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白鲸》与肯特的插图

2017-03-06林夏

语文世界(初中版) 2017年2期
关键词:捕鲸船亚哈麦尔维尔

林夏

裴圭特號捕鲸船船长亚哈,从事捕鲸业已经四十年。上次出海时,一条腿被一只抹香鲸鱼咬掉。这只白鲸凶猛而狡诈,许多捕鲸者因它而失肢断臂,船破人亡。亚哈发誓哪怕走遍天涯海角也一定要捕杀它。他不断地分析季节和洋流及食物流的变化,研究这只白鲸的动向,决定船的航线,辗转世界,拼命寻找。亚哈终于发现了白鲸,追击持续了三天,狂风怒浪,人与鲸展开了一轮又一轮的殊死搏斗,最后同归于尽。裴圭特号捕鲸船也沉入海底。

这就是《白鲸》的故事。

美国作家麦尔维尔(1819年-1891年),生于纽约一个比较困苦的家庭。他当过农工、店员,也当过捕鲸船的水手。小说中有作家的亲历。描绘捕鲸者的生活劳动,视他们为英雄和预言者并给以礼赞,这在美国文学中是前所未有的事情。麦尔维尔在《白鲸》之前已经发表了几部小说,但是,1851年出版的《白鲸》却受到冷落。麦尔维尔默默无闻,直到去世。

当年,人们只是把《白鲸》看作一个简单的海上历险故事,直到20世纪20年代,才认识到它的深刻和复杂。麦尔维尔吸收了捕鲸史的知识,《圣经》和莎士比亚戏剧的深刻内涵,人对自然的冥想……使这部小说具有惊人的多样化,又具有辉煌的统一性。英国论者乌斯比认为,《白鲸》是19世纪美国小说的巅峰。“部分是戏剧,部分是历险故事,部分是哲学探讨,部分是科学研究,部分是史诗。它是一部神奇的皇皇巨著。”(《50部美国小说》)

1930年美国画家肯特(1882年-1971年)为《白鲸》所作的插图,历来为人称道。肯特也是纽约人。他最初在哥伦比亚大学学的是建筑,后辍学选择了绘画生涯。他喜爱游历,足迹遍及北极、南极、南美、苏俄,又是一位热爱冒险的艺术家。《白鲸》的惊心动魄和神秘奇异,契合肯特的兴趣,引发他创作的冲动。他为《白鲸》画了三百多幅钢笔画,辛勤工作了三年。肯特的插图,画面形象厚重,层次分明,黑白对比强烈,灰色调处理得体,线条繁复,笔力刚健。亚哈船长双手背在身后,一条用鲸鱼骨做成的假腿直立在甲板上,刚愎自用、坚忍不拔的个性表露无遗。白鲸在海中波动起伏的雄姿、人与鲸对决的惨烈场面,画家都表现得细致真切。

《白鲸》的插图唤醒了美国读者对这一不朽名作的关注。

猜你喜欢

捕鲸船亚哈麦尔维尔
多维度的外国文学批评范式
——评《赫尔曼·麦尔维尔的现代阐释》
麦尔维尔与霍桑的短暂友谊
解析《白鲸》中的象征意义
小人物皮普对亚哈船长形象的构建意义
命运的舵手:论亚哈船长个人意志对命运的操控*
新世纪以来中国的麦尔维尔研究
注定的悲剧——《白鲸》中以利亚的预言分析
日“捕鲸船事件”惹怒新西兰朝野
偏执的魔鬼抑或悲剧的英雄——“亚哈”人物个性研究
日本捕鲸船   撞沉反捕鲸小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