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任务驱动型材料作文的特点分析及策略初探

2017-03-07张悦

课外语文·中 2017年1期
关键词:任务驱动型材料作文写作策略

【摘要】任务驱动型材料作文是2015年高考出现的一种命题的新形式,它强调试题的导向功能,即通过增加任务命令,确定作文的方向。学生需要在给定的材料情境中去分析问题,并结合任务要求进行写作。这种命题形式可以有效地考查学生的思辨能力和临场发挥能力,真实展示学生写作水平。本文则主要分析了这类作文的内涵,总结出了任务驱动的指向性、就事论事的针对性、引事说理的延伸性三方面的特点,并结合这些特点初步探究出了一些写作策略。

【关键词】任务驱动型;材料作文;特点;写作策略

【中图分类号】G632 【文献标识码】A

任务驱动型材料作文是2015年高考作文命题的新形势,是教育部考试中心张开老师在其《对2015年高考作文的特点及相关问题的解读》这篇文章中提出的。所谓任务驱动型作文,就是“通过增加任务指令发挥试题引导写作的功能,增强写作的针对性,使得考生在真实的情景中辨析关键概念,在多维度的比较中说理论证”。任务驱动型材料作文的出现,继承了新材料作文自主空间大,立意角度多元的优势,同时还增加了写作任务的指向。这种设计不仅能够有效地避免学生写作时“一材多用”的情况,而且还可以锻炼学生在实际情境中完成某些特定任务的能力。

一、任务驱动型材料作文的内涵

任务驱动型材料作文,顾名思义就是指在有任务的情况下进行的写作,这种命题形式的作文强化了写作的任务指向,着重考查学生在任务指令下进行思考、辨析和权衡的能力。命题者用增加任务的方式,让学生在任务驱动下产生写作的动力,使学生的作文成为一种在具体情境之下的真实写作。我们可以从以下三个方面来理解任务驱动型材料作文的内涵。

(一)对象驱动

任务驱动型材料作文的命题一般都是结合具体情况去分析具体问题的,采用的是个案分析法,因此就要求学生在作文时要有对象意识,针对材料的某一事件或人物进行写作。所谓对象意识其实就是指写作要有针对性和目的性,这也是任务驱动型材料作文区别于其他作文类型的地方。比如2015年全国语文高考新课标乙卷中针对三位风采人物,让学生选择其一进行作文。此时,学生就要有对象意识,写作时要做到具体问题具体分析,进行有针对性的写作。

(二)内容驱动

任务驱动型材料作文的内容是驱动性的,具体表现在以下四个方面:第一,内容的指向性。作文命题时往往给出明确的任务指令,比如:“对于以上事件,你怎么看?”这就要求学生要审清题干,明确题目的要求,根据需要进行作文。第二,情感的导向性。这就是我们平时说的价值导向,要求学生在作文的过程中,体现积极的心理状态,展示正确的世界观、人生观和价值观。第三,论说的思辨性。这就要求学生有一定的思辨能力,能对具体事件提出自己的观点和看法,或者针对题目中提供的观点进行选择,并能自圆其说。如:2015年全国语文高考新课标乙卷“体现你的思考,权衡与选择”的任务指令中,学生就必须通过自己思考,做出选择。第四,策略的操作性。就是指学生在写作时,提出的解决策略是要有一定操作性的,不能提那些假、大、空的策略。

(三)思维驱动

任务驱动型材料作文具有思辨性,它要求学生对材料进行探究,让学生在真实情境下进行真实的交流。通过探究材料中的事件,来观照现实社会中的问题,以小见大,不断加深认识,在分析中锻炼思维能力。这种通过引导学生对不同情境的分析和思考,做出权衡和选择,然后关注不同人物的精神境界的模式,符合高考作文对考生人生观和价值观的考查要求。高考作文不仅是考查学生的作文水平,更重要的是對学生人文精神和社会责任的考核,因此,任务驱动型材料作文关注学生的思维能力。

二、任务驱动型材料作文的特点分析

通过以上阐述,我们知道了任务驱动型材料作文的内涵,了解了这种作文类型的命题形式和关键点,接下来我们就主要分析一下这种作文的特点。对命题形式的特点分析有助于我们对写作策略进行初步探究,下面我们就从任务驱动的指向性、就事论事的针对性、引事说理的延伸性三个方面来分析任务驱动型材料作文的特点。

(一)任务驱动的指向性

任务驱动的指向性是任务驱动型材料作文核心,也是它与新材料作文的区别所在。它具体包括两方面的内容:第一,材料的指向性。就是指命题者在进行命题时,所选取的材料要有一定的指向,或者代表不同的社会群体,或者代表不同的价值取向。第二,任务的指向性。就是指命题者在命题时,对任务的表述指向明确,不容易引起歧义。

例如2015年全国语文高考新课标乙卷:“小李创新,老王敬业,小刘爱好摄影,这三人中你认为谁更具风采?”在这里材料就具有指向性,三个人分别代表着不同的领域,他们都通过自己的努力获得了成功。而且任务的设置也具有明显的指向性,明确让你选择认为有风采的人物,然后进行说理论证。这就要求学生在分析三个人的综合情况后,进行权衡和选择,明确自己的观点,进行写作。

(二)就事论事的针对性

这是任务驱动型材料作文与新材料作文相比最大的不同点,它强调任务完成的针对性。学生必须通过认真阅读材料和任务要求,就事论事进行写作。这种设计可以有效地避免学生“套用论据”现象的发生,以往学生总是拿一个自己比较擅长的论据来应对所有作文题,从不同的侧重点来进行写作,但是,在任务驱动型作文这里,这种方法就不奏效了。学生必须结合任务,就事论事,进行有针对性的论证,所写的文章才能符合题目的要求。

这种就事论事的特点在无形当中增加了作文的写作难度,学生要通过自己的分析来总结观点,这种观点也可能是自己所不熟悉的。这就需要在平时多关注和积累写作素材,就会促使学生在平时的学习中多关注社会生活和社会热点,这样所写出来的作文也会有一定的实践意义,这也就是任务驱动型材料作文命题的优势和价值所在。

(三)引事说理的延伸性

写好任务驱动型材料作文的关键就在于引事说理的延伸性。拿到作文题,一般的学生都能做到审清题意,按照任务要求进行写作,就事论事,提出观点并合理分析论证。但是,很少的学生能做到适度的延伸。这也就是区分一般作文与优秀作文的关键点,我们应该加以重视。

要做到适度的延伸,首先就要对观点认识深刻,把内在的隐性含义挖掘出来,这是延伸的前提。我们要挖掘材料和任务背后,命题者想让我们关注的社会话题和热点充分论证。然后还要联系生活实际,把得出的结论用于解决某种社会问题,使自己的观点更有实践性。这样写出来的文章就不仅仅是简单地就事论事的论证,而是有一定思考和深度的论证,有一定的延伸性。

三、任务驱动型材料作文的写作策略

了解完任务驱动型材料作文的内涵和特点之后,我们来着重研究一下这种类型作文的写作策略。结合刚才的特点分析,我们知道任务驱动型材料作文有任务驱动的指向性、就事论事的针对性和引事说理的延伸性这三个显著的特点。下面我们就利用这三个特点来进行写作策略的探究,从明确任务、完成任务和适当拓展几个方面来做具体的论述。

(一)明确任务,在材料中提炼观点

在进行任务驱动型材料作文的写作时,首先要做的就是明确任务,在材料中提炼观点。在进行写作之前,需要学生通过阅读材料,然后结合自己的实际情况,选取适合的角度和观点进行写作。我们都知道面面俱到地分析问题往往会造成事倍功半的效果,这样既不容易明确地表达自己的观点,而且还容易导致论证不充分。那么,这就需要我们在材料中提炼观点,从题目任务中的一个角度出发,阐明自己的观点和态度。这是这类命题形式最难的地方,同時也是写好这类作文的关键。

那么如何在材料中提炼观点呢?一方面,要选取那些比较新颖和有引申意义的话题。结合现实社会生活实际,选取现在比较新颖的话题和观点。比如在常规工作和自主创业之间进行选择,我们一般就选择自主创业。因为自主创业是近些年来比较流行的话题,比常规工作要新颖,这样的话题更容易阐发自己的观点,进行议论,而且对这一话题进行论证的过程也有一定的现实意义,能够帮助解决一些现实的问题。另外,要选择那些有引申意义的话题,这样你的作文才会有思想,有深度。另一方面,要选取和自己生活实际紧密相连的内容或者是自己比较熟知的领域。俗话说“外行看热闹,内行看门道。”写作中一定要选取自己相对拿手的话题进行写作,这样才能有相对充分的材料准备和比较深入的问题分析,写出来的作文才有一定的思辨性和深度。

(二)完成任务,在分析、思辨中论证观点

完成任务的过程也就是真正开始写作的过程,学生要根据材料中的任务要求进行写作,以完成题目中的某个任务为最终目的。在完成任务的过程中,要从材料本身出发,进行分析和思辨,挖掘说理层次,层层深入地把道理分角度说明白。那么,怎样才算基本完成任务?完成任务的最高境界又是什么呢?我们除了分析所给材料的表面问题外,还要纵向挖掘材料中现象发生的根本原因和实质,找到命题者想让我们进行深入分析和论证的关键点。在此基础上,还要注意题目中的隐性任务,根据特定的情境,确定自己的社会角色,选择合适的语言形式进行写作。

以全国新课标卷的“女儿举报父亲开车打电话”这个作文题为例,这道作文题的任务是:选择一个对象,给他写封信,表达自己对女儿举报父亲这件事的态度和看法。如果你对女儿举报父亲这件事持肯定态度,认为这件事做得对,并且有自己的基本认识和看法,可以说是基本完成任务了。但是还不能算是较好地完成任务,因为你没有纵向挖掘材料中的深层含义,没有充分理解材料中蕴含的“情与法”两难的含义。正确的做法应该是在分析思辨的基础上,提出自己对这种两难问题比较深刻的观点和看法,表达自己的伦理观和法治观。与此同时,还要注意题目中的隐性任务。比如写信的称呼问题,有的学生在信的开头就直呼“小陈”“老陈”,这样做不仅不符合书信体中所包含的中国传统文化中的“礼”,而且也不符合写信者的身份。隐性任务的出现就是为了考查学生的情境意识,具体包括对社会角色、社会伦理、对话方式和语言形式的考量。因此,“书信”这一任务指令,不仅考查了学生实用类文体的写作知识,而且还考查了学生的情感态度和人文情怀,能看出显性任务是聪明的,但能发现隐性任务才是大智慧。

(三)适度扩展,在生活中引申观点

学生在明确任务和完成任务之后,还要适度拓展,以点带面,进行更加有说服力的论证。这一部分主要考查的是学生的生活经验和对任务的引申能力,也可以说是相对比较难把握的部分。这里不仅要求学生在充分把握分析任务的基础上进行引申,挖掘任务背后的社会问题,而且还要求学生能够结合自己的生活实际,深入浅出,把发现的问题结合生活表达出来。这就需要学生在平时生活中多注意观察,积累素材,为引申观点做准备。

生活是写作的源头活水,写作的过程也就是表达对生活的看法的过程。无论是什么类型的命题形式,其实究其根本还是呼吁学生关注生活。想要写好任务驱动型材料作文也是如此,我们应该在生活中去引申观点,将道理说得更深刻。我们在写文章时,在阐释清楚想要表达观点之后,还要适当的拓展,联系生活,将这种观点用于实际的生活中,帮助解决现实问题。学生在引申自己的观点时,不仅加深了对自己观点的论证,而且还有利于增加文章的思辨性和深度。

总之,任务驱动型材料作文是一种重视解决生活中的实际问题,有一定操作性和实践性的作文类型。它着重考查学生面对和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论述自己观点的能力以及对某些社会现象的态度、看法、价值观和社会责任感等。学生通过完成题目中的任务,阐释自己的观点并进行论证,得出自己对于某些事件或人物的看法或态度。这是一种目前比较新颖的作文命题形式,它与命题作文、话题作文和新材料作文相比,有着自己的特点和优势,值得我们进行深入研究。

参考文献

[1]张开.注重题型设计,强化教育功能[J].语文学习,2015(7).

[2]叶申平.浅析任务驱动型作文的结构[J].考试周刊,2016(25).

[3]张小平.任务驱动型作文及其写作原则[J].教学大参考·作文教学,2016(2).

[4]王天舒.议论文写作教程[M].长沙:湖南大学出版社,2006.

[5]马正平.高等写作思维训练教程[M].北京:中国人民大学出版社,2002.

作者简介:张悦,女,1993年生,黑龙江省哈尔滨市人,渤海大学教育与体育学院,学科教学(语文)专业,硕士生。

(编辑:龙贤东)

猜你喜欢

任务驱动型材料作文写作策略
观照整体 审题立意
高考材料作文历史演变及任务驱动型作文应对策略
试论材料作文与高中语文教学的技术性结合
谈语文记叙文写作教学策略
材料作文的教学策略探究
任务驱动型作文的应对策略研究
任务驱动型作文的应对策略
任务驱动型高中政治课堂教学的探究与思考
高中议论文写作指要
基于读者意识的农村初中写作教学策略与路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