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把握低年级古诗教学的“度”

2017-03-07江苏苏州市吴江区盛泽实验小学黄妹芳

小学教学研究 2017年14期
关键词:古诗文生字古诗

江苏苏州市吴江区盛泽实验小学 黄妹芳

把握低年级古诗教学的“度”

江苏苏州市吴江区盛泽实验小学 黄妹芳

古诗文教学不仅对学生进行了传统文化教育和爱国思想教育,还对学生进行了艺术熏陶。如何把握低年级古诗教学的“度”,让学生喜欢古诗,感受古诗的魅力,获得古诗带来的良好的文化熏陶呢?笔者认为低年级的古诗教学要注意三个度,即识字教学要有深度,诗意理解要适度,古诗诵读要有梯度。

古诗 诗意 诵读 适度 梯度

古诗是我国古代文化的精华,在学生的生命成长过程中,诗歌是不可或缺的精神食粮。古诗文教学不仅对学生进行了传统文化教育和爱国思想教育,还对学生进行了艺术的熏陶。低年级的古诗短小精炼,想象丰富,童趣盎然,很受学生喜爱。但是,如何把握低年级古诗教学的“度”,让学生喜欢古诗,感受古诗的魅力,获得古诗带来的良好文化熏陶呢?长期从事低年级语文教学的我,对此一直感到很困惑。因为在指导低年级的学生学习古诗时,有些教师不是上成简单的识字、朗读和背诵课,使学生对诗意一知半解;就是上成古诗文赏析课,让学生在教师一厢情愿的枯燥解说中不知所云、一头雾水,更不要说激发学生对古诗词的学习兴趣了。在学习了一系列名师的教学实录后,找到了一点低年级古诗教学的方向和途径,尤其是于永正老师的《草》的教学可谓是低年级古诗教学的典范。同时,笔者发现,由于低年级学生年龄小、阅历浅,知识有限,所以语文新课标对低年级古诗的教学目标定得较低,只要求“诵读浅近的古诗,展开想象,获得初步的情感体验,感受语言的优美。”笔者结合自己的教学实践以及名师的宝贵经验,觉得低年级的古诗教学要把握以下几个“度”。

一、识字教学要有深度

小学低年级的学生学习古诗,首先要把古诗作为学生识字的一个载体。课标明确指出:识字、写字是阅读和写作的基础,是1~2年级的教学重点,所以识字仍然是老师教学和学生学习的重点,低年级教材中的古诗只是有别于其他文学体裁的一种文体,它必然也承载着帮助学生学习生字的任务,教师在教学古诗时必须要以识字为主要目标之一,才能为古诗的朗读和情感体验打下坚实的基础。特别是随着时代的变迁,很多生字或者词语的意思也相应地发生了很大的变化,即古今异义现象,也有部分生字的读音出现古今异音现象,这些生字教师不教,学生自己是读不懂的,会成为理解和诵读古诗的障碍。因此,生字的教学就显得尤为重要。那么怎样来学习古诗中的生字呢?

(一)扎实生字的教学

学习生字并不是枯燥单一的,更不是靠死记硬背的。教师要认真地研究所教的每一个字,采用不同的方法,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让学生举一反三,在学习的过程中体会汉字的神奇魅力,为学生的持续学习奠定基础。一首古诗的字本来就不多,低年级语文教材中所选的古诗相对高年级来说就更简单易学,对于学前教育充分的学生来说就显得更容易了,课堂上教师一出示有些古诗学生就能摇头晃脑读出或背诵。缺乏经验的教师就会被迷惑,误以为学生们都会读了,会简化识字教学的过程。殊不知,那些会读会背的学生可能只是声音的记忆,他们很多都不能将声音和字对应起来;即使能对应,也许读和记得并不准确,更不用说对于学习能力较弱的部分学生,会带来较大的学习压力,恐慌和焦虑会伴随在课堂学习中。所以,教师要善于甄别学生掌握生字的状况,迅速作出判断,面向全体学生,扎实教学古诗中的生字。例如,《赠刘景文》这首诗,虽然只有短短的28个字,但是生字却很多,而且很拗口,很难读准确,对于低年级的学生来说学习生字是有一定难度的。所以老师要专门花时间指导学生学习生字,首先运用“加一加”“减一减”“换一换”“形声字”“猜谜语”等方法进行生字的识记,让学生读准生字的音,记住生字的形;然后通过多种朗读形式让学生进行反复地、有趣地朗读;最后将生字放进古诗中读,将古诗读正确、读流利。

(二)突出古今异音的生字教学

在古诗中,还会出现生字的读音古今不同,即通假字现象。例如,《敕勒歌》中的一句诗”风吹草低见牛羊”,其中的“见”就相当于“现”,字音和字义是相同的,字形却不一样。像这样的语音现象,老师要重点指导,通过字形、字音和字义的比较让学生有所发现和感受。又如,《鹿柴》中的“柴”的读音与“寨”相同,以及诗句中“返景入深林”中的“景”与“影”的读音相同,都要老师重点指导讲解。但是值得注意的是,老师不必将通假字这样专业的术语教给学生,只需让学生知道在古诗文中有时候会出现语音古今有变化这样的现象就可以了。

二、诗意理解要适度

古诗的语言非常凝练,一个字往往要用几个词或者一句话来解释,再加上字的活用、语序颠倒等语言现象,理解古诗诗意对于低年级的学生来说是有一定难度的。对于诗意的理解到底到什么程度是合适的?《新课标》强调:“诵读浅近的古诗,展开想象,获得初步的情感体验,感受语言的优美。”“浅近”“初步”“感受”这些语言的表述,无一不在告诉基层的语文教师,对于低年级的学生来说,古诗诗意的理解不可过度,要适可而止,要契合学生的年龄特点和学习特点。笔者认为低年级学生对于古诗的诗意理解注意以下两点。

(一)诗意理解要形象可感

低年级学生的学习特点显示,他们对形象可感的画面比较敏感,记忆较清晰,新课标也建议:“借助读物中的图画阅读。”教材中几乎每首古诗都配有彩色插图,老师可充分利用这些插图,让学生结合课文插图初步了解古诗描绘的情境,从形象的画面中获得整体感知,从而走进诗人的内心世界。例如,笔者在指导学生理解《登鹳雀楼》这首诗的诗意时,首先让学生有顺序地观察插图,引导学生发现插图中画了哪些景物,并用自己的话有条理地将画面的内容描述出来;然后对照古诗,找出相应的诗句,学生很轻松就理解了“白日依山尽,黄河入海流”的意思。

(二)诗意理解不强求字与义一一对译

但是,并不是所有的诗句都能通过教材中的插图理解的,有些根据诗句中的字来直译是无法解释清楚的。著名特级教师薛法根曾经说过:“那些老师教了,学生还是不会的是不用教的。”因此,笔者认为诗意的理解并不是一定要强求学生字与义一一对译,那样不但会破坏古诗的意境美,还会加重学生的学习负担,使学生产生畏难的情绪,不利于今后的学习,倒不如大致地了解诗意即可。

例如,《登鹳雀楼》一诗中的“欲穷千里目,更上一层楼”是这首诗理解的难点,如果老师硬要字与义一一对应,那是无法解释清楚的,尤其是“千里目”根据字义理解肯定会产生歧义,所以这句诗不能直译,倒不如解释为“要想看到更远处的风景,就得再上一层楼”或者“要想看得远,就得登得高”,更容易让学生接受。

三、古诗朗读要有梯度

古诗文是我国古代优秀文化的宝贵遗产,是中华文学艺术的一枝奇葩。古诗的意境美要通过反复朗读才能体会,才能帮助学生加深对古诗的理解,积累优美的古诗,激发学生对古诗的学习兴趣,让学生爱上祖国传统的文化。反复的诵读是学习古诗的一种有效的手段。如何让这个过程有趣又有效呢?笔者认为古诗的朗读一定要有梯度,要层层递进,在不断地提高要求中才能让学生的朗读达到入情入境的境界。

(一)读出古诗的节奏感

读古诗要有一定的格律,要富有节奏感和音乐美,通过声音表现出音乐旋律的和谐美和语言的形式美,生动有力地再现古诗的思想内容,体味古诗的情感,产生强烈的艺术感染力,给人一种美的享受。对于低年级的学生来说,读出节奏感主要是学会停顿。在诗意理解的基础上,首先老师要帮助学生利用斜线划出诗句停顿之处,逐步让学生学会自己断句;然后教师通过范读、听录音读、自己练习等多种形式的朗读,让学生感受古诗朗读的抑扬顿挫,感受古诗与一般文章朗读的不同之处,把握这种介于读与唱之间的吟诵形式。当然,老师还可以指导学生在体会人物心情的基础上揣摩古诗的朗读节奏。

(二)读出古诗的画面感

入情入境是古诗朗读的最高境界,如何让学生将一首古诗读得入情入境呢?所谓诗情画意,诗中有画,画可赋诗。对于低年级的学生来说,通过想象将自己置身于古诗所描绘的画面中,便是将诗读得有滋有味的最佳途径。例如,朗读《登鹳雀楼》一诗时,可以让学生想象诗人站在高高的鹳雀楼上看着远处落山的夕阳,滔滔的黄河水向大海奔流而去,感受眼前所见之景象的壮阔。然后再指导诵读,通过语速的快慢、声音的高低等外显的方法的变化,来传递自己对诗境的理解。

总之,低年级古诗教学一定要充分考虑低年级小学生的实际,遵循儿童的心理特点,充分调动学生的积极性,紧扣语文课标精神,合理把握古诗教学的度,才能让学生在古诗的天地中心驰神往。

[1]崔峦.小学语文教学论[M].北京:中国人民大学出版社,1999.

[2]李丹.儿童发展心理学[M].上海:华东师范大学出版社,1987.♪

猜你喜欢

古诗文生字古诗
读儿歌识生字
统编版教材中低年级古诗文创意写话策略
统编版教材中低年级古诗文创意写话策略
Radiomics of rectal cancer for predicting distant metastasis and overall survival
生字辨识大闯关
“拟古诗”之我见
品读古诗
品读古诗
古诗文阅读备考指津
品读古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