校企合作质量:现状、问题与提升策略
2017-03-05赵蒙成
摘 要:校企合作质量对职业教育具有关键性的影响。以利益相关者理论为基础,对苏州市若干职业院校的调查表明,校企合作的质量总体上处于中等偏上水平,学生、企业、教师参与校企合作的活动在一定程度上达到了目的。存在的主要问题包括缺少政府的强力引导与便利的交流平台、一些政策不适合企业的实际状况、不少企业的参与热情低、企业的一线资深员工积极性不高、部分学生职业道德修养较低、部分教师没有真正参与企业的实际工作、考核流于形式、顶岗实习学生的安全问题等等。针对这些问题,可以采取构建校企合作信息共享的网络平台、加强顶层设计、完善政策、严格考核、为实习生购买保险、强化通识教育等措施,进一步提升校企合作的质量。
关键词:校企合作;质量;利益相关者理论;顶层设计;通识教育
作者简介:赵蒙成(1969-),男,苏州大学教育学院、苏州大学中国特色城镇化研究中心教授,苏州大学教育学院副院长,江苏省职业技术教育科学研究中心研究员,博士,博士生导师,主要研究方向为学习科学、职业教育。
基金项目:2012年度江苏省社会科学基金课题“苏南地区新生代农民工就业质量与培训研究”(编号:12JYB009),主持人:赵蒙成。
中图分类号:G710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1-7518(2016)28-0049-08
校企合作质量的高低在某种程度上决定了职业教育的成败,我国职业教育的校企合作一直被各种问题困扰,在我国经济发展进入“新常态”、第四次工业革命的脚步清晰可闻、现代职业教育体系的构建提上日程的背景下,校企合作遭遇到了更多新问题。然而,校企合作的质量与效果究竟怎样,很少有建立在系统、深入调查数据之上的评判。基于此,本文采用访谈和问卷调查相结合的方法,选择苏州市8所职业院校为对象,对校企合作的参与各方进行调查。对于学校的教师、管理人员和企业的参与人员,主要采用访谈法进行调查;对学生的参与状況主要采取问卷调查的方法,共发放问卷1660份,回收问卷1642份,其中有效问卷1540份,问卷回收率为98.92%,有效率为92.77%。对获得的数据使用SPSS16.0统计软件进行分析。在分析问卷调查所得数据、解读访谈资料的基础上,本文从总体上对校企合作的质量进行了评价,并力图界定校企合作中存在的问题以及影响因素,提出提高校企合作质量有针对性的策略建议。
一、校企合作质量:企业的观点
校企合作质量是指对校企合作活动的测量、表征与评判,是校企合作活动满足学生、企业、教师、教育管理者、政府、家长等各方参与者的需要的程度。[1]校企合作具有多元参与的特征,本文根据利益相关者理论来确定主要参与者,以主要参与者在校企合作活动中的行为表现及其对校企合作的主观感受为依据来判断校企合作的质量。利益相关者理论本来是分析企业应承担的社会责任的对象和内容的框架,弗里曼(Freman)等学者认为,企业不仅仅要为股东和运营者赚取利润,同时应兼顾所有与企业相关联的群体的利益,承担必要的社会责任是企业的本分。企业合理的愿景必须综合平衡考虑企业的诸多利益相关者之间相互冲突的索取权,他们可能包括管理人员、工人、股东、供应商、分销商、债权人、监管者、政府、社区等。[2]在教育研究领域,该理论被用来剖析教育活动多方参与者的权利、利益和责任,诊断教育管理的实践中存在的弊端。校企合作涉及到多个性质不同的组织机构,每一种机构都期望能从校企合作活动中获得预想的利益,因此,利益相关者理论是分析校企合作的利益结构的适用框架。依据该理论,学生、学校、企业、政府、行业协会、家长、社会公众等均是校企合作利益攸关方,根据关联的程度,本文聚焦于学生、学校、企业在校企合作中的行为、理念与态度。
1.企业参与校企合作的目的与形式。企业参与校企合作的主要目的是招聘合格的新员工,也有些企业是为了暂时解决一线员工短缺的问题,但是,除了招聘新员工之外,其他的目的都不明显、不重要。
我们公司就是希望学校给我们培养优秀的人才。对学校来说,首先同学的定位要清晰。从企业用人的角度来讲,学校培养是一部分,有些通用类的技能可能学校可以培养,像焊工啊等等。但我们这种工作有很多不是通用类的技能,具有行业特性的,我们公司内训会针对这一块,但需要学生在学校里打好基础。
——2016年3月10日对金龙联合汽车工业苏州有限公司人力资源部吴部长的访谈
苏州文化国际旅行社2008年时与苏旅财(苏州旅游与财经高等职业技术学校)建立合作关系。当时文旅在不断扩大,门店越来越多,需要大量的实习生,并且希望从实习生中能挑选出一批好的成为正式员工,挑出一批比较好的苗子加以培养和培训,从而充实到实际岗位之中。旅游财经学校目前而言,是苏州市在旅游专业人才培养上最好的,而且学校本身也有意向建立实训基地,打造工学结合的授课模式,双方理念不谋而合。
——2015年11月23日对苏州文化国旅公司营业部伍经理的访谈
有些研究者认为职业院校的教师可以为企业提供智力服务,帮助企业研发新产品。但从调查的结果看,企业对这方面的需求并不强烈,甚至没有意识到。事实上,职业院校的教师距离生产和市场较远,对于研发有竞争力的产品能力不足。再者,具备可持续发展能力的企业都比较重视研发工作,设有专门的研发机构,教师作为外来者也很难有效地参与。企业参与校企合作的主要形式是接受职业院校的学生顶岗实习,以及接受职业院校的教师到企业观摩、学习、锻炼。其他的形式,例如派遣员工到职业院校授课、在职业院校设立冠名班或奖学金、在职业院校内开设工作室或工作坊、为学校提供一些设施设备等等,要么不够普遍,要么意义不显著。企业参与校企合作的人员大致包括三类:第一,企业负责人,代表企业与职业院校协商合作事宜,并签订合作协议。第二类是企业中层管理人员,主要是人力资源部门的管理人员,负责校企合作的管理事务。第三类是企业的资深员工,担负指导学生或给学生上课的任务。
2.企业对校企合作的态度与满意度。企业是否有参与校企合作的强烈意愿受企业规模和行业性质的影响。规模较大的国有企业、外资企业,需要大量一线员工的劳动密集型企业(如制造类企业、旅游公司、公交公司等),对校企合作通常积极主动;而小、微企业由于规模小,需要员工少,而且担心参与校企合作会增加成本支出,对校企合作的态度比较消极。态度积极的企业也会对校企合作有所投入,例如在学校设立奖学金、冠名班等,对顶岗实习的学生会付给比较合理的报酬。同时,对来本企业实习的学生会有比较规范、周密的计划安排,也乐于接受来本企业锻炼的职校教师。参与校企合作的企业总体上对校企合作的效果比较满意,认为对招聘合格员工帮助很大,大部分顶岗实习的学生留在了本企业工作。
公司对校企合作的效果基本满意。以13级汽修(普)为例,首先学生签约率非常高,另外学生综合素质高,折射出年轻人特有的活力和干劲,代表企业参与了各种活动和比赛,效果都非常好,部分同学已经给很多部门领导留下了非常深刻的印象,因此对后来几届希望很大。但是14级汽修(普)的学生只有3个签约,因为大部分学生都是苏北的同学,父母还是希望学生回家乡,另外苏北地区现在发展也较快,机会也较多,在一定程度上影响了最后的就业率。
——2015年12月15日对昆山市公交公司人力资源部周经理的访谈
3.企业对职业院校和政府的建议。企业并不要求学校教学以训练学生的特定岗位工作技能为主要任务,他们认为由企业进行具体的岗位工作技能培训效果更好。企业希望学校教学更关注学生的文化基础知识和道德、价值观教育。
基础课我们是希望开的,我们不是唯学历,但有些岗位还是要有高中三年的基础的。所以,我们刚才讲的汽车维修、设备维修,我们就跟工职院(苏州工业职业技术学院)讲一定要高中毕业生。因为工职院有技校过来的3+2班,当时我们就说,报名的同学必须是高中毕业的,对我们公司的衔接会比较好。有了这种基础的东西,然后我们会进行统一的培训。我们这个工作,对数学物理是有一定要求的,比如一些测算就会对数学有一定的要求。
——2016年3月10日对金龙联合汽车工业苏州有限公司人力资源部吴部长的访谈
另一方面,企业没有深入到学校的课程开发、实训教学等活动中,与职业院校的合作还有待深入。企业认为政府在校企合作方面没有发挥协调、指导、支持、监督、咨询的作用,对企业开展校企合作没有帮助。政府制定了对参与校企合作的企业的经费补助政策,但企业并不看重经费补助。一些企业不知道这一政策,一些企业没有申请经费补助。对于企业与职业院校的合作,政府部门没有进行牵线搭桥、协调沟通的工作。政府制定的一些政策,如参加实习的学生必须年满18周岁、不得要求实习生加班等等,虽然是出于保护学生的目的,但不切合企业的实际情况,反而成为阻碍校企合作的不利因素。
4.企业对职业院校师生的认知。对顶岗实习的学生,企业表示基本满意,认为大部分学生经过培训能够胜任岗位工作。企业为实习生制订了工作与培训计划,配备了指导师傅,设立了职业上升通道(例如技工-技师-工程师的序列通道),一部分实习生进步很大。存在的主要问题包括:企业首先担心的是学生的安全。其次,企业需要敬业爱岗、勤奋努力、吃苦耐劳、服从安排的学生,但少数学生(尤其是独生子女)怕吃苦,在职业道德方面的素养达不到企业的要求。另外,一些学生对自己定位不正确,不愿意在一线工作,希望能做办公室的工作。也有一些学生因为怕苦怕累而没有留在企业工作。
总体来说比较好,旅行社本身除了从旅财录取实习生,聘用正式员工之外,也招本科院校、外地学校的学生,旅财校这批本地的学生比较乖、听话,虽然理论知识方面比本科院校学生有所欠缺,但工作意愿比本科生要更务实,愿意脚踏实地地干,当然也有因为家庭条件比较好而比较娇气、不适合服务岗位的人。至少百分之七、八十的学生都能够在比较一线的基层岗位上从事最基本的工作,做得还是可以的。大部分学生能一踏上岗位就比较适应工作,一般大概一个半月到两个月之后可以放手让他们自己工作。实习生存在的主要问题是主动性不强,另外是怕苦。旅游行业是服务性行业,分淡季和旺季,尤其票务岗、签证岗等忙起来没日没夜,很多学生在这方面就吃不消。
——2015年11月23日对苏州文化国旅公司营业部伍经理的访谈
企业与合作学校的教师的互动较少,停留在一起合作保证学生实习顺利进行的层面。虽然企业希望教师能在开发新产品、新技术方面给予帮助,但这方面实质性的合作与成果还很缺乏。
5.企业具体参与人员对校企合作的态度。人力资源部门的管理人员对校企合作的态度比较积极,认为这是他们常规的管理工作之一,公司也是要考核的。从这项工作中,一部分管理人员能够获得成就感,比如取得进步的实习生对他们怀有感恩之心。资深员工的态度不够积极,认为这增加了他们的工作量,而且得到的报酬不足以补偿他们付出的劳动。也有部分资深员工担心把技能无保留地传授给学生,将来会对自己的工作造成威胁。
企业员工对校企合作的态度呈现两极分化的状况,一些人比较支持,比如管理人员,会考虑到企业未来的发展对人才的需求,会希望通过校企合作对企业的未来有更多更好的选择;一些一线员工可能会有事不关己的态度,甚至会有感到产生了威胁,或者是教会徒弟饿死师傅的态度。
——2015年11月9日对苏州旅游与财经高等职业技术学校教务科W科长的访谈
二、校企合作质量:学生的观点
学生是校企合作最基本的主体。本调查对象中男生占44.1%,女生占55.9%,学校类型以五年制高等职业学校(占54%)为主,年级以三年级(占46.6%)为主。研究对象的年龄分布在16-24岁之间,主要以20-23岁为主,占54.9%。專业分布比较广,超过了27个专业。研究对象的实习岗位主要以一线操作工为主,如插线员、绞线员、检测员等流水线工人(如表1所示)。
1.学生参与校企合作的基本状况。学生参与校企合作的形式主要有:“去企业顶岗实习或见习”(71.2%)、“去企业参观”(54.8%)、“聆听企业家或优秀员工来校讲座”(41.2%)、“聆听企业人员在学校上课”(39%),参与最少的活动形式是“实景教学等其他活动”(4.5%),可见“去企业实习与参观”是最普遍的校企活动形式。学生最喜欢的校企活动形式是“去企业参观”(44%),其次是“去企业顶岗实习或见习”(34%),然后是“聆听企业家或优秀员工来校讲座”(14%),再次是“聆听企业人员来学校上课”(7%),而对实景教学等其他形式的校企合作活动的喜爱则微不足道(1%)。
学生顶岗实习的企业性质多种多样,包括民营大企业(26.6%)、私营小微企业(22.7%)、外资企业(22.1%)、国有大中型企业(14.9%)、其他性质企业(13.8%)。学生在企业实习的时间长度呈两极分化状态,一个月及以内的占26.5%,超过六个月的有55.3%,而实习时间为4~6个月的仅占7.1%。
学生对参与校企合作的态度总体上是积极的,71.7%的人都表示对参加各种校企活动充满期待,仅6.9%的人期待程度较低(如表2所示)。
表2 学生在校企活动中的态度:对参加各种
校企合作活动的期待程度
与学生对校企合作的态度相一致,大部分学生对自己在校企合作中的表现持肯定态度。96.2%的人表示可以胜任分配到的工作,92.7%的人能够遵守企业的规章制度,79.6%的人熟悉工作的流程、环境和制度,71.2%人表明参与校企活动时制定了明确的目标并最终能够实现目标,66.8%的人表示在校企活动结束后写过总结,69.6%的人对自己在校企合作活动中的表现评价较好(如表3所示)。
表3 学生在校企活动中的行为表现
2.学生参与校企合作活动的收获。学生参与校企合作活动的收获颇多,78.8%的人认为校企合作活动提高了与他人交流、沟通的能力,其次是发展了实际工作能力(68.6%),再次是提高了发现、解决问题的能力(52.5%),然后是促进了对所学专业知识的理解(46.9%),以及提高了思考能力(44.7%),还有3.4%的人认为校企合作活动提升了自己其他方面的能力。可见,校企合作是职业教育极为重要的途径与方式,能有效地发展学生适应社会和企业环境、企业文化的能力,培养他们的实际工作能力,也能促进对理论知识的理解和学习(如表4所示)。
3.学生对校企合作活动的满意度。学生总体上对校企合作活动是满意的,“满意”和“比较满意”的比例达到了77.5%(如表5所示)。
表5 学生对所参加的校企合作的效果满意程度
4.影响学生参与校企合作活动积极性的因素。虽然学生对于参与校企合作活动总体上满意,但仍有一些因素制约了学生参与校企合作的积极性。这些因素主要包括:报酬太低(58.2%),工作太枯燥、没意思(53.9%),工作太苦、太累、时间太长(46.8%),对现在岗位上的工作没兴趣、不喜欢(35.6%),与管理人员或同事相处不愉快(27.7%),工作环境和条件太恶劣(27.1%),企业的规章制度太严格、呆板、不自由(18.8%),其他因素(1.5%)(如表6所示)。
表6 影响学生参与校企合作活动积极性的因素
5.学生对提高校企合作质量的建议。对于如何提高参与校企合作的满意度,学生提出的建议主要包括:(1)提高实习报酬。一些学生反映部分企业付给实习生的报酬过低。(2)减少工作时间。(3)工作内容太枯燥,强度过大,应结合学生实际安排工作量,不要太劳累。(4)改善工作环境。(5)加强企业正式员工、尤其是指导师傅与学生的交流。(6)去知名度较高、管理较规范的大企业实习。(7)多提供学生寒暑假自愿实习的机会。(8)学校的带队老师应定期或不定期地巡查学生实习情况,了解学生在实习单位的状况,同时学校也可以为学生在企业的实习争取更多的福利。(9)学校可以多开设模拟企业实际工作或者锻炼实践动手操作的课程。(10)企业讲座的内容要更贴合实际,要注意激发学生的兴趣,而且要与学校的专业课程相一致,着眼于学生的长远发展。
三、校企合作质量:教师与学校管理者的观点
1.教师对校企合作的态度、参与形式和实际状况。教师普遍认可校企合作的巨大价值,参与校企合作的目的主要是为了获得实际工作场景中的真实案例,从而提高自己的课堂教学效果。教师参与校企合作的实际情况喜忧参半:一部分积极进取、能力较强、年富力强的教师能主动利用或创造各种条件,全身心地参与到校企合作活动之中。然而,也有不少能力较差、不思进取、尤其是年龄偏大的教师没有真正参与到校企合作活动之中,马虎应付。教师参与校企合作的主要形式是“下企业”。学校对于教师下企业有着明确规定,但考核流于形式,仅仅在教师评职称的条件中对此有硬性规定,平时对教师下校企活动疏于检查和监督。
笔者:学校在鼓励和安排教师参加校企合作时,有没有具体的考核标准或奖惩措施?或者说有没有具体的制度来保障教师参加校企合作?有保障条件吗?
W老师:应该说目前没有,主要是评职称时对下企业锻炼的年限有要求,其实作为专业老师,很希望参与到校企合作中。与我们类似的高职校,如无锡高职主做国际旅行社(我们是国内旅行社),他们的老师以专职的身份在旅行社待半年或一年,就会完全参与到旅行社的具体业务中,这样的形式对老师的锻炼更大。而我们则是兼职的,只能是一两天的时间,时间比较有限。所以虽然学校有要求,但相应的辅助支撑条件还不够,可能老师很愿意参加,实际情况却还不足以允许。
——2015年11月25日对苏州旅游与财经高等职业技术学校涉外旅游专业W老师的访谈
由于监督缺位,一些教师根本没有参与企业的工作,仅仅在每次下企业活动结束时请企业管理者在考核表上盖章,证明“参与”了企业的活动。没有教师因为出具虚假证明而受到批评或处罚。学校对于带领学生进行顶岗实习的指导教师也有明确规定,但对学生的调查表明,大部分指导教师(79.9%)做得很好,同时仍有约20%的教师做得一般甚至比較差,导致实习生对学校产生了离弃感,而学校对带队教师的指导活动同样没有认真地检查与监督。学校对于教师下企业活动的经济补偿没有吸引力,起不到激励作用。
2.教师参与校企合作存在的问题。其一,教师下企业的时间较短,平均一年中下企业的时间约为一个月,导致教师难以真正参与到企业的生产活动中去。
企业非常希望和欢迎高校教师深入过来实践,每年学校都会派老师过来,一般一个月左右。但是一个月时间太短,根本干不了什么,刚刚熟悉情况就走了,第二年再来又生疏了。有一些学校的教师是半年时间下企业,半年的话还能够做点事情。
——2015年11月23日对苏州文化国旅公司营业部伍经理的访谈
其二,教师参与企业的生产活动浮于表面。绝大部分教师在企业中仅仅是观察生产活动或生产流程,几乎不会亲自动手操作,缺乏深刻的认识与体会。企业出于安全或教师身份的考虑,也不安排教师真正从事生产活动。
笔者:你觉得教师在从事或参与校企合作中会遇到哪些困难?有没有教师不愿意参与?如果有,原因有哪些呢?
G老师:根据教育局规定,老师要有至少一个月的企业实训,但通常要占用老师的寒暑假时间,这点在一定程度上会影响教师下企业的积极性。还有,教师希望通过企业实训能真正接触到技术方面的最新资讯和资料,但通常企业只安排老师参观,有点走马观花的意味,意义并不是很大。另外,如果学校给予教师参与校企合作的补贴不够的话,也会很大程度上影响教师的积极性。
——2015年12月5日对昆山第二中等专业学校交通工程系G老师的访谈
笔者:你觉得教师在从事或参与校企合作中会遇到哪些困难?有没有教师不愿意参与?如果有,原因有哪些呢?
D老师:很多校企合作比较流于形式,很难深入。如以我系市场营销专业中汽车营销为例,教师进去也只是观察下汽车销售的流程,具体到实际的汽车销售,则要牵扯到很多问题,基本没有参与实际销售。
——2015年11月8日对苏州工业职业技术学院D老师的访谈
其三,学校对教师下企业活动的组织与支持力度有待加强。一部分教师仍需要利用自己的社会资源去寻找愿意接收的企业,需要自己创造真正参与企业生产活动的条件。
学校设校企合作与就业指导处负责校企合作,但教师进企业还是需要教师利用自己的社会资源建立与企业的联系。有的企业比较认可某些教师个人,而不一定会是学校。
——2015年11月8日对苏州工业职业技术学院D老师的访谈
3.学校管理者认为校企合作遭遇的主要困难。学校领导者和有关管理人员对校企合作在理论上非常重视,认为校企合作是提高职业院校教育教学质量的关键环节之一,培养能够满足企业真实需要的人才是参与校企合作的主要目的。许多领导者和管理人员通常能从工作中获得成就感。在学校层面,管理者认为校企合作遭遇的主要困难有三点:其一,对学生的安全管理。其二,难以找到具有强烈合作意愿的企业。学校是教育部门,会把学生的发展与利益放在首位,而企业必然会追求自身的利益,二者存在根本性的不一致。如何协调二者的关系,是校企合作需要长久面对的深层次问题。一些管理规范,重视人力资源再生产的大企业比较热衷校企合作,但另外一些企业,特别是规模比较小的、层次比较低的民营企业,仅仅是出于招收廉价劳动力的目的,对校企合作很冷淡,也很难开展真正的合作。政府对校企合作有专项经费支持,但缺少针对企业的、有激励作用或约束力的政策。因此,学校通常对校企合作积极主动,但许多企业对此缺乏热情。其三,职业教育体制、学制的某些改革给校企合作造成了不利影响。中高职衔接是当前职业教育体系改革的重要举措,中职教育不再是终结性教育,学生到企业顶岗实习后仍回到学校学习,一些企业因此不愿意接受实习生。
现在当前这种社会背景下,省教育厅这种行政部门在主导中高职体系衔接。尤其是这个当口,读了中等职业教育的学生希望自己能够上本科,甚至有的职业学校纯粹搞单招,就是为了考本科。学生就是为了升学,到了你企业这里来就过渡一下,毕业了不愿意到企业就业,要继续升本科,所以这个一定程度上对校企合作是有影响的。
——2015年10月22日对苏州工业园区职业技术学校G校长的访谈
四、提高校企合作质量的策略建议
本调查的结果表明,职业教育校企合作的质量总体上处于中等偏上的水平。学生通过校企合作活动发展了多元能力,企业在较大程度上满足了招聘合格员工的需要,教师在参与校企合作的活动中也能获得、积累一些实用的案例。存在的主要问题包括:(1)学校与企业的合作缺少交流、沟通的平台,政府的组织、引导作用不明显。(2)政府出台的一些法规、政策,包括对顶岗实习学生的年龄、劳动时间、薪酬等方面的规定,目的是保护学生的权益,但不太切合企业的实际情况,成为企业参与校企合作活动的不利因素。同时,对于企业参与校企合作活动,政府也缺少强有力的激励政策。(3)不少企业,特别是规模小、层次低的民营企业,对参与校企合作兴趣不大。(4)企业的一线资深员工对参与校企合作的积极性不高。(5)企业、学校对学生在校企合作活动中表现的考核过于宽松,对教师参与校企合作活动的考核流于形式,存在“虚假合作”的现象。(6)一部分学生对自身定位有偏差,职业道德修养较低,怕苦怕累,不愿意从事一线的劳动。还有一部分学生不适应企业的制度与文化。(7)校企合作处于较浅的层面,形式不够多元化,企业对职业教育的人才培养过程——特别是课程开发、课堂教学等——没有发挥实质性影响。(8)一部分教师在校企合作中没有认真投入,下企业的时间短,没有真正参与企业的一线工作。(9)企业、学校对顶岗实习学生的安全仍然不能十分放心。针对这些问题,以下措施是进一步提高校企合作质量应优先考虑的路径:
1.由政府主导,建设校企合作信息共享的网络平台。政府有关部门可以协调合作,委托第三方机构或指定政府自己的机构,担负建设、维护、更新校企合作信息交流和共享的网站的任务,同时网站也应包含对校企合作参与各方有约束力的政策文本、工作流程等。职業院校、企业均可在网站上获取合适的信息。这样校企合作就成为政府方便、切实地介入、组织、指导的行为,而不是学校(甚至是教师个人)或企业的个别行为。
2.强化顶层设计,完善或出台对校企合作具有强大推动力的政策;同时加强考核,优化经费分配制度。教育行政部门应与劳动、人事、税务、财政等部门通力合作,设计、出台能够大力激励企业参与校企合作的政策,比如税收优惠、经费补贴、优秀员工的优先招聘权等。针对民营企业参与校企合作积极性不高的现状,可以在调研的基础上制定有针对性的激励措施。同时,政府还应完善、修订某些与实际情况切合度不高的政策,比如,许多企业的正式员工在需要時都会加班,而实习生不能加班,会对企业的生产造成一定影响。可以规定实习生的加班时间不能超过一定幅度(如不超过1小时),并按法律规定付给报酬,这样适当兼顾学生与企业的需要。政府的法律政策应具有可操作性,不仅应颁布指导性的法律法规,还应制订配套的实施细则。事实上,当前正是由于实施细则缺位,导致不少法律法规变成了一纸空文。例如,2005年《国务院关于大力发展职业教育的决定》明确指出:“企业有责任接受职业院校学生实习和教师实践。对支付实习学生报酬的企业,给予相应税收优惠”,可是没有落实这一“优惠”政策的细则,如优惠多少,如何优惠等,导致这一政策难以落实。[3]另外,应加强有针对性的宣传,帮助企业了解政府有关校企合作的法规政策,引导企业、特别是民营企业改变在人力资源方面的短视行为。政府管理部门应加强对企业、学校校企合作活动的事中与事后检查、监督,把补贴的经费分为基础与绩效两类,绩效经费的分配应依据考核的结果。严格考核,对校企合作中的虚假行为进行有震动力的惩戒。
3.企业应确保按照法律规定付给实习生合理的薪酬,这是顶岗实习的学生比较关心的问题之一。企业还应与学校合作,确保实习生的安全,可以为实习生购买多种组合形式的保险。再者,企业应大力改善工作环境,创新工作流程设计,增加工作本身的吸引力,降低实习生的疲劳感。企业还应为实习生设立明确的职业上升通道,以光明的职业前景来吸引学生。企业在实习生的生活保障、企业文化等方面也可以采取许多措施,这对于吸引优秀毕业生也具有重要作用。对于企业自己的员工,企业应建立有效的激励制度,促进一线资深员工积极参与校企合作活动。同时,企业管理者还应树立科学的理念,筛选合适的员工深度参与学校的课程开发、实训教学等活动,对人才培养过程发挥影响。
4.学校应加强对教师参与校企合作的考核。学校有关管理部门应遵循过程与结果并重、普检与抽检并用、奖励与惩罚结合的原则,设计切实可行的方法,强化对教师参与校企合作的考核与激励。同时,学校管理部门还应优化教师参与校企合作的时间、形式等,促进教师深度参与校企合作活动。
5.学校应着力强化对学生的职业道德教育,提高学生的整体素养。学校应警惕片面强调特定工作岗位具体技能训练的职业教育观,重视品德课、基础文化课程的价值,创新教学方法与手段,采用实景教学、案例教学、团队学习、探究性学习等方法,帮助学生正确定位,树立正确的职业观、劳动观、价值观,努力消除好逸恶劳思想的恶劣影响。
参考文献:
[1]赵蒙成.校企合作质量评价指标体系的构建[J].职教通讯,2016(4):24-38.
[2]Freeman R. E. Liedtka J. Corporate social responsibility: A critical approach[J]. Business Horizons. 1991(4):34-48.
[3]姚恺帆.校企合作中的若干问题及其对策[J].中国职业技术教育,2011(12):11-14.
责任编辑 韩云鹏