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媒体视角下马克思主义大众化传播现实困境与机制建设探究
2017-03-07葛学彬李松林
□ 葛学彬,李松林
(1.首都师范大学 马克思主义学院,北京 100048;2.北京工商大学党委组织部,北京 100048)
新媒体视角下马克思主义大众化传播现实困境与机制建设探究
□ 葛学彬1,2,李松林1
(1.首都师范大学 马克思主义学院,北京 100048;2.北京工商大学党委组织部,北京 100048)
从传播要素、传播过程模式、传播过程内部控制等三个层面分析当代中国马克思主义大众化传播面临的现实问题,提出了建设性的思路;从世界视角、中国现实、马克思主义理论学科建设三个维度阐释研究当代中国马克思主义大众化传播的重大意义,从三个视角剖析了如何开展当代中国马克思主义大众化传播;分析了网络视阈下加强当代中国马克思主义大众化传播机制建设的重要性,探索如何推动马克思主义大众化传播要素的发展,研究如何构建合理的当代中国马克思主义大众化传播机制。
马克思主义;网络新媒体;马克思主义大众化传播
1 当代中国马克思主义大众化的传播过程分析
马克思主义自传入中国以来,经历了从少数先进知识分子、理论学者、党的各级机构、各类新闻媒体等多层的传播,最后传播至老百姓中间,这一传播过程是一项复杂的工程。在传统媒体时代,主要是通过“自上而下,逐级传播”的方式。信息技术出现,新闻媒体得到了前所未有的发展,当代中国马克思主义大众化传播也进入了新的时代。对传播过程各要素、传播模式、传播内部控制等方面的分析将有助于整体把握当代中国马克思主义大众化传播,以探索更好传播机制,促进马克思主义大众化传播。
1.1 传播过程构成要素分析
马克思主义作为科学的理论,其传播过程与其他理论具有同样的特点。马克思主义大众化传播过程同样遵循传播学理论的五大传播要素:传播者、传播内容、传播方式(途径或载体)、传播受众、传播效果,五要素构成了马克思主义大众化传播的完整体系结构。不同的理论传播具有各自独立的特征,针对马克思主义传播,尤其是当代中国马克思主义,其传播过程也具有其特质。
1.1.1 传播主体多元化。
传播主体是理论传播的发起者,处于传播过程的起点,对于其他传播要素具有较大影响。自马克思主义传入中国以来的相当长的时期内,马克思主义大众化传播主体一直为“一元”结构,传播主体主要为中国共产党及其领导的官方媒体,传播主体的定位直接影响甚至决定传播效果,因此,胡锦涛在视察人民日报时指出 “要把坚持正确的舆论导向放在新闻宣传工作的首位,舆论引导正确,利国利民;舆论引导错误,误党误国误民。”[1]进入网络时代,各种网络媒体竞相出现,尤其是自媒体的问世,一元化的传播主体格局逐渐打破,传播主体走向多元。在多元化的传播主体结构下,对当代中国马克思主义大众化传播过程控制带来了严峻的考验,如何对传播主体进行规范、监管将是一个新的课题。
1.1.2 传播内容分众化
传播内容是所有传播活动的核心,其他四个传播要素均围绕内容来展开,为传播内容服务。优质的内容是传播活动的生命力所在。传统的马克思主义大众化传播时代,针对所有受众,传播内容均为“原生态”模式,搞“一刀切”,优点是保持了理论的纯洁性,缺点是缺乏针对性,造成传播过程中吸引力逐级递减,最终可能会出现“最后一公里”堵塞现象。究其原因在于,马克思主义作为科学的理论具有很强的理论性和思辨性,对于不同知识水平的受众无法做到“自适应”①自适应:起源于生物学的一个概念,是指生物能改变自己的习性以适应新的环境的一种特征。这里我们用来阐述马克思主义理论对人民群众的知识武装。,传播效果也就显而易见了。新媒体带来了新气象,当代中国马克思主义理论大众化传播迎来的新的契机,传播内容分众化设计的研究应运而生,为提高传播内容的针对性提供了新的思路。
1.1.3 传播方式多质化。任何传播活动要取得理想效果与传播方式的选择密不可分。信息技术改变了人们的生活方式,移动互联网给马克思主义大众化传播方式插上了腾飞的翅膀,传播方式日益多元化。以网络为主的新兴媒体对传统的传播方式提出了挑战,“以会议落实会议,以文件落实文件”的传播方式对于马克思主义的传播成效不断降低。面对日趋丰富的新兴媒体,如何充分利用,如何监管,使之既发挥其强大的灵活性和互动性,又能提高吸引力,最终取得传播效果的最大化,这是摆在我们面前的一道研究课题。
1.1.4 传播受众主体化。传播受众是处于传播过程的终端,是信息的接收者。从“受众”这个词的概念上即可理解这一角色在传统传播活动中所处的位置,也能显示出受众在传播活动中的被动地位。新兴媒体的出现,颠覆了传统传播体系的结构,各传播要素在传播体系中的地位和作用也发生了改变,尤其是传播者与受众的地位正趋于平等和对称。受众作为传播活动中具有灵动性和个体,不再仅仅是从属地位,不再仅仅作为信息的接收器,自媒体所具有的强大的信息制造与传播特性赋予了受众“麦克风”,网络传播拓扑结构所具有的各节点平等性赋予受众主体性,至此,受众与传播者具有了同等的主体地位。
1.1.5 传播效果系统化。任何传播活动的终极目标是取得理想的传播效果。马克思主义大众化传播的最终目标是让人民群众掌握科学的理论,并能运用理论来指导实践活动,并在实践中不断丰富理论,从而指导新的实践,这是一个不断向前的过程。在当今信息爆炸时代,马克思主义大众化传播欲取得理想的传播效果绝非易事,需要传播过程中各要素相互配合,因而需要一套缜密的传播机制来保证各要素有效、有序运转。
1.2 传播过程一般模式分析
当代中国马克思主义大众化传播过程是传播者与受众两大主体相互配合共同完成的一项活动,正如马克思和恩格斯在160多年前指出的那样“我们的出发点是从事实际活动的人。”[2]人是传播过程的能动性因素,也是传播的目的。鉴于此,马克思主义大众化传播过程的一般模式是以传播者和受众两大主体为研究载体,来合理协调其他传播要素共同完成传播活动,达到理想效果。
1.2.1 从传播者主体角度研究传播过程。马克思主义作为中国共产党的指导思想,传播马克思主义是党和国家的意志,唯有在马克思主义指导下才能顺利推进社会主义事业的发展。在自媒体时代,当代中国马克思主义大众化传播主体多元化,传播者从阶层、年龄、受教育程度、职业等多个方面的范围逐渐扩大。但是,当代中国马克思主义大众化最新理论成果的 “一次传播”均由党的领导人、党的中央媒体、少数专家学者等发起,此时传播主体具有高度的权威性,传播的是党和国家的意志,体现了马克思主义政党带领广大人民群众建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事业的强大掌控力和责任感。马克思主义理论成果是实践的高度凝练,兼具科学性、思辨性,是高于实践的科学总结,任何理论的传播是分级进行的,“一次传播”的传播者必须高屋建瓴、高瞻远瞩,充分传播党和国家的意志,以确保“二次传播”②二次传播:是指一段信息经媒介传播被受众接受过后,它的传播过程并没有结束,它常常又转化为另一种传播方式即民间舆论形态继续下去。方向不动摇,在充分传播国家意志方面,“一次传播”的传播主体地位丝毫不能含糊,必须具有权威性。
传播主体是传播活动的核心力量,对整个传播过程负责。理论为广大人民群众接受,是马克思主义所具有的实践特色,理论掌握群众是这一特色的充分体现。理论是为人民群众服务的,必须与人民群众需求相结合。马克思主义在我国传播的历史上,中国共产党就十分注重从解决人民群众实际问题的角度传播马克思主义。1934年红军长征期间,在所经地区对群众开展马克思主义宣传,当时的《红星报》发表《关于目前地方居民中的工作》一篇文章,文章指出“必须首先从群众切身的利益开始,然后逐步进入到苏维埃基本主张的宣传。”[3]在土地革命时期,党从人民群众最关心的土地问题入手,解决了土地所有权问题,人民群众从内心接受了中国共产党的理论和政策。改革开放以来亦是如此,我党非常注重维护人民群众的利益,带领广大人民群众建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物质和精神生活丰富了,党的理论赢得了人民支持。
马克思主义大众化传播要取得良好的效果,需要传播主体充分发挥能动作用,多元化的传播主体要协调配合,从党和国家意志和人民需求出发,合理控制传播过程。传播主体对广大人民群众利益需求的满足从根本上建构起了当代中国马克思主义大众化传播的现实基础。
1.1.2 从受众主体角度研究传播过程。社会在发展,受众对于国家事务、政策的关注度也在持续增加。信息技术也给广大受众参与到马克思主义大众化传播过程提供了技术支撑。人民群众在社会发展中的重要地位和作用决定了理论发展离不开人民群众的积极参与。要想让理论更好发挥作用,就不能仅仅停留在少数知识分子层次,而是必须为广大人民群众掌握。这一点与人民群众强烈的参与热情相契合。当代中国马克思主义真正走进人民群众生活,指导实践,需要广大人民群众角色的转化,推动受众主体地位的确立。人民群众是实践的主体,也是理论的践行者,马克思恩格斯指出:“德国的工人运动是德国古典哲学的继承者……”[4]由此可见,理论大众化的最终传播者是广大人民群众。受众即广大人民群众作为传播过程主体地位的确立,不应是新时期所赋予的,而是由马克思主义理论形成所决定的,正像邓小平所说的那样:“……好多东西,都是基层创造出来的,我们不过是把它拿来加工提高作为全国的指导。”[5]可见,马克思主义是对基层实践经验的总结和再提高,作为受众的人民群众对实践作出了突出贡献,理应成为传播过程中的主体,因此,受众主体地位的确定也就是必然的逻辑归宿。
十八届四中全会指出:“……必须坚持人民主体地位”。历史是人民创造的,人民是创造历史的主体和实践者[6]。这里的人民即是广大人民群众,在当代中国马克思主义大众化传播过程中,人民群众一直作为传播对象,即受众。可见,在当今受众已经成为了传播过程的主体。马克思主义来自于实践,又回归实践,指导实践活动,但作为科学的理论,毕竟与人民群众的生活有一定的距离感。从人民群众对理论的接受上看,只有坚持与群众生活的密切联系、解决群众实际生活问题,才能消除距离感,得到人民群众的拥护。为此,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作为当代中国的马克思主义,其大众化的过程一刻也不能疏忽对人民大众现实利益的关注,理论成果对现实的关照是对人民群众日常生活的一种人文关怀,是尊重人民群众主体性的具体体现,也是理论再发展的必经之路。
1.3 传播过程内部控制分析
马克思主义大众化传播是一项系统工程。需要五个传播要素的协调配合,也需要一套完整的体制来保证各要素运转有序,这一套完整的体制我们可以借用财务管理的一个概念“内部控制”①内部控制:是指一个单位为了实现其经营目标,保证经营活动的经济性、效率性和效果性而在内部采取的自我调整、约束、规划、评价和控制的一系列方法、手段与措施的总称。来进行分析。
马克思主义大众化传播过程中,传播者处于传播链的首位,是传播的主导者,对其他传播要素起着监控作用,是传播内容的“把关人”②把关人:最早是由德国社会心理学家、传播学四大奠基人之一库尔特·卢因提出的,他在研究群体传播时,认为信息的流动是在一些含有“门区”的渠道里进行的,在这些渠道中,存在着一些把关人,只有符合群体规范或把关人价值标准的信息才能进入传播渠道。;传播内容是传播过程的核心要素,是信息流。传播内容的质量直接决定传播效果,对内容的设置是重中之重,包括内容的选择、话语体系、表现形式、针对性等,这一系列关键点都是由传播主体根据要达到的目标所提前设计的;内容要送达至受众,就需要选择合适的传播方式,包括渠道、途径、载体等,传播方式的选择与内容、受众、要达到的目标有密切关系,需要传播主体根据现实情况灵活选择;受众即成为传播对象,是传播链的终点。在自媒体时代,受众在传播链中的角色被颠覆了,终点也可以作为再次传播的起点,受众的主体性被确立,由于网络传播中每个节点作为受众的对象并非专业的传播者,对传播所具备的专业素养并不完备,会出现对内容把关不到位的现象,此时,需要一套完整的传播监控体制对其进行监控,确保传播内容切实符合人民群众的根本利益,同时是党和国家意志的体现;传播活动的最终目的是取得理想的传播效果。理想效果是以上四个传播要素合理配合的逻辑结果,效果决定传播互动的成败,从结果可以对整个传播过程进行再评价,能折射出整个内部控制体制完备与否,要充分对传播效果进行科学分析,以便对传播过程进行完善。
2 当代中国马克思主义大众化传播的三维视角
2.1 以世界视角审视当代中国马克思主义大众化传播
马克思主义传入中国已有百年,自从中国共产党成立之日起,就将其作为党的指导思想,指引着中国革命、建设、改革各项事业发展。但是,直到2007年党的十七大,当代中国马克思主义大众化才作为正式命题提出,是与全球化的国际背景必不可分的。
全球化是伴随着现代文明的发展而产生的概念。经济基础决定上层建筑,全球化最先的表现是经济的全球化。早在150年前,马克思就指出:“不断扩大产品销路的需要,驱使资产阶级奔走于全球各地……资产阶级由于开拓了世界市场,使一切国家的生产和消费都成为世界性的了。”[7]百余年后,这种经济全球化的预判已然成为现实。尤其是20世纪80年代以来,世界各国的交往日益密切,我国的改革开放也在如火如荼。经济作为社会的基础,它的全球化必然会带来其他方面的影响。上世纪八九十年代,东欧剧变,苏联解体,国际社会主义运动遭遇前所未有的挑战,世界格局由“两极化”变为多极化,美国成为世界上唯一的超级大国,通过其强大的经济基础对其他国家进行多方面的干预、影响和渗透。正如江泽民同志指出的那样,“西方敌对势力对我国实施西化分化的政治图谋不会改变……西方资产阶级的政治主张,价值观念和生活方式也必然乘虚而入。”[8]作为上层建筑的意识形态对人们思想和头脑的影响是潜移默化的,但也是根深蒂固的。在这种情况下,中国共产党人明确提出当代中国马克思主义大众化命题,旗帜鲜明的提出大力推动当代中国马克思主义中国化时代化大众化,可谓是恰逢其实,为推动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事业提供了理论基础。
经济全球化催生了信息技术革命,互联网迅速发展,为各种意识形态和价值观的传播提供了新的阵地。西方国家凭借其在信息技术领域的领先优势,采用显性和隐性相结合的方式传播西方的价值观,对我国进行意识形态渗透。“网络已将世界变成平的”,面对这样的事实,我们应直面面对,在当代中国马克思主义大众化传播中,“积极探索有利于破解工作难题的新举措新办法,充分利用新技术新应用传销媒体传播方式,占领信息传播制高点。”[9]西方国家在开展文化、价值观网络传播研究方面走在前列,我们应虚心学习,将有利于我们开展马克思主义大众化传播的经验为我所用,正如习近平同志指出:“……在落细、落小、落实上下功夫……培育和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要与人们日常生活紧密联系起来,使人们在实践中感知它、领悟它,达到‘百姓日用而不知’的程度,使之成为人们日常工作生活的基本遵循。”[10]
2.2 以中国现实审视当代中国马克思主义大众化传播
经过近40年的改革开放实践,我国已跃升为世界第二大经济体,人均GDP也已超过3 000美元。与其他发达国家所经历的发展阵痛期一样,我国也在经历不同程度的发展瓶颈。30多年的经济高速增长,带来了物质生活的极大丰富,但也产生了收入分配的矛盾、贫富分化、贪腐问题、环境资源问题、社会稳定问题等,究其原因,是国家软实力建设与经济高速发展未同步进行。
马克思主义本身就是一种实践的理论,它的理论旨趣不仅仅在于解释世界,更要改造世界。这种突出的实践性决定马克思主义一定关注现实问题、解决现实问题[11]。之所以中国经济30多年的持续高速增长,是与中国稳定的社会环境密不可分的,和谐的社会氛围与马克思主义一以贯之的指导思想相吻合。进入新世纪,中国加入了世界贸易组织,市场经济地位逐渐提升,综合国力日益强盛。西方发达资本主义国家亡我之心不死,不承认中国市场经济地位,煽动敌对势力试图颠覆社会主义政权。中国的改革进入深水区,各种利益矛盾凸显,人们的精神生活呈现出多元化的趋势,思想观念、信仰和价值观念多样化,资产阶级私有化思想通过网络渗透进入我国思想领域,多元化的思想冲击着马克思主义一元指导地位。在这种形势下,中国共产党审时度势,明确提出了当代中国马克思主义大众化的历史命题,命题一经提出,学界政界,全国上下掀起了马克思主义大众化传播活动的高潮。
发展中遇到的问题归根结底要用发展的方法来解决。目前存在的诸多问题,深层次的原因在于理论对于实践的指导作用不够,理论与人民群众生活之间结合不够紧密,直接影响了人民对马克思主义理论的信仰。推动当代中国马克思主义大众化传播,既要注重马克思主义大众化理论成果的创新发展,又要注重切实解决人民群众实际问题,“要根据时代变化和实践发展,不断深化认识,不断总结经验,不断推进实践基础上的理论创新,坚持理论指导和实践探索辩证统一,实现理论创新和实践创新良性互动,在这种统一和互动中发展21世纪中国的马克思主义……丰富和发展当代中国马克思主义……坚持问题导向,注重回答人们普遍关注的问题,注重解答干部群众思想上的疙瘩。”[12]
2.3 以学科建设视角审视马克思主义大众化传播
自中国共产党成立之日起,就将马克思主义确立为其指导思想。学术界对马克思主义在中国的传播等相关领域的研究也层出不穷,马克思主义作为思想政治理论课程进入课堂更是走过了数十载。2004年,中共中央启动马克思主义理论研究和建设工程。但是真正将马克思主义理论作为一门学科写入学科目录,仅有十几年历史。2005年5月,中宣部、教育部联合下发《关于加强和改进高等学校哲学社会科学学科体系与教材体系建设的意见》,提出要大力开展马克思主义理论体系、马克思主义发展史和马克思主义中国化的研究,在一级学科中,设立马克思主义理论学科。2015年,教育部印发《高等学校思想政治理论课建设标准》,文件明确要求拥有马克思主义一级学科的高校必须单独成立马克思主义学院,至此,马克思主义理论学科的发展驶入了快车道。
马克思主义作为科学的理论需要严谨的学术体系和缜密的学术逻辑,将马克思主义理论增设为一级学科赋予了其新的使命,有助于规范其研究领域,明确研究方向,梳理其学术脉络。当代中国马克思主义大众化作为马克思主义理论一级学科下的主要研究方向,是理论与现实的密切的结合。马克思主义大众化传播关乎着党的最新理论能否落地、如何落地、落地效果的问题,同时也关乎着实践的经验总结对于理论再创新的支撑作用。马克思主义大众化传播要求理论朴实,话语通俗,但是通俗不是庸俗,是在学术性基础上的通俗化。康德认为,“学术的讲述是通俗讲述的基础。因为只有能够彻底讲述某物的人,才能以通俗的方式讲述它。”[13],他还认为,“……不能为了一味地满足公众的通俗完备,而牺牲学术性,缺少学术性,一切科学都不过是玩具和游戏。”[14]
马克思主义理论一级学科的设立使得当代中国马克思主义大众化传播具有了深厚的学理性,大众化传播作为检验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的实践活动,具有充足的现实性。马克思主义理论学科建设为当代中国马克思主义最新理论成果指导人民群众生活实践进一步增添了科学性,完善了学术逻辑,推动了马克思主义大众化理论的发展。
3 加强当代中国马克思主义大众化传播机制构建
3.1 网络视阈下加强当代中国马克思主义大众化传播机制建设意义重大
3.1.1 时代的要求,人民的期待。在中国共产党历史上,马克思主义大众化工作一直是党的一项长期坚持的思想政治工作。即便是在极其艰难的红军长征期间,工农红军在途径地区采用发放小卡片,张贴标语,印制简易小册子等方式,向人民群众宣传党的思想和理论,帮助人民群众解决实际问题,得到了广大人民群众的拥护,不少群众自愿加入了红军。进入新时期,互联网加速发展,网络新媒体几乎主宰了信息传播,马克思主义大众化传统传播机制无法适应新的时代,为了将马克思主义理论最新成果传播出去,并真正为人民群众所接受,所认同,真正内化于心,外化于行,需要从加强机制建设,尤其是马克思主义大众化网络传播机制的构建,习近平同志指出:“要大力推进传统媒体和新兴媒体融合发展,尽快从相‘加’阶段迈向相‘融’阶段,……着力打造一批新型主流媒体和传播载体……”“实施网络内容建设工程……改进创新网上宣传,形成网上正面舆论强势。”[15]物质生活丰富了,人民群众素质提高了,对于国家的发展、自身的发展更加关注了,正如习近平同志所说“人民对美好生活的向往,就是我们努力的方向。”构建完善的马克思主义大众化传播机制,有利于人民群众在第一时间获取党的最新理论政策,避免政令不通,传达歪曲等现象出现,人民群众可以充分利用马克思主义最新成果指导实践活动,谋划生产活动,实现自身价值。
3.1.2 马克思大众化本身的内在要求。马克思主义大众化即是理论问题,也是实践问题。理论的创新是与实践的发展密不可分的,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事业是亿万人民的事业,事业的发展需要严格的理论遵循,具体到每一个体,即是如何准确把握党和国家的大政方针,来发展个人事业,实现自身价值的最大化。任何理论都是具有时效性的,没有一成不变的理论,只要有动态变化的实践,理论一刻也不能停止发展。理论对于实践活动的指导作用发挥需要良好的运行机制,马克思主义大众化网络传播机制即是新时代最好的大众化工作的理论遵循。在互联网时代,人们获取信息的方式,对于理论内容“挑剔”的程度都发生了很大变化。在做好理论创新的同时,还应注重理顺网络传播机制,注重细化各主体分工,强化网络思维,充分发挥理论与实践活动之间的桥梁纽带作用,承担起稳定器、润滑剂、反馈器的角色。
3.2 利用网络新媒体技术推动当代中国马克思主义大众化传播要素发展
3.2.1 网络新媒体技术丰富了马克思主义大众化传播主体。网络技术发展催生了网络传播学理论,与此同时,传播主体发展为网络传播主体,“网络传播主体主要执行建构网络传播基础设施、营运网络传播媒介、发布信息、处理信息、接受信息以及调控网络传播系统等功能。”[16]网络传播消解了传统传播主体的一元化,使得传播主体趋于多元化,传播主体的分工走向精细化,传播主体的自觉意识得以强化。首先,在传统传播体系中,党和政府及其传播机构作为主要的传播主体,占据传播的统治地位。网络传播使其一元化传播主体的强势地位受到挑战,网络非官方传播主体出现了,大量的民间社团组织、文化学术机构及个人通过互联网媒体平台为马克思主义大众化传播注入了新鲜力量,大大丰富了传播主体。多元化的网络传播主体必然会对马克思主义大众化传播体系产生影响,各类网络传播主体在对传播内容的生产、传播受众的选择、传播方式的控制等方面的分工也在重新调整,分工的精细化程度日益加深。当前,各国间的交流日益密切,经济、文化等国际化程度越来越高,任何国家也无法独善其身,正像邓小平说的那样,“西方国家正在打一场没有硝烟的第三次世界大战。所谓没有硝烟,就是要社会主义国家和平演变。”[17]西方多元化思想通过网络无时无刻在向我国各领域渗透,习近平总书记多次强调,要强化马克思主义在意识形态领域的指导地位,大力弘扬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当前马克思主义大众化传播主体的自觉意识明显增强,尤其是注重马克思主义大众化文化传播,一批彰显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优秀文化产品不断涌现,并且走上国际舞台。
3.2.2 网络新媒体技术强化了受众意识,确立了“传播者——受众”双主体理念。在当今马克思主义大众化网络传播体系中,“受众成为决定传播效果的最重要因素。”[18]首先,受众的主体意识需要不断增强,化被动接受为主动参与,与传播主体密切配合,充分发挥马克思主义大众化主体的作用。其次,要从提高受众能力上下功夫,切实提高受众使用新媒体的能力,提升受众对于信息的甄别能力,采取多种方式提高受众对于马克思主义理论最新成果的兴趣,最大程度提高受众的理论水平。再次,要强化受众对于马克思主义大众化传播的责任感,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事业是亿万人民的事业,广大受众是实践的主体。马克思主义大众化的程度和效果直接反映了人民群众对于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的认可度,也就决定了人民群众对于社会主义事业的信心和决心,从而影响事业的成败。最后,要充分调动受众的积极性、创造力。马克思主义大众化是发挥理论对于实践指导性的必经过程,是解决群众实际问题的法宝,也是马克思主义理论创新发展的源泉。受众积极性的调动有助于持续扩大马克思主义大众化的范围和影响力,也能激发人民群众的创造力和活力,对于理论的创新发展具有强大的推动作用。
3.2.3 网络新媒体技术对马克思主义大众化传播内容提出了更高要求。进入网络信息时代,各种信息充斥着网络,提高马克思主义大众化传播效果核心是“内容为王,内容至上”。首先,从持续提高马克思主义大众化传播内容的科学性上下功夫。科学性是理论站得住脚的基础,是对实践指导作用充分发挥的前提,也是理论持续保持吸引力的关键。其次,要更加注重内容通俗化。科学的理论走进群众生活实践,需要通俗化作保证,通俗化是在科学性基础上的通俗化,而不是盲目的通俗化,科学的通俗化是对人民群众的尊重,是“三贴近”原则的突出表现。再次,网络新媒体技术对马克思主义大众化传播内容的创新提出了更高要求。创新是保持理论先进性的关键,人民群众实践是推动理论创新的不竭动力。网络时代,信息更新速度很快,人民群众实践活动节奏加快,马克思主义大众化传播内容更新要及时跟上,马克思主义理论成果的创新工作刻不容缓。
3.2.4 网络新媒体技术丰富了马克思主义大众化传播方式。平台是马克思主义大众化传播的基础保障,要充分利用网络技术,着重从多个方面加强传播方式建设。首先,加强网络基础设施建设,尤其是交通通讯不畅的偏远地区。其次,加大网络信息技术、新媒体技术的研发力度,积极吸取发达国家技术优势,打造一批具有民族特色的新兴媒体;充分借鉴传统媒体的优势,融入新媒体平台建设,做好融合式发展。再次,广泛调动力量加大对网络新媒体技术的普及,增强人民群众使用新技术的意识和技能。在人民群众中间积极培植又红又专的“网络意见领袖”,充分发挥其强大人气度和技术优势,扩大新兴媒体在人民群众中的普及。最后,健全新兴媒体监管法律体系,完善相关制度建设。新兴媒体平台日趋丰富,在马克思主义大众化传播方式中,自媒体传播方便,成本低,同时也大幅提高了监管的难度,相关部门和机构要在完善体制机制、法律法规建设的同时,提高技术研发力度,利用技术对新兴媒体进行监督管理,使其成为马克思主义大众化传播的红色根据地。
3.2.5 利用网络新媒体技术提高马克思主义大众化传播效果。良好的传播效果是马克思主义大众化传播的最终目的,传播效果如何与多个传播要素有密切关系,在传统传播体系中,传播效果无法实现实时控制,网络新媒体技术使得传播效果处于可控状态。首先,利用网络技术手段可以随时监测传播过程的每个阶段,包括监测信息的传播流向,传播内容的合法性,传播的速度与范围等,通过过程监测对马克思主义大众化传播活动进行实时调整,确保传播过程流畅。其次,建立传播效果反馈平台,利用平台与传播终端用户进行实时沟通,听取传播的意见建议,实时进行策略控制与过程调整,确保传播效果。再次,利用网络技术对马克思主义大众化传播效果开展评估,详细制定评估标准和评估要素,细化评估流程,并注重对于评估结果的合理使用。
3.3 推动当代中国马克思主义大众化传播机制的可持续发展
当代中国马克思主义大众化传播机制是各传播要素相互配合而形成的因果联系和运行方式。总体上可以划分为传播和接受两个层次,要取得马克思主义大众化传播的良好效果,需要一套系统而合理的传播机制。
3.3.1 建立合理的马克思主义大众化传播的目标机制。马克思主义作为科学的理论,其产生发展经历了百余年历史,至今仍在不断发展中,具有强大的理论厚度与实践特性,这就注定了马克思主义大众化传播目标的实现不可能一蹴而就。传播所要达到的目标与多重因素息息相关。首先,马克思主义具有与时俱进的理论品质,这一特性决定了马克思主义大众化传播目标的设定与时代特征紧密结合,不同的时代特征具有相对独立的目标设计,不同的社会发展阶段具有不一样的目标设定。在中国共产党历史上,马克思主义大众化工作之所以取得了良好效果,与合理的目标设计有很大关系。其次,马克思主义大众化传播的最终目的是走进人民群众,指导群众实践活动,进而达到造福于广大人民之目的。因此,人是马克思主义大众化传播的最终指向,这就要求马克思主义大众化传播最终目标的确定应“以人为本”,分别考虑人作为传播者与受众两个角色的个体差异,并将不同群体的年龄、职业、个体素质等特征考虑在内,制定不同的目标。再次,马克思主义大众化需要借助传播手段与载体,而社会发展水平直接决定了这两者的先进程度,网络媒体极大推动了马克思主义大众化传播过程,提高了传播速度、范围与精准性,需要具有高度的前瞻性,提前制定与之相符的传播目标,并跟踪传播技术的发展脉络,更新传播目标。
3.3.2 完善马克思主义大众化传播过程的制度体系建设。马克思主义大众化传播是一项系统工程,需要各传播要素的密切配合,需要完善的制度体系来维系规范传播过程的有序有效运行。首先,针对各类传播主体,建立完备的规范管理监督、培训制度,明确传播主体个人、机构等应遵守的规则,应履行的义务。针对不同类别的传播主体,建立与之相适应的教育培训制度,重点强化责任意识、大局意识,提升传播主体的政治素养、理论素养、新媒体技术能力,旨在培养造就一批既具有较高政治理论素养,又有具有高超的新媒体技术与传播技术的人才队伍,持续加强马克思主义大众化传播主体队伍建设。其次,建立马克思主义大众化传播内容审核与监督制度。内容决定传播效果,各级传播机构应建立严格的内容审核制度,确保党的各项政策不走样、不打折。新媒体,尤其是自媒体,其内容的发布传播者个人具有自主性,相应的责任单位应建立完备的监督制度,并利用网络技术进行内容的监控,确保网络空间风清气正。再次,建立对传播受众持续加强教育机制。各级党委和政府应高度重视对广大人民群众的教育,制定符合本地、本领域实际的教育机制,从提高受众的学习兴趣、提升接受理解能力、自觉运用理论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等方面下功夫,争取形成良好的全民学习马克思主义的学风。最后,马克思主义大众化传播是一项全民参与的系统工程,提高全民文化素质是重中之重,要继续推进国家教育规划纲要的实施,加大投入力度,重点加大对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中国优秀传统文化、党的最新理论与政策等方面的教育,尤其要提升青少年一代对马克思主义理论的认同感。
3.3.3 探索马克思主义大众化传播效果考评体系建设。提高马克思主义大众化传播实效是马克思主义大众化的最终目的,建立科学、客观的传播效果考核评价体系有助于提高传播质量。马克思主义大众化传播是一项复杂的系统工程,其评价体系的建设须从多方面入手。首先,建立客观的评价标准,详细梳理评估指标体系,不同社会发展阶段、不同受众人群、不同区域等应有与之相对应的评价标准,不能简单“一把尺子量到底”,指标设定注重把握“定量评价与定性评价”的关系,评价指标体系的设定要广泛听取各方代表的意见和建议。其次,考核评价标准体系具有较强的科学性,在考核评价过程中要注重对考核方案的设计,制定切实可行的考评实施方案,方案的设计要接地气,要具有较强的可操作性,以方案的实施便于获取到考核评价指标体系所涵盖的信息为出发点。再次,网络新媒体技术时代,考核评价指标的设定要以互联网思维为指导,考评方案实施充分利用新媒体来开展信息数据收集整理,并通过对数据信息的分析研判,挖掘出背后潜在的信息,以促进指标设计更加科学合理。
4 结束语
马克思主义大众化是一项长期的系统工程,对于持续巩固马克思主义在意识形态领域的指导地位具有至关重要的作用。要具有时不我待的精神,持续推动马克思主义大众化传播机制的研究,不断完善传播要素,积极吸收发达国家先进的技术经验,为我所用,努力用马克思主义理论最新成果武装人民头脑,指导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事业,用中华优秀传统文化滋养当代中国马克思主义,打造既体现中国特色又符合国际逻辑的话语体系,充分利用先进的网络新媒体技术,探索符合我国特色的现代化网络传播体系,打造出具有中国特色的现代化融合媒体平台,讲好中国故事,传播好中国声音,让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发扬光大。
[1]胡锦涛在人民日报社考察工作时的讲话[N].人民日报,2008-06-21(1).
[2]马克思恩格斯选集:第1卷[M].北京:人民出版社,1995:73.
[3]林之达.中国共产党宣传史[M].成都:四川人民出版社,1990:116.
[4]马克思恩格斯选集:第4卷[M].北京:人民出版社,1995:258.
[5][17]邓小平文选:第3卷[M].北京:人民出版社,1993:382,344.
[6]熊正良.依法治国必须坚持人民主体地位[EB/OL].求是网.[2014-11-15]/(2017-01-20).
[7]马克思恩格斯选集:第1卷[M].北京:人民出版社,1995:276.
[8]江泽民在全国宣传部长会议上的讲话[N].人民日报,2001-01-11(1).
[9][10][12][15]中共中央宣传部.习近平总书记系列重要讲话读本[M].北京:学习出版社,2016:197,192,33-34,205.
[11]张付,刘东建.马克思主义传播研究[M].北京:中国传媒大学出版社,2014:155.
[13][14]康德.逻辑学讲义[M].杨一之,译.北京:商务印书馆,2010:18,46.
[16]李伦.网络传播伦理[M].长沙:湖南师范大学出版社,2007:271.
[18]段钢,汪仲启.互联网时代主流话语传播要强化受众意识[J].红旗文稿,2017(1):29.
责任编辑 刘宏兰
10.14180/j.cnki.1004-0544.2017.04.005
G641
A
1004-0544(2017)04-0030-08
葛学彬(1981—),男,山东阳谷人,首都师范大学马克思主义学院博士生;李松林(1953—),男,北京人,首都师范大学马克思主义学院教授、博士生导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