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马克思实践本体论的再思考
——基于实践思维范式的视角

2017-03-07张梅艳

理论月刊 2017年4期
关键词:本体论范式本体

□张梅艳

(中国人民大学哲学学院,北京 100872)

马克思实践本体论的再思考
——基于实践思维范式的视角

□张梅艳

(中国人民大学哲学学院,北京 100872)

关于马克思哲学的本体论是物质本体论还是实践本体论一直是马克思哲学学界长期争论的一个问题,本文从实践思维范式的视角对这种争论进行了直接回应,认为陷入这种争论困境的症结在于学者们用不同的哲学思维范式去审视和解读马克思哲学的本体论问题,而合理的思路应是跳出传统本体论思维范式,解构实践本体论化的倾向,并自觉地用实践思维范式将马克思实践哲学中的本体论问题及其形态呈现出来,这时实践本体不再是一种永恒不变的形式化和符号化的绝对本体,而是包含一种发展、变化的开放性的生存性的动态本体,是一种人的生命的活动,是对人的本质即自由发展的向往与追求。

马克思;实践思维范式;本体论思维范式;实践本体论

对马克思哲学中本体论问题的争议一直是马克思哲学学界关注的要点问题之一。一方面部分学者们在反对苏联教科书体系下建立起来的物质本体论,但是又在传统教科书体系的思维模式下建立起了其所理解的“实践”本体论;另外一方面,在实践论基础上理解马克思哲学的本体论,学者们又呈现出诸多分歧和异议,难以有效沟通理解马克思哲学中的本体问题。目前物质/自然本体论、实践本体论、生存本体论或者直接消解本体论的各种提法和争论一直没有停息,马克思的本体论仍旧受到种种误解、曲解和批判,甚至实践本体论化导致马克思实践本体论的僵化和悖论问题。因此,如何准确有效的理解马克思的实践本体论仍旧是一个重大的理论问题。本文就此问题指出在本体论思维范式下理解马克思的本体论问题本身就是错误的思维路径,对此,我们需要将马克思的本体论放置在实践思维范式下去加以解读和解决,从而透析出实践本体论的本质,防止实践本体论化的倾向,并实现实践本体论的重建。

1 物质本体论与实践本体论争鸣

关于马克思哲学的本体论问题一直以来都是马克思主义哲学研究者们难以逾越的问题。直至现在,我国学界关于马克思的本体论问题依旧是学者们研究和争论的焦点之一,形成了“物质本体论”和“实践本体论”之间非常激烈的争论。

1.1 物质本体论的基本观点

关于马克思哲学本体论问题的物质本体论解读,最早见诸与恩格斯的《反杜林论》:“世界的真正的统一性是在于它的物质性”[1]235,“世界真正的统一性在于它的物质性,而这种物质性不是由魔术师的三两句话所证明的,而是由哲学和自然科学的长期的和持续的发展所证明的。”[2]383之后列宁提出了最为明确的表述:“物质是标志客观实在的哲学范畴,这种客观实在是人通过感觉感知的,它不依赖于我们的感觉而存在,为我们的感觉所复写、摄影和反应。”[3]17,如此物质第一位,意识第二位的认知观念在列宁那里彻底确立下来,并且他还指出,“理论观念(认识)和实践的统一 ——要注意这点——这个统一正是在认识论中。”[4]236,换言之,列宁在本体论上坚持物质本体论,并认为只有在认识论中实践和物质才能得到统一。之后,斯大林进一步巩固了物质本体论的地位,他指出:“既然自然界、存在、物质世界是第一性的,而意识、思维是第二性的,是派生的;既然物质世界是不依赖于人的意识而存在的客观实在,而意识是这一客观实在的反映,那么由此应该得出结论:社会的物质生活、社会的存在,也是第一性的,而社会的精神生活是第二性的,是派生的;社会的物质生活是不依赖于人的意志而存在的客观实在,而社会的精神生活是这一客观实在的反映,是存在的反映”[5]536,斯大林时期,物质本体论成为苏联教科书体系解读马克思主义哲学最为根本的一个前提,物质本体论非常重视物质的客观性,并认为马克思主义哲学的本体是物质,它坚定地坚持自然、存在、物质具有优先地位,世界统一于物质性,物质比实践更具有始源性。20世纪80时代早期我国马克思主义研究者深受这种教科书式的物质本体论影响。如学者黄楠森先生认为客观世界也就是所谓的物质观点是马克思哲学的首要的观点[6]45,他指出:“人是不能离开客观世界的、而客观世界是可以离开人的。因为没有人之前,就有客观世界,有了人之后,客观世界仍然是客观的,人没有了,世界依然存在。”[7]13学者孙亮也持有类似的观点,他认为马克思哲学的本体不能用实践代替物质的第一性,如不如此,马克思哲学中的“唯物”就成为一种“符合”,而不是真正的“唯物主义”。因此,马克思哲学的本体是物质,回归物质,重塑本体将是一个必然的阐释路径[8]94-102。然而,这一结果导致马克思否定的辩证法其实是物质的辩证法,这一辩证法成为了物质世界的普遍规律。即物质观点是通过辩证法得以展现,因此马克思哲学是辩证唯物(物质)主义[9]29-34。也就是说,马克思通过“否定辩证法”建立起的实践思维方式其实是物质的辩证法,这一辩证法成为了物质世界的普遍规律,而历史也因此是按照这一规律发展。

然而笔者认为物质世界的客观性是马克思认可的一个前提,但是把物质作为马克思哲学的本体实际上是对马克思哲学的误解,传统教科书式以“物质”作为马克思哲学的逻辑起点,将抽象物质世界的统一性作为马克思主义哲学原理的理论基石,不免又陷入了“自然本体论”①古希腊哲学之前如泰勒斯的“水是万物的本原”、赫拉克利特的“火是万物的本原”、德谟克利特的“原子”等等。自然哲学中,以自然存在物为对象,从自然物本身追寻万物的终极根据,因此被称作自然的本体论。的桎梏,陷入了“世界恶”的轮回。马克思哲学也因此成为了另一种抽象的 “解释世界”的哲学理论,这种教科书式的理解模式忽视马克思文本自身以及逻辑思维的要求,将物质本体论强加给马克思哲学,无不遗憾的回到了马克思之前的黑格尔哲学,即复辟到了传统理论(本体论)思维方式。实际上传统教科书的思维方式可以看作是马克思所批评的 “直观的唯物主义”的思维方式,即对于现实、对象等只是从客体的方面去理解,按照科学的要求来对待一切,没有上升到哲学反思的层面,最多只达到了知性而未达到辩证理性。我国20世纪80年代的马克思哲学教科书深受苏联教科书式的思维方式影响,直到今天许多人还没有摆脱和跳出这个认知体系的限制。这种教科书式的体系宣扬马克思哲学中辩证法的批判性和革命性,但另一方面却用西方传统哲学的本体思维方式来思考并论证马克思主义的哲学革命,导致马克思哲学的革命精神、批判意识、开放视域被其抽象思维所扼杀。由此可知,教科书式的体系对马克思哲学中本体论问题的误读,最根本的原因在于其思维方式的落后和错误。因此,“我们实行哲学观念变革的突破口,就是以马克思的实践观点的思维法方式去变革教科书提供的本体论化的思维方式”[1 0]1 5 4。

针对教科书的物质本体观点,高清海先生最早就指出:“由于教科书把超验的本体论转换为经验的本原,把思辨的本体论转换为直观的经验论,因而贯彻于教科书当中的本体论并不等同与近代的本体论哲学”[11]157。阎孟伟老师也指出,马克思哲学承认世界的物质性,但是这并不意味着马克思哲学如同旧唯物主义哲学一样坚持自然本体论或物质本体论,因为单纯的自然或物质本体论把我们一切观念的终极依据归结为外在于我们感觉经验或观念的自然的、物质的实体。这种物质本体论将这个自然的物质实体始终理解为一种与人的观念活动无关的自在的自然界,即所谓的物理世界。但是,这种自然或物质本体论不可避免与旧唯物主义所坚持的经验论原则发生断裂。因为,如果我们认为一切观念来自感觉经验,那么我们如何论证这些感觉经验同外在的感觉经验的客观对象是一致的呢?旧唯物主义论证说,我们的感觉经验是由外在于我们的物质的东西所引起的,只有具有广延性的物质实体才能刺激我们的感官,使我们产生有关这个物质实体的感觉经验,因此我们的一切来自于感觉经验的观念都是对这个物质实体的反应。并由此确认我们的观念能够正确地反应物质的属性、本质或规律。旧唯物主义的这个论证并不无道理,但是绝不是完备意义上的论证。因为旧唯物主义论证世界的本原是自然或物质本体的时候,其实并不直接指向物质世界本身,而是指向了感觉经验本身,但是只要以强调一切观念来自感觉经验,归根结底还是说观念与观念(感觉经验)为本原或依据,即便感觉经验是由外在的客观自然或物质所引起,也不等于感觉经验能够与外在的而客观物质所一致,这就是旧唯物主义自然或物质本体论的局限所在[12]81-82。实际上,马克思哲学中的物质范畴是“奠定在实践观的基础之上的”[13]3-8。

1.2 实践本体论①实践本体论是指认同马克思哲学本体是以“实践”为核心的观点群,它反对以物质本体论对马克思哲学本体作出理解,主张以“实践”去考量马克思哲学同旧哲学之间的根本差异,强调马克思哲学本体是与实践关系的本体。的基本观点

“实践”是马克思哲学的核心概念,是实践论学者一致坚持的观点。高清海先生认为:“只有抓住实践的观点,才能真正理解马克思主义哲学区别以往哲学派别的理论实质”[14]129肖前教授在其主编的《马克思主义哲学原理》(上下册)中也指出:“实践的观点是全部马克思主义哲学的首要的和基本的观点,实践范畴是马克思主义哲学整个体系的核心范畴”[15]II。实践本体论者将实践作为马克思哲学的本体,其经典依据是马克思的一句话即:“社会在本质上是实践的”,实践是解释、认识和改造现存世界的基础,然而在对马克思哲学本体论问题的认知中,不同的实践论学者对马克思实践哲学中的本体论问题给予了不同的理解和解释。

第一种观点遵从传统理论(本体论)思维范式的理路,将实践从世界观或宇宙观的总体性视角进行界定,将实践提升到本质论的地位[16]28。黄楠森先生进一步指出:“本体论思维方式的普适性是最普遍的,而实践论思维方式的普适性是有限的,今天我们决不能以实践论思维方式取代本体论思维方式,而只能在研究和改造地球上的现象时在本体论思维方式上加上实践论思维方式,二者绝不是对立的,而是在一定条件下互补的”[17]23-26。学者徐崇温把马克思主义哲学表述为 “物质-实践本体论”[18]11-19,即马克思的本体论是物质和实践相结合的本体论结构。

第二种观点从人的社会性和实践性的视角界定马克思的本体论问题,指出马克思的本体论是“实践——社会生产关系的本体论”。俞吾金先生认为把马克思哲学理解为实践本体论是不够的,实践作为感性的活动其实也是一种社会关系的呈现:“人的本质并不是单个人所固有的抽象物,在其现实性上,它是一切社会关系的总和”[19]60,因此不能单纯用实践活动而且还需要从实践所造成的社会关系出发去解释和理解实践的本体论意义,人与物质、人与人、人与自然以及工业的发展都是人的现实的历史关系,他指出:“马克思对社会生产关系的探索本身就是对传统的物质本体论的超越。它启示我们:重要的不是物,而是蕴藏在物背后的人与人之间的社会关系”[20]3-11,因此,单纯地从现象的物质领域来谈马克思哲学本体是“物质本体”或“实践本体”都是不对的,这种方式可能回到了费尔巴哈的阶段,马克思重视的是“社会生产的关系”,而不单纯是单个或者具体的实践,因此,应该把现象领域(感性活动)与超验层面(社会关系、存在、历史规律)等结合起来需要把感性或现象层面的实践本体与超感性的社会关系结合起来[21]3-11,把马克思哲学的本体理解为“实践——社会生产关系的本体论”。实践本体论并不否认自然界或物质世界的优先性地位,但自然世界只是一个自在的存在,只有将自然界放在实践与社会关系中,才是真正与人产生联系,马克思自己也指出“自然界的人的本质只有对社会的人来说才是存在的;因为只有在社会中,自然界对人来说才是人与人联系的纽带……才是人的现实的生活要素;只有在社会中,自然界才是人自己的人的存在的基础”[22]95,换言之,自在的自然界或物质世界具有非历史、非人性,并不具备本体的意味,而实践创造出了的人类世界实现了与自在世界统一的新的世界,因此,物质本体论并不是马克思哲学所遵循的最终本体,马克思的本体论应该与实践相关,可表述为实践本体论[23]415。

第三种观点认为马克思哲学的本体是 “实践逻辑在先”的实践本体论。何中华教授认为马克思实践本体论取消了物质与实践的二分对立,马克思对自然(物质)采取实践的态度,因此,实践具有逻辑优先性,是“超时间的”是逻辑在先的本体,历史不过是实践建构的成果[24]35-43。 他指出:“在本体论的意义上,实践决不能像通常那样被当作一个普通的经验事实来看待”[25]28-36,但这种实践也不是抽象的“物自体”而是现实的人的“积极的活动”本身,是关于人或人类本身的一种实践本体[26]20-29。他指出“实践本体论或曰实践唯物论本身固然是生成论的,但这种生成论要想获得合法性基础,就不能不以预成论为前提。”[27]35-43因此,实践具有逻辑自明性,实践本体论以实践为第一原则,这种观点是独断的,但是不是独断论的,如果单纯的拒斥独断,也就意味着拒斥了本体论建构的可能性[28]124-132,笔者认为何中华老师的实践本体论仍旧看成是一个预设或者预先存在的本质,他将实践看作优先的本体,并用实践去中介其他要素,这种观点使实践有可能抽象化为一种新型本体。

第四种观点认为实践是具有生存论倾向的生存论意义上的实践本体论。西方马克思主义者卢卡奇曾通过对黑格尔的研究和对经济学以及辩证法的考察指出,“从来没有人像马克思那样全面地研究过社会存在本体论”[29]325,并打算“建立一种关于社会存在本体论的尝试。”[30]35学者杨耕认为马克思的实践本体论是生存论的本体论,即实践是人类生存的本体。杨耕指出马克思将宇宙本体转向了生存本体,让实践成为人的存在方式,同时也成为人的生存本体。如此,实践本体论本质上是生存论的本体论,人通过实践创造了自身的存在”[31]80-89,也就是说,实践本体论的目标不再是追求抽象地认识世界,而是通过实践的活动,把人的存在当作哲学追求的目标。马克思的实践本体论不探求“终极存在”,而是探求“对象、现实、感性”何以成为存在,换言之,本体论即是关于人的生存实践密切相关。韩庆祥、臧峰宇等学者认为马克思那里实践与物质的对立得到了有效统一,感性的实践活动是受动(物质原则)和能动(实践原则)相结合而生成的的一种本体,而这种本体论隐含着真正的批判性,对世界的实践态度也是“此在”式的,是生成性和创造性的,而非预成性、保守性的。本体是一个基于实践的一个理想的逻辑设定,这个本体会随着实践的发展而终结,并在重新设定,因此,并不存在一个永恒的确定不变的终极[32]21-25,真正的本体是一种开放的、实践的理想规定[33]79-83。也就是说,实践本体论是一种开放性的、建构性的、过程性的,中介性的、感性的、动态的本体论,本原或终极的追求本身就是一个开放性的概念。[34]19-20

最后还有一种观点认为要消解实践本体论。高清海先生通过“实践观点的思维方式”试图从根本上否定本体论,他认为无论从本体论还是实践唯物主义本体论的视角来解读马克思都将会导致马克思哲学的本体论化,其实马克思哲学就不能解读为本体论问题,其实质应该是实践观点的思维方式。如果讨论本体论就会不可避免的陷入传统本体论思维方式,所以这类名称并不能很好地揭示出马克思哲学思想变革的本质[35]130。他认为实践观点的思维方式突出“实践”的地位,但不认同其为“本体”,也不再追求惟一的绝对本体[36]33-40,更不赞成“实践本体论”的提法[37]1-5。然而,马克思哲学是否能够真正消解或者回避本体论问题呢?高先生这种消解本体论的观点也遭到了部分学者的批判。如俞吾金老师就认为高清海先生消解本体论的做法犯了以偏概全的错误,他指出:“高清海教授把某些本体论理论存在的问题理解为一切本体论理论存在的问题。……把物质本体论可能导致的结果理解为一切本体论可能导致的结果了。”[38]261

总而言之,从物质本体论和实践本体论的争论可以看出,马克思的本体论到现在仍旧是处于一种争议的状态,关于实践本体论直接套用物质本体论的范式的情况屡见不鲜,这种情况导致的结果就是实践本体论化的倾向,即实践本体也成为物质本体一样抽象的静止的唯一的存在,对此,需要转变思维范式,从实践思维范式理解马克思哲学的本体论问题,并给予其恰当的理解。

2 实践本体论化的倾向及其解构

如果将实践视为实体并认为是本体,那么是否涉嫌本体思维方式的复辟?如果把实践视作主体性的解释原则,那么是否会涉嫌以自我为中心的主体性认识论思维方式?从而重蹈形而上学思维方式的覆辙呢?

在笔者看来当前马克思主义实践论(认同马克思哲学革命的实质是以实践为核心的观点)研究的困境在于有意无意地回避了关于哲学基本问题的正面回应,很多学者都认同马克思哲学革命的关键是提出了实践,将思维与存在、主体与客体的二元对立消融在了实践之中,实践成为了其中介,但是关于思维与存在、主体与客体谁是本体,以及两者如何实现统一的问题,却缺少明确的回应。部分学者将实践单纯的理解为马克思哲学的本体,将实践设定为解释世界和认识世界的最初始源,用实践概念解释马克思哲学中的本体问题,落入了传统本体论哲学思维范式的窠臼,造成马克思哲学实践本体论化的倾向,卢卡奇就指出,如果把实践提高到了纯粹本体的地位,“如果不以真正的实践为基础,不以作为其原始形式和模型的劳动为基础,过度夸张实践概念可以走向其反面:重新陷入唯心主义的直观中”[39]12。因此,需要对这种实践本体论化的倾向进行解构并重新建设马克思哲学的实践本体论。

笔者也不赞同对马克思哲学中本体论问题的消解,但是把马克思哲学视为追溯整个世界的本质为目标,力图从一种终极存在、初始本原去理解和把握一切事物的本质,是对马克思哲学最大的误解。如果从传统本体论思维范式去解读马克思哲学的本体论问题,最终导致的结果是实践的本体论化,这种实践本体论化所产生的重大后果是:这种“(本体论)的实践哲学仍旧是一种‘解释世界’的哲学,而不是‘改变世界’的哲学,因为它只从实践出发给了世界一个新的说法,或者说,只是用实践作为世界本质去替换了先前的世界本质,从而在哲学史上对‘世界是什么’的问题添加了一个答案。至于作为实践问题核心的‘怎么’的问题,改进的实践哲学要么不加重视,要么满足于从‘世界是实践的’推知 ‘实践应该如此这般’,最终落入了观念论的窠臼。”[40]21实际上,遵照马克思实践思维范式的运行逻辑,马克思哲学中的本体“不再追问‘为何’(即因果式的、本质主义的),而是追问‘如何’(即原初基础的自我展现)”[41]20-29,而所谓的“如何”则意味着本体马克思那里的原初本体不再是一个抽象的物质抑或精神本体,而是一种运动、发展和变化的动态本体,这个本体范畴就是马克思的实践范畴,而实践自身又限制于当时的环境和社会发展条件,本身就是一个变化发展的范畴,因此,实践本体不再是抽象的静止的本体。也就是说,马克思哲学从解释世界的哲学转变为改变世界的哲学,其本体论范畴抑不再是只关注解释和认识世界的抽象的本原物质或精神,而应该是兼顾认识世界和改变世界的动态变化的实践本体,这个实践作为现实的人的活动,本身就具备了人的价值选择,是一种动态的价值本体。

需要明确的是,马克思哲学革命的实质是批判并超越传统本体论思维范式,但是这并不意味着马克思哲学否定了人类整个思想中的本体论问题[42]47-50。实际上,马克思哲学对本体论问题的回应不再遵循传统本体论思维范式解释世界的模式而已。也就是说,本体论是马克思哲学研究的对象之一,而不是其哲学理论和思想构建的最高原则和方法。上述部分学者如高清海先生把本体论视为传统形而上学,并因此认为马克思对本体论持完全否定的态度,认为马克思通过实践观点的思维方式拒斥形而上学,并实现了对本体论的终结[43]130,笔者对这种观点持反对态度。在本文中,笔者认为马克思通过实践的观点而建立起来的实践思维范式终结的不是本体论哲学或关于本体论的问题,而是两千多年的传统西方哲学的本体论思维方式。本体论思维方式是黑格尔之前整个传统西方哲学一直试图突破但仍旧没有突破的思维方式。所以,马克思的实践唯物主义与其实践本体论并不矛盾,只是它们从不同的视角对世界的认识,前者关注的是关于改变世界和人的解放理论,后者是关于认识世界的本体论问题,两者正好体现了马克思那里解释世界和改变世界的辩证统一,而关于消解本体论问题的争论,与混淆这两个视角有很大的关系[44]32-38。

3 马克思哲学对实践本体论的革命性建构

任何哲学都会关涉本体论问题,换言之,本体论是哲学所不可缺少的部分,那么在不断嬗变发展的西方本体论哲学史中,马克思是如何实现本体论重建的呢?

马克思哲学的本体论重建工作是在实践思维范式下对其本体论问题的重新理解,只有这样才能从根本上解决实践本体论存在的悖论。那么实践思维范式下该如何解决本体论问题呢?众所周知,传统本体论思维范式往往是一种先验的逻辑建构,即企图用“本原”“始因”“绝对”“终极”等概念,将对象世界把握在一套抽象的概念体系之中,坚持从“原则出发”的理论思路。换一个角度来理解,即古代本体论哲学具有直观性,它假定现象世界背后存在着一个超验的本原世界,并把现象世界中的一切最终归结或还原到这个本原世界。而近代哲学是在思维和存在抽象对立的意义上,按照心物二元对立的方式来探讨本体论问题的,它把存在归结为某种“精神”或“自然”,抽象地说明世界的统一性。

而已经确立了实践思维方式的马克思深深地知道,“全部社会生活在本质上是实践的,凡是把理论引向神秘主义的神秘东西,都能在人的实践中以及对这个实践的理解中得到合理的解决”[45]56。这里我们应该重视马克思对费尔巴哈的批判,马克思批判费尔巴哈的时候指出,费尔巴哈认识到了感性客体,但是由于他没有把人的感性活动理解为对象性的活动,因而他只能通过直观把感性世界理解为客观的自在世界,但是他没有看到,他周围的感性世界并不是直接存在的、始终如一的东西,而是工业和社会状况的产物,是历史的产物,是世世代代的人的活动的产物。这就是说,马克思哲学中真正的感性客体不是自在的先于人的物理世界,而是通过人的实践活动,深深打上人的烙印的“人化自然”,是以人的感性活动为基础的感性世界。在《1844年经济学哲学手稿》中马克思指出“非对象性的存在物,是一种非现实的、非感性只是思想上的即只是虚构出来的存在物,是抽象的东西。”[46]169也就是说,在马克思看来,那种孤立的与人及其实践活动无关的自在的自然界对人来说实际上一种抽象的、虚构出来的东西,因此,世界的客观物质性并不是指与人无关的自在世界,而是人及其活动相关的感性世界[47]82-83。实际上,按照马克思的观点,通过实践,人与人、人与社会、人与自然处在一个联系的关系状态之中,通过实践,人不仅改造了自然,同时也改造了社会,并把自己融入到了自然和社会之中,通过实践,自然与社会相互影响,成为了“二位一体”现实生活世界。由此可知,实践内在地包含着人与自然的关系和人与社会的关系以及社会与自然的关系,构成了现存世界的本体[48]16-17。换言之,把实践当作本体并不意味着世界的本体是抽象的实践概念,而是意味着通过实践活动,世界不再是与人无关的世界,精神或意识也不再是与人无关的先天范畴,实践作为一种生成性的活动,意味着整个世界、社会、人自身、人的意识都随着实践中不断的变化、发展和深化,因此无论是自然、社会、历史还是具体的人只有在实践中才能体现出其本质,脱离实践的客观物质抑或抽象精神都不具备合理性,如此,实践的本体地位才被凸现出来,这对抽象的物质本体主义传统和抽象的精神本体主义都具有革命性的意义[49]20。

进一步而言,马克思发现人的实践活动“是整个现存的感性世界的基础”[50]77,实践蕴含着现存世界的全部秘密,而实践思维范式就是为了解开这些秘密的方法。正是立足于这一思维范式,从实践出发去反观、透视和理解现存的世界,马克思哲学才能从根本上超越传统思维本体论和物质(自然)本体论的桎梏,才能基于现实的人的感性的实践活动,创立实践本体论和历史唯物主义,才能把解释世界和改变世界辩证统一起来。换言之,“人的实践活动构成了其历史发展趋向得以实现的内在环节。既通过行动、实践而使本然的存在成为现实的世界,也通过行动、实践而成就人自身,二者从不同的层面改变了存在。以行动、实践与存在的以上关系为指向,实践哲学展现了本体论的向度。”[51]39-51因此,马克思主义哲学的本体论是在实践思维范式下构建和理解实践本体论。马克思实践思维范式对本体论的重建是通过对形而上学的批判实现的,在这种批判过程中,实践思维方式通过否定的辩证法的逻辑结构,通过实践扬弃了作为抽象存在的意识,发现现实的社会存在与现实的具体的个人,发现在传统思维范式下,人与人、人与自然、人与社会等等异化存在的逻辑秘密,才能使得以“绝对精神”“思维”为本体追求的本体论思维范式的秘密昭然若揭,才能终结实践本体论化导致的悖论,才能实现解释世界和改变世界的辩证统一。所以,立足于实践思维范式,实践不仅是人的生存的本体,而且是现存世界的本体,是改变现存世界、消除人的异化的现实途径,是“确立有个性的人”这一人的生存和发展终极状态的现实途径。”[52]8

一言之,与旧哲学按照本体论思维解释世界的路子不同,实践思维范式在本体追求方面不再是以静止的、片面的以物质、精神、意识或者思维为永恒不变的本体,而是以面向生活世界的生活实践为本体,这个意义上的本体不再是一种永恒不变的形式化和符号化的对象,而是一种人的生命的活动,是对人的本质即自由的向往。正如俞吾金教授所言,马克思是从历史唯物主义或生存论的立场出发来论述实践概念及其自由概念的。也就是说,马克思的实践首先是一个具有本体论意义的概念,这意味着它是“遵循自由概念的实践”而非“遵循自然概念的实践[53]94-95。

目前也有学者认为在马克思哲学中谈论本体论问题好像并没有抛弃本体论思维范式,然而本文的考察表明,马克思哲学的实践思维范式并不像人们长期理解的那样是对西方传统理论哲学解释世界的本体论思维范式完全的否定,与之相反,马克思是在西方传统哲学解释世界的基础上通过“实践”概念合乎逻辑创新出实践思维范式,这种思维范式将同时赋予哲学解释世界和改造世界的使命,最终将“实然”(解释世界)、“应然”(规范世界)与“行动(做)(改造世界)”三者结合或统一起来的追求人的自由解放的哲学。换句话说,实践思维范式的本体论追求,它所设定的终极性的东西,就是如何在无愧于人的本性的物质变换的实践,是自由自主的劳动,是个体的本质与类本质的统一。实践思维范式下的本体论意义既是从现实的人的现实实践出发来理解现实的生活世界的一切,也是以如何达到合乎人的本性的实践为一切努力的目的,即人的解放为目的。即不单是“成物”,改造外部世界,创造财富,而且是“成人”,是成物和成人的统一。因此,问题的关键不在于本体论这一术语的使用,而在于哲学思维范式本身,在于哲学思维范式思考问题的切入点,在于揭示出马克思哲学思维范式如何超越了本体论思维范式。

[1][2]马克思恩格斯选集:第3卷[M].北京:人民出版社,1972.

[3]列宁选集:第2卷[M].北京:人民出版社,1995.

[4]列宁.哲学笔记[M].北京:人民出版社,1956.

[5]斯大林选集:下卷[M].北京:人民出版社,1979.

[6]黄楠森.黄楠森自选集[M].重庆:重庆出版社,1999.

[7][16]黄楠森.哲学的科学之路[M].北京:北京师范大学出版社,2005.

[8]孙亮.实践本体论的困境:对何中华先生回应的反驳[J].学术界,2010(3):94-102.

[9]黄楠森.关于马克思主义哲学的若干问题[J].高校理论战线,2001(2):29-34.

[10][11][14][35][43]高清海哲学文存:第1卷[M].长春:吉林人民出版社,1997.

[12][47]阎孟伟.在马克思实践哲学的视野中[M].武汉:武汉大学出版社,2011.

[13]王南湜.马克思主义哲学的物质观念[J].哲学研究,2006(9):3-8.

[15]肖前主编.马克思主义哲学原理:上册[M].北京:中国人民大学出版社,1994.

[17]黄楠森.《德意志意识形态》与当代中国马克思主义哲学研究的三个问题[J].马克思主义研究,2005(4):23-26.

[18]徐崇温.用马克思的思想统一对实践唯物主义的认识[J].哲学研究,1989(12):11-19.

[19][45][50]马克思恩格斯选集:第1卷[M].北京:人民出版社,1995.

[20][21]俞吾金.马克思对物质本体论的扬弃[J].哲学研究,2008(3):3-11.

[22][46]马克思恩格斯全集:第42卷[M].北京:人民出版社,1979.

[23]俞吾金.问题域的转换[M].北京:人民出版社,2007.

[24][27]何中华.作为本体范畴的实践与时间性的复活:再答我的一位商榷者[J].东岳论丛,2013,34(8):35-43.

[25]何中华.马克思实践本体论:一个再辩护[J].学习与探索,2007(2):28-36.

[26][41]何中华.论马克思的本体论重建及其意义[J].天津社会科学,2011(6):20-29.

[28]何中华.实践本体论为什么是对的:一个再回应[J].华中科技大学学报 (社会科学版),2015(4):124-132.

[29]卢卡奇.社会存在本体论导论[M].北京:华夏出版社,1989.

[30]卢卡奇.历史与阶级意识[M].杜章智,任立,燕宏远,译.北京:商务印书馆,2004.

[31]杨耕.关于马克思实践本体论的再思考[J].学术月刊,2004(1):80-89.

[32]韩庆祥.实践生成本体论:马克思本体论思想解析[J].江海学刊,2002(6):21-25.

[33]臧峰宇.本体论的历史形态与当代视界[J].理论与现代化,2012(1):79-83.

[34][40][49]徐长福.走向实践智慧:探寻实践哲学的新进路[M].北京:社会科学文献出版社,2008.

[36]高清海.马克思对“本体论思维方式”的历史性变革[J].当代国外马克思主义,2004(00):33-40.

[37]高清海.马克思对“本体思维方式”的历史性变革[J].现代哲学,2002(02):1-5.

[38][53]俞吾金.实践与自由[M].武汉:武汉大学出版社,2010.

[39]卢卡奇.历史与阶级意识[M].北京:商务印书馆,1996.

[42]闫顺利.本体论视域下的马克思哲学实践思维方式[J].前沿,2010(14):47-50.

[44]安启念.辩证唯物主义还是实践唯物主义—再读马克思[J].学术月刊,2011(3):32-38.

[48][52]马俊峰.马克思主义价值论研究[M].北京:北京师范大学出版集团,2012.

[51]杨国荣.实践哲学:视域与进路[J].学术月刊,2013(5):39-51.

责任编辑 刘宏兰

10.14180/j.cnki.1004-0544.2017.04.004

A811

A

1004-0544(2017)04-0023-07

张梅艳(1990-),女,甘肃兰州人,中国人民大学哲学院博士生。

猜你喜欢

本体论范式本体
以写促读:构建群文阅读教学范式
范式空白:《莫失莫忘》的否定之维
眼睛是“本体”
孙惠芬乡土写作批评的六个范式
CP论题能为本体论论证提供辩护吗?
张栻的本体论建构及其体用逻辑探析
张载哲学的本体论结构与归宿
管窥西方“诗辩”发展史的四次范式转换
基于本体的机械产品工艺知识表示
微电影本体论辨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