刻的理解。
总之,新版教材倡导教师在组织教学活动的时候要注重学生的自主探究,这就需要教师从自身的教和学生的学这两方面来引导学生转变传统的学习方式,积极地营造探究机会,采取小组合作探究的方式,引导学生自主探究,在探究中获得有价值的数学知识。
参考文献:
[1]潘刚.农村初中学生数学学习方式的转变策略[J].考试周刊,2010(1).
[2]俞学敏.转变初中数学学习方式 提高学生互助学习能力[J].青少年日记(教育教学研究),2016(7).
编辑 温雪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