正视国防科技工业改革 推动国防科技工业创新
2017-03-07佟京昊
佟京昊
国防科技工业是武器装备研制生产工业,也是在市场化环境下少数仍由各国政府和军方主导发展的工业领域之一。事实上国防科技工业的竞争一直是世界主要大国的战略竞争领域,国防科技工业的发展与成败深刻地影响着各国综合实力的消长和地缘政治的变化。这是因为在世界经济一体化的环境下,各国对他国在工业领域的补贴和扶持都十分敏感,并通过诸多的贸易协定和双边、多边谈判对此加以限制。而对国防科技工业则不然,世界大国决不会因为他国立场改变自身国防科技工业建设的步伐,各国国防科技工业都是依赖国家和军队的各种资金、政策扶持发展壮大的。而且在一般工业领域,由于现代技术开发与创新的高成本特点,一般企业只会追求技术稍微超越竞争对手即可,而在国防科技工业领域,对于可能带来战略优势的高新技术的持续投入开发,可以说是没有止境的。这种通过国家投入对高新的持续开发,如果应用得当,就会在未来一段时间转变为国家工业体系能力的优势。事实上,无论战后美国引以为傲的汽车等大型装备生产线的建设与管理能力,还是信息时代的先驱圣地硅谷的形成与发展,或是开启了工业4.0时代的CPS(物理信息体统)技术,都与美国军工武器行业发展有着紧密的直接联系。但是,如果不能摆正国防科技工业发展与工业体系建设的关系,不能实现充分军民融合的国防科技工业体系建设,也可能付出惨重的代价。苏联在冷战过程中单纯就武器装备发展军工和军事科技的发展模式,造成了国家工业体系严重失衡,并导致最终解体的惨重教训,仍值得各方面深入研究反思。
美国不仅通过以武器装备发展竞争为主要形式的冷战彻底击溃了其世界上最大的对手,也进一步奠定了其在西方世界的领导地位。在美国成功利用信息化和智能化技术的持续进步将武器装备发展推进到体系对抗时代后,西方各国最终意识到新一代庞大的武器装备体系建设的能力需求超越各国工业体系能力,从而基本上放弃了一些独立的先进武器装备发展计划。这就进一步奠定了北约的主导防务地位和美国在其中的核心领导地位。
正是国防科技工业对国家工业体系这种潜在的牵引能力和可能带来的风险,使十八大后中央对国防科技工业的发展改革给予了高度重视,将军民融合发展上升为重要国家战略,并制定了《关于经济建设和国防建设融合发展的意见》。该《意见》确定:“到2020年,经济建设和国防建设融合发展的体制机制更加成熟定型,政策法规体系进一步完善,重点领域融合取得重大进展,先进技术、产业产品、基础设施等军民共用协调性进一步增强,基本形成军民深度融合发展的基础领域资源共享体系、中国特色先进国防科技工业体系、军民科技协同创新体系、军事人才培养体系、军队保障社会化体系、国防动员体系。”建设中国特色的先进国防科技工业体系被列为重要目标之一,不只如此,事实上《意见》中提出的基础领域资源共享、军民科技协同创新等其他体系建设也与国防科技工业发展有着紧密的关系。
在6月20日召开的中央军民融合发展委员会第一次全体会议上,习近平总书记指出:“推进军民融合深度发展,根本出路在改革创新。”建设适合中国国情的先进的国防科技工业体系根本出路也是改革创新,改革创新是党保持生机与活力的源泉,也是党推动各项工作的强大动力。现阶段要做好国防科技工业改革创新工作应注意以下几个方面:
首先要重视国防科技工业改革的重要性和紧迫性。如前所述,国防科技工业发展意义重大,影响深远。但我国国防科技工业基础很多来源于20世纪50年代苏联的援助建设,国防科技工业整体采取苏联的行业化发展体制,虽然领导机关有所变化调整,但发展方式长期相对封闭,整体发展机制的变化与现代条件下“战场”“市场”的要求仍有一定差距。这种几十年的发展格局,不可避免地会在某些环节滋生“利益链条”和“利益壁垒”。经济学里有种现象叫“后发劣势”,指的是后发国家如果长时间采取借鉴先进国家经验,长期模仿先进国家的技术产品的发展方式必然会在一些领域存在制度建设方面缺失,导致落后的发展方式排斥先进发展方式的现象发生。具体表现就是既得利益者对改革的排斥和抵制。
但是,正如习总书记多次指出的,改革就是要“坚决拆壁垒、破坚冰、去门槛”,因此,做好军民深度融合发展工作,首先要进一步推动开放,使大量社会力量更广泛地参与到国防科技工业建设中来;要充分宣贯国防科技工业改革创新势在必行,势在快行;让参与国防科技工业发展的各种力量充分认识到军工改革的重大意义,将思想统一到中央军民深度融合发展上来,对“动奶酪”有理性的认识,积极倡导改革、支持改革、配合改革。
其次要做好中国特色先进国防科技工业体系的顶层设计工作。对于推进军民融合发展,习近平总书记多次强调,要“强化顶层设计”工作。所谓顶层设计就是统筹考虑各层次和各要素,追根溯源,统揽全局,在最高层次上寻求问题的解决之道。是尽量把问题想在前面,解决在根源,好的顶层设计对改革推进的实效和体系构建的科学至关重要。因此建设中国特色的先进国防科技工业体系,做好顶层设计是当前工作的重中之重。而做好中国特色的先进国防科技工业体系顶层设计,要立足于两个前提,一个是中国特色,另一个是先进。中国特色就是要充分立足我国的国情军情。目前世界上建立独立完整的国防科技工业体系的国家为数很少,我国的国防科技工业体系建设可资借鉴的经验不多。最为成功的美国,其国防科技工业体系是在百余年的时间里逐步演变的,历经两次世界大战中军工生产一度占据工业总产值60%,冷战中有3.5万家与国防部签订主承包合同的军工厂商、15万家转包商和零部件供应商的特殊发展时期,又经历冷战后大规模的整合重组才形成的。如果只照搬其当前发展形式而无视其发展历程,必然会造成水土不服。另一个军工大国俄罗斯,经历了苏联解体的巨大冲击,很多军工企业已经被私有化和股份化,大量先进技术和工艺能力由此丧失。虽然自2004年由普京亲自领导的军工改革取得了一些实效,也提供了一些宝贵的经验。但是其发展基础与面临的形势均与我国有着巨大的差距。因此我国国防科技工业建设既需要总结世界各国国防科技工业发展的成败教训,更需要立足我国独特的国情、军情进行创新型的研究与谋划。确保中国特色国防科技工业体系的先进性是顶层设计面对的另一个重要问题。信息化革命以来,信息化、智能化技术的突飞猛进对战场环境与边界、战争形态,以及各种战斗要素都带来了颠覆性的变化,武器研制生产的基本思路已由平台化完成了向体系化的过渡,要应对这些变化,必须要从国防科技工业供给侧加以解决和设计。总之中国特色先进国防科技工业体系的顶层设计工作是复杂的高技术系统性工作。要以问题导向作为基本研究方法,需要高层的大力支持和重视,需要全行业的协同和配合,需要整合协调多方面智力资源克服顶层设计领域相关积累不足,以确保顶层设计的先进性、前瞻性、适用性和可操作性。
最后,是要深化制度创新工作。创新和改革就像一个硬币的两面,没有改革,创新会失去动力和保障;而失去创新,改革就如同纸上谈兵,很难落到实处。
创新又分制度创新和技术创新,目前制度工作对推动国防科技工业改革和建设中国特色的先进国防科技工业体系尤其重要。前述“后发劣势”问题的破解,西方经济学界皆建议采取“制度模仿”的办法,即照搬西方制度。但是在完全不同的环境下,一套制度怎么可能会起到同样的作用?而世界上能通过“制度模仿”取得成功的案例也十分罕见,因此破除“后发劣势”,进一步打破“封闭”,就只有靠制度创新。制度创新才是“拆壁垒、破坚冰、去门槛”,激发产业活力,促进科技创新,实现国防科技工业建设领域军民深度融合发展目标的主要手段。但是制度创新也是一项复杂的系统性工作,需要有科学的顶层设计加以指导,需要用敢于担当的精神加以实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