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基于精神分析视角的“英美派”女性主义差异性解析——以肖瓦尔特和伍尔夫文论为例

2017-03-07张云鹤

关键词:同体拉康伍尔夫

张云鹤



基于精神分析视角的“英美派”女性主义差异性解析——以肖瓦尔特和伍尔夫文论为例

张云鹤

(辽宁工业大学外国语学院,辽宁锦州 121001)

西方女性主义批评通常划分为“英美派”和“法国派”,但在后现代多元文化视角下,“英美派”内部的差异性也日渐凸显。本文依托雅克·拉康的“镜像阶段”理论以英美女性主义批评先驱伊·肖瓦尔特的“双声话语”和弗吉尼亚·伍尔夫的“双性同体”为切入点,阐释了英美女性主义文论存在的差异性以及这种差异性对女性书写的影响。

双性同体;双声话语;女性主义批评;拉康

西方女性主义文学批评作为一种重要的文学批评方法业已成为21世纪的“显学”。在文学批评领域,针对女性主义文学批评所揭示出文学作品中女性形象所承载的性别意识以及在作家书写过程中对“经验”和“理论”注重程度的差别,女性批评通常划分为“英美派”与“法国派”。围绕两种流派的异同和互动关系的对比研究经常是学者们解读女性文论的重点。然而,在注重细节和个体差异的后现代视野下,传统意义上的女性主义流派内部也存在着分歧和差异。这种差异性既展现了西方女性主义在不同时期与地域的发展动态和特征,也为西方女性作家的创作产生了深远影响。对女性研究构成挑战的一个领域是精神分析学,因为精神分析模式可以作为一面镜子,“帮助人们从社会和历史的角度去探讨个人的成长史,启发人们认识到妇女及妇女作品实际上是怎样形成的,并揭示这一形成过程的意义。”[1]23女性研究与精神分析理论相结合,更加关注性别身份形成过程中的心理因素以及“无意识”在性别身份获得上的重要性,更为重视性别歧视和两性关系等问题。这些无疑拓宽了人们认识世界的视角,直接关系到人类的生存现实与未来。因此,运用精神分析方法研究“英美派”女性主义文论,剖析她们各自在女性书写、主体构建、女性话语等多个方面的差异,不仅对中西文论的交流和对话提供一种新的平台和探索,也为培养人们正确的两性和谐观、争取男女平等提供了理论与现实依据。

一、国内西方女性主义研究现状

目前,国内针对西方女性主义现状研究大致可分为整体研究、分类研究和中西方女性主义对比研究。在宏观研究中,大部分学者采取跨学科、多维度、多元化视角的比较研究来关注女性主义批评的内涵及特征。首先是女性主义与其他学科的融合,如从女性与自然双视角出发的女性主义生态学(杨璐,谢鹏、王影君),后殖民女性主义(林树明,刘莉),女性主义叙事学(孙桂芝,申丹),女性主义哲学(王宏维,方钰)等。其中有关女性主义精神分析学的论述较多,并成为学者们持续关注的焦点。相关论文多从女性话语、女性欲望、身份构建、性别差异等核心词将二者关系进行阐述(候天晧,林树明)。其次、在分类研究中,学者们按照地域与国家将西方女性主义批评划分为“英美派”与“法国派”,前者关注经验、被归为“社会—历史批评”,后者注重理论、被定义为“精神分析式”的研究。这类论文和著作包含了对“英美派”女性主义的共性作系统阐述(莫文斌、罗艳)以及二者之间的比较研究(张翠屏)等。其中,以黑人女性和同性恋女性为群体的研究也占一定比例(林树明,郭海鹰,王淑芹等)。再次、中西方女性主义文论对比研究同样是学者们研究的热点,如将西方女性主义批评的“双性同体”与中国的“阴阳合一”理论作比较研究等(陈晓兰,杨剑龙)。

综上可知,现阶段的西方女性主义批评研究多集中于“英美派”共性特征研究以及与“法国派”的对比研究,少有学者从某一特定角度对英美女性主义文论的差异性进行深入探讨。因此,本文以雅克·拉康的“镜像阶段”理论为依托、围绕女性主体构建,通过剖析伍尔夫和肖瓦尔特的“双性同体”与“双声话语”两类英美女性主义文学批评代表理论,以期发掘两种不同女性诗学产生的根源及对女性文学的影响,丰富西方文学批评的学习视角。

二、伍尔夫与肖瓦尔特女性主义文论对比研究

弗吉尼亚·伍尔夫与伊莱恩·肖瓦尔特被誉为英美女性主义批评的思想先驱。肖瓦尔特提出的“女性批评学”提倡运用跨学科的女性文化研究方法,从性别角度深入分析女性作家集体创作的心理动力。“双声话语”理论是“女性批评学”的重要组成部分,对于确立女性中心的文学批评话语、建构女性主体身份,具有重要的指导意义。弗吉尼亚·沃尔夫的“双性同体”理论定义了人类大脑里两个性别对立的力量的和谐状态,是指男女两性可以互相理解、彼此支持、取长补短,从而实现完美和谐人格的追求、达到人类两性和谐发展的美好目的。肖瓦尔特和伍尔夫共同关注女性的心理和生活,描述她们精神上的压抑和痛苦,体现出对男权思想的反抗精神。但她们所持观点的差异性同时也部分影射出英美女性主义文论的差异,这种差异性使女性写作呈现出不同的景象。

作为意识流作家的代表,伍尔夫洞见到男性对女性的压抑不仅仅是在政治上和经济上的,而是在心理或是潜意识上的。她的“双性同体”理论认为,无论男性还是女性,他们的大脑都可以通过两性沟通与交流达到统一与自然合作的精神状态。这一理论创造性地解构了男女二元对立性,构建了理想的人格形象。弗洛伊德曾指出,仅靠解剖学无法确定一个人真正的性别,人的性永远是心理的性,潜意识主体的性[2]52。瑞士心理学家荣格的双性别心理学也提出了“每个人都拥有一种无意识的异性人格”的观点。法国精神分析学家拉康认同他们的理论,并将精神分析作为一个性身份定位的过程,即人可以潜意识地“选择”自我,采取男性的生存方式还是女性的生存方式的过程[2]57。与其他精神分析学者不同的是,拉康把性身份定位差异的来源和发展归因于语言,强调我们所有人都是一个说话的存在物,每个人的存在都要受到语言和言语的约束和限制,这就造就了以语言为代表的符号特征及其物质依托—身体的主体分裂,即只要我们用语言表达思想,我们思维的主体就是分裂的。

拉康精神分析学的根基源于他的镜像理论:婴儿第一个认识自己的完整形象是在镜子里看到自己的影像,并将其误认为是真实的自己。这个比喻旨在说明人的主体的实质为空无,需要得到他者(镜子中的影像)的认同才能构建。这种误认不会因为主体的成长而消失,而是一直存在于主体的生命里。随着孩子语言的习得和运用,它逐渐进入了以符号和语言为中心的“象征界”,在“父亲之名”的作用下,这种虚幻的完整性被“法”的力量所打破,只有得到外在的“他者”的认同才能实现主体的完整和统一性。在精神分析意义上说,他者并不是指某一个人的概念,而是指一个符号系统、一种结构,这种结构恰恰通过缺失一个最基本的构成要素而产生效果和作用[2]83。拉康突出了“他”的地位,把“他性”置于一种根本的位置上。由于女性天生具有“费勒斯缺失”的特征,即没有阳具作为依托,女性只有得到他者即男性的认同,才可以获得独立的主体意识。在拉康的心理学语言中,象征界中的他者——父亲之名,代表了任意具有管理监督作用与统治地位的人,这正是对父权制与男权社会进行的是一种阐述。根据这一理论,女性从性别角度来讲,对父权、对男性就是屈从的。在西方的历史语境中,阳具就代表着这种限制,拉康把这种束缚和限制称为“阳具功效”。由于语言既有联合也有分割作用,主体一旦进入语言就会遭到异化。女性恰恰是在以男权为话语权的语言世界里、在无限的能指链中被分裂与边缘化的。

伍尔夫“双性同体”艺术理论的前提是性别差异意识,“性别超越”构成了伍尔夫“双性同体”艺术思想的核心。她从男女平等的思想出发, 考察了处在父权制文化中的性别差异以及女性存在的独特特征,进而认为性别不是生来固有的存在本体,而是父权文化历史中的社会构建物。拉康精神分析理论下的女性缺失“阳具功效”与男性具有的“阉割焦虑情节”对于每一个说话主体都同样适用。女性不是一个完整的自我,男性也是如此。男人和女人在精神分析层面主体都是分裂的,都要依赖他者保持主体的统一性。因此任何一个作家在进行创作时都要做到中性化,即男性与女性因素两个性别对立的力量达到和谐状态。“纯粹的男性心灵与纯粹的女性心灵都不能创造……任何一个从事写作的人,若是想到自己的性别,那就是毁灭性的。”[2]185换言之,作家在文学创作过程中,他们大脑的雌性成分与雄性成分只有达到平衡状态,尽量做到非个人化,避免主观人格的干扰,才能完全地表现自己的思想、展现生命的活力。

肖瓦尔特的“双声话语”理论是指女性作家在写作过程中对父权制文学传统的压制深感焦虑,她们在压抑和反压抑中进行创作,使作品里经常表现出具有支配性和隐形内容的两种声音。一是表面的显性声音即社会的声音;二是深层的隐性声音,即女性作家自己的声音。拉康将语言为代表的符号特征与身体之间的主体分裂源自于每个说话者都要受到语言和言语的阉割,而分裂的主体都需得到他者的认可才能获得统一性和完整性。语言秩序是统治者的语言, 由于男性群体作为大写他者控制着意识表达的结构和形式,妇女只要开口就必须进入并服从这一语言秩序。“双声话语”的产生正是女性作家在文学写作中为了适应男性社会,以社会的声音为显性,通过男性结构来表达自己的观念的产物。弗洛伊德在《作家与白日梦》中指出,作家创作的动力来自于未得到满足的愿望,它们在现实中受到了抑制、被推进了无意识之中,会以另一种形式表现出来[3]24。女性作家真实的欲望无法在内化的父权意识中表达,只能以隐性话语的形式去体现、利用双声的方式得到释放。“双声话语”理论以性别差异为心理基础,将显性文本视为对男性主宰文化不得以模仿和利用的结果,而隐性话语大致分为屈从父权制、反抗父权制以及在压抑和反压抑中导致人格分裂的三类女性形象[3]24。

综上,伍尔夫“双性同体”论试图在心理学范畴寻觅一种性别超越的理想境界。它从潜意识选择主体性别、建构女性身份,并在男女性别差异中求同存异,以和平的方式走向统一。肖瓦尔特的“双声话语”论揭示了女性文学中字里行间体所现出的隐性与显性各类因素,从“妇女写作”入手将妇女经验作为批评作品的尺度和依据。值得一提的是,肖氏在《她们自己的文学》中对伍尔夫“双性同体”论的不现实性进行了无情地批判: 仅通过雌雄同体的概念达到男女平等的理想,提高妇女作家的地位只是“帮她逃避自身痛苦的女性气质和使她克制与压抑住自身的怒气和野心”而已[1]305。里面既没有正面描写妇女经验,也没有给女性读者提供可以认同的形象等等,这也从另一个层面阐释了美国女性主义文学批评表现出了强烈的意识形态色彩和实践的特征。

在后现代主义关注个体差异、消解中心、倡导多元思想的影响下,英美派内部存在的分歧和差异也日渐突显。彼得威尔森在《当代文学理论导读》中就已提出西方女性主义文学批评中的“英美派”与“法国派”是不适合的范围划分,原因之一在于它简单化两方对立掩盖了双方内部的差异性[4]。二者的差异性与斗争性对西方女性主义批评产生的影响亦不容忽视。

基于精神分析视角的英美女性主义批评共同关注女性成长过程中的“主体建构”,她们都需获得“他者”的认可,才能获得主体的完整和统一性。英国女性主义文学批评尤其注重女性在追求自由过程中所面临的“自我迷失与人格分裂”的困境,希望通过“双性同体”摆脱男女二元对立的束缚、走向两性融合。诸多女性在文学领域实践着两性和谐共处的探索,她们塑造的主要人物克服了最初的男女单性原则,不仅实现了两性性格特征的整和,也塑造了诸多融合两性特征的人物,表达出对双性同体精神境界的向往。肖瓦尔特坚持妇女经验的中心地位,典型的代表了美国女权批评家基本理论上的倾向[5]。美国女性主义文论多体现在以父权制为主导的语境下女性“身份”建构,利用“双声话语”的方式表达出女性真实的声音,挑战男性话语霸权,抵制男性文学传统和标准。在多元文化主义和两性平等对话成为主流价值观念的21世纪,许多女性作家抛弃性别成见,自由地展开文学创作和批评,见证了肖氏文论中重女性主义批评现实性和实用性的作用和特征。

[1] 徐真华. 女性书写与书写女性:20世纪英美女性文学研究[M]. 上海: 上海外语教育出版社, 2012.

[2] 伊丽莎白·赖特. 拉康与后女性主义[M]. 北京: 北京大学出版社, 2005.

[3] 林树明.多维视野中的女性主义文学批评 [M].北京:中国社会科学出版社,2004.

[4] 孔晓静. 西方女性主义批评理论研究:“英美派”与“法国派”类别划分的局限性[J]. 外国语言文学, 2010(2): 124-127.

(责任编校:叶景林)

10.15916/j.issn1674-327x.2017.04.023

I3/7

A

1674-327X (2017)04-0077-03

2017-04-01

张云鹤(1979-),女,辽宁锦州人,副教授。

猜你喜欢

同体拉康伍尔夫
“同体”之爱与朱熹社仓的创设
论弗吉尼亚·伍尔夫《伦敦风景》中的情景交融
欲知二力可平衡 是否同体首看清
《兄弟同体》:一段青春奇幻爱情物语
To the Light House—A Journey of Life from Moments to Eternity
Inevitability of Willy’s Tragedy as Seen from Lacan’s Mirror Stage
比较法在《“荷”专题》教学中的应用
有人说过“大他者”吗?
与伍尔夫相遇
精神分析批评中存在的几种对拉康的误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