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习近平治国理政思想特色研究

2017-03-07胡宝元

关键词:理政战略目标治国

胡宝元,李 典



习近平治国理政思想特色研究

胡宝元,李 典

(辽宁工业大学马克思主义学院,辽宁锦州 121001)

习近平在系列讲话中依据中国国情和世界发展的基本走向,提出了治国理政的新思想。这些重要思想具有鲜明的特色,总结归纳起来就是:坚持了马克思主义与当代中国实际相结合;坚持了执政目标与执政理念相结合;坚持了战略目标与战略举措相结合;坚持了总体布局与发展理念相结合。深入学习、认真领会习近平治国理政重要思想,从中总结并提炼其思想特色,对于进一步理解习近平总书记系列讲话精神具有重要意义。

习近平;治国理政;思想特色

中共十八大后,习近平在系列讲话中阐明了治国理政的丰富思想。这些系列讲话及其思想指向,对中国未来一个时期各项事业的发展做出了理论的新思考和战略的新谋划。通过讲话我们能够从中发现,习近平治国理政思想在治国理政的新的实践中展现出了独具风格的特色,实现了对以毛泽东、邓小平、江泽民、胡锦涛为代表的前几代中国共产党人治国理论及其特色的与时俱进,形成了马克思主义中国化的最新理论成果。纵观习近平治国理政思想特色,归纳起来主要包括:一是坚持马克思主义与当代中国实际相结合;二是坚持执政目标与执政理念相结合;三是坚持战略目标与战略举措相结合;四是坚持总体布局与发展理念相结合。

一、坚持马克思主义与当代中国实际相结合

中国共产党是马列主义政党,研究习近平治国理政思想特色,当然离不开马列主义的理论指导,同时也脱离不开中国的现实国情,而且尤其要特别强调二者的有机结合。

(一)坚持马克思主义哲学的理论指导

习近平要求各级领导干部务必要将学习马克思主义哲学,特别是历史唯物主义作为自己的看家本领。因为:一是社会存在是党做出各项决策的基本依据。可以说,马克思主义哲学特别是其中的历史唯物主义理论,是新时期我们党创新理论和制定实施一切正确路线方针政策的理论基础,而社会存在则是上述理论提出和路线方针政策制定与实施的现实基础。二是深化改革需要坚持以社会基本矛盾原理和方法论为指导。在习近平看来,深化改革的过程其实就是正视和解决矛盾的过程,为此,必须学会并正确运用历史唯物主义原理,尤其是其中的社会基本矛盾理论,以此分析化解社会矛盾。三是坚持哲学思维能够促进党的奋斗目标的实现。习近平指出:“马克思主义哲学……依然是指导我们共产党人前进的强大思想武器。”[1]278-279而面对国内外复杂环境,在中国这样一个大国执好政,党如果离开了哲学思维的有力支撑,要想完成自身的奋斗目标也是无法想象的。

(二)坚持马克思主义政治经济学的理论指导

习近平指出,必须密切联系中国经济发展实践,学好马克思主义政治经济学。马克思主义政治经济学之所以如此重要,首先,它有助于我们科学认识当今世界的复杂经济现象。因为,马克思主义政治经济学领域中所涉及到的有关劳动价值论、剩余价值论、资本再生产论以及国民收入论等基本原理和方法论,仍然可以为我们科学认识当今世界经济发展领域种种问题或现象,提供正确的解读和理解分析范式。其次,它可以正确指导当今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经济建设。改革开放以来,经过探索中国走上了具有自身特色的经济建设发展道路,由此又形成了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经济建设与发展理论。可以说,这一系列经济理论从产生到提出再到应用,均来源于马克思主义政治经济学理论的正确指导,更来源于其与新时期中国经济社会发展实践的密切结合。最后,它有助于增进经济领域的“三个自信”。按照马克思主义政治经济学理论,放眼中国经济建设领域,我们对自身的指导理论、选择的发展道路以及确立的政治制度,充满了无限的必胜信念。

(三)坚持马克思主义与现实实践的有机统一

坚持马克思主义与各国实际相结合,是学习运用马克思主义的基本方法。为此,首先,必须坚持从中国的实际出发。习近平提出,要“坚持和运用辩证唯物主义世界观和方法论……努力提高解决我国改革发展基本本领。”[2]194而我国正处于并将长期处于社会主义初级阶段的现实实际,正是我们直面当下、筹划未来、制定政策、推进各项事业发展的客观依据。只有坚持马克思主义同上述实际相结合,才能确保主客观相统一、理论与实践相契合。其次,必须坚持以现实社会存在为基础实施决策。习近平指出:“我们党现阶段提出和实施的理论和路线方针政策,之所以正确,就是因为它们都是以我国现时代的社会存在为基础的。”[2]99从而保证了决策的科学性和实效性。再次,要坚持走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因为,这条道路的正确性已历经过去近40年实践所验证,对此,我们将坚定不移地继续坚持下去。最后,要坚持不断地理论创新。马克思主义“是随着时代、实践、科学发展而不断发展的开放的理论体系”[3]。因此,我们在对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和道路保持足够定力的同时,又不能僵化保守,而是要审时度势、创新突破。

二、坚持执政目标与执政理念相结合

习近平总书记的执政目标是实现中国梦,其执政理念是实现人民幸福。而执政目标与执政理念二者的高度相融与密切统一,正是习近平治国理政思想的一大特色。

(一)关于执政目标

所谓执政目标,就是指一个国家的执政党在执政期间提出和实施的指引未来的切实可行的政治发展规划、理想愿景和宏伟蓝图。适应不同社会发展阶段,适时推出具有强大感召力、凝聚力和吸引力的执政目标,是历代中国共产党人治国理政的一条重要传承经验。可以说,以体察民情、反映民意、实现民愿为追求的中国梦,既是习近平富有特色和代表性的重要思想之一,同时也是习近平执政理政目标的突出体现。

中国梦的内涵既包括和平发展之梦,也包括合作共赢之梦,还包括人生出彩之梦。但从本质上来讲,中国梦的内涵就是实现国家富强、民族振兴、人民幸福。在这里,实现国家富强是中国梦的前提;实现民族振兴是中国梦的核心;实现人民幸福是中国梦的根本,也是实现中国梦的归宿和落脚点,更是习近平执政目标的突出体现。这一梦想,深刻反映了国家、民族和人民的整体利益的高度一致性,深切表达了每一个中华儿女的共同心声。

(二)关于执政理念

所谓执政理念,就是以执政党所指代的阶级、阶层以及政治集团的诉求为前提,以其履行的政治目标和价值取向为根本的理性认识。它主要包含两个方面的构成要素:一是执政目的,即为谁执政;二是执政手段,即如何执政。

为谁执政,既关乎到执政目的,又涉及到执政党的服务对象和自身定位。我们党不是为了执政而执政,更不是为一己私利而执政,相反,则完全是为了人民而执政,即执政为民。对于如何执政问题,我们党是通过科学、民主和依法执政等科学方法,不断改进党的领导和执政方式,进而确保人民当家做主的权利和地位。习近平指出,中国梦归根结底就是人民的梦,即人民的幸福之梦。据此,我们完全可以把习近平的执政理念概括为:实现人民幸福。纵观十八大以来习近平治国理政的思想及其实践,人民幸福、为民造福,一直是他孜孜以求的执政的着眼点和落脚点。

(三)坚持执政目标与执政理念相统一

习近平强调,中国梦归根结底就是人民的梦,即人民的幸福之梦。因为,“人民群众是我们力量的源泉”[4]5,“人民对美好生活的向往,就是我们的奋斗目标。”[4]4由此可见,习近平提出的党的执政目标与党的执政理念是紧密相连、密不可分的,只有二者相互认证、融为一体,才能使党的执政理想与执政宗旨相得益彰、大放异彩。

中国梦有很多本质属性,但最根本的就是它的人民性,即中国梦是“人民之梦”,也就是人民的“幸福之梦”。而中国共产党是最能代表中国人民根本利益的执政党,作为新时期党的总书记的习近平,其执政理念与人民期盼的“幸福之梦”同声相应、互相体认。因而可以说,实现新时期中国梦的执政目标与满足人民幸福的执政理念二者的紧密结合、有机统一,就从根本上反映了中国共产党坚持立党为公、执政为民的高度责任感和使命感,充分体现了中国共产党一切执政和决策的初衷,就是为了实现全体中国人民过上更加美好生活的殷切期望。

三、坚持战略目标与战略举措相结合

在“四个全面”未来战略布局中,全面建成小康社会是指引航向的战略目标,而全面深化改革、依法治国和从严治党,则是实现战略目标的三大战略举措。坚持战略目标与战略举措的有机结合,正是习近平治国理政思想的一大突出特色。

(一)关于战略目标

在“四个全面”未来战略布局的总构成系统中,全面建成小康社会是我们党的现实战略目标,其在整个战略布局中居于核心和引领地位。与全面建设小康社会相比,就全面建成小康社会而言,从涵盖的内容上看,它不是单一领域的局部突破,而是要实现全领域的综合发展。从覆盖的范围上看,它考虑的不仅仅是局部人群和阶层,而是要涉及到全民,就如习近平所强调的那样:“没有全民小康,就没有全面小康。”[1]59-60它考虑的也不仅仅限于发达地区和城市,而是要实现城乡和区域的全覆盖,就像习近平所指出的:“没有农村的全面小康和欠发达地区的全面小康,就没有全国的全面小康。”[1]60。从发展方式上看,主要是通过转方式、调结构等手段,着重解决好发展的质量、平衡、协调和可持续性问题。从发展的标准上看,它将随着整个经济社会等的繁荣进步,其标准也将得到随时的提升。因此,纵观全面建成小康社会的战略目标,确实催人奋进、令人向往。

(二)关于战略举措

对于“四个全面”未来战略布局而言,全面深化改革、依法治国和从严治党,是实现全面建成小康社会战略目标的三大战略举措。其中,全面深化改革是整个战略举措中的突破性和先导性的关键环节。因为,治国理政需要不断地面对新矛盾、新问题和新挑战,诸如此类,也只能用全面深化改革的办法加以解决和完善。就如习近平所强调的那样:“改革开放只有进行时没有完成时。”[1]68与其他两大举措相比,无论是全面深化改革或者是全面从严治党,离开法治思维和法治方式,二者均将无法正常推进。就如习近平所说:“没有全面依法治国,我们就治不好国、理不好政。”[5]而对于中国来说,无论是国家的事业还是人民的事业,从根本上来说也就是党的事业。因此,治国理政、造福人民的关键,就是必须全面加强党的自身建设。就像习近平所指出的:“坚持党的领导,是党和国家的根本所在、命脉所在,是全国各族人民的利益所在、幸福所系。”[1]102因此可以说,全面从严治党就是“四个全面”之魂。

(三)坚持战略目标与战略举措相统一

之所以必须坚持战略目标与战略举措的有机统一,总体来看,就是因为目标能够决定举措,而举措才能成就目标。从宏观来看,在习近平治国理政的“四个全面”未来总体战略布局中,全面建成小康社会是其中的战略目标,而全面深化改革则是实现其上述目标的根本发展动力,全面依法治国则是实现其上述目标的根本法治保障,全面从严治党则是实现其上述目标的根本政治保证。而“四个全面”布局的内容实质就是战略目标与战略举措的统一。由此可见,“四个全面”中的第一个“全面”与其他三个“全面”之间,都是密切相关、牢不可分的,只有坚持第一个“全面”即战略目标与后三个“全面”即战略举措的紧密结合,才能顺利完成“四个全面”的总体布局任务。

四、坚持总体布局与发展理念相结合

“五位一体”总体布局与五大发展理念有机统一、交相辉映、相得益彰,完美实现二者的有机结合,也是习近平治国理政思想的一大突出特色。

(一)关于总体布局

中共十八大确立了涵盖经济、政治、文化、社会和生态文明五大建设在内的“五位一体”总布局。之所以如此,首先,以经济建设为核心既是兴国之要,也是实施其他布局的基础条件。因为,只有经济建设搞好了,国家的繁荣昌盛、人民的幸福美满、社会的和谐运转的物质基础才能被筑牢。其次,加强社会主义民主政治建设,既是中国共产党孜孜以求的奋斗目标,更是实施其他布局的保障。而人民当家作主既是社会主义民主政治的根本体现,又是中国政治文明建设的价值内核。再次,文化是民族的血脉,是人民的精神家园,文化建设在整个布局中能够起到引领作用。而且,社会越发展,对文化的需求越是强烈。又次,社会建设是整个布局的出发点和落脚点。因为,其他各项建设的最终目的都是为了让全体人民过上幸福生活。最后,加强生态文明建设,是实现整个中华民族永续发展的现实需要,其在整体发展总布局中处于重要的支撑作用。因为,只有大力加强生态文明建设,才能造福子孙万代。

(二)关于发展理念

发展理念指引发展行动,并从根本上影响甚至决定着发展的成效。为此,习近平在中共十八届五中全会上系统地提出并阐释了创新、协调、绿色、开放和共享的五大发展理念。

其中,创新发展解决的是当前和今后中国发展的动力问题,关乎着中国能否可持续发展的千秋伟业。就如习近平所指出的那样:“创新是一个民族进步的灵魂,是一个国家兴旺发达的不竭源泉。”[6]协调发展解决的是中国经济社会发展过程中的不均衡和不协调等问题,以此实现科学的发展,即辩证发展、系统发展和整体发展。绿色发展解决的是人与自然的和谐共生问题,目的是为治国理政提供强大的绿色动力和支撑。对当代中国发展的现阶段而言,实施绿色发展已成为了全党全社会的共识。开放发展解决的是治国理政的发展空间问题,即中国与世界两者的关系问题,其最终目的就是要实现中国与世界的合作共赢。共享发展解决的是治国理政的价值坐标问题,即治国理政的出发点和归宿问题,目的是要体现以人民为本的价值观。

(三)坚持总体布局和发展理念相统一

布局与理念密切相关,理念指导布局,布局落实理念,只有实现布局与理念相统一,目标任务才能如期达成。因此,“五位一体”总体布局与五大发展理念之间,实际上就是体现与指导、落实与支配的关系。

习近平强调,创新属于复杂的社会系统工程,涉及范围很广,涵盖了经济社会等各个领域。在经济、政治、文化、社会和生态建设领域不创新,我国的经济发展的后劲就会不足,政治的优势就不足以得到充分体现,在国际文化领域的话语权就难以增强,社会稳定的风险就会加大,经济社会发展的生态难题就会无法有效破解。

协调强调的是全面、系统、整体和均衡等,对于当今中国来说,重点解决的就是我国经济社会发展过程中的不全面、不系统、不平衡等不协调问题。与其他领域相比,经济建设一枝独秀,其不平衡性、不协调性倍加突出。就是在经济发展领域内,城乡、区域以及群体间的非对称性也很凸显。而破解这一系列难题的关键恰恰就在于必须坚持协调发展。

绿色发展重点关注的是生态环保问题,看似纯属生态文明建设领域,实则不然。它既是生态问题,又是经济问题,还是民生问题,更是文化问题,因为在治国理政环节中,既要解决人与自然的关系,又要坚持走绿色经济发展道路,既要关注人民的生活质量和幸福指数,又要倡导树立文明的社会生态意识,而且,绿色发展还事关中华民族的千秋大业。

可以说,实施开放战略既是新时期中国繁荣发展的必由之路,也是中国全面发展的重要经验。因为,当今世界无论是经济、政治发展,还是文化、社会和生态建设,闭门造车、固步自封是绝对没有出路的,国与国之间只有加强合作,才能实现共赢。尤其是当应对全球重大挑战时,更需要国际社会携手共进、集体因应。

共享发展实质上就是坚持以人民为中心的发展,这是与我们党的性质和宗旨相一致的,它覆盖于经济、政治、文化、社会及生态五大建设领域,意味着各方面的发展成果都要由人民来共同享受。就像习近平所指出的:全国各族人民都应“共同享有人生出彩的机会,共同享有梦想成真的机会,共同享有同祖国和时代一起成长与进步的机会。”[4]40

中共十八大以来,习近平总书记坚持以马列主义为指导,紧紧围绕在新的历史起点上中国向何处去的根本主题,先后发表了一系列重要讲话,构建起了独具魅力的治国理政思想。这些重要思想坚持了马克思主义与当代中国实际相结合,坚持了执政目标与执政理念相结合,坚持了战略目标与战略举措相结合,坚持了总体布局与发展理念相结合,从而形成了具有时代特点和独特风格的思想特色,同时也集中体现了新一届中央领导集体的执政风范。深入研究习近平治国理政重要思想,从中总结并提炼其思想特色,对于深入学习理解习近平总书记系列讲话精神,不断开拓中国共产党人治国理政的新局面,具有重要的现实指导意义和深远的历史意义。

[1] 中共中央宣传部. 习近平总书记系列重要讲话读本[M]. 北京: 人民出版社, 2016.

[2] 《高层大讲堂》编写组. 高层大讲堂——十八大以来中央政治局集体学习的重大议题[M]. 北京:红旗出版社, 2016.

[3] 习近平. 在哲学社会科学工作座谈会上的讲话[N]. 人民日报, 2016-05-19(A2).

[4] 习近平. 习近平谈治国理政[M]. 北京: 外文出版社, 2014.

[5] 中共中央文献研究室. 习近平关于全面依法治国论述摘编[M]. 北京: 中央文献出版社, 2015: 15.

[6] 习近平. 习近平党校十九讲[M]. 北京: 中共中央党校出版社, 2014: 182.

(责任编校:叶景林)

10.15916/j.issn1674-327x.2017.04.001

A8

A

1674-327X (2017)04-0001-04

2017-05-16

2016年度辽宁省社会科学规划基金项目(L16BKS004);2015年辽宁省社会科学规划基金项目(L15BKS005);辽宁省教育厅项目(W2015208)

胡宝元(1963-),男,辽宁凌海人,教授。

网络出版时间:2017-06-27 11:13;

http://kns.cnki.net/kcms/detail/21.1415.C.20170627.1113.002.html

猜你喜欢

理政战略目标治国
排列问题中的顺序处理
碳达峰、碳中和战略目标下煤炭洗选技术的发展
巍治国艺术作品欣赏
京东方大学堂:提升组织业绩 推动战略目标实现
图解:《习近平谈治国理政》第三卷怎么学
《习近平谈治国理政》第三卷
신시대
“四个全面”:党治国理政的哲学遵循
“第一生产力”是实现“四个全面”战略目标的内在动力
推行综合平衡记分卡的战略目标与实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